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咏梅 倪晔 +2 位作者 李娜 李利峰 孙志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0-756,共7页
通过PCR扩增得到菌株编码ADI的arcA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ET24a-ADI。将该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ADI基因的重组菌。对ADI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宿主菌在A600达到1.0时加入0.2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 通过PCR扩增得到菌株编码ADI的arcA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ET24a-ADI。将该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ADI基因的重组菌。对ADI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宿主菌在A600达到1.0时加入0.2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30℃诱导4 h酶活最高,为2.04 U/mL发酵液。经超声波破碎、HiPrep DEA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TM200凝胶过滤层析,可获得SDS-PAGE电泳纯重组精氨酸脱亚胺酶(rADI)。rADI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92 600,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纯化后的rADI比酶活达20.9 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酶 克隆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臭假单胞菌产精氨酸脱亚胺酶发酵条件及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媛媛 刘晓蓉 周爱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7,共4页
对恶臭假单胞菌UN0705产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发酵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8℃,培养基初始pH值为6.6,接种量4%,装液量40mL/250mL,发酵时间50h时,精氨酸脱亚胺酶酶活最大。精氨酸脱亚胺酶发酵粗酶液在温... 对恶臭假单胞菌UN0705产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发酵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8℃,培养基初始pH值为6.6,接种量4%,装液量40mL/250mL,发酵时间50h时,精氨酸脱亚胺酶酶活最大。精氨酸脱亚胺酶发酵粗酶液在温度37℃及pH6.0-7.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UN0705 胺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昌勇 陈健舜 +2 位作者 赵寒昕 白帆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0-73,共4页
精氨酸脱亚胺酶(ADI)可能介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酸应激,由arcA基因编码。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403S扩增得到ADI基因,测序正确后将其插入pET30a表达载体中,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ADI,并转化入大肠埃... 精氨酸脱亚胺酶(ADI)可能介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酸应激,由arcA基因编码。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403S扩增得到ADI基因,测序正确后将其插入pET30a表达载体中,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ADI,并转化入大肠埃希菌Rosetta中进行诱导表达。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ADI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233 bp,编码410个氨基酸。SDS-PAGE表明: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52.5 ku。为进一步研究精氨酸脱亚胺酶的活性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探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酸应激的机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arcA基因 胺酶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脱亚胺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媛媛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6期14-18,共5页
精氨酸脱亚胺酶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抗肿瘤酶类。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精氨酸脱亚胺酶的抗癌活性、分子结构、化学修饰以及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等研究领域的进展,旨在为精氨酸脱亚胺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胺酶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脱亚胺酶对黄酒酿造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加友 陈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651-1653,1657,共4页
为了研究黄酒中精氨酸代谢,尤其是其关键酶精氨酸脱亚胺酶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对黄酒酿造过程中精氨酸、瓜氨酸含量和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开展定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酒酿造过程中,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可分为2个阶段显著增加:4~1... 为了研究黄酒中精氨酸代谢,尤其是其关键酶精氨酸脱亚胺酶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对黄酒酿造过程中精氨酸、瓜氨酸含量和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开展定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酒酿造过程中,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可分为2个阶段显著增加:4~12 d为第1阶段,24~44 d为第2阶段。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当醪液起始pH值为3时,产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仅为醪液起始pH值为3.5时(对照)的35%。由此可知,控制黄酒酿造起始pH可以通过抑制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影响精氨酸代谢,从而有效降低产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基甲乙酯 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航宇 张涛 +2 位作者 江波 沐万孟 缪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134,139,共7页
从7种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固定化效果最好的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G,通过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对精氨酸脱亚胺酶进行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经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每克树脂加入156 U精氨酸... 从7种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固定化效果最好的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G,通过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对精氨酸脱亚胺酶进行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经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每克树脂加入156 U精氨酸脱亚胺酶液,p H4.0,28℃条件下吸附4 h后,在4℃冷却,加入戊二醛溶液至体系内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07%,4℃下交联4 h,最优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回收率可达85%以上。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分别为50~60℃和5.0~5.5,较游离酶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同时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值比游离酶高。固定化酶在重复使用8次后仍保留57.7%的酶活,表明该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可为连续生产瓜氨酸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酶 树脂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SK32.001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7
