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土-人口资源多元时空匹配格局及其对粮食生产与安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何理 尹方平 +1 位作者 赵文仪 夏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7,共17页
水、土地和人口是粮食生产的三大基本资源要素,但国内外现有研究仅针对单要素或水土资源要素耦合的时空格局分析,还没有关于多要素间时空匹配等方面的报导。除了资源要素禀赋之外,其多元时空匹配格局亦可能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忽... 水、土地和人口是粮食生产的三大基本资源要素,但国内外现有研究仅针对单要素或水土资源要素耦合的时空格局分析,还没有关于多要素间时空匹配等方面的报导。除了资源要素禀赋之外,其多元时空匹配格局亦可能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忽略这一因素则可能导致所制定的农业发展政策产生偏差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鉴于此,首次提出水-土-人口资源多元时空匹配评估模型并用于分析我国多要素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然后,通过相关分析首次探明我国大部分区域的时空匹配格局与粮食生产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这一发现可为今后制定农业发展政策、破解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极为重要的新依据。研究表明:(1)三元匹配度受水资源-农业人口和水资源-农业用地匹配度的影响较大,空间分布东南高西北低,处于资源分布极不匹配的省份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东北和华北地区及西北地区资源匹配度和粮食产量相关性很大,匹配度越高,粮食产量越高,说明多要素资源分布越均衡,对粮食生产越有利。这两大区加强资源配置,可以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西北地区受水资源制约,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管理。(3)华东和华中地区、华南和西南地区资源匹配度与粮食产量的相关性较小,且影响程度的正负,也无明显的规律性。这两地区资源充足,资源配置对粮食产量影响有限。研究表明,资源配置匹配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与资源量的绝对量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土地资源 人口资源 多要素资源匹配 粮食生产与安全 降水 耕地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培丽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39,共8页
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设计:构建快速、有效推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城乡互动推动就地城镇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协调推进一揽子配套改革,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采取适当进口粮食的政策促进城市化。化解农村... 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设计:构建快速、有效推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城乡互动推动就地城镇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协调推进一揽子配套改革,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采取适当进口粮食的政策促进城市化。化解农村金融排斥和信贷配给问题的思路: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股份制为方向推进农信社改革,推动农村利率市场化,发展农业产业链融资,发展金融联结,大力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建立健全农地规模流转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推进稳定地权和增强农民信心的市场取向改革,鼓励地方农地制度创新。对于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学者们提出如下建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完善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对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统筹,完善监测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金融 土地制度 农业现代化 粮食生产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