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茜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不同药用部位精准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慧 包永睿 +2 位作者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1-407,共7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茜草根、茎、叶、花及果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活性,明确茜草发挥特定药效的部位,为茜草资源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茜草根、茎、叶、花、果的指纹图谱;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2,2-连氮(3... 目的:研究和比较茜草根、茎、叶、花及果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活性,明确茜草发挥特定药效的部位,为茜草资源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茜草根、茎、叶、花、果的指纹图谱;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2,2-连氮(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法,以半数清除浓度(EC50)评价茜草各部位醇提物抗氧化活性;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NO、IL-6炎性因子评价茜草各部位抗炎活性;采用噻唑蓝法(MTT),以抑制率评价茜草各部位醇提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草各部位HPLC指纹图谱在色谱峰数量及相对峰面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化学对照品比对出12种化学成分;茜草根醇提物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抗炎效果最好,茜草花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最高。结论:茜草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群存在差异,差异的化学成分群是茜草不同部位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药效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本实验为茜草各药用部位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指纹图谱 抗氧化 抗炎 抗肿瘤 精准药用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