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基于13个粮食主产区2022年的截面数据
1
作者 李铜山 马燕 +2 位作者 张阁阁 徐艺辰 杨玉静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31-35,共5页
运用熵值法,通过包含5个准测层、15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黑龙江的粮食总产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均处于领先地位;二是粮食总产量排序靠前的主产区,不一定粮食综... 运用熵值法,通过包含5个准测层、15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黑龙江的粮食总产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均处于领先地位;二是粮食总产量排序靠前的主产区,不一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排序也靠前;三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排序靠前的主产区,不一定粮食总产量排序也靠前。基于此,应创新粮食生产激励机制,强化农机装备能力建设,实施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与数字化赋能,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确保粮食主产区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硬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县推进“五良”融合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
作者 马卫芳 《河北农业》 2025年第1期38-39,共2页
景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东部,辖13镇3乡848个行政村,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景县总耕地面积124万亩,基本农田面积107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92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86%。景县作为产粮大县,坚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提高单产上,大... 景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东部,辖13镇3乡848个行政村,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景县总耕地面积124万亩,基本农田面积107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92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86%。景县作为产粮大县,坚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提高单产上,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推进“五良”融合,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5亿斤以上,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结构调整、节水农业的先进做法20多次在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先进县 产粮大县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 粮食单产 基本农田 河北省东南部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的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陈红翔 王颖 李亚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88-192,241,共6页
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对宁夏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宁夏粮食综合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区域粮食作物结构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存... 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对宁夏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宁夏粮食综合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区域粮食作物结构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耕地播种面积减少、劳动力流失、科技人才不足等问题。②影响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因素位于前3位的为单位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乡村从业人员,其关联度依次为0.897、0.763、0.758。该研究成果为日后研究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促进宁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粮食安全分析——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萍果 毛任钊 +1 位作者 赵建林 张连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79-282,共4页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该文分析了石家庄市山区、丘陵、平原区的粮食生产现状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采用粮食自给率、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3个指标衡量和估测粮食安全预警...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该文分析了石家庄市山区、丘陵、平原区的粮食生产现状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采用粮食自给率、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3个指标衡量和估测粮食安全预警线。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资源的保护性和经济的可行性方面,提出区域粮食生产与安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亚伟 韩珂 +1 位作者 苏克勤 梁保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6-730,共5页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2000—2009年河南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南省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与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特别是与水灾...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2000—2009年河南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南省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与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特别是与水灾之间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秋香 任向宁 +1 位作者 孙伟杰 彭补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1,共4页
农用地分等成果(主要为利用等)与实际粮食产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收集广东省耕地利用等指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数据并进行大样本统计分析,构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测算模型;对模型进行可信度、方差及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 农用地分等成果(主要为利用等)与实际粮食产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收集广东省耕地利用等指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数据并进行大样本统计分析,构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测算模型;对模型进行可信度、方差及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和7个省级二级区的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检验表明,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测算结果较为合理,为其他省(市、区)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制定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协调区域内城镇化、工业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晓河 蓝海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7-50,共14页
在分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描述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现状、揭示现阶段有关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建议: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建设用地征占用及管理制度;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 在分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描述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现状、揭示现阶段有关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建议: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建设用地征占用及管理制度;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粮食科技攻关支持办法;扩大粮食期货市场影响力;完善涉粮补贴政策体系;拓展化肥市场功能,规范农资市场监管秩序;逐步增强平衡区和主销区抓粮食生产的动力和约束力;着力缓解粮食物流关键环节约束;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规范各成员粮食出口限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保障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小萍 陈百明 汪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4-140,共7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根据粮食生产现实生产能力、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预测全国及各省份耕地资源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从宏观角度对粮食需求与粮食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分析...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根据粮食生产现实生产能力、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预测全国及各省份耕地资源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从宏观角度对粮食需求与粮食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分析,认为:如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取低方案(56483.54万吨),按400公斤、42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得到粮食安全状况两个方案:取40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全国粮食自给率为98.47%;取42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为93.87%。这说明,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如果能从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本研究最低评估方案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区域间协调,中国未来能基本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需求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与保护政策实施对农户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陆建康 吕美晔 周曙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与保护政策措施的实施最终会影响农民的种粮成本和相关收益,进而导致农民种粮行为的变化。本文在调查江苏省272位农户的基础上,对基本农田保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直接补贴...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与保护政策措施的实施最终会影响农民的种粮成本和相关收益,进而导致农民种粮行为的变化。本文在调查江苏省272位农户的基础上,对基本农田保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直接补贴等政策措施实施对农民种植成本和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民在这些措施实施后行为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解释,最后对各种支持与保护措施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护措施 农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的宝泉岭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国凤 雷国平 宋戈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4,179,共5页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以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为研究区,分阶段分析了宝泉岭垦区1999—2008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动态变化情况,从自然资源、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4个影响...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以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为研究区,分阶段分析了宝泉岭垦区1999—2008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动态变化情况,从自然资源、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4个影响因子,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宝泉岭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1999—2002年,农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折纯量、复种指数是影响宝泉岭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重要因子;2003—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膜使用量四因素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影响较大。