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淮海地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39
- 1
-
-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屠爽爽
张英男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
出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19-327,共9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的关键技术集成示范"(2014BAL01B05)
-
文摘
土地利用转型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的变化,而土地利用强度是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重要指征,既可以反映出人类对土地的干预程度,又可以呈现出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本文以土地利用强度的定量测度为抓手,基于分县统计数据及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了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探讨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1990—2010年,黄淮海地区耕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而村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快速减少,且区域时空格局差异明显;(2)耕地利用强度-村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粮食产量耦合类型时空演化特征明显,"低-低-低"类型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而"高-高-高"类型主要集聚于冀鲁豫交界地区;(3)土地利用转型推动粮食生产格局不断演化,二者耦合关系模式将呈现出由"拮抗"到"协调"的转化过程。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科学优化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关系,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土地利用转型
隐性形态
粮食生产转型
耦合关系
-
Keywords
Huang-Huai-Hai Plain
land use transitions
recessive morphology
transi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F329.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