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下宁夏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翔 杨娟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8期44-49,共6页
该文以宁夏耕地斑块为评价基准,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和粮食安全评价。利用极差变换法和熵权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将处理后的结果运用二维关联矩阵加以综合,进行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该研究结果显示,宁夏生态安全级别存在着明显的地域... 该文以宁夏耕地斑块为评价基准,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和粮食安全评价。利用极差变换法和熵权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将处理后的结果运用二维关联矩阵加以综合,进行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该研究结果显示,宁夏生态安全级别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南部区域的生态等级明显高于中部和北部区域。粮食安全评价等级的空间差异也较明显,整体分布不均衡,以二级、三级居多。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则包括近、近中、中、远期建设的4种类型区,其耕地面积分别为16.59万、42.66万、59.01万、58.88万hm~2。该研究结果为宁夏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区域划分及时序安排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粮食安全评价 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 P-S-R模型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概念、评价体系与地理学优先研究主题 被引量:11
2
作者 辛良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62,共12页
本研究综述了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过程与特征,分析了近年来主要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及未来情景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地理学在粮食安全系统中可能的作用与研究方向。主要结论为:①粮食安全概念已发展成为包含4个维度、5个尺度的综合概念... 本研究综述了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过程与特征,分析了近年来主要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及未来情景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地理学在粮食安全系统中可能的作用与研究方向。主要结论为:①粮食安全概念已发展成为包含4个维度、5个尺度的综合概念,宜采用“食物安全系统”词语表征。②家庭尺度与国家尺度是粮食安全评价的重点,粮食安全概念关注重点也从宏观国家角度向微观家庭和个人尺度转变,家庭成员的膳食营养摄入指标成为测度粮食安全的关键要素。③目前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多数指标均存在定量化不足、标准不统一难以对比、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而且未有能涵盖4个维度的全球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④不同研究对粮食安全的未来情景预测结果差别迥异,准确性难以测度。⑤地理学可在食物供给影响机制研究、食物供应链、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对策略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系统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新时代粮食安全可持续性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3
作者 张依淋 杨禹豪 +2 位作者 马研 高欣悦 刘亚青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为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探索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熵权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再运用TOPSIS法对2017—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食... 为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探索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熵权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再运用TOPSIS法对2017—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影响因素诸多且变化多端,粮食安全发展水平变化波动较大。从分类指标看,驱动力是影响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粮食储备体系、粮食供应体系、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发展。DPSIR-TOPSIS模型对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助于完善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可持续性发展 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海平 陈志峰 +1 位作者 许标文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7-1213,共7页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2006年和2012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级,粮食安全基本有保障,但粮食自给率下行压力增大;(2)福建省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存在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空间分布上的错位性,在趋势上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明显而闽西北地区形势转好;(3)依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值(Q值)可将福建省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3类,即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漳州、宁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为粮食不安全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粮食生产及消费特点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评价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粮食安全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吕晓虎 赵景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5,共7页
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等方面构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对陕西省11个地市1998-2007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最近10年里陕西省粮食安全总体是... 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等方面构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对陕西省11个地市1998-2007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最近10年里陕西省粮食安全总体是安全的,但是各地市差异明显。由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值F的大小可以将陕西省粮食安全大致分为3类地区:关中地区的咸阳、渭南、宝鸡属于粮食安全区;铜川、榆林、安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其他地区属于粮食基本安全区。影响陕西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分布不平衡、粮食生产环境恶化等。认为应该从保护耕地、水利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储备以及粮食预警等方面保障陕西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粮食安全综合指数 粮食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珂 李玲 黎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6-713,共8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实现储粮于地的先决条件。以河南省原阳县为研究区域,以基本农田斑块为评价单元,进行基本农田生态安全评价和粮食安全评价,运用二维关联矩阵综合两者评价结果,据此进行原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实现储粮于地的先决条件。以河南省原阳县为研究区域,以基本农田斑块为评价单元,进行基本农田生态安全评价和粮食安全评价,运用二维关联矩阵综合两者评价结果,据此进行原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结果表明,原阳县基本农田生态安全等级分布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与西部乡镇的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部地区。基本农田粮食安全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周围高、中间低的格局,粮食安全级别以二级、三级为主,其中东部乡镇最优,西部乡镇次之,中部乡镇较差。原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分为优先建设区、次级建设区、一般建设区、后备建设区,其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7302.04、14755.29、24473.36、21889.54 hm^(2)。研究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原阳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区域划分及时序安排,可为河南省其他类似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生态安全评价 粮食安全评价 建设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