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浆氧化还原电位与精子DNA碎片指数、高DNA着色性及运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刘星池 张倩 +3 位作者 李栗妍 关小川 张宁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精浆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归一化氧化还原电位(nORP)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高DNA着色性(HDS)及运动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评估男性生育潜能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生... 目的研究精浆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归一化氧化还原电位(nORP)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高DNA着色性(HDS)及运动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评估男性生育潜能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科男科门诊就诊的309例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极法检测精浆ORP、nORP,分析其与DFI、HDS、年龄、禁欲时间、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非前向精子数、非前向精子百分率、不动精子数、不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平均速度(VAP)、线性指数(LIN)、直性指数(STR)及振动指数(WOB)的相关性;对nORP结果进行三等分,比较其与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探讨nORP与HDS的关系,同时生成HDS与nORP的平滑曲线拟合。结果Pearson相关性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RP和nORP均与精液量、不动精子百分率及DFI呈正相关,与前向运动精子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VSL、VAP呈负相关(P<0.05);不同的是ORP还与禁欲时间、不动精子数呈正相关(P<0.05),与LIN、STR及WOB呈负相关(P<0.05),而nORP还与HDS呈正相关(P<0.05),与精子总数、精子浓度、非前向精子数、非前向精子百分率、不动精子数、VCL呈负相关(P<0.05)。nORP分组结果显示,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非前向精子数、非前向精子百分率、不动精子数、不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VCL、VSL、VAP、DFI、HD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nORP与HDS制作曲线拟合,对年龄及禁欲时间进行了调整。随着HDS的增加,nORP呈线性上升趋势。结论ORP、nORP都与精子DFI和主要运动参数相关,但nORP还与代表精子成熟度的HDS相关,更能反映精液质量,可作为评估男性生育潜能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氧化还原电位 精子dna碎片指数 精子dna着色性 精子运动参数 氧化应激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DNA碎片指数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檀畅 王喜良 +4 位作者 张金艳 魏威 邹朋书 罗丽双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7-820,825,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3对不孕夫妇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受精(IVF)367个周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316个周期。将全部研究对象、IVF周期和ICSI周期...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3对不孕夫妇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受精(IVF)367个周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316个周期。将全部研究对象、IVF周期和ICSI周期分别根据DFI值分为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分析DFI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的相关性,DFI对IVF/ICSI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随着禁欲天数增加,DFI升高,但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01)。IVF周期中,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比较,临床妊娠率(55.5%、57.6%、71.4%)和活产率(43.5%、45.8%、42.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周期中,DFI>30%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25.0%和16.7%)均显著低于DFI≤15%组(48.5%和36.9%)、DFI>15%~30%组(51.1%和39.4%)(P<0.05)。结论精子DFI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与禁欲天数呈正相关。DFI对不同助孕方式新鲜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液优化处理后DNA碎片指数与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洪毅 刘艳 +2 位作者 许宁 李刚 金海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评估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优化处理后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辅助生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 目的:评估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优化处理后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辅助生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257个周期,比较男方精液优化前后精液参数和精子DFI;按优化后精子DFI将其分为高DFI组(DFI>5)与低DFI组(DFI≤5),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持续妊娠组及早期流产组,比较精子DFI情况。结果:与处理前相比,精液优化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提高,精子DFI下降(P<0.001)。精子优化处理后高DFI组的早期流产率高于低DFI组(P<0.05)。105例临床妊娠周期中早期流产组精液优化处理前、后DFI均高于持续妊娠组(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优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精液制备方法,可提高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和正常形态精子比例,降低精子DFI;优化后精子高DFI可能增加临床妊娠后早期流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 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 IVF-ET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处理技术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毅春 徐丽清 +3 位作者 梁嘉颖 唐婷 汪李虎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对其精液进行直接上游法和非连续密度梯度法优化处理,并分析其精子形态和DFI。结果:优化处理前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精子头部、颈部畸形率和DFI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P<0.01);优化处理后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的精子畸形率和DFI均显著低于处理前(P<0.01),经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处理的精子畸形率和DFI最低(P<0.01)。结论:相对于直接上游法,非连续密度梯度法更有利于筛选形态正常和DNA完整性高的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液优化处理 精子形态 精子dna碎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DNA碎片对IVF-ET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青欣 王迪 王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90对不孕症夫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梯度洗涤及上游法处理精子,检测处理前后的DNA碎片指数(DF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DFI预测IVF...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90对不孕症夫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梯度洗涤及上游法处理精子,检测处理前后的DNA碎片指数(DF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DFI预测IVF-ET受精率的阈值将患者分为高DFI组和低DFI组。比较两组精液参数及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助孕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1)DFI预测IVF受精的AUC为0.559(95%CI 0.501~0.617),最大约登指数对应阈值为25%。患者分为高DFI组[≥25%,59对夫妇(IVF 24对,ICSI 35对)]和低DFI组[<25%,131对夫妇(IVF101对,ICSI 30对)]。经过密度梯度洗涤及上游后精子DFI显著降低(17.9%vs 1.9%,P<0.01)。(2)无论IVF还是ICSI周期,两组前向运动精子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9.7±17.3)%vs(21.8±19.1)%,P<0.01;(28.5±18.3)%vs(13.6±10.9)%,P<0.01]。在IVF周期中,低DFI组受精率[(84.0±15.9)%]明显高于高DFI组[(76.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ICSI周期中,两组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8±19.9)%vs(76.2±20.1)%,P>0.05]。(3)两组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DFI患者的精子活力明显降低,密度梯度洗涤及上游后可显著降低精子DFI。高DFI患者可通过ICSI提高受精率,但是DFI对于IVF/ICSI胚胎发育以及临床结局没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发育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不同类型不育男性精浆代谢的差异
6
作者 肖育红 刘传宏 +4 位作者 邹鹏书 王博伦 杜超 张倩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9-1106,共8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技术探讨不同类型不育男性的精浆差异代谢物,以挖掘新的男性不育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85例男性的精液样本,分为少精子症组(n=20)、无精子症组(n=20)、弱精子症组(n=10)、高精子DNA碎片指数组(n=15)和健康对照...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技术探讨不同类型不育男性的精浆差异代谢物,以挖掘新的男性不育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85例男性的精液样本,分为少精子症组(n=20)、无精子症组(n=20)、弱精子症组(n=10)、高精子DNA碎片指数组(n=15)和健康对照组(n=20)。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精浆代谢物,通过差异分析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使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寻找关键代谢途径,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效能。结果组间差异分析共筛选出1431种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吸收、核苷酸代谢等途径。各组排名前10位的上调和下调代谢物的AUC均>0.7,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精浆非靶向代谢组学能够检测并筛选出不同类型不育男性与健康男性精浆的差异代谢物,能够为探索男性不育生物标志物和代谢组学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精子 精子 精子 精子dna碎片指数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