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角优先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ileo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模式下定位性能评估
2
作者 张京奎 武子谦 +2 位作者 陈永昌 惠沈盈 易卿武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03-2210,共8页
模糊度固定是提升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和快速收敛的主要因素之一,相位偏差、硬件延迟与模糊度参数无法正确分离是导致模糊度非整数特性的主要原因。采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公开发布的包含相位偏差的整数钟产品GBM,并基于全球分布的5个M... 模糊度固定是提升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和快速收敛的主要因素之一,相位偏差、硬件延迟与模糊度参数无法正确分离是导致模糊度非整数特性的主要原因。采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公开发布的包含相位偏差的整数钟产品GBM,并基于全球分布的5个MGEX连续跟踪站年积日290~296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单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在固定解模式和浮点解模式下的定位精度和模糊度固定率。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度固定模式下的定位精度,5个测站E方向提升都在83%以上,N方向提升在55%以上,U方向除了MATG测站,其他在65%以上,模糊度固定率方面,除了MATG站以外都优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固定 精密单点定位 定位 模糊固定 相位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单点定位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兴旺 张翠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4,68,共9页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度固定方法,并把算法应用到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中,将模糊度进行选择固定,以实现恶劣环境下快速、有效获得较高PPP固定解的目的。该方法以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和Ratio因子为约束条件,基于最小方...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度固定方法,并把算法应用到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中,将模糊度进行选择固定,以实现恶劣环境下快速、有效获得较高PPP固定解的目的。该方法以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和Ratio因子为约束条件,基于最小方差优先固定的模糊度子集选取方法实现PPP中模糊度的部分固定。算例从模糊度固定可靠性、收敛速度以及PPP固定解精度等方面对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PPP模糊度固定的平均可靠性比传统固定方法提高了近一倍、参数解算的平均收敛时间缩短了1/4左右。因此,更适合在初始阶段观测信息较少或残余误差较大而难以固定全部模糊度的时候,快速获得较高精度的PPP固定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固定 模糊子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单点定位零基准非差模糊度固定方法
4
作者 易卿武 廖桂生 +2 位作者 蔚保国 王彬彬 肖恭伟 《空间电子技术》 2023年第3期39-45,共7页
精密单点定位作为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定位方法,模糊度固定是决定其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完好性监测的前提条件。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方法采用星间差分的形式,忽略了卫星端相位偏差的快... 精密单点定位作为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定位方法,模糊度固定是决定其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完好性监测的前提条件。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方法采用星间差分的形式,忽略了卫星端相位偏差的快速变化特性,当切换基准卫星时导致用户计算复杂度增加,甚至需要重新固定模糊度。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零基准非差相位模糊度固定方法:服务端采用零基准条件估计卫星端硬件偏差小数部分,用户端使用服务端产品固定非差载波相位模糊度,从而得到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坐标解。创新设计一种偏差零基准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策略,实现了非差形式的模糊度固定,从而避免参考星的切换所带来的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重新固定问题,并且能够为精密单点定位完好性监测提供算法基础。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零基准模糊度固定方法的坐标估计精度优于3 cm,相比浮点解精密单点定位方法提高30%~44%,并且能够改善E方向与N方向的精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固定 零基准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模糊度技术的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
5
作者 莫中秋 刘浩 +1 位作者 吴倩男 王恩钊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48,共5页
模糊度固定是影响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和快速收敛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相位偏差的有效分离是模糊度固定的关键因素,采用包含相位偏差的钟差和与之耦合的轨道来完成模糊度的固定,基于全球分布的5个IGS连续跟踪站5 d的观测数据,采用采样间隔为3... 模糊度固定是影响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和快速收敛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相位偏差的有效分离是模糊度固定的关键因素,采用包含相位偏差的钟差和与之耦合的轨道来完成模糊度的固定,基于全球分布的5个IGS连续跟踪站5 d的观测数据,采用采样间隔为30 s的高精度精密钟差产品,研究精密单点定位(PPP)的整周模糊度在固定解模式和浮点解模式下的定位精度,并对这2种模式的定位结果进行比较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糊度固定模式下,定位精度在X,Y两个方向的RMS平均提高59%,38%,Z方向的提升幅度相比X,Y两个方向较小,为13%,且固定模式下模糊度的固定率都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固定 快速收敛 相位偏差 采样间隔 精密单点定位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的三频模糊度解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劳源基 熊泽凯 +1 位作者 王靖君 覃团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502,共8页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利用接收机收到的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定位,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固定影响着PPP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采用B2a信号替代B2I信号,与B1I、B3I组成三频信号观测值组合,在此基础上对传统Boot-str...