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模型与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
1
作者 杨竞菁 李进金 王鸿伟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7,共10页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模糊技能多映射中问题数、技能数对算法执行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空间 知识结构 模糊技能多映射 精度能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动态测量精度模型及不确定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晓怀 黄强先 费业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8-743,共6页
对采用数学方法逼近动态测量系统传输特性的传统理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基于全面考虑动态测量系统各误差因素的影响 ,提出包含所有误差对动态系统精度影响的广义动态测量精度模型的理论与建模方法 。
关键词 广义动态误差 精度模型 传递链函数 不确定度 广义动态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反求中基于功能表面的精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国 黄克正 +1 位作者 闫光荣 雷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85-1088,共4页
着眼于产品层次的反求设计,基于功能表面组织了产品—零件—功能表面3层的精度模型.由三维重构模型反求出产品的精度信息模型,进而实现产品的精度设计.具体介绍了精度重构的实现步骤并以活塞夹具为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反求工程 功能表面 精度模型 精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台动态精度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黎都 王立冬 +1 位作者 傅亦源 高向东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8期46-48,70,共4页
转台动态精度对整个仿真试验方案拟订和结果评估都是1个重要问题。依据转台动态误差一般理论,给出了典型转台控制系统动态精度模型一般建立方法。在转台输入正弦测试信号下,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相关分析处理,得到转台动态精度模型的具体建... 转台动态精度对整个仿真试验方案拟订和结果评估都是1个重要问题。依据转台动态误差一般理论,给出了典型转台控制系统动态精度模型一般建立方法。在转台输入正弦测试信号下,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相关分析处理,得到转台动态精度模型的具体建立方法。最后用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转台动态精度模型可以用来计算转台动态精度,对仿真试验的设计和试验数据处理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台 精度模型 动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构系统输出运动精度模型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同长虹 黄建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6,共4页
工程中使用的机械绝大多数是由多个机构组成的复杂传动系统,影响传动系统输出运动精度的因素很多,对其研究很少,针对这一问题,讨论传动系统中各种机构的组合方式、相互排列顺序、各个机构的精度分配、传动比大小等对系统输出精度的影响... 工程中使用的机械绝大多数是由多个机构组成的复杂传动系统,影响传动系统输出运动精度的因素很多,对其研究很少,针对这一问题,讨论传动系统中各种机构的组合方式、相互排列顺序、各个机构的精度分配、传动比大小等对系统输出精度的影响,提出多机构系统的运动精度模型,并以振动筛机构传动系统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构系统 运动精度模型 组合模型 排列顺序 精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度模型的机器人精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栋 曹彤 刘达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8,共6页
针对多数机器人精度研究都集中在对机器人部分误差因素建模,造成处理片面、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进行了建立对误差有综合评价性能的精度模型的研究。基于参数优化的思想,通过对运动学模型进行变换,推导出精度目标函数,从而建立有效的精度模... 针对多数机器人精度研究都集中在对机器人部分误差因素建模,造成处理片面、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进行了建立对误差有综合评价性能的精度模型的研究。基于参数优化的思想,通过对运动学模型进行变换,推导出精度目标函数,从而建立有效的精度模型,并通过优化计算获得了准确的关节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优参数判定准则和关节运动误差检测方法。以BH-7机器人为实验对象,利用所提方法进行了调试,得到了参数最优、运动准确、最终误差小于1mm的机器人,通过实验、仿真,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实用性,为机器人的调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精度模型 最优参数 运动误差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精度模型的平分互测动态约简粗糙集知识发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骆正山 李刚 王小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3-387,共5页
普通粗糙集模型对数据噪音的高度敏感限制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文在变精度模型近似约简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全集随机平分互测法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为克服数据集随机分割带来的约简值浮动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动态约简的方法筛选... 普通粗糙集模型对数据噪音的高度敏感限制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文在变精度模型近似约简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全集随机平分互测法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为克服数据集随机分割带来的约简值浮动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动态约简的方法筛选出最优约简,将此最优约简应用于数据全集生成最优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模型 平分互测 动态约简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1420平整精度模型研究
