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4-78,共5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既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这几年,我国文艺学界也曾一度出现过“弗洛伊德热”,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方法的评介和翻译著作纷涌而出,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方法作系统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既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这几年,我国文艺学界也曾一度出现过“弗洛伊德热”,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方法的评介和翻译著作纷涌而出,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方法作系统的考察,力图明确其在现代文艺诸方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精神分析作为一个思想理论体系的缺陷和作为一种支艺方法的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学说
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分析方法
存在价值
性欲
心理活动
哈姆雷特
社会
分析
二十世纪
无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研究中的传记学批评方法
2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27,共7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传记学批评
新批评
原型批评
文学批评
方法
批评家
象征
精神分析方法
理论家
评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伟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胡适思想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国文化情结”。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不仅与其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而且为他后来“反叛”传统、走上“全盘西化”道路提供了“内驱力”。但胡适的这种“全盘西...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胡适思想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国文化情结”。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不仅与其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而且为他后来“反叛”传统、走上“全盘西化”道路提供了“内驱力”。但胡适的这种“全盘西化”只是一种学术主张甚至于意识形态,并不代表其具体的学术实践。终其一生,胡适的学术思想与其说是“全盘西化”,毋宁说是“西方学术的本土化”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文化情结
精神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的恋人絮语——因吴俊先生的新著《文学的个人史》再谈《朝花夕拾》“整本书”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业松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5-98,74,共5页
一在座诸位①中最早从事鲁迅研究的是吴俊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第一本研究专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②出版的时候我刚开始读研究生,对其以精神分析方法探索鲁迅内心世界的才气横溢的文笔和凌厉大胆的分析判断留下深刻印象。一晃30年...
一在座诸位①中最早从事鲁迅研究的是吴俊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第一本研究专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②出版的时候我刚开始读研究生,对其以精神分析方法探索鲁迅内心世界的才气横溢的文笔和凌厉大胆的分析判断留下深刻印象。一晃30年过去,吴俊先生又回到鲁迅研究领域,出版了新的研究论著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花夕拾》
鲁迅研究
回到鲁迅
研究论著
个性心理
精神分析方法
研究专著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
5
作者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6-136,共1页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阎崇年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天崩地解、陵谷巨变的时代。大顺代大明、大清灭大顺,历史裂变,何以诠释?问地不语,仰问苍天。著名学者型青年作家林佩芬,就其间纷繁历史事件、众多历史人物,编织成历史小说《天...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阎崇年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天崩地解、陵谷巨变的时代。大顺代大明、大清灭大顺,历史裂变,何以诠释?问地不语,仰问苍天。著名学者型青年作家林佩芬,就其间纷繁历史事件、众多历史人物,编织成历史小说《天问——明末春秋》,分作三卷,一百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
评读
崇祯帝
长篇历史小说
满学研究
袁崇焕
皇太极
精神分析方法
朱由检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毛泽东研究中的几个哲学问题
6
作者
赵兴良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2-26,共5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认为是政治性与科学性、方法论与本体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以期能为毛泽东研究的推进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认为是政治性与科学性、方法论与本体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以期能为毛泽东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参考。一、政治性与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毛泽东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的地方,是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思想
科学性
主观性
方法
论
客观性
本体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
研究
方法
精神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
7
作者
和平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3-23,共1页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近年在人文科学研究趋于低谷、学术成果出书困难的情况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郑重推出了一套颇为壮观的《学子书斋》丛书。该丛书囊括了肖云儒、王愚、刘城淮、刘建军、周政保等名家及学界新秀的论著20部。陕西...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近年在人文科学研究趋于低谷、学术成果出书困难的情况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郑重推出了一套颇为壮观的《学子书斋》丛书。该丛书囊括了肖云儒、王愚、刘城淮、刘建军、周政保等名家及学界新秀的论著20部。陕西师大数位教学与研究人员参与该丛书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艺术
元明清文学
日本文学
书斋
《金瓶梅》
女性形象
文艺批评理论
文艺理论批评
精神分析方法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杰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4-78,共5页
文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既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这几年,我国文艺学界也曾一度出现过“弗洛伊德热”,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方法的评介和翻译著作纷涌而出,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方法作系统的考察,力图明确其在现代文艺诸方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精神分析作为一个思想理论体系的缺陷和作为一种支艺方法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学说
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分析方法
存在价值
性欲
心理活动
哈姆雷特
社会
分析
二十世纪
无意识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研究中的传记学批评方法
2
作者
皇甫积庆
机构
湖北省武汉教育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27,共7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传记学批评
新批评
原型批评
文学批评
方法
批评家
象征
精神分析方法
理论家
评论家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伟希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文摘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胡适思想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国文化情结”。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不仅与其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而且为他后来“反叛”传统、走上“全盘西化”道路提供了“内驱力”。但胡适的这种“全盘西化”只是一种学术主张甚至于意识形态,并不代表其具体的学术实践。终其一生,胡适的学术思想与其说是“全盘西化”,毋宁说是“西方学术的本土化”更为恰当。
关键词
胡适
中国文化情结
精神分析方法
Keywords
Hu Shi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pth psychology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的恋人絮语——因吴俊先生的新著《文学的个人史》再谈《朝花夕拾》“整本书”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业松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5-98,74,共5页
文摘
一在座诸位①中最早从事鲁迅研究的是吴俊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第一本研究专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②出版的时候我刚开始读研究生,对其以精神分析方法探索鲁迅内心世界的才气横溢的文笔和凌厉大胆的分析判断留下深刻印象。一晃30年过去,吴俊先生又回到鲁迅研究领域,出版了新的研究论著③。
关键词
《朝花夕拾》
鲁迅研究
回到鲁迅
研究论著
个性心理
精神分析方法
研究专著
研究生
分类号
I210.9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
5
作者
阎崇年
机构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6-136,共1页
文摘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阎崇年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天崩地解、陵谷巨变的时代。大顺代大明、大清灭大顺,历史裂变,何以诠释?问地不语,仰问苍天。著名学者型青年作家林佩芬,就其间纷繁历史事件、众多历史人物,编织成历史小说《天问——明末春秋》,分作三卷,一百二...
关键词
《天问》
评读
崇祯帝
长篇历史小说
满学研究
袁崇焕
皇太极
精神分析方法
朱由检
历史人物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毛泽东研究中的几个哲学问题
6
作者
赵兴良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2-26,共5页
文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认为是政治性与科学性、方法论与本体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本文对这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以期能为毛泽东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参考。一、政治性与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毛泽东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的地方,是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思想
科学性
主观性
方法
论
客观性
本体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
研究
方法
精神分析方法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
7
作者
和平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3-23,共1页
文摘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近年在人文科学研究趋于低谷、学术成果出书困难的情况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郑重推出了一套颇为壮观的《学子书斋》丛书。该丛书囊括了肖云儒、王愚、刘城淮、刘建军、周政保等名家及学界新秀的论著20部。陕西师大数位教学与研究人员参与该丛书编...
关键词
论辩艺术
元明清文学
日本文学
书斋
《金瓶梅》
女性形象
文艺批评理论
文艺理论批评
精神分析方法
比较文学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
张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鲁迅研究中的传记学批评方法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
胡伟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鲁迅的恋人絮语——因吴俊先生的新著《文学的个人史》再谈《朝花夕拾》“整本书”
张业松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略论毛泽东研究中的几个哲学问题
赵兴良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学子书斋》丛书评介
和平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