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荣萍 戴红燕 蔡光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04-3205,共2页
[目的]研究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及在攀西高原稻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对西巨胚1号、合系22-2、昌米011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分蘖力、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播期、播量、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 [目的]研究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及在攀西高原稻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对西巨胚1号、合系22-2、昌米011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分蘖力、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播期、播量、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种植中表现出胚大、米质较优、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攀西高原地区3月下旬播种,用种量为60~75 kg/hm2,基本苗120万~150万株/hm2,早施分蘖肥,重施基肥,补施穗粒肥,科学灌水,注意病、虫、草、鸟害防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西巨胚1号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西1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攀西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研究初报 被引量:4
2
作者 戴红燕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7,共3页
对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与当地普通优质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巨胚1号的生育期、苗情动态、植株性状、抗性与当地普通优质稻相近,可在合系22-2和昌米011种植的地区正常生长和成熟;西巨胚1号稻米的物理品质较好,粒形短圆,糙米率80.0... 对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与当地普通优质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巨胚1号的生育期、苗情动态、植株性状、抗性与当地普通优质稻相近,可在合系22-2和昌米011种植的地区正常生长和成熟;西巨胚1号稻米的物理品质较好,粒形短圆,糙米率80.04%,垩白度5.59,稻胚巨大,胚部重量和体积是普通稻胚的2-3倍,胚内脂肪含量12.68%,明显高于普通稻。产量虽然较普通稻米低,但因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可以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和产品深加工等措施提高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农艺性状 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结实期剑叶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荣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070-14072,14125,共4页
[目的]探索有利于巨胚稻剑叶生长的合理栽培方式。[方法]以常规粳型巨胚稻品种西巨胚1号为试料,以当地推广的常规优质粳稻品种合系22-2为对照,采用淹水、旱种和垄畦3种方式进行栽培,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结实期剑叶一些生理特... [目的]探索有利于巨胚稻剑叶生长的合理栽培方式。[方法]以常规粳型巨胚稻品种西巨胚1号为试料,以当地推广的常规优质粳稻品种合系22-2为对照,采用淹水、旱种和垄畦3种方式进行栽培,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结实期剑叶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3种栽培方式中,垄畦栽培方式下水稻结实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片衰老缓慢,该栽培方式有利于剑叶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的主动积累和保护性酶SOD酶活性的提高,增强细胞保水能力,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旱种栽培方式下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低,衰老快,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性酶的变化水平对水分胁迫极为敏感。[结论]在生产上建议采用垄畦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巨胚稻的剑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栽培方式 生理特性 结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粳型巨胚稻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戴红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探索提高粳型巨胚稻种子发芽率方法,给粳型巨胚稻育秧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采用PEG-6000对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种子进行不同方式浸种。结果表明,采用清水引发PEG液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方法降低了种子的活力,不利于种子萌发,随着PEG... 为探索提高粳型巨胚稻种子发芽率方法,给粳型巨胚稻育秧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采用PEG-6000对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种子进行不同方式浸种。结果表明,采用清水引发PEG液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方法降低了种子的活力,不利于种子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发芽率降低,开始发芽的时间延后,群体发芽所需的时间延长;采用PEG引发清水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方法在PEG质量浓度15%以下时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于15%反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水分胁迫 种子萌发 成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粳型巨胚稻幼苗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戴红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7-502,共6页
为探寻提高粳型巨胚稻幼苗素质的方法,用PEG-6000配制成0,5%,10%,15%,20%,25%等6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对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种子进行水分胁迫,用粳稻合系22-2(小胚)作对照,研究部分幼苗素质性状,试验方法不同,其结果差异较大:清水引发... 为探寻提高粳型巨胚稻幼苗素质的方法,用PEG-6000配制成0,5%,10%,15%,20%,25%等6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对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种子进行水分胁迫,用粳稻合系22-2(小胚)作对照,研究部分幼苗素质性状,试验方法不同,其结果差异较大:清水引发PEG液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不利于幼苗生长,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幼苗生长势变弱,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根系活力下降,SOD活性在轻度、中度胁迫下上升,严重水分胁迫下呈下降趋势;PEG引发清水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在PEG质量浓度15%以下时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溶性蛋白降低,SOD活性和根系活力升高,浓度高于15%后对幼苗生长、SOD活性和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西巨胚1号经5%~15%的PEG溶液引发24 h后再用清水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下幼苗素质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水分胁迫 幼苗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粳型巨胚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华劲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67-2372,共6页
为了探索提高粳型巨胚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素质方法,为梗型巨胚稻育秧技术的制定提供参考,以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作为试验材料,将种子播种于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研究其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0... 为了探索提高粳型巨胚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素质方法,为梗型巨胚稻育秧技术的制定提供参考,以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作为试验材料,将种子播种于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研究其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0.495—0.572,有利于巨胚稻种子出苗、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地下根的发生,相应的逆境指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较低;土壤质量含水量低于0.342(B1、B2),虽有利于根的伸长和提高根系活力,却不利于种子出苗和新根的发生;当土壤质量含水量高于0.572,土壤表面有明显的水层,不利于种子出苗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土壤含水量 出苗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