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42
1
作者 宋兴川 金盛华 李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54-556,共3页
目的 :通过探索大学生精神信仰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试图说明认知和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 :使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SCL -90问卷对 110 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 ,超自然信仰对人际敏感、... 目的 :通过探索大学生精神信仰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试图说明认知和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 :使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SCL -90问卷对 110 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 ,超自然信仰对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起正向作用 ;社会信仰对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起负向作用 ;实用信仰对人际敏感和强迫起正向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信仰 心理健康 社会信仰 实用信仰 超自然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研究生的精神信仰及其与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昊 叶苑秀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4,共5页
以广州地区6所高校1745名研究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当前研究生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并探讨其与自测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前研究生精神信仰状况良好,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家庭主义、国家主义、政... 以广州地区6所高校1745名研究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当前研究生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并探讨其与自测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前研究生精神信仰状况良好,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家庭主义、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家族崇拜、宗教信仰、金钱崇拜和神灵信仰;(2)精神信仰对其自测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政治信仰、生命崇拜、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可以促进个体健康,而神灵崇拜、金钱崇拜和家族崇拜则侵蚀个体健康;(3)精神信仰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国家主义、宗教信仰、民族主义和生命崇拜可以促进个体主观幸福感,而金钱崇拜和神灵崇拜则侵蚀个体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精神信仰 健康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1名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应对方式调查 被引量:19
3
作者 宋兴川 乐国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索精神信仰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精神信仰问卷及应付方式问卷,对861大学生进行断面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超自然信仰对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074-0.134,t=2.10-3.... 目的探索精神信仰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精神信仰问卷及应付方式问卷,对861大学生进行断面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超自然信仰对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074-0.134,t=2.10-3.81,P<0.05);社会信仰对解决问题和求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095-0.14,t=2.70-4.02,P<0.05);实用信仰对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Beta值=0.087-0.114,t=2.50-3.30,P<0.05)。结论精神信仰对应对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信仰 应对方式 横断面方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丽丽 金盛华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9,58,共5页
运用问卷法对431名中学生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的特点。在社会信仰上更注重国家民族信仰,在实用信仰上更注重家庭信仰,在超自然信仰上... 运用问卷法对431名中学生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的特点。在社会信仰上更注重国家民族信仰,在实用信仰上更注重家庭信仰,在超自然信仰上更注重宗教信仰;精神信仰各维度对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各不相同。不同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学生在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的所有构成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精神信仰 生活满意度 预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性向、生活事件与精神信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兴川 乐国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7,共6页
该文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哲学性向、生活事件与精神信仰的关系。研究表明:1)哲学性向对宗教、神灵、金钱、家族崇拜起负向作用;对政治、国家和民族主义起正向作用。2)生活事件对神灵、生命和家庭起负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通过与哲学性向的... 该文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哲学性向、生活事件与精神信仰的关系。研究表明:1)哲学性向对宗教、神灵、金钱、家族崇拜起负向作用;对政治、国家和民族主义起正向作用。2)生活事件对神灵、生命和家庭起负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通过与哲学性向的交互作用对民族信仰起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性向 生活事件 精神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青少年精神信仰现状及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万明钢 李晶 郭建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9,共6页