8
作者 刘志亮 王英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5-198,共4页
通过对宝钢1420冷轧轧制力模型的理论计算和控制方法的分析,认为采用沿高度应力均匀分布的平面假设将带来比较大的误差。对延伸率控制系统的完善和延伸率控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改善该控制系统的设想,将带材的力学性能与外形质量结合来... 通过对宝钢1420冷轧轧制力模型的理论计算和控制方法的分析,认为采用沿高度应力均匀分布的平面假设将带来比较大的误差。对延伸率控制系统的完善和延伸率控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改善该控制系统的设想,将带材的力学性能与外形质量结合来进行调整,经过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通过轧制力设定,既能保证延伸率精度又可以满足板形的要求,在1420冷轧平整机上进行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表明建立的计算模型可提高轧件断面形状和板形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力 延伸率 平整精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精度模型的变外形飞行器弹道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健磊 陈晓宇 +3 位作者 洪厚全 李春娜 龚春林 付俊兴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8-627,共10页
变外形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自身的气动外形以适应飞行条件的变化,与传统的固定外形飞行器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针对一种机翼后掠角和轴向位置可改变的变外形飞行器,提出了基于变精度模型的求解流程,并对其最优... 变外形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自身的气动外形以适应飞行条件的变化,与传统的固定外形飞行器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针对一种机翼后掠角和轴向位置可改变的变外形飞行器,提出了基于变精度模型的求解流程,并对其最优弹道和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将攻角、马赫数、后掠角和机翼轴向位置定义为生成训练数据的变量,建立了满足精度条件的变精度Kriging模型来预测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将该模型作为hp自适应伪谱法的气动输入,建立了变形规律优化求解流程,并分别对固定翼飞行器和变外形飞行器以最少燃料消耗为目标进行弹道优化。在满足飞行任务要求的同时,实现了变形参数、攻角和发动机控制参数等控制量的同时优化,结果表明变外形飞行器的爬升、下降效率较高,最优弹道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所提出的研究流程具有通用性,可以有效降低变外形飞行器的CFD计算成本,提高变外形飞行器弹道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外形飞行器 精度模型 弹道优化 hp自适应伪谱法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精度模型(VCM)的自适应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涛 陈闽慷 +1 位作者 李凰立 苏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5-319,共5页
在气动优化设计和气动数据库建立中,为了在不降低数据精度的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出了变精度模型(VCM)。本文的研究发现,经典的变精度模型(VCM)方法在原始数据绝对值较小的情况下,微小的误差会被放大,损害变精度模型的质量。严重情... 在气动优化设计和气动数据库建立中,为了在不降低数据精度的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出了变精度模型(VCM)。本文的研究发现,经典的变精度模型(VCM)方法在原始数据绝对值较小的情况下,微小的误差会被放大,损害变精度模型的质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振荡,导致变精度模型气动数据失真。为此,提出了一种VCM方法的自适应预处理技术,通过自适应算法估算出合适的预处理参数平移气动数据,避开过零区域,解决了变精度模型的上述问题。在一个典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六自由度气动特性数据库建立中应用校验该方法。新方法将风洞试验数据、CFD数据和工程计算数据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致精度的完整气动特性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预处理方法 精度模型 气动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成本-精度模型的最优公差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栋梁 孙韶民 高国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2-124,共3页
提出了以指数方程表达的产品成本- 精度模型,同时针对外旋转体、孔、面积和位置这4 种特征,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给出了该模型的控制参数. 给出了最优公差设计的问题简化求解方法,并利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求出产品成本- 精度模... 提出了以指数方程表达的产品成本- 精度模型,同时针对外旋转体、孔、面积和位置这4 种特征,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给出了该模型的控制参数. 给出了最优公差设计的问题简化求解方法,并利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求出产品成本- 精度模型的控制参数,进而完成最优公差设计,并给了最优公差设计的具体步骤. 将基于该模型基础上求得的最优公差应用在CAD 中,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设计的决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设计 CAD 产品 机械设计 成本-精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模型下Halo轨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鹏飞 李维国 +1 位作者 王俊彦 李海阳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3期277-283,共7页