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利用接收机收到的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定位,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固定影响着PPP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采用B2a信号替代B2I信号,与B1I、B3I组成三频信号观测值组合,在此基础上对传统Boot-strapping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三频模糊度解算方法。该方法采用了超宽巷-超宽巷-宽巷-窄巷的解算策略,通过比较选择波长较长、电离层延迟较小、测量噪声较小的三频观测值组合,分别用于解算超宽巷组合、宽巷组合和窄巷组合的模糊度。当电离层延迟无法忽略时,所提方法通过引入额外的伪距观测量来消除在解算组合模糊度的过程中出现的电离层参数和几何参数的影响。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在完成一次模糊度解算的时间上相差无几,但是相比于传统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模糊度解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解算 三频观测值组合 Boot-str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的RTK定位改进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熊杰 马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AMBDA算法的成功率,引入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改进后的RTK定位算法以模糊度方差值为序,逐步剔除具有相对最大方差的模糊度并利用LAMBDA算法固定剩余的模糊度,直至模糊度固定成功。双动运动平台实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TK定位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达到100%,其中首次固定成功率达到98.3%。与导航领域公认的事后处理软件定位结果相比,改进后的RTK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卫导 实时动态定位 部分模糊固定 模糊固定 首次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偏差的实时PPP模糊度固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爽 杨力 +1 位作者 朱恩慧 郜尧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519,共8页
采用CNES发布的实时相位偏差数据,实现包含模糊度固定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对全球10个IGS测站10天观测数据进行RTPPP解算,分别统计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和定位精度,结果显示利用实时相位偏差数据能在平均30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模糊... 采用CNES发布的实时相位偏差数据,实现包含模糊度固定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对全球10个IGS测站10天观测数据进行RTPPP解算,分别统计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和定位精度,结果显示利用实时相位偏差数据能在平均30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模糊度固定时水平位置误差由6 cm迅速降低至2 cm左右,三维位置误差由10 cm迅速降低至5cm左右,同时RTPPP模糊度固定在3h观测内可保持水平3cm、三维5cm左右的定位精度.通过分析得出,基于相位偏差的RTPPP模糊度固定技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定位稳定性,能够快速实现cm级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实时 相位偏差 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双频接收机单点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泉 姚晓波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1期241-243,共3页
为了提高单点定位的精度,利用GPS双频接收机接收到的双频码伪距和相位伪距测量值进行组合,消除了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等误差因素,求出了双频的整周模糊度,并对周跳进行了探测和修复,应用消除了电离层效应的相... 为了提高单点定位的精度,利用GPS双频接收机接收到的双频码伪距和相位伪距测量值进行组合,消除了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等误差因素,求出了双频的整周模糊度,并对周跳进行了探测和修复,应用消除了电离层效应的相位伪距值对码伪距进行了平滑,得到了更高精度的伪距值,进而求出接收机坐标.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理论值与测站的标准坐标值进行了比较,精度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单点定位 载波相位 伪距 整周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B1C/B2a新信号精密卫星产品估计及PPP-AR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鹏远 陈正宇 +2 位作者 葛奎 赵祥伟 王虎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4期962-970,共9页
为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B1C/B2a新信号的服务水平,基于混合差分的方法,结合全球均匀分布的观测站数据解算得到BDS精密钟差,进一步估计宽窄巷未校准相位延迟(Uncalibrated Phase Delay,UPD)。... 为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B1C/B2a新信号的服务水平,基于混合差分的方法,结合全球均匀分布的观测站数据解算得到BDS精密钟差,进一步估计宽窄巷未校准相位延迟(Uncalibrated Phase Delay,UPD)。使用二次差法对所估计的BDS-3钟差精度进行评估分析,验证估计产品的准确性;通过UPD产品长期序列来研究其稳定性;将估计的钟差和UPD等产品应用于精密单点定位浮点解和固定解(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Ambiguity Resolution,PPP-AR)进行验证。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可知,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IGSO)和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3种轨道类型的估计卫星钟差平均精度分别为0.209、0.095、0.087 ns;BDS-3宽巷UPD长期序列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STD)均在0.04周以内,窄巷UPD一天内的最大变化不超过0.15周,BDS-2宽窄巷UPD的稳定性略差于BDS-3;全球范围内均匀挑选的测站PPP浮点解的平均定位精度在北(North,N)、东(East,E)、天(Up,U)各方向分别为2.21、3.50、6.01 cm,经模糊度固定后,固定解分别提升至1.11、1.26、3.50 cm,提升了49.8%、64.0%、41.8%,验证了估计钟差和UPD方法的正确性与新信号良好的服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卫星钟差 未校准相位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GPS接收机的精密定向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尤红建 苏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51,共5页