作者 刘昕 帅玉英 +3 位作者 张涛 江波 缪铭 沐万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169,共5页
对Enterococcus faecalis SK32.001所产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细胞破碎,硫酸铵沉淀,Hi Prep Q FF 16/10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等纯化方法获得电泳纯精氨酸脱亚胺酶,分... 对Enterococcus faecalis SK32.001所产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细胞破碎,硫酸铵沉淀,Hi Prep Q FF 16/10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等纯化方法获得电泳纯精氨酸脱亚胺酶,分子量约为42ku,催化最适温度和p H分别为50℃和6.5,在30~40℃和p H5.5~7.5时较稳定。不同浓度的Zn2+对酶活性影响较大。1mmol/L的Zn^2+和10mmol/L的Co^2+、Ca^2+、Mg^2+对酶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10mmol/L的Cu^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精氨酸脱亚胺酶在最适反应条件测定其米氏常数为1.33m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2.41μ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SK32.001 胺酶(adi) 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设计提高奥氏嗜热盐丝菌精氨酸脱亚胺酶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玉 张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奥氏嗜热盐丝菌(Halothermothrix orenii)来源的精氨酸脱亚胺酶具有催化精氨酸水解生成瓜氨酸的活性,但其热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该研究对此来源的精氨酸脱亚胺酶进行三维结构分析和理性设计,选择了10个单点突变体。通过分子克... 奥氏嗜热盐丝菌(Halothermothrix orenii)来源的精氨酸脱亚胺酶具有催化精氨酸水解生成瓜氨酸的活性,但其热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该研究对此来源的精氨酸脱亚胺酶进行三维结构分析和理性设计,选择了10个单点突变体。通过分子克隆、表达纯化和变性温度(T_(m))测定,获得了2个酶活力稍降低但热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T180Y和A190P,有序叠加后获得双点突变体T180Y/A190P,3个突变体的T_(m)值分别提高了2.5、1.9、5.2℃,相比于野生酶,3个正向突变体在50℃下保温180 min后,残余酶活力分别提高了30%、23%和41.8%。三维结构分析表明表面空穴填充和芳香环作用可能是T180Y热稳定性增强的原因,而A190P推测是由于脯氨酸的吡咯环刚性结构以及与空间相邻残基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增强了其热稳定性。随后,将突变体应用于瓜氨酸的生产,双点突变体T180Y/A190P的生产速率和瓜氨酸产量均高于野生型。该研究为其他工业酶的理性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酶 理性设计 热稳定性 结构分析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精氨酸脱亚氨酸酶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国友 孙婕 +2 位作者 陈兰英 谢朝晖 王福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为了分析猪链球菌2型(SS2)发病原因、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2型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精氨酸脱亚氨酸酶(arginine dei minase,AD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阳性病料进行扩增,回收扩增产物... 为了分析猪链球菌2型(SS2)发病原因、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2型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精氨酸脱亚氨酸酶(arginine dei minase,AD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阳性病料进行扩增,回收扩增产物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提取质粒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HN1-HN8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9%~100%,来自同一地区的分离株HN5和HN6同源性为100%,而河南分离株与GenBank发表的SX332同源性为95.9%~99.2%。因此,同一地域分离株间ADS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且亲缘关系较近,不同地域则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瓜氨酸化蛋白质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文博 徐敏 +3 位作者 严孝岭 虞伟 陈芳芳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瓜氨酸化蛋白质(citrullinated protein,Cit P)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AD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synovial tissue,ST)中的表达。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手术切除的RA和骨性关节炎(ost... 目的研究瓜氨酸化蛋白质(citrullinated protein,Cit P)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AD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synovial tissue,ST)中的表达。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手术切除的RA和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关节ST,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中Cit P、Ig G及补体C3成分;western blot法检测RA和OA患者ST中PAD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RA患者ST中PAD4蛋白质表达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DAS28)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和OA患者ST中均有Ig G和C3表达,但Cit P仅在RA患者ST中表达;RA患者ST中PAD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OA患者(P<0.05),且其表达量与CRP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但未发现与其他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 RA患者ST中PAD4、Cit P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AD4在RA的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化蛋白质 肽酰基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调节蛋白联合中性粒细胞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预警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事件复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杰 王竞 +1 位作者 门剑龙 张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91-596,共6页
