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晓钢 叶芳余 +4 位作者 郭晓华 金红来 何建荣 林开勤 王国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中同步动脉造影Xper CT识别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实施精准PAE术。结果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1例因术中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瘤而放弃手术,2例因一... 目的探讨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中同步动脉造影Xper CT识别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实施精准PAE术。结果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1例因术中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瘤而放弃手术,2例因一侧髂内动脉闭塞作单侧PAE术,13例成功实施双侧PAE术。所有实施栓塞血管均成功进行Xper CT检查,通过前列腺腺体对比剂染色及腺体周围动脉三维重建确认了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并进行精准PAE术。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结论 PAE术中C形臂CT可为精确识别前列腺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更确切的影像学图像,是实施精准介入手术的重要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介入放射学 C形臂CT 前列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朱聪辉 林文集 +1 位作者 黄志扬 蔡经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10月40例BPH患者,根据数表法随机分为PAE组(20例)及TURP组(2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疗效评价指标[国...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10月40例BPH患者,根据数表法随机分为PAE组(20例)及TURP组(2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疗效评价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排泄后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间术前IPSS、QOL、PV、PVR、Qmax、P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IPSS、QOL、PV、PVR、PSA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均<0.05),Qmax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3个月2组间疗效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1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UR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AE组(χ~2=4.329,P=0.037)。2组间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147)。结论 PAE和TURP治疗BPH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术后3个月TURP疗效优于PAE,但PAE更微创、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栓塞 治疗性 前列腺动脉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晓钢 杨晓仙 +7 位作者 郭晓华 金红来 何建荣 林开勤 叶芳余 王国锋 鲁军 舒锦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左侧或右侧桡动脉行C形臂CT引导下PAE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上肢动脉痉挛、损伤和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术后桡动脉搏动及堵塞情况,手指...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左侧或右侧桡动脉行C形臂CT引导下PAE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上肢动脉痉挛、损伤和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术后桡动脉搏动及堵塞情况,手指血供及神经损伤情况,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射线辐射剂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中接受经左侧桡动脉、右侧桡动脉途径PAE术分别为14例、4例。16例接受双侧栓塞,2例因前列腺动脉开口扭曲伴狭窄仅完成单侧栓塞。术后1例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超声提示血流减慢。手术时间96~245 min,患者所受辐射剂量2 435~4 958 m Gy,平均(3 342±156)m Gy,与同期经股动脉途径PAE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7)。结论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PAE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介入放射学 栓塞 C形臂CT 前列腺动脉栓塞 经桡动脉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及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淮 赵卫 +3 位作者 胡继红 姜永能 罗罡 潘文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效果,探讨经肱动脉入路行PAE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PAE术治疗11例BPH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以上,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前列腺... 目的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效果,探讨经肱动脉入路行PAE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PAE术治疗11例BPH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以上,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前列腺容积(PV)、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水平变化。观察其中3例肱动脉入路行PAE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PAE术远期临床成功8/10例。术后36、48、60个月分别有10例、10例、7例获随访,各时点患者IPSS、QOL评分、PV、Qmax、RU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肱动脉入路患者均完成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缓解1例,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PAE治疗BPH远期效果确切。肱动脉入路有助于栓塞双侧前列腺动脉,值得临床探索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动脉栓塞 介入放射学 动脉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袁凯 王茂强 +3 位作者 段峰 张国栋 阎洁羽 李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大样本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材料采用聚乙烯醇泡沫微球,直径90~180gm。栓塞前及栓...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大样本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材料采用聚乙烯醇泡沫微球,直径90~180gm。栓塞前及栓塞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前列腺体积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例栓塞技术均获得成功,其中病例1、病例2行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病例3由于右侧前列腺动脉开口重度狭窄使超选择性插管失败,行单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随访3个月.2例行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分别缩小51.09%、48.18%:仅行单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者前列腺体积缩小28.45%,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初步研宄结果表明,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而且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短期疗效可能优于单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动脉栓塞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前列腺增生体积变化初步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德胜 郭晓华 +4 位作者 胡晓钢 吴海啸 徐旻 吴汉 孙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后前列腺体积(PV)变化。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PAE术治疗31例PV≥80 cm^3重度BPH患者。