GPS定位系统除了可以进行定位、测速和授时外 ,还可以利用两个或多个GPS测量值进行方位测量和三轴姿态测量。文章对利用两块GPSOEM板同步接收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精密测定方位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利用载波相位的双差观测方程 ;再根据两... GPS定位系统除了可以进行定位、测速和授时外 ,还可以利用两个或多个GPS测量值进行方位测量和三轴姿态测量。文章对利用两块GPSOEM板同步接收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精密测定方位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利用载波相位的双差观测方程 ;再根据两个天线间距离已知这个条件 ,对方位和俯仰进行二维搜索 ,并采用了模糊度函数作为搜索的判断依据 ;最后根据最小二乘计算出两个天线的基线矢量 ,从而最终计算出精密的方位值和俯仰角。经过大量的试验表明 ,该算法是切实可行的 ,在 5m基线下 ,方位精度达到 0 0 8°,而且定向时间一般只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GPS接收机 模糊函数 精密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火炮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实时动态相对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盛传贞 张京奎 应俊俊 《无线电工程》 2016年第6期41-44,60,共5页
常规实时动态定位(Real Time Kinematic,RTK)模糊度解算策略是基于当前时刻观测数据快速确定模糊度,在后续最小二乘方程中将该模糊度作为已知值,该方法会导致后续定位结果存在系统性的偏差甚至错误。针对该问题,设计了基于Kalman滤波的... 常规实时动态定位(Real Time Kinematic,RTK)模糊度解算策略是基于当前时刻观测数据快速确定模糊度,在后续最小二乘方程中将该模糊度作为已知值,该方法会导致后续定位结果存在系统性的偏差甚至错误。针对该问题,设计了基于Kalman滤波的RTK解算方法,该方法以固定的模糊度为已知量进行强制约束来提高模糊度解算的可靠性。基于实测数据验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在超短和中长基线下具有定位精度稳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实时动态定位 模糊固定 约束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S/INS动动组合相对定位技术的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冠楠 汪捷 《现代导航》 2015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针对在卫星信号质量较差情况下无法通过观测方程求解模糊度,进而导致无法实时准确测距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惯性信息辅助解算模糊度的方法,即一种将运动载体的惯导信息与相对基线测量信息相结合,实现两运动载体之间精确动态相对定位的算... 针对在卫星信号质量较差情况下无法通过观测方程求解模糊度,进而导致无法实时准确测距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惯性信息辅助解算模糊度的方法,即一种将运动载体的惯导信息与相对基线测量信息相结合,实现两运动载体之间精确动态相对定位的算法。通过建立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与惯导观测方程紧组合的方式,分别在共视卫星数目大于4颗和不足4颗条件下求解模糊度未知数。最后,通过搭建组合试验系统平台,利用实地车载试验完成了对组合系统定位精度的测试,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定位精度较原先单GNSS定位精度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信息 模糊 相对基线 精密相对定位 车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GPS/BDS RTK定位关键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志全 盛传贞 +1 位作者 韩保民 董孝松 《无线电工程》 2018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针对单频低成本芯片导航芯片高精度定位的周跳频繁和卫星频繁升降问题,提出双差高次差和多普勒探测法组合的周跳探测方法。对频繁模糊度和卫星升降,采用延迟模糊度估计方法,有效解决了升降卫星对模糊度整体固定失败的影响。基于试验数... 针对单频低成本芯片导航芯片高精度定位的周跳频繁和卫星频繁升降问题,提出双差高次差和多普勒探测法组合的周跳探测方法。对频繁模糊度和卫星升降,采用延迟模糊度估计方法,有效解决了升降卫星对模糊度整体固定失败的影响。基于试验数据定量分析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固定率达到85%以上,基于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导航芯片可实现分米级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定位 单频 关键算法 周跳探测 双差高次差 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频多系统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敏 孟欣 +3 位作者 刘长建 孙爽 王超 张展鹏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5,共8页
为满足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PP)数据预处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针对多频多系统PPP数据处理中各卫星的信号数量不同,利用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LAMBDA)原理构建模糊度组合。通过仅使用相位观测值估计的倾... 为满足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PP)数据预处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针对多频多系统PPP数据处理中各卫星的信号数量不同,利用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LAMBDA)原理构建模糊度组合。通过仅使用相位观测值估计的倾斜电子总量(STEC)探测不敏感周跳和漏判周跳。对于周跳修复,将伪距和载波相位的观测值在历元间作差求得周跳的浮点解和协方差阵,然后应用LAMBDA算法搜索周跳整数解并进行修复。通过静态、动态以及磁暴环境下周跳探测和修复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多频条件下周跳修复的正确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 周跳探测 倾斜电子总量 最小二乘模糊降相关平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系统综合分析处理软件PANDA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6
