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BiFC技术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顶膜抗原1结构域Ⅰ与棒状体颈部蛋白2互作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严茗 黄兵 +6 位作者 赵其平 韩红玉 朱顺海 赵宗平 陈婷 吕凌 董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了验证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顶膜抗原1结构域Ⅰ(apical membrance antigen 1 domain I,E tAMA1-DⅠ)与棒状体颈部蛋白2(rhoptry neck protein 2,EtRON2)的互作关系,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492 bp的E t... 为了验证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顶膜抗原1结构域Ⅰ(apical membrance antigen 1 domain I,E tAMA1-DⅠ)与棒状体颈部蛋白2(rhoptry neck protein 2,EtRON2)的互作关系,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492 bp的E tAMA1-DⅠ片段和1395 bp的E tRON2片段,并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相应重组质粒。获得的阳性重组质粒及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真核表达载体pBiFC-VN155和pBiFC-VC155用E c oRⅠ和B g I II进行双酶切,将E tAMA1-DⅠ、E tRON2分别与pBiFC-VN155、pBiFC-VC155连接,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BiFC-VN155-E tAMA1-DⅠ和pBiFC-VC155-E tRON2。将2个真核重组质粒分别转染BHK细胞进行表达,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可在BHK细胞中成功表达。将2个真核重组质粒共转染至BHK细胞中,同时将pBiFC-bJunVN155和pBiFC-bFos(deltaZIP)VC155、pBiFC-bJunVN155和pBiFC-bFos(delta)VC155共转染至细胞中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BiFC结果发现真核重组质粒共转染组和阳性对照组的BHK细胞均产生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组无荧光,表明E tAMA1-DⅠ与E tRON2蛋白之间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E tAMA1及E tRON2在球虫入侵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抗原1 棒状颈部蛋白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人精子顶体精子溶菌酶样蛋白1结合蛋白(SAS1B)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宏新 杨勇 曹贵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制备兔抗人精子顶体精子溶菌酶样蛋白1结合蛋白(SAS1B)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pET-22b-SAS1B-His质粒,转化E.coli.BL21(DE3)细胞,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SAS1B重组蛋白表达。用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SA... 目的制备兔抗人精子顶体精子溶菌酶样蛋白1结合蛋白(SAS1B)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pET-22b-SAS1B-His质粒,转化E.coli.BL21(DE3)细胞,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SAS1B重组蛋白表达。用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SAS1B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SAS1B抗体效价,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SAS1B抗体特异性。结果在构建pET-22b-SAS1B-His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在BL21(DE3)细胞成功诱导表达SAS1B重组蛋白。制备的兔抗人SAS1B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51200。SAS1B多克隆抗体能与SAS1B重组蛋白特异结合且能识别乳腺癌组织中的SAS1B蛋白。结论成功制备具有较好特异性的兔抗人SAS1B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精子溶菌酶样蛋白1结合蛋白(SAS1B)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SPACA1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睾丸中的表达及转录调控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朋 张霞 +4 位作者 代红梅 杨福华 廖隽锐 许静 霍金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6,共9页
旨在分析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SPACA1基因的序列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在睾丸中的表达调控模式。选取4头成年BMI公猪的睾丸进行全转录组测序,获得SPACA1基因在睾丸中的表达丰度。采用RT-PCR技术克隆SPACA1的... 旨在分析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SPACA1基因的序列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在睾丸中的表达调控模式。选取4头成年BMI公猪的睾丸进行全转录组测序,获得SPACA1基因在睾丸中的表达丰度。采用RT-PCR技术克隆SPACA1的完整编码序列,分析SPACA1的序列、染色体定位、分子特征及相应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对SPACA1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并将获得的蛋白与转录组测序所获得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关联分析。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构建SPACA1 mRNA与miRNA和lncRNA的ceRNA调控网络。SPACA1基因CDS区全长为888 bp(Genbank登录号:OK042308),具有2个跨膜螺旋结构,与SPACA3、SPACA4、HIPK4和CCDC62显著相关;SPACA1及其互作蛋白主要参与精子细胞发育、分化,精子活力、顶体反应和精子鞭毛形成等通路;SPACA1基因受6个miRNAs靶向调控。本研究报道了SPACA1的表达、分子结构、蛋白质功能、在睾丸中的和转录调控作用,为深入研究SPACA1基因在BMI受精以及顶体反应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1 蛋白互作 功能分析 ceRNA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