对西北地区727名青少年精神信仰状况及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总体上西北地区青少年精神信仰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仰、生命崇拜、家庭主义、物质崇拜、宗教信仰、神灵崇拜。(2)女生的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程度高于男生。(3)青少... 对西北地区727名青少年精神信仰状况及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总体上西北地区青少年精神信仰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仰、生命崇拜、家庭主义、物质崇拜、宗教信仰、神灵崇拜。(2)女生的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程度高于男生。(3)青少年精神信仰除生命崇拜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二时社会信仰迅速发展,从初二到高三家庭主义基本稳步上升;高一、高二是物质崇拜的膨胀阶段;神灵崇拜在初三时达到顶峰;高一、高三学生宗教信仰程度最高,高三时宗教信仰均值超过物质崇拜。(4)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信仰、宗教信仰程度较高。(5)爱好文科的青少年宗教信仰程度较高,爱好理科的青少年则物质崇拜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信仰 青少年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领精神信仰与工作、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的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焦璨 郭黎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0-65,159-160,共6页
以深圳市各行业475名白领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当前白领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前白领群体精神信仰状况良好。一级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仰、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 以深圳市各行业475名白领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当前白领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前白领群体精神信仰状况良好。一级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仰、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二级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家族崇拜、家庭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政治信仰、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2)白领的超自然信仰及其子维度神灵崇拜可以提升其生活满意度,社会信仰及其子维度民族主义可以提升工作总体满意度及其各方面的满意度,国家主义可以提升工作满意度中除工作回报之外的所有方面。金钱崇拜会削弱白领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但可以促进对工作回报和公司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领 精神信仰 生活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君亲师”:儒家精神信仰思想的现代转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黎红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106,共10页
受儒家思想影响,"天地君亲师"在中国古代社会实际上发挥了全体国民共同的精神信仰的作用。其中所蕴含的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敬重传统、传续文化的精神,是重建当代社会精神信仰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 天地君亲师 儒家精神信仰 现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信仰的心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彦琴 孙琼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1-100,共10页
在中华文明之下,人们受到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发展出具有人文色彩的精神信仰。在此背景下的"精神信仰"是一种植根于儒佛道文化土壤,关注内在体验和精神成长,遵循理性价值原则,以个体的自我超越、人格整合为旨归的本土... 在中华文明之下,人们受到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发展出具有人文色彩的精神信仰。在此背景下的"精神信仰"是一种植根于儒佛道文化土壤,关注内在体验和精神成长,遵循理性价值原则,以个体的自我超越、人格整合为旨归的本土信仰范式。精神信仰的功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调节情绪、提升安全感、获得归属与爱、约束自我、升华精神境界,实现心理状态调节与平衡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会使人安于现状、动力缺失,引发非理性的态度及行为,产生制约个人和社会进步的负面影响。精神信仰与个体的认知、情感体验、行为的关系,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一同促使精神信仰发挥其功能,即精神信仰使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同一性及自我调控得以发展,最终将三者有机整合,实现了人格完善、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信仰 传统文化 人格完善 自我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认知方法引入精神信仰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兴川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1,共5页
把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引入精神信仰来研究这是可能的 ,也是可行的。我们看到由于社会称许性的影响 ,精神信仰的研究一直未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 ,真实地再现人的信仰。将内隐认知和精神信仰加以类比研究 ,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 。
关键词 精神信仰 内隐认知 研究方法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信仰的逻辑图式及政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建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6,共5页
由于人类思想变迁领域广泛存在的物质动力说和精神动力说的争辩事实,文章关注了在动力本原意义上人类思想演化基础力量的精神信仰问题。人类精神信仰有着特殊的类型和逻辑图式,这些精神信仰与政治现象存在着一定的互联性。其中,政治精... 由于人类思想变迁领域广泛存在的物质动力说和精神动力说的争辩事实,文章关注了在动力本原意义上人类思想演化基础力量的精神信仰问题。人类精神信仰有着特殊的类型和逻辑图式,这些精神信仰与政治现象存在着一定的互联性。其中,政治精神信仰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文化精神信仰的传承力量;政治精神信仰以其深层的规制力约束着经济精神信仰逻辑的运作机理;政治精神信仰以其权力的整合力影响着社会多元精神信仰的宏观变迁方向;政治精神信仰以其隐性的支撑力浸润着法治精神信仰的发展本质;政治精神信仰是军事精神信仰终极考虑的底线国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信仰 辑图式 政治导向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其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54-56,共3页
针对当前国民精神信仰存在的部分个体崇高精神信仰淡化、整体精神信仰紊乱等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目标诉求包括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实现,塑造过程分为寓社会主义核... 针对当前国民精神信仰存在的部分个体崇高精神信仰淡化、整体精神信仰紊乱等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目标诉求包括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实现,塑造过程分为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于国民精神信仰教育、寓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于国民精神信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容性于国民精神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民精神信仰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精神信仰: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指南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世珍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1期64-65,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全面的对外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活选择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而科学的精神信仰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指南。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价值等级,我们应该提倡既健康又文明的...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全面的对外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活选择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而科学的精神信仰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指南。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价值等级,我们应该提倡既健康又文明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精神信仰 科学信仰 精神文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教育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4期81-83,共3页
