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牛付安 程灿 +4 位作者 周继华 袁勤 储黄伟 曹黎明 罗忠永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3,共6页
分子标记的应用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杂种优势预测以及DNA指纹图谱... 分子标记的应用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杂种优势预测以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育种上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杂交粳稻育种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育成的粳稻新品系及栽培要点
2
作者 赵国珍 刘吉新 +6 位作者 世荣 陈国新 杜娟 徐转 廖新华 华秋瑾 蒋志农 《云南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 粳稻 滇粳优6号品种 滇粳优8号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粳稻育种中稻米品质改良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洁芬 张庆 +1 位作者 朱邦辉 杨一琴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0-32,34,共4页
稻米品质是评价水稻品种良莠的重要标准。现介绍了江苏省优质粳米品种选育现状及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并从常规育种角度出发,介绍了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在常规粳稻米质改良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期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 常规粳稻育种 稻米品质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粳稻育种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
4
作者 余本勋 田孟祥 +3 位作者 何友勋 张时龙 卢运 叶永印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778-783,806,共7页
应用AMMI模型对2002-2011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考察的7个性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大小因... 应用AMMI模型对2002-2011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考察的7个性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大小因基因型(参试品种)、试验环境(年份和试点)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贵州生态条件下,所研究的7个性状在不同试验环境下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差异相对较小。不同性状在不同试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互作效应。所研究的7个性状中,株高受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影响为主;生育期、有效穗主要受环境效应影响;产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受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但产量和千粒重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相对较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环境效应影响相对较大。贵州粳稻育种中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选择时,需针对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以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育种 产量相关性状 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AMMI模型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粳稻品质育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何文涛 杜长玲 +2 位作者 刘敬泽 张萍 何俊峰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8期28-29,共2页
近年来,我国超级稻的研究项目进展迅速,无论是高产遗传生理基础研究还是超级稻育种实践,都处于国际上比较领先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潜力和生产能力,为之后的现代化生产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稻谷的选种... 近年来,我国超级稻的研究项目进展迅速,无论是高产遗传生理基础研究还是超级稻育种实践,都处于国际上比较领先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潜力和生产能力,为之后的现代化生产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稻谷的选种育苗与示范推广,促进我国北方超级稻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粳稻育种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合作水稻育种的亲本组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志农 孙有泉 +2 位作者 周玉萍 安部信行 井上正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了培育耐寒抗病优质高产的粳稻新品种,选用日本和中国云南的稻种遗传资源231个品种作亲本,杂交2381次。表明在云南高原地区进行粳稻育种,较好的亲本有轰早生、滇榆1号、83—81及云粳135(轰早生/晋宁768)、合系13号83—81/滇榆1号)... 为了培育耐寒抗病优质高产的粳稻新品种,选用日本和中国云南的稻种遗传资源231个品种作亲本,杂交2381次。表明在云南高原地区进行粳稻育种,较好的亲本有轰早生、滇榆1号、83—81及云粳135(轰早生/晋宁768)、合系13号83—81/滇榆1号)。云亲3号和云亲2号是用高抗稻瘟病的云南陆稻经过株型改良育成的优良抗病中间亲本。要育成耐寒性很强的优质高产水稻良种,直接利用耐寒性极强的地方品种作亲本是难以成功的,需改良其株型育成中间亲本。如果能育成耐寒性和稻瘟病抗性均强的优良中间亲本,将有利于提高培育耐寒抗病优质高产四特性兼优品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稻育种 亲本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