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精神内质的转换与小说形态的嬗变——郭沫若小说叙事艺术谈片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兴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郭沫若前、后期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在精神内质上有一个从“实在化的我”向“虚化的我”转换亦即逐渐否定自我的历程。相应地,在小说形态上也有了改变,最明显的是对自我心理与情感的呈现由深层浮向浅层,由具体化为抽象;知识者人物具像被...
郭沫若前、后期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在精神内质上有一个从“实在化的我”向“虚化的我”转换亦即逐渐否定自我的历程。相应地,在小说形态上也有了改变,最明显的是对自我心理与情感的呈现由深层浮向浅层,由具体化为抽象;知识者人物具像被非知识者人物群像取代,知识者自我由中心退向边缘,直至缺席,这可视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叙事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小说
自我形象
精神内质
小说形态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歌“宗教”的建构与践行——论李少君诗歌的精神内质
2
作者
罗小凤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6期88-91,共4页
无论是在诗歌、文章、讲座还是访谈中,李少君曾多次表达“诗歌是宗教”的意识,如“自然是庙堂,大地是道场,山水是导师,而诗歌就是宗教”1、“诗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结晶体,是一点一点修炼、淬取的精髓”2、“这种宗教不仅仅解决了诗人自...
无论是在诗歌、文章、讲座还是访谈中,李少君曾多次表达“诗歌是宗教”的意识,如“自然是庙堂,大地是道场,山水是导师,而诗歌就是宗教”1、“诗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结晶体,是一点一点修炼、淬取的精髓”2、“这种宗教不仅仅解决了诗人自身的内在的问题,是内向的,它又是外向的,可以感动他人,打动他人,解决其他人的精神问题。所以中国文化人一说到苏东坡,总是会会心一笑,苏东坡这个名字就缓解了很多人的精神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君
精神内质
精神
问题
草根性
诗学观
精神
空间
民生疾苦
现代文明
风雪之夜
菩提树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精神与叙事选择——对北京当代童话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莉莉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城市
精神
文化分析
叙事风格
童话创作
北京
当代
文人创作
意识形态性
精神
品质
精神内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秘华颂集团南京博物院展品
被引量:
1
4
作者
陆丽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第6期60-65,共6页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受主办方特别邀请,华颂集团数件家具臻品,随"在此"生活艺术展一同走进南京博物院,为数万参观者呈现了一场古典与现代激情融合的视觉盛宴。华颂集团精心制作的二十多件家具与当代...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受主办方特别邀请,华颂集团数件家具臻品,随"在此"生活艺术展一同走进南京博物院,为数万参观者呈现了一场古典与现代激情融合的视觉盛宴。华颂集团精心制作的二十多件家具与当代古典家具名家田家青、古琴大师王鹏、国内著名设计师梁建国等人的作品,一同亮相,并获得了设计界、艺术界及文化界人士的颇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博物院
古典家具
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界人士
视觉盛宴
王鹏
红木家具
室内装饰
精神内质
实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裂的焦虑与寻求的困惑——牛俊才《龋齿》解读
5
作者
向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6-57,共2页
牛俊才新近推出的中篇小说《龋齿》(《现代作家》88年第7期)无论从语言的实际操作到人生意蕴的赋形传达都比他以往的作品有了较大的突进和变化。这种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在观照和把握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审美过程中真正获...
牛俊才新近推出的中篇小说《龋齿》(《现代作家》88年第7期)无论从语言的实际操作到人生意蕴的赋形传达都比他以往的作品有了较大的突进和变化。这种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在观照和把握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审美过程中真正获得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哲学意味。概略地说,《龋齿》涵纳的精神内质可用“人的合理存在方式”这一思想命题来统领。小说在对人格分裂的痛切悟和无可奈何的焦虑烦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人格分裂
主人公
“自我”
合理存在方式
思想命题
女娲
人生意蕴
精神内质
日常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侃《画魂》
6
作者
林小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29-29,共1页
《画魂》终于解禁公映。抱着先睹为快的心情,屏神静息通观全片,总体印象却是:平淡、不深刻、交待欠清。 ——平淡。女艺术家潘玉良的一生充满坎坷曲折,富于传奇色彩。影片所选用的情节和表现的画面,却显得零敲碎打,主次难分,轻重失衡(...