高校大学生信仰存在问题。信仰教育有助于构筑大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增强社会文化的凝聚力。大学生信仰教育急待加强。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精神信仰教育 价值重组 科学主义 社会控制方式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信仰的背叛与回归——评《惊情四百年》中的德古拉伯爵的宗教思想
15
作者 赵云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8-39,共2页
西方文学与电影常以《圣经》作为创作的源泉,在作品中往往通过对人性精神的背叛、反省、回归来反映基督教思想。本文通过对电影《惊情四百年》中德古拉精神信仰的背叛、回归进行分析,揭示西方电影中宗教思想的渗透,了解基督教思想的发... 西方文学与电影常以《圣经》作为创作的源泉,在作品中往往通过对人性精神的背叛、反省、回归来反映基督教思想。本文通过对电影《惊情四百年》中德古拉精神信仰的背叛、回归进行分析,揭示西方电影中宗教思想的渗透,了解基督教思想的发展和核心内容。《惊情四百年》中的德古拉伯爵所代表的人物是对宗教产生质疑,从而走向背叛,最终在和上帝的反抗中由于人性的善和信仰的驱动,使自身走向回归的一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信仰 背叛 回归 基督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
16
作者 夏兆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4年第1期12-13,共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的冲击几乎无处不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表现为多样性、多层次和选择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今大学生,其价值体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既有契合时代潮流的成份,又有令人忧虑的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的冲击几乎无处不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表现为多样性、多层次和选择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今大学生,其价值体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既有契合时代潮流的成份,又有令人忧虑的因素,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利益欲望普遍得以张扬的情况下,使得一些人生精神根基尚不牢固,又未能沉入生活底层寻觅人生真谛的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价值取向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精神信仰 人生价值取向 欲望 社会转型时期 价值选择 社会变革 人生真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梦的语境下重塑当代精神信仰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3,共4页
中国梦涵盖了"三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梦的语境下重塑中国人的当代精神信仰不仅具有理论依据,而且具备现实基础。中国梦为重塑当代精神信仰指明了方向;"三个自信"为重塑当代精神信仰树立了目标;社... 中国梦涵盖了"三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梦的语境下重塑中国人的当代精神信仰不仅具有理论依据,而且具备现实基础。中国梦为重塑当代精神信仰指明了方向;"三个自信"为重塑当代精神信仰树立了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要求,也是重塑当代精神信仰的境界体现。所以,中国梦、"三个自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机的统一体,共同支撑着中国人的当代精神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精神信仰 “三个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人类精神信仰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兴宇 《电影评介》 2013年第6期65-65,68,共2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完成了两大哲学主题:理性的人——非理性的人——理性的人;信仰的存在——信仰的迷失破灭——信仰的重建。电影所反映的哲学元素有:理性,欲望,宗教,克尔凯郭尔宗教的人,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科学,人的本质。
关键词 少年派 奇幻漂流 精神信仰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变迁与塑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轶 徐守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6,共3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与条件的变化,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也发生着重要的变迁。重塑高校大学生崇高的精神信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在全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与条件的变化,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也发生着重要的变迁。重塑高校大学生崇高的精神信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命运。当前,重塑大学生坚定的精英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是当代大学生塑造精神信仰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信仰 历史变迁 内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精神信仰、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明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78-81,共4页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人际信任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问卷对338名青海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精神信仰、人际信任对应对方式的某些因子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其中,国家主义对幻想应对方式既有直...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人际信任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问卷对338名青海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精神信仰、人际信任对应对方式的某些因子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其中,国家主义对幻想应对方式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民族主义对幻想应对方式有间接作用;金钱崇拜对幻想应对方式和发泄应对都有直接作用;特殊信任对幻想应对有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精神信仰 人际信任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