农业现代化水平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强度增强趋势明显。提出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切实落实粮食生产保护政策建议,为粮食生产决策部门有效提高垦区粮食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 改进的灰色关联法 宝泉岭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潜能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连英 郭锦墉 +1 位作者 汪兴东 彭卫彪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粮食安全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的江西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在我国粮食生产格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基于粮食安全视... 粮食安全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的江西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在我国粮食生产格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与潜力,提出提高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五项政策建议:构建耕地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的长效机制,保障耕地资源安全;构建抵御自然风险与规避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长效机制,保障粮食科技支撑安全;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保障种粮农民收入增长安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永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潜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广东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丽辉 罗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3,共6页
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对1978~2008年、1978~1992年、1993~2008年三个阶段的广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一直是影响广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 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对1978~2008年、1978~1992年、1993~2008年三个阶段的广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一直是影响广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但播种面积的影响在逐渐减少,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在逐渐上升;化肥施用量在1992年前是影响广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1992年后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相关;受灾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都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显著影响。为稳固和提升广东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积极保护耕地面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以及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科技投入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被引量:15
13
作者 卢昆 郑风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农科研投入对粮食总产量增长率有重要影响。在其他投入相对不变情况下,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费用的增长率每增加1%,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为0·119%。现阶段若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农科研投入对粮食总产量增长率有重要影响。在其他投入相对不变情况下,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费用的增长率每增加1%,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为0·119%。现阶段若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其创生的农业技术进步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问题也将由此获得强而有力的保障。政府应着手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财政支农科研投入分配长效机制并强化其监督机制,同时加快多元化农业科研投资体制的建立,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科技投入 技术进步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国敏 周庆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8,共7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和重要内容,科学把握其影响因素及程度是采取相应措施和制定政策的逻辑前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代化因素贡献率为74.82%,传统生产方式的贡献率为10...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和重要内容,科学把握其影响因素及程度是采取相应措施和制定政策的逻辑前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代化因素贡献率为74.82%,传统生产方式的贡献率为10.96%,两类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因子得分来看,现代化组成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仍是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桎梏。因此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要素,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支撑要素以及健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要素是未来政策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 策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蒲明 王雅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0,136,共4页
文章运用1983~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关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这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 文章运用1983~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关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这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的抗灾能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同时加强农业抗灾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单产 农业抗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科技支持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中伟 王宇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0-103,112,共5页
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科技具有基础性效应,优质增产效应,节约效应和产业化效应,未来需从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明晰研发目标和方向,突出研发重点;完善推广体系和增强农民科技采用意识四方面促进科技支持效应发挥。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科技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历史演变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保松 王亚伟 苏克勤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1-616,共6页
在粮食安全背景下,从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变化趋势和波动入手,依据河南省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的各项数据,应用量化方法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演变做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总产量在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 在粮食安全背景下,从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变化趋势和波动入手,依据河南省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的各项数据,应用量化方法对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演变做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总产量在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增长阶段后,2004年以后快速增长;播种面积在1978—2002年有较大幅度的波动,2003年以后持续增加;粮食单产除少数年份有减少外,基本上都在增加,2004年以后增加幅度有加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历史演变 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投资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机理和冲击程度分析——基于黑龙江省历史数据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丽 李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农田水利是粮食产出的一个重要投资方面。为了更具体地分析农田水利投资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促进机理和影响程度,利用黑龙江省历史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对农田水利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利建设投资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 农田水利是粮食产出的一个重要投资方面。为了更具体地分析农田水利投资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促进机理和影响程度,利用黑龙江省历史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对农田水利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利建设投资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水旱等自然灾害和调节粮食作物结构来实现的;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主要在3~6a的时间段内比较有效。为此,提出了加大主产区水利建设支持力度、改变投资方式和资金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分类重点投资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投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机理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DA与GIS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千 门明新 许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67,共4页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为此,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与空间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分析,为河北省粮食安全和土地利用管理的决策提...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为此,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与空间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分析,为河北省粮食安全和土地利用管理的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空间自相关 空间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侯锐 李海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共2页
本文以系统学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四个因子。通过主成分回归发现,水资源禀赋等自然生产力因子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机械化率等技术生产力因子和耕作制度等管理生产力因子是主要促进因素;政策... 本文以系统学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四个因子。通过主成分回归发现,水资源禀赋等自然生产力因子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机械化率等技术生产力因子和耕作制度等管理生产力因子是主要促进因素;政策生产力因子影响不太显著,却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因素。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技术投入,选择良性生产模式,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多熟制的间作套种,是今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 因子分析 主成分回归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