目的研究凝血酶调节蛋白(TM)联合中性粒细胞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4)预警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缺血事件复发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天津市西青医院就诊的NVAF合并AIS患者164例为... 目的研究凝血酶调节蛋白(TM)联合中性粒细胞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4)预警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缺血事件复发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天津市西青医院就诊的NVAF合并AIS患者164例为患者组,男71例,女93例,年龄51~83岁。采用Shine i29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TM水平;采用TECAN Sunrise酶标仪测定血清PAD4水平。以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多组间比对,以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组间数据比对;用Friedman秩和检验进行同组内各时间节点数据比较;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性能;用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获得HR值。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复发组血浆TM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值均<0.001);未复发组在治疗后血浆T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复发组治疗后TM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AIS患者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清PAD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01)。治疗前,未复发组血清PAD4水平与复发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治疗后,复发组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01);未复发组在治疗后血清PAD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01),复发组在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间(P<0.001)。治疗前,血浆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85,临界值为13.04TU/mL;治疗后,AUC^(ROC)为0.909,临界值为10.52TU/mL。治疗前,血清PAD4的AUC^(ROC)为0.606,临界值为11.45ng/mL;治疗后,AUC^(ROC)为0.939,临界值为10.00ng/mL。TM与PAD4联合评估的治疗前AUC^(ROC)为0.877,治疗后AUC^(ROC)为0.976。用Logistic回归做多元分析,AIS患者治疗后的TM和PAD4水平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后,TM、PAD4以及两项指标联合评估,均可有效预测患者在随访期内缺血事件复发的累积风险(Log-rankχ^(2)分别为20.597、5.836和27.786,P值分别为<0.001、0.016和<0.001)。Cox回归模型显示,TM与PAD4联合评估可有效预测AIS患者随访期内的缺血事件复发风险(HR=1.397)。结论NVAF并发AIS患者TM和PAD4水平显著增高,并随病情发展趋势而改变,通过对上述两项指标的动态监测和联合评估,可有效预警AIS患者缺血事件复发的风险,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调节蛋白 中性粒细胞肽酰基酶4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事件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序列分析及其PCR检测
12
作者 张东 王楷宬 +2 位作者 汤明 黄保续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7-29,共3页
对9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的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长度为1231bp,与Genbank发表的该基因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9%,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高于96%。根据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测序结果建立扩增片段长度为... 对9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的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长度为1231bp,与Genbank发表的该基因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9%,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高于96%。根据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测序结果建立扩增片段长度为237bp的PCR检测方法,35株猪链球菌致病株中,30株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PCR检测阳性,有5株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PCR检测阴性;14株正常猪扁桃体分离株中,11株为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PCR检测阳性,3株为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PCR检测阴性;猪链球菌1型、7型、9型、13型、1/2型各一株,均能扩增出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序列分析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足球菌精氨酸代谢与瓜氨酸积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怡敏 方芳 +2 位作者 周朝晖 陈坚 堵国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前体物质瓜氨酸由乳酸足球菌通过精氨酸代谢产生。为了研究酱油中瓜氨酸的积累机制,以分离自酱油成曲的乳酸足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BBE1120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培养条件(碳源、盐浓度、氨基酸)对... 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前体物质瓜氨酸由乳酸足球菌通过精氨酸代谢产生。为了研究酱油中瓜氨酸的积累机制,以分离自酱油成曲的乳酸足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BBE1120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培养条件(碳源、盐浓度、氨基酸)对其积累瓜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环境是导致乳酸足球菌积累瓜氨酸的关键因素,碳源的种类及浓度对瓜氨酸的积累也有一定影响,培养基中精氨酸、瓜氨酸、鸟氨酸含量对瓜氨酸的积累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对阐明酱油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质的积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基甲乙酯 足球菌 胺酶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河北地区汉族健康人与RA患者padi4_94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忠军 梁芸 +1 位作者 闻海丰 牛艳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PADI4基因padi4_94位点多态性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选取河北地区汉族健康个体106例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15例,采用直接测序法对padi4_9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此位点SNP与抗CCP抗体产生的关系... 目的研究中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PADI4基因padi4_94位点多态性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选取河北地区汉族健康个体106例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15例,采用直接测序法对padi4_9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此位点SNP与抗CCP抗体产生的关系。结果本地区汉族人群padi4_94位点存在AA、AG和GG等3种基因型,健康组与RA组的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区别,且这种SNP并不对RA患者抗CCP抗体的存在产生影响。结论中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padi4_94位点存在多态性,但可能不影响RA的易感性以及抗CCP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酰基胺酶 单核苷多态性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I4基因与白血病细胞分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红江 潘素飞 +2 位作者 史露露 宋冠华 姜国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体外探讨PADI4基因与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检测HL60、K562、U937等9株不同白血病细胞株中PADI4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建立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模型,然后分别利用RT-PCR及WB技术检测PADI4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结... 