针对未来地月L2点Halo轨道空间站长期停泊任务,研究了高精度模型下Halo轨道设计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Circular Restricted Three Body Problem,CR3BP)质心会合坐标系与高精度模型地心J200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并... 针对未来地月L2点Halo轨道空间站长期停泊任务,研究了高精度模型下Halo轨道设计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Circular Restricted Three Body Problem,CR3BP)质心会合坐标系与高精度模型地心J200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CR3BP下的闭合Halo轨道转换到地心J2000坐标系得到了高精度模型下Halo轨道迭代初值。其次,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equence Quadratic Program,SQP)构造多层迭代格式,在高精度模型下对初值进行逐层修正。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平动点任务标称轨道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模型 HALO轨道 序列二次规划 轨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SINS综合定位系统精度模型理论研究
13
作者 宫晓琳 杜尚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15-816,共2页
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进程的发展,在自治农机具的应用方面,进行GPS/SINS低成本综合定位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GPS/SINS综合定位系统精度模型。在农机具的位置-速度-姿态(PVA——position-velocity-attitude)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个... 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进程的发展,在自治农机具的应用方面,进行GPS/SINS低成本综合定位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GPS/SINS综合定位系统精度模型。在农机具的位置-速度-姿态(PVA——position-velocity-attitude)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PVA模型,用来整和来自所有传感器的数据以提供精确、可靠的机具定位数据,并对这一模型进行理论证明。分析表明此模型能够融合多余的定位信息,是提高整个综合定位系统的导航精度和可靠性的可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SINS 精度模型 传感器融合 综合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影级别高精度模型制作的研究
14
作者 王至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9期76-78,共3页
高精度模型的制作在整个制作中难度是最大的,同时对解剖学方面知识要求也是最全面的,它不像在平面的画纸上作画,也不像雕塑课堂上一样摸得着;而且这种雕塑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模拟的平台上,自然就会受到计算机处理数据资源的影响;它要求... 高精度模型的制作在整个制作中难度是最大的,同时对解剖学方面知识要求也是最全面的,它不像在平面的画纸上作画,也不像雕塑课堂上一样摸得着;而且这种雕塑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模拟的平台上,自然就会受到计算机处理数据资源的影响;它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三维空间感,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准确的构建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级别 次时代游戏 精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微分在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中的应用
15
作者 何京江 杨涵 +1 位作者 郭茂耘 柴毅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是测量设备布站设计和设备组合弹道选优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通常采用基于误差传播原理的弹道精度评估算法,求解弹道分量关于测元的雅克比矩阵是该算法的核心。然而,对于复杂的弹道方程很难求... 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是测量设备布站设计和设备组合弹道选优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通常采用基于误差传播原理的弹道精度评估算法,求解弹道分量关于测元的雅克比矩阵是该算法的核心。然而,对于复杂的弹道方程很难求得雅克比矩阵的解析式。为了解决复杂弹道方程的雅克比矩阵求解难题,提出基于样条数值微分的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算法,通过构造弹道分量数值队列,进行基于样条插值的数值微分计算出弹道分量关于测元的雅克比矩阵,计算得到设备组合弹道理论精度。最后,通过与单台设备定位方程的理论雅克比矩阵和弹道精度进行对比,验证基于数值微分的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精度评估模型 雅克比矩阵 样条插值 数值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带热轧机辊系空间精度高效维检机制研究
16
作者 雷振尧 王贺帅 +2 位作者 刘玥池 黄华贵 张永国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8-280,共13页
面向板带热轧过程辊系空间精度劣化诱发的板形控制难题,基于最小二乘原理与高阶有限元求解方法,构建了辊系空间精度感知-调控高效维检机制。首先建立以机架衬板-辊系衬板-辊身三维精度模型为核心的在线辊系状态求解模块;继而开发基于非... 面向板带热轧过程辊系空间精度劣化诱发的板形控制难题,基于最小二乘原理与高阶有限元求解方法,构建了辊系空间精度感知-调控高效维检机制。首先建立以机架衬板-辊系衬板-辊身三维精度模型为核心的在线辊系状态求解模块;继而开发基于非线性有限元仿真的离线状态预测求解模型,形成双机制耦合的辊系空间精度定量维检系统。多物理场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轧制参数域内(轧制速度为1.4~4.2 m·s^(-1),板宽为1200~2000 mm),板带横向厚差会随着辊系交叉角的增大呈非线性递增趋势,其增长速率随着辊系交叉角的增大而显著上升。基于某钢厂2250产线的工业数据验证表明,实施本精密维检机制可将辊系交叉角维稳在0.01°以内,对应板带横向厚差<0.2 mm,有效改善了因辊系异常空间状态而导致的板形质量问题。通过构建“在线检测-离线分析”的双模协同机制,在保证状态识别精度(与Spatial Analyzer相比最大相对偏差<9%)的同时,可将数据分析时间压缩至1 min以内,显著提升了轧机维护的实时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维检 空间精度模型 精密检测 辊系交叉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子空间的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