术后随访平均6(1~11)个月,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检测PV,评估术前术后PV变化。结... 目的观察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后前列腺体积(PV)变化。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PAE术治疗31例PV≥80 cm^3重度BPH患者。术后随访平均6(1~11)个月,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检测PV,评估术前术后PV变化。结果 31例患者年龄80~95岁,平均(85.8±4.7)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5~35分,平均(33.4±2.8)分;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QOL)评分为5.0~6.0分,平均(5.7±0.5)分;PV为80~178 cm^3,平均(123.0±34.0) cm^3;最大尿流率(Qmax)为1~8 mL/s,平均(4.5±2.3) mL/s;残余尿量(RUV)为10~500 mL,平均(134.0±150.6) mL。所有患者PAE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1~150 min,平均(65±13)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PV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1个月26例(84%)症状较术前改善,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复查PV显示24例(77.4%)缩小>50%,6例(19.4%)缩小25%~50%,1例(3.2%)术中单侧栓塞患者缩小<20%。结论 PAE术可明显缩小重度BPH患者P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动脉栓塞 前列腺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唐仪 方主亭 +1 位作者 林芳芳 周艳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后下尿路症状(LUTS)变化,分析术后LUT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10月单中心采用PAE术治疗的7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资料。对比PAE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 目的观察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后下尿路症状(LUTS)变化,分析术后LUT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10月单中心采用PAE术治疗的7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资料。对比PAE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残余尿(PVR)、前列腺体积、梗阻症状评分和刺激症状评分等指标。结果PAE术后3个月,77例患者IPSS、QOL评分、PVR、前列腺体积、梗阻症状评分和刺激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梗阻症状评分比值、刺激症状评分比值分别为(19.81±16.47)%、(51.34±27.35)%,梗阻症状评分比值较刺激症状评分比值显著改善(P<0.05)。随访期间患者未发生尿失禁。结论PAE术后患者梗阻症状缓解比刺激症状缓解更明显。术前应充分评估BPH患者梗阻症状和膀胱功能,对梗阻症状不明显或膀胱功能受损患者不建议行PAE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动脉栓塞 下尿路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类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宇佳 曾国斌 +2 位作者 廖政贤 张国栋 吴兴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C臂类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20年1月32例患者(前列腺增生23例,前列腺癌9例)在本院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在术中行髂内动脉DSA检查,31例行双侧、1例行单侧前列腺动脉超... 目的:探讨C臂类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20年1月32例患者(前列腺增生23例,前列腺癌9例)在本院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在术中行髂内动脉DSA检查,31例行双侧、1例行单侧前列腺动脉超选择性DSA及C臂类CT血管成像检查。由一位影像诊断医师及一位介入手术医师(均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对两种检查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辨认前列腺动脉(PA)的准确性、前列腺的染色情况及吻合支的显示情况等。结果:32例患者共超选择了76支血管,共发现60支PA,16支非靶器官动脉。其中,DSA组共确认50支PA、敏感度为83.3%(50/60),类CT组共确认60支PA、敏感度为100%(60/6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01);DSA组共确认11支非靶器官动脉(膀胱支、直肠支及会阴支等)、特异度68.8%(11/16),类CT组共确认16支非靶器官动脉、特异度100%(16/1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DSA组发现前列腺动脉与邻近动脉间的吻合支8支(13.3%),类CT组发现17支(28.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P=0.035)。类CT组可以通过多容积重建技术完整显示整个前列腺的染色情况。结论:在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术中借助C臂类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准确辨认前列腺动脉及其吻合支的情况,减少对前列腺动脉的漏栓,预防非靶器官动脉的误栓,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疾病栓塞治疗的效果和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动脉 介入栓塞 C臂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CT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前应用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蒋贝 吕军 +2 位作者 刘凯 葛亮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PA)CTA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术前检查对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采用PAE术治疗的64例BPH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接收...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PA)CTA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术前检查对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采用PAE术治疗的64例BPH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接收CTA检查,分为A组(已行CTA)和B组(未行CTA),均为32例。回顾性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随访时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排尿后残余尿量等临床疗效相关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参数间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01)。两组间术后6个月前列腺体积、Qmax、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评分等指标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PAE治疗BPH安全有效,临床疗效良好;PAE术前CTA检查能更好地指导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前列腺动脉栓塞 良性前列腺增生 时间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对比 被引量:29
10
作者 吴少杰 蔡森林 +4 位作者 唐仪 蔡文超 周艳峰 何剑锋 方主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术(PAE)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并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3例高龄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PAE治疗57例(PAE组),接受TUR...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术(PAE)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并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3例高龄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PAE治疗57例(PAE组),接受TURP治疗86例(TURP组)。对比两组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AE组术中出血量[(4.76±1.92) mL对(156.56±83.12) mL]、止痛药应用次数[(0.12±0.33)次对(0.76±1.35)次]、术后住院时间[(2.47±1.91) d对(7.21±2.44) d]、ClavienⅡ级及以上并发症(χ~2=5.563)均低于TURP组。