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修正超波束技术的精确定向算法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昭辉 刘云涛 蔡惠智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5期651-654,共4页
为提高目标定向精度,在保持基阵孔径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超波束技术进行了修正,将超波束非线性运算和后置处理算法相结合,避开了超波束非线性带来的弊端。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方法有效地减小了主瓣宽度,降低了旁瓣高度,提高了系统的... 为提高目标定向精度,在保持基阵孔径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超波束技术进行了修正,将超波束非线性运算和后置处理算法相结合,避开了超波束非线性带来的弊端。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方法有效地减小了主瓣宽度,降低了旁瓣高度,提高了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降低了虚警概率,对于系统的精确定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精确定向 超波束 主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电动势对无扰载荷航天器精确定向的影响
2
作者 孔宪仁 武晨 +1 位作者 李海勤 杨震国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81,共7页
无扰载荷航天器中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会引起有效载荷模块与支持模块之间的耦合,影响有效载荷模块的精确定向性能。通过建立无扰载荷航天器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对有效载荷模块精确定向性能的影响。考虑六支... 无扰载荷航天器中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会引起有效载荷模块与支持模块之间的耦合,影响有效载荷模块的精确定向性能。通过建立无扰载荷航天器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对有效载荷模块精确定向性能的影响。考虑六支杆立方构型无扰载荷接口,结合拉格朗日方程和牛顿欧拉方法建立有效载荷模块平台动力学模型。推导非接触式作动器的输出力模型,并引入有效载荷模块平台动力学模型,给出考虑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支持模块上飞轮动静不平衡引起的谐振作为干扰力矩,建立了无扰载荷航天器在轨定向状态的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反电动势系数越大,干扰力矩对有效载荷模块的影响越大,有效载荷模块精确定向精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扰载荷航天器 反电动势 有效载荷精确定向 耦合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纳精确定向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乐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针对声纳设备的实际应用,给出了基于实测基阵阵列流形的高分辨方位估计的方法。在预形成多波束时,该方法采用适用于任意阵形的自适应波束优化技术,对水下实际阵列设计超低旁瓣波束以抑制水面上分布的强干扰。为了减小实际阵列模型和理... 针对声纳设备的实际应用,给出了基于实测基阵阵列流形的高分辨方位估计的方法。在预形成多波束时,该方法采用适用于任意阵形的自适应波束优化技术,对水下实际阵列设计超低旁瓣波束以抑制水面上分布的强干扰。为了减小实际阵列模型和理想阵列模型失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多波束设计时,利用实测阵列流形代替理想阵列流形进行设计,消声水池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纳 精确定向 基阵阵列 超低旁瓣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弱信号源的和波束定向方法与分裂波束定向方法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启虎 朴大志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文讨论水下辐射噪声源的精确定向问题,给出被动声纳和波束定向与分裂波束定向方法的性能比较。指出在一定信噪比下,分裂波束精确测向技术比和波束定向技术具有较高的定向精度。但是,随着信噪比的下降,两者趋于一致。推导了估计定向精... 本文讨论水下辐射噪声源的精确定向问题,给出被动声纳和波束定向与分裂波束定向方法的性能比较。指出在一定信噪比下,分裂波束精确测向技术比和波束定向技术具有较高的定向精度。但是,随着信噪比的下降,两者趋于一致。推导了估计定向精度的分析表达式,给出在直线阵和圆弧阵情况下,延时估计和声源入射角偏差之间的换算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同时给出数字式声纳用以计算入射信号左波束和右波束数据的互谱来实现分裂波束定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波束 分裂波束 精确定向 互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航天器高精度隔振与定向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萍萍 刘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5-1202,共8页
随着大型航天器柔性越来越大,结构越加复杂,导致低频柔性模态密集,但同时需要极高的定向精度及姿态稳定度,这就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柔性航天器姿态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大角度机动... 随着大型航天器柔性越来越大,结构越加复杂,导致低频柔性模态密集,但同时需要极高的定向精度及姿态稳定度,这就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柔性航天器姿态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大角度机动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器。Lyapunov定理给出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在0.03Nm均方根的白噪声扰动下,大角度机动姿态角误差小于0.02°,均方根误差0.003°,为了抑制姿态抖振,设计了复合控制器,采用Stewart平台对敏感载荷局部高精度主动隔振和定向,局部控制后敏感载荷的定向误差小于0.0001°,均方根误差0.000036°。鲁棒Η∞控制器对Stewart平台主动镇定时,姿态抖振小于0.000002°,均方根误差小于0.0000008°,姿态稳定度优于0.0000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航天器 STEWART平台 主动隔振 复合控制 精确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技能在定向运动中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单小忠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定向运动中定向技能和奔跑技能有着相同重要的地位,定向技能和奔跑技能构成了定向运动的基本技能,笔者从定向技能的角度出发,按定向运动使用智能的方式,将定向技能分为精确定向技能和概略定向技能,按定向运动过程结构将定向技能分为... 在定向运动中定向技能和奔跑技能有着相同重要的地位,定向技能和奔跑技能构成了定向运动的基本技能,笔者从定向技能的角度出发,按定向运动使用智能的方式,将定向技能分为精确定向技能和概略定向技能,按定向运动过程结构将定向技能分为出发点技能,运动中技能、检查点技能、终点技能,并对各项技能的使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运动 奔跑技能 精确定向技能 概略定向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透镜的非成像式激光定向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冰 赵跃进 +4 位作者 褚旭红 孔令琴 张镜水 王鹏 朱维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1-615,共5页