17
作者 赵彦博 蔡远利 胡怀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2,共8页
由于机理分析的简化假设条件或设备实际运行中参数特性偏移等因素,导致机理建模不可避免存在模型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推子空间的火电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分析机组关键设备的运行机制,结合典型工况小样本数据... 由于机理分析的简化假设条件或设备实际运行中参数特性偏移等因素,导致机理建模不可避免存在模型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推子空间的火电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分析机组关键设备的运行机制,结合典型工况小样本数据,建立火电机组的全设备多工况非线性动态机理模型,确保数字孪生系统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与泛化性能;基于递推子空间辨识方法,建立预测精度优化模型并实时进行在线更新,补偿机理模型产生的误差,提高整体模型的预测精度,保证数字孪生模型的高保真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火电机组 模型预测精度优化 子空间辨识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精度损失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新长 黄秋华 杨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前大部分土地利用数据都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测得的,要想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就首先需要进行尺度转换。当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尺度转换时,各种地类都会存在相应的精度损失。以广州市海珠区2005年比例尺分别为1:... 目前大部分土地利用数据都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测得的,要想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就首先需要进行尺度转换。当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尺度转换时,各种地类都会存在相应的精度损失。以广州市海珠区2005年比例尺分别为1:2000,1∶5000和1∶10000的土地利用数据为例,对土地利用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精度损失模型进行了研究,这将有助于科学地分析空间尺度转换过程中对空间数据所产生的误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不同尺度 精度损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次数对番茄叶漫反射光谱和模型精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蒋焕煜 彭永石 +1 位作者 谢丽娟 应义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63-1766,共4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诸多优点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技术之一,它是依据有机分子中的含氢基团(C—H,O—H,N—H)振动的合频与各级倍频的吸收获得信息。但是,近红外光谱易受到光谱仪的工作状态和扫描时各种参数的设置,如...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诸多优点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技术之一,它是依据有机分子中的含氢基团(C—H,O—H,N—H)振动的合频与各级倍频的吸收获得信息。但是,近红外光谱易受到光谱仪的工作状态和扫描时各种参数的设置,如波长的准确性、仪器的分辨率、噪声、扫描次数、样品粒度的均匀性等的影响。为了给建立实际模型时选择最佳的测量条件提供依据,文章以番茄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扫描次数对番茄叶漫反射光谱和叶绿素定量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扫描次数对番茄叶漫反射光谱和模型精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近红外光谱的均方根噪声的方差值逐渐变小。扫描次数越多,光谱的质量较高,但是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也会增大;扫描次数越少,光谱的质量较差,但是光谱较为光滑,系统的误差较小。在128次扫描次数下,叶绿素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较高,但是模型不稳定。当扫描次数为32时,模型的决定系数较低,但该模型比较稳定,检测时间也较短。同时,不同扫描次数下所建模型都用于预测叶绿素含量,发现没有显著差异(α=0.05)。在采集光谱建立模型时,应考虑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扫描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次数 番茄叶 近红外光谱 模型精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士保 姚磊磊 +2 位作者 吴庆涛 普杰信 秦克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3,19,共5页
介绍了广义粗糙集模型和Ziarko变精度粗糙集模型,找出了它们的不足;借助引入的误差参数β(0≤β<0.5),给出了基于后继邻域的一般二元关系下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的β上近似、β下近似、3边界和β负域的定义以及β近似质量和β粗糙性测度... 介绍了广义粗糙集模型和Ziarko变精度粗糙集模型,找出了它们的不足;借助引入的误差参数β(0≤β<0.5),给出了基于后继邻域的一般二元关系下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的β上近似、β下近似、3边界和β负域的定义以及β近似质量和β粗糙性测度定义;详细讨论了β上、下近似算子的性质、该模型与其他粗糙集模型的关系以及一般二元关系下两种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的关系;最后,举例说明了该模型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空间 后继邻域 精度粗糙集模型 知识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