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URP组在前列腺体积[(42.93±11.62) cm^3对(69.82±13.52) cm^3]、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9.77±1.71对11.82±3.31)、生活质量(QOL)评分(1.87±0.76对2.57±0.59)、最大尿流率(Qmax)[(18.26±3.98) mL/s对(13.90±3.95) mL/s]、残余尿量(PVR)[(36.16±10.67) mL对(45.82±9.43) mL]指标上改善均比PAE组更明显。结论 PAE术治疗高龄BPH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TURP术补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晓华 朱德胜 +4 位作者 吴海啸 胡晓钢 徐旻 吴汉 孙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 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PAE术治疗31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年龄80~95岁,平均(85.8±4.68)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5~35分,平均(33.4&... 目的 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PAE术治疗31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年龄80~95岁,平均(85.8±4.68)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5~35分,平均(33.4±2.8)分;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QOL)评分为5~6分,平均(5.7±0.5)分;前列腺体积(PV)为73~178 cm3,平均(123.0±34.0)cm3。根据手术前后IPSS、QOL评分、PV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AE术。手术时间51~150 min,平均(65±13)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11个月,平均(5.0±3.4)个月。术后2周IPSS、QOL评分与术前基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除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余30例IPSS、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基数水平(P<0.000 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PAE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动脉栓塞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六种新微创手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牛鑫洋 刘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男性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一种病因。当药物治疗无效或传统手术无法满足患者的某些需求时,临床上可以考虑采用新微创手术,如微创前列腺悬扩术、前列腺动脉栓塞、前列腺水蒸气消融、前列腺高能水切割术、临时植...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男性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一种病因。当药物治疗无效或传统手术无法满足患者的某些需求时,临床上可以考虑采用新微创手术,如微创前列腺悬扩术、前列腺动脉栓塞、前列腺水蒸气消融、前列腺高能水切割术、临时植入式镍钛装置、前列腺支架等。这些新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射精功能和勃起功能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大多能采用局部麻醉在门诊进行,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也更短。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每种术式的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微创手 微创前列腺悬扩 前列腺动脉栓塞 前列腺水蒸气消融 前列腺高能水切割 临时植入式镍钛装置 前列腺支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前列腺的血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佳 程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增生前列腺的血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测量前列腺大小,以估算出的质量为标准将130例患者分为≤25 g组、26~50 g组、51~75 g组和≥76 g组。测量4组患者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 目的探讨增生前列腺的血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测量前列腺大小,以估算出的质量为标准将130例患者分为≤25 g组、26~50 g组、51~75 g组和≥76 g组。测量4组患者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Vmax)、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学处理。130例患者中27例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对比栓塞前后患者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max、PI、RI及前列腺质量的变化。结果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max、PI、RI等参数比较,4组患者组内、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项指标均与前列腺质量呈正相关。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及1年时复查显示,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max、PI、RI及前列腺质量等指标均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生前列腺的血液供应明显增加,尿道前列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内径增宽,血管阻力增大。阻断尿道前列腺动脉能使增生前列腺组织的血供明显减少,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有助于缓解下尿路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道前列腺动脉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对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Raman光谱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柯惟中 余多慰 +1 位作者 顾柏平 庄振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0-793,共4页
利用Raman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乙酸对鲱鱼精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鲱鱼精DNA被乙酸浸润处理后 ,Raman特征频率与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了乙酸对DNA的损伤是整个分子 ,包括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 利用Raman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乙酸对鲱鱼精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鲱鱼精DNA被乙酸浸润处理后 ,Raman特征频率与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了乙酸对DNA的损伤是整个分子 ,包括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及碱基。不仅是DNA的构象 ,而且其构型也发生了变化 :氢键断裂 ,B型构象被修改 ,DNA单、双链断裂 ,碱基也受到了严重损伤。其碱基损伤严重程度依次为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腺嘌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鲱鱼 DNA 乙酸 肝癌 治疗 空间结构 微观损伤 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NA2016介入放射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凌云 王梓 +1 位作者 康振 徐安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317,共5页
2016年RSNA年会上收录的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介入放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新的研究热点,综合起来仍然可以分为经血管介入治疗和非经血管介入治疗两大类;此外对于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同时,X线导向下介入治疗中的... 2016年RSNA年会上收录的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介入放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新的研究热点,综合起来仍然可以分为经血管介入治疗和非经血管介入治疗两大类;此外对于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同时,X线导向下介入治疗中的辐射剂量研究是一个新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癌栓 深静脉血栓 前列腺增生 射频消融 微球栓塞 动脉化疗栓塞 门静脉栓塞 锥形束CT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球囊扩张 经皮椎体成形 辐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