探测报知激光威胁源的方向是激光告警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指标。针对目前的告警系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柱透镜的高精度激光告警方法,并采用非成像方式对来袭激光进行定向。系统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线阵结构组成,线阵结构包括柱透镜组与... 探测报知激光威胁源的方向是激光告警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指标。针对目前的告警系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柱透镜的高精度激光告警方法,并采用非成像方式对来袭激光进行定向。系统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线阵结构组成,线阵结构包括柱透镜组与线阵红外焦平面阵列。告警系统通过来袭激光在线阵焦平面阵列上线斑的偏移量来确定入射激光的水平方位角和俯仰角,从而达到对来袭激光进行定向的目的。文中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对光学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激光告警系统的视场角达到±16°。该方法对激光告警系统在汽车、飞机以及卫星上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告警 线阵探测器 柱透镜 精确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 m钢筋混凝土烟囱两段单向控制爆破拆除 被引量:7
8
作者 徐鹏飞 张英才 +3 位作者 盖四海 曹娟 王晓 董保立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2,147,共5页
介绍了苛刻条件下180 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不能采用整体定向爆破和双向折叠爆破,仅能采用两段单向控制爆破拆除的成功案例。为了避开烟囱烟道口的不利影响,解决倒塌空间受限问题,通过在烟囱+90 m和+21 m高度处布设高位切口,上下切口分别... 介绍了苛刻条件下180 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不能采用整体定向爆破和双向折叠爆破,仅能采用两段单向控制爆破拆除的成功案例。为了避开烟囱烟道口的不利影响,解决倒塌空间受限问题,通过在烟囱+90 m和+21 m高度处布设高位切口,上下切口分别采用倒梯形和正梯形切口设计,定向窗角度分别为30.96°和29.74°,上、下切口圆心角分别为205.4°和207.5°,切口高度分别为2.5 m和3.6 m,钢筋混凝土烟囱分两次、分两段爆破,确保了烟囱按照设计方向倒塌并有效控制了烟囱后座。通过开挖减振沟、倒塌区域铺设缓冲垫层和采取相应防飞石措施,有效控制了烟囱倒塌触地振动和飞石飞散距离。两次爆破均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达到了安全、精细爆破拆除的目的,可为今后复杂环境下高耸烟囱爆破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烟囱 分段控制爆破 精确定向 振动控制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观测条件下线阵卫星影像直接定位 被引量:2
9
作者 闫利 马振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32 49,49,共4页
考虑卫星影像重复观测性,利用已精确定向影像增加多余观测,通过与新获取影像联合平差实现了无控制点影像直接定位。针对线阵光学影像逐行推扫成像的特点,内插新获取影像姿态轨道值,推导与已定向影像直接联合定位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各... 考虑卫星影像重复观测性,利用已精确定向影像增加多余观测,通过与新获取影像联合平差实现了无控制点影像直接定位。针对线阵光学影像逐行推扫成像的特点,内插新获取影像姿态轨道值,推导与已定向影像直接联合定位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各类观测值权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无控制点情况下进行已精确定向影像与新影像联合平差是可行的;结果表明要达到无控制点高精度定位目的,应尽量选择与新影像间重叠度高、分辨率高的已定向影像。为对地观测数据的实时化处理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观测 线阵卫星影像 精确定向影像 无控制点 直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150m砼烟囱两段单向控制爆破技术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英才 张海涛 +2 位作者 董保立 王晓 范晓晓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0,共5页
介绍了在周围环境不能满足烟囱整体定向倾倒的复杂条件下,采用两段单向控制爆破技术对15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实施拆除。通过开设定向窗、减荷槽,采用倒梯形爆破切口,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及精细化施工等确保了烟囱倒塌方向准确,有效地控制... 介绍了在周围环境不能满足烟囱整体定向倾倒的复杂条件下,采用两段单向控制爆破技术对15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实施拆除。通过开设定向窗、减荷槽,采用倒梯形爆破切口,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及精细化施工等确保了烟囱倒塌方向准确,有效地控制了烟囱后坐。通过铺设缓冲垫层、搭设防护屏障、开挖减振沟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爆破触地振动及飞石等危害,达到了设计效果,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爆破 复杂环境 精确定向 振动控制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智能掘进关键共性技术 被引量:73
11
作者 马宏伟 王世斌 +7 位作者 毛清华 石增武 张旭辉 杨征 曹现刚 薛旭升 夏晶 王川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0-320,共11页
依据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战略,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智能掘进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煤炭赋存条件复杂,巷道掘进问题突出,智能掘进挑战严峻等实际,提出了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煤矿巷道智能掘进加快发展的智能截割、智能导航、智能协同控制和远程智... 依据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战略,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智能掘进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煤炭赋存条件复杂,巷道掘进问题突出,智能掘进挑战严峻等实际,提出了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煤矿巷道智能掘进加快发展的智能截割、智能导航、智能协同控制和远程智能测控四大关键共性技术并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针对掘进系统智能截割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伺服的掘进系统智能定形截割控制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GA-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截割控制方法,旨在提高巷道截割成形质量和效率;针对掘进系统智能导航问题,提出了基于惯导与视觉信息融合的履带式掘进系统智能导航控制方法和基于惯导、数字全站仪与油缸行程信息融合的液压推移式掘进系统智能导航控制方法,旨在提高掘进定位定向精度,实现智能导航;针对掘进系统中掘进、支护、钻锚、运输等多系统协同控制和多任务并行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并行作业控制方法和基于Agent的并行控制方法,以及leader-follower法和基于行为法的智能协同控制方法,旨在实现多机器人系统或智能设备的智能协同控制和并行作业,提高掘进效率;针对掘进系统智能测控问题,创建了本地控制层、近程集控层和远程监控层的智能测控系统架构,提出了数字孪生驱动的虚拟远程智能控制方法,旨在保证掘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实现身临其境的虚拟远程智能测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智能掘进 精确定位定向 协同控制 并行控制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