作者 施闯 赵齐乐 +4 位作者 楼益栋 李敏 耿江辉 葛茂荣 刘经南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4期64-70,共7页
简要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综合处理软件卫星精密定轨定位综合分析软件(PANDA)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策略,重点阐述了PANDA软件目前的新进展,并对PANDA软件的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软件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与国外研究水平的比较表明,PANDA软... 简要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综合处理软件卫星精密定轨定位综合分析软件(PANDA)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策略,重点阐述了PANDA软件目前的新进展,并对PANDA软件的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软件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与国外研究水平的比较表明,PANDA软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作为基础性研究的软件平台,可为我国自主导航系统及卫星应用项目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精密定轨定位综合处理分析软件 模糊固定 星间相对定轨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差PPP相位偏差估计方法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树国 赵兴旺 王庆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6-442,共7页
针对常规浮点解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长的问题,分析了PPP模型中模糊度不具备整数性质的原因,采用方向数据统计的计算方法,以单差模糊度为研究对象,对相位偏差进行了建模估计。算例从精密单点定位单差模糊度固定、定位精度以及收敛速度... 针对常规浮点解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长的问题,分析了PPP模型中模糊度不具备整数性质的原因,采用方向数据统计的计算方法,以单差模糊度为研究对象,对相位偏差进行了建模估计。算例从精密单点定位单差模糊度固定、定位精度以及收敛速度等方面对相位偏差改正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相位偏差改正后的PPP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收敛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定位精度较浮点解提高了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相位偏差 单差模糊固定 方向数据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误差参数估计的中长基线RTK解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涵 井浩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32期12-13,16,共3页
短基线RTK解算中,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误差空间相关性强,通过站间星间双差后基本可以消除,然而,在中长基线条件下,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双差后残差较大(主要为电离层和对流层残余误差),为了实现中长基线RTK定位,文章以双差... 短基线RTK解算中,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误差空间相关性强,通过站间星间双差后基本可以消除,然而,在中长基线条件下,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双差后残差较大(主要为电离层和对流层残余误差),为了实现中长基线RTK定位,文章以双差非组合观测量为基础,在估计流动站位置和双差模糊度的同时,将相对对流层延迟、相对电离层延迟两项大气误差也作为参数进行同步估计。基于实测数据对该算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有效改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误差估计 中长基线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 双差非组合 模糊固定 固定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Galileo组合区域增强PPP算法与评估
19
作者 王思遥 涂锐 +1 位作者 李琴 鲁洋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7-364,共8页
为了提高区域增强精密单点定位(PPP)系统参考站端非差模糊度的固定效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GPS/Galileo组合区域增强PPP参考站和用户端的核心算法,提出了以消除接收机相关误差的固定单差模糊度作为约束,辅助非差模糊度固定的方法.研究了... 为了提高区域增强精密单点定位(PPP)系统参考站端非差模糊度的固定效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GPS/Galileo组合区域增强PPP参考站和用户端的核心算法,提出了以消除接收机相关误差的固定单差模糊度作为约束,辅助非差模糊度固定的方法.研究了算法中基准与偏差项在参考站与用户间和不同参数间传递的过程,明确了大气延迟改正数中包含混合基准的具体成分.利用美国CORS站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区域增强PPP模糊度固定解算实验,评估了GPS/Galileo组合系统可提供的解算效果及其相对于GPS单系统的增益.结果表明:相较于GPS单系统,当使用组合系统时用户PPP模糊度成功固定率提高4.5%,达到96.1%,可以在全天绝大多数时间提供正常服务,同时正确固定率提高2.9%;模糊度固定所需的时间节省了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校准相位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GALILEO系统 区域参考站网 大气延迟改正数 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PPP-AR生产者端估算GPS卫星相位偏差的序贯网络方法
20
《无线电工程》 2018年第7期530-530,共1页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Omid Kamali在2018年4月电子版《GPS Solutions》上介绍了一种全新PPP-AR观测模型和新的序贯网络算法(SNA)来估算卫星相位偏差。文章指出,精密单点定位(PPP)中的模糊度解算(AR)需要精确的卫星轨道、时钟和相位...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Omid Kamali在2018年4月电子版《GPS Solutions》上介绍了一种全新PPP-AR观测模型和新的序贯网络算法(SNA)来估算卫星相位偏差。文章指出,精密单点定位(PPP)中的模糊度解算(AR)需要精确的卫星轨道、时钟和相位偏差修正。卫星相位偏差一部分是硬件修正,帮助恢复非差整周载波相位模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卫星 相位偏差 网络方法 序贯 估算 生产者 载波相位模糊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