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哲学境界所蕴涵的精神价值取向 被引量:4
1
作者 陆杰荣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哲学就其本性和特性而言是人通过反思的途径表达自身精神需求的内在方式,哲学通过境域式开掘与生成体现了人的境界的精神需求。哲学境界成为人超越自然存在的精神体现方式,主要蕴涵着人文精神的指向、自由精神的指向、理想精神的指向以... 哲学就其本性和特性而言是人通过反思的途径表达自身精神需求的内在方式,哲学通过境域式开掘与生成体现了人的境界的精神需求。哲学境界成为人超越自然存在的精神体现方式,主要蕴涵着人文精神的指向、自由精神的指向、理想精神的指向以及批判精神的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境界 精神价值取向 人文精神 自由精神 理想精神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之累与信仰之轻——论新写实的精神价值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阎建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44,共4页
一、“新”的本质 新写实究竟“新”在哪里?这是个无法回避也很使人尴尬的问题。如果我们无法指出新写实的特征,以及它与旧写实、寻根派、新潮派的本质区别,那么它就根本没有提出的必要。而新写实口号正同“朦胧诗”、“寻根文学”一样... 一、“新”的本质 新写实究竟“新”在哪里?这是个无法回避也很使人尴尬的问题。如果我们无法指出新写实的特征,以及它与旧写实、寻根派、新潮派的本质区别,那么它就根本没有提出的必要。而新写实口号正同“朦胧诗”、“寻根文学”一样,都是对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文学现象的一种归纳,虽科学性不足却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因此,我们不得不正视新写实及其现象。 纵观近两年对新写实小说的探讨,笔者发现,由于新写实运动尚在初期,所以,无论从创作本身的自身特征显示上,还是从批评界的一系列归纳上,尚处于比较浮浅的阶段,尤其表现出一种重视艺术特征而忽视其精神特征的偏颇现象。众所周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 精神价值取向 信仰 刘震云 新写实小说 世俗人生 生存状态 世俗精神 新兵 生存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撕裂:体味萧何之痛——新编京剧《成败萧何》题旨的思辨性探析
3
作者 万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上海京剧院新编创的京剧作品《成败萧何》将人物投放到滚滚滔滔、雄浑磅礴的历史大势裹挟之下,去审视他们个体生命的局限和陷入群体的无奈,并由此进入人性反思。作品涉及了道德、责任、友情、生命、人格、天性、人的尊严及国家与个体关... 上海京剧院新编创的京剧作品《成败萧何》将人物投放到滚滚滔滔、雄浑磅礴的历史大势裹挟之下,去审视他们个体生命的局限和陷入群体的无奈,并由此进入人性反思。作品涉及了道德、责任、友情、生命、人格、天性、人的尊严及国家与个体关系等伦理范畴,颇具人文品格,力求由审美判断进入更加深邃的哲理思辨层面。作品对社会、历史、时代与现实具有锐利的穿透力,渗透了对生命价值、人生境界、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取向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京剧 《成败萧何》 艺术创作 人性反思 人文品格 艺术作品 哲理思辨 精神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解读现代香港电影
4
作者 黄鸣刚 《电影评介》 2002年第8期48-49,共2页
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发生和发展与祖国大陆的电影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和共同的文化渊源;同时,香港电影又在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有她自己独特规律的发展轨迹,并得到了“东方好莱坞”的美称。香港... 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发生和发展与祖国大陆的电影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和共同的文化渊源;同时,香港电影又在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有她自己独特规律的发展轨迹,并得到了“东方好莱坞”的美称。香港在英国统治下,40年来当局昼减弱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新生一代纷纷赴外国学习,社会生活越来越洋化,其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也更接近于西方社会,这不能不影响到香港的电影文化并产生重大影响。在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大学生 文化渊源 电影文化 社会历史背景 精神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 文化形态 中国文化 血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外宣纪录片创作浅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周东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电视对外宣传 纪录片创作 精神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 物质形象 生活方式 国际化 感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文学创作中的“写作”现象
6
作者 熊辉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2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伤痕文学” “寻根文学” 工业文学 精神价值取向 文学创作 新写实主义 文坛 主题 写作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