目的体外探讨PADI4基因与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检测HL60、K562、U937等9株不同白血病细胞株中PADI4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建立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模型,然后分别利用RT-PCR及WB技术检测PADI4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株中PADI4表达情况不同。ATRA诱导HL60细胞后,在药物作用的96h内,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PADI4表达水平逐渐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DI4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有关,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后PADI4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肽酰基胺酶-4 HL-60 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作为靶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红鱼 董秋梅 敖丽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39-43,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有治疗手段虽能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近年来,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作为RA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受广泛关注。NETs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含有DNA和抗菌蛋白,不仅参与免疫...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有治疗手段虽能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近年来,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作为RA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受广泛关注。NETs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含有DNA和抗菌蛋白,不仅参与免疫防御,还通过多种机制加剧RA的病理进展。调控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活性氧生成及脱氧核糖核酸酶等可减少NETs的形成和积累,促进NETs清除。这些方法在实验和动物模型中展现良好前景,但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随着基因编辑和纳米医学发展,NETs有望为RA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深入研究NETs在RA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为RA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活性氧 肽基胺酶4 氧核糖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园 崔丽艳 张捷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91-94,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全球约0.5%的人口患有RA,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关节损伤。RA的早期诊治能避免病程加重和关节不可逆损伤。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RA的常用指标,但临床依然需要新型血清学标志物辅助RA诊断。现...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全球约0.5%的人口患有RA,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关节损伤。RA的早期诊治能避免病程加重和关节不可逆损伤。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RA的常用指标,但临床依然需要新型血清学标志物辅助RA诊断。现就RA的早期诊断指标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多肽抗体 甲酰化蛋白抗体 肽基胺酶4型 鼠科肉瘤病毒 癌基因同源物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4依赖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加重包虫囊液所致过敏性休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金盼 崔键 戴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89-1396,共8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依赖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包虫囊液所致过敏性休克(AS)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PAD4敲除(PAD4^(-/-))的C57/B6小鼠分为4组:WT组、WT模型组、PAD4^(-/-)组和PAD4^(-/-)模型组,每... 目的探讨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依赖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包虫囊液所致过敏性休克(AS)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PAD4敲除(PAD4^(-/-))的C57/B6小鼠分为4组:WT组、WT模型组、PAD4^(-/-)组和PAD4^(-/-)模型组,每组10只。WT模型组和PAD4^(-/-)模型组腹腔注射包虫囊液建立包虫感染小鼠模型。1个月后,两个模型组小鼠再次注射包虫囊液,监测各组小鼠休克和死亡情况。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绿菁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NETs形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4、IL-5和IgE水平。体外将NETs与小鼠PBMC共孵育,分为对照组和NETs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Th1/Th2细胞比例,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4、IL-5和IgE水平。结果与WT组比较,WT模型组小鼠休克率和死亡率升高,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和NETs形成水平升高(P<0.05),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降低(P<0.05),IL-4、IL-5和IgE水平升高(P<0.05)。与WT模型组比较,PAD4^(-/-)模型组小鼠休克率和死亡率降低,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和NETs形成水平降低(P<0.05),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升高(P<0.05),IL-4、IL-5和IgE水平降低(P<0.05)。与PAD4^(-/-)组比较,PAD4^(-/-)模型组小鼠脾脏中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和NETs形成水平、PBMC中Th1/Th2细胞比例以及IL-4、IL-5和Ig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ETs组Th1/Th2细胞比例降低(P<0.05),上清中IL-4、IL-5和IgE水平升高(P<0.05)。结论包虫囊液感染可诱导PAD4依赖的NETs形成,加重小鼠过敏性休克。敲除PAD4可抑制NETs形成,并通过恢复失衡的Th1/Th2细胞比例最终缓解包虫囊液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囊液 过敏性休克 胺酶4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TH1/TH2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酒球菌arcABC基因簇的检测
19
作者 赵艳卓 刘树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27-230,共4页
采用PCR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保藏的50株酒酒球菌的arcABC基因簇进行检测,以确定其产生氨基甲酸乙酯的特性。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含有arcA、arcB和arcC基因,即arcABC基因簇;在添加精氨酸的模拟酒培... 采用PCR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保藏的50株酒酒球菌的arcABC基因簇进行检测,以确定其产生氨基甲酸乙酯的特性。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含有arcA、arcB和arcC基因,即arcABC基因簇;在添加精氨酸的模拟酒培养基中培养酒酒球菌30d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能够检测出微量的氨基甲酸乙酯;说明这50株酒酒球菌都具有产生氨基甲酸乙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酶途径 酒酒球菌 arcABC基因簇 PCR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