《画魂》终于解禁公映。抱着先睹为快的心情,屏神静息通观全片,总体印象却是:平淡、不深刻、交待欠清。 ——平淡。女艺术家潘玉良的一生充满坎坷曲折,富于传奇色彩。影片所选用的情节和表现的画面,却显得零敲碎打,主次难分,轻重失衡(如过于渲染怡春院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玉良
女艺术家
总体印象
改编者
叙述语言
大师级人物
中国艺术家
雕塑作品
精神内质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神内质的转换与小说形态的嬗变——郭沫若小说叙事艺术谈片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兴阳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文摘
郭沫若前、后期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在精神内质上有一个从“实在化的我”向“虚化的我”转换亦即逐渐否定自我的历程。相应地,在小说形态上也有了改变,最明显的是对自我心理与情感的呈现由深层浮向浅层,由具体化为抽象;知识者人物具像被非知识者人物群像取代,知识者自我由中心退向边缘,直至缺席,这可视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叙事隐喻。
关键词
郭沫若小说
自我形象
精神内质
小说形态
嬗变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歌“宗教”的建构与践行——论李少君诗歌的精神内质
2
作者
罗小凤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6期88-91,共4页
文摘
无论是在诗歌、文章、讲座还是访谈中,李少君曾多次表达“诗歌是宗教”的意识,如“自然是庙堂,大地是道场,山水是导师,而诗歌就是宗教”1、“诗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结晶体,是一点一点修炼、淬取的精髓”2、“这种宗教不仅仅解决了诗人自身的内在的问题,是内向的,它又是外向的,可以感动他人,打动他人,解决其他人的精神问题。所以中国文化人一说到苏东坡,总是会会心一笑,苏东坡这个名字就缓解了很多人的精神紧张.
关键词
李少君
精神内质
精神
问题
草根性
诗学观
精神
空间
民生疾苦
现代文明
风雪之夜
菩提树下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精神与叙事选择——对北京当代童话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莉莉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城市
精神
文化分析
叙事风格
童话创作
北京
当代
文人创作
意识形态性
精神
品质
精神内质
分类号
I207.8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秘华颂集团南京博物院展品
被引量:
1
4
作者
陆丽
机构
广东华颂家具集团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第6期60-65,共6页
文摘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受主办方特别邀请,华颂集团数件家具臻品,随"在此"生活艺术展一同走进南京博物院,为数万参观者呈现了一场古典与现代激情融合的视觉盛宴。华颂集团精心制作的二十多件家具与当代古典家具名家田家青、古琴大师王鹏、国内著名设计师梁建国等人的作品,一同亮相,并获得了设计界、艺术界及文化界人士的颇高评价。"
关键词
南京博物院
古典家具
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界人士
视觉盛宴
王鹏
红木家具
室内装饰
精神内质
实用品
分类号
G269.2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裂的焦虑与寻求的困惑——牛俊才《龋齿》解读
5
作者
向荣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6-57,共2页
文摘
牛俊才新近推出的中篇小说《龋齿》(《现代作家》88年第7期)无论从语言的实际操作到人生意蕴的赋形传达都比他以往的作品有了较大的突进和变化。这种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在观照和把握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审美过程中真正获得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哲学意味。概略地说,《龋齿》涵纳的精神内质可用“人的合理存在方式”这一思想命题来统领。小说在对人格分裂的痛切悟和无可奈何的焦虑烦躁中。
关键词
龋齿
人格分裂
主人公
“自我”
合理存在方式
思想命题
女娲
人生意蕴
精神内质
日常状态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侃《画魂》
6
作者
林小明
机构
海南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29-29,共1页
文摘
《画魂》终于解禁公映。抱着先睹为快的心情,屏神静息通观全片,总体印象却是:平淡、不深刻、交待欠清。 ——平淡。女艺术家潘玉良的一生充满坎坷曲折,富于传奇色彩。影片所选用的情节和表现的画面,却显得零敲碎打,主次难分,轻重失衡(如过于渲染怡春院的生活)。
关键词
潘玉良
女艺术家
总体印象
改编者
叙述语言
大师级人物
中国艺术家
雕塑作品
精神内质
艺术成就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精神内质的转换与小说形态的嬗变——郭沫若小说叙事艺术谈片
李兴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诗歌“宗教”的建构与践行——论李少君诗歌的精神内质
罗小凤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精神与叙事选择——对北京当代童话的文化分析
金莉莉
《当代文坛》
CSSCI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秘华颂集团南京博物院展品
陆丽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分裂的焦虑与寻求的困惑——牛俊才《龋齿》解读
向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海侃《画魂》
林小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