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陶瓷艺术中的情感
1
作者 詹伟 喻宏 《美术大观》 2010年第2期66-66,共1页
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的陶瓷艺术,不但以其实用的器形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因其所展示出来的巨大情感魅力在人类精神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陶瓷艺术中的情感力量是一个宽广而深刻的问题。本文试从情感的表达方... 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的陶瓷艺术,不但以其实用的器形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因其所展示出来的巨大情感魅力在人类精神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陶瓷艺术中的情感力量是一个宽广而深刻的问题。本文试从情感的表达方面讨论陶瓷艺术中的情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情感魅力 人类生活 传统文化 精神交流 情感力量 情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至的诗 凡高的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婧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79,共15页
关键词 凡高 冯至 诗人 生命信息 青年人 精神交流 十四行诗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亚·戈登维瑟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忘年之交
3
作者 金美玲 《俄语学习》 2015年第4期12-15,共4页
在列夫·托尔斯泰去世前的15年间,年轻的钢琴家亚·鲍·戈登维瑟成了作家家中的常客,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托尔斯泰的交往对钢琴家人格的形成、道德水平的提高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作家去世后,戈登维瑟出版了两卷本... 在列夫·托尔斯泰去世前的15年间,年轻的钢琴家亚·鲍·戈登维瑟成了作家家中的常客,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托尔斯泰的交往对钢琴家人格的形成、道德水平的提高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作家去世后,戈登维瑟出版了两卷本回忆录《在托尔斯泰身边》,并在自己的故居博物馆中展示了大量与作家相关的文件、照片及纪念品等,时至今日诉说着两人的忘年之交,延续着伟大作家的精神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戈登维瑟 列夫·托尔斯泰 故居博物馆 精神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接受
4
作者 陈晋 《北方论丛》 1987年第1期54-60,共7页
一、文学接受:两个实体的精神交流 传统的文学接受观念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把作家意识和作品内含视为接受活动的纯客体的上帝,进而认为关于作家作品的千差万别的种种阐释中,只有一种才是正确的和可取的。
关键词 文学接受 作家作品 精神交流 接受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搭:艳俗的陷阱 观《福尔摩斯之伪装》
5
作者 徐雯怡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5,共2页
戏,说来说去不外乎三种:摆事实的,讲道理的,还有一种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所谓摆事实,就是把故事讲好,意义不见得深刻,也没必要深究;所谓讲道理,就是有意思的精神交流,情节不见得曲折离奇,但自有其生活智慧、人生哲理;所谓... 戏,说来说去不外乎三种:摆事实的,讲道理的,还有一种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所谓摆事实,就是把故事讲好,意义不见得深刻,也没必要深究;所谓讲道理,就是有意思的精神交流,情节不见得曲折离奇,但自有其生活智慧、人生哲理;所谓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境界当然自高一层,像混搭的服装,搭出了流芳百世的艺术佳品。这样的三种戏,都是好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摩斯 混搭 伪装 精神交流 生活智慧 人生哲理 道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短信:媒体文化的新形式
6
作者 刘云春 《艺术广角》 2003年第6期43-47,共5页
媒体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媒体表达方式为基本表征的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存在方式。现代大众传媒不仅传播文化、信息,而且制造、生产和复制文化、信息。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 媒体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媒体表达方式为基本表征的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存在方式。现代大众传媒不仅传播文化、信息,而且制造、生产和复制文化、信息。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其工具性意义。媒体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的全面扩张而不断膨胀,一种突出的媒体话语系统形成了。“媒体文本”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文化 手机短信 文化消费 生活趣味 精神交流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说张晓刚
7
作者 张晓刚 《中国书画》 2010年第6期J0032-J0036,共5页
80年代——中魔 家庭:其实我的好多画都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画出来的 我十八岁独立以后,好像跟家庭的关系就不是精神交流的关系,就是血缘的关系,正常血缘关系的一种家庭氛围。
关键词 家庭氛围 血缘关系 80年代 精神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文化?——兼谈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8
作者 任火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76-79,共4页
关于文化问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也毋庸讳言,迄今为止,我们仍未对“文化”一词赋予一个明晰、确定和科学的定义。这表明,我们对“文化”的内涵,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模糊认识。显然,如果我们不... 关于文化问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也毋庸讳言,迄今为止,我们仍未对“文化”一词赋予一个明晰、确定和科学的定义。这表明,我们对“文化”的内涵,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模糊认识。显然,如果我们不对文化做出明晰确切的界定,那就会妨碍我们对文化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做一点探讨,以期对文化作出确切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切的定义 一般性结论 精神交流 令人 行为模型 野蛮时代 决定因子 类创造力 高低程度 民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