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必要性和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硕 《商业经济研究》 1983年第3期81-82,共2页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不论从解决当前的粮食问题还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出发,都是十分需要的。 当前的粮食问题是很突出的:一是粮食高产地区生产发展较慢,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停滞的趋势,二是国家粮食统购与统销不平衡,或者说平价粮购少销...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不论从解决当前的粮食问题还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出发,都是十分需要的。 当前的粮食问题是很突出的:一是粮食高产地区生产发展较慢,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停滞的趋势,二是国家粮食统购与统销不平衡,或者说平价粮购少销多,缺口越来越大,而议价粮食则购多销少,积压很多;三是统购统销价格倒挂80%,粮食成了“二货币”;四是国家财政对粮食统销的价格补贴,与年俱增,数字十分庞大。不改革粮食流通体制,这些问题就解决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 粮食问题 价格倒挂 价格补贴 地区生产 议购议销 粮食市场 粮食生产 收购价格 粮食商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设想
2
作者 方芳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6-29,共4页
一、我国粮食生产陷入困境的症结我国的粮食生产经历了1980—1984年的超常速发展后,1985年起一直徘徊不前,短时期的“卖粮难”和人们祈望的根本“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问题”瞬间成为过去。随即而来的是农业生产的徘徊不前,特别是进入... 一、我国粮食生产陷入困境的症结我国的粮食生产经历了1980—1984年的超常速发展后,1985年起一直徘徊不前,短时期的“卖粮难”和人们祈望的根本“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问题”瞬间成为过去。随即而来的是农业生产的徘徊不前,特别是进入1987年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短缺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产经历 农业生产 卖粮 农产品价格 农业基础设施 进口粮食 粮食商品率 农产品生产基地 粮食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基地县的喜与忧
3
作者 鲁真 《河南农业》 1993年第5期31-31,共1页
自1983年以来,我省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联合投资近6亿元,到1992年底,逐步建立,巩固和完善79个粮食基地县(其中商品粮基地县27个,“工补农”粮食基础县52个)。这些商品粮基地县在保证我省粮食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 自1983年以来,我省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联合投资近6亿元,到1992年底,逐步建立,巩固和完善79个粮食基地县(其中商品粮基地县27个,“工补农”粮食基础县52个)。这些商品粮基地县在保证我省粮食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粮食生产效益不高,流通明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问题,在不同的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商品粮基地县建设成就显著1、粮食产量增长幅度大。1992年79个粮食基地县生产粮食2488.8万吨,比1985年增长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粮基地县 粮食基地 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 经济发展速度 粮食总产量 农村经济 粮食作物面积 粮食商品率 联合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商品经济看我省的县社办工业
4
作者 安玉宁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3期69-76,共8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133亿斤,比81年增长17.29%;农业总产值46亿元。比81年增长11.3%。两项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社员生活不断提高,198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133亿斤,比81年增长17.29%;农业总产值46亿元。比81年增长11.3%。两项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社员生活不断提高,1980年全省农村人均现金收入155元,1981年为183元,1982年增至220元,82年比80年增长41%。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业经济尚未真正摆脱落后状态。其主要标志在于农村商品率不高,商品经济极不发达。整个农业经济为社会提供的商品总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适应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我省同江苏省苏州地区11年来的粮食商品率作一比较便可窥见一斑(见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社办工业 农村经济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业生产力 粮食商品率 国民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不可忽视粮食生产
5
作者 张伦元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1期32-34,25,共4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七五”期间,切不可丝毫忽视粮食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继续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适宜种粮食的地方一定要把粮食种好,这一重要任务的提出,对于统一全党对...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七五”期间,切不可丝毫忽视粮食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继续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适宜种粮食的地方一定要把粮食种好,这一重要任务的提出,对于统一全党对粮食问题的认识,继续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巩固发展当前的大好形势,保证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问题 粮食形势 粮食商品率 适宜种 人均占有粮食 粮食产量 粮食转化 粮食消费量 进口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农村粮食生产发展研讨
6
作者 郭润保 《理论探索》 1987年第3期57-58,53,共3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晋西农村同全国一样,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适应当时农村生产力的要求,改革和调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单一所有制结构。改革,使农村中长期积蓄的农业生产潜力集中释放,粮食生产得到了超常规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晋西农村同全国一样,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适应当时农村生产力的要求,改革和调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单一所有制结构。改革,使农村中长期积蓄的农业生产潜力集中释放,粮食生产得到了超常规性发展。然而,近两年来,农村粮食生产发展速度失去了持续性,在个别地区,出现了停滞和下降趋势。究其原因,首先是晋西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靠老天吃饭的自然经济状态。其次,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后劲不足。这种后劲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怕“变”的思想和小农意识作祟,对土地经营采取了短期行为的经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晋西 土地经营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潜力 持续性 三级所有 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 粮食商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多元化管理体系——对改革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
7
作者 刘兴周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15期33-35,共3页
(一) 粮食计划体制是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一九五三年冬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来,社会粮食商品流通绝大部分均由国家纳入计划进行直接管理。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管理格局,远未... (一) 粮食计划体制是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一九五三年冬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来,社会粮食商品流通绝大部分均由国家纳入计划进行直接管理。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管理格局,远未摆脱分配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流通管理 粮食统购统销 多元化管理 粮食经营 粮食消费 管理格局 粮食商品率 口粮供应 季节差价 主要粮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的探讨
8
作者 唐泽岫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15期44-46,共3页
任何事物都可一个旧质要素逐渐消亡,新质要素逐渐积累的变革过程。合同定购制的完善,也必然遵循螺旋式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规律。新旧之间存在着体现其连续性的纵向联系。把握联系规律。
关键词 合同定购 粮食生产 新质要素 粮食收购 收购计划 购销价格倒挂 粮食流通体制 纵向联系 商品粮基地 粮食商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粮食定购合同结帐工作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雷杰 《商业经济研究》 1987年第11期44-46,共3页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各级粮食部门为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粮食合同定购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关键词 合同定购 粮食部门 粮食生产 牌市差价 商品粮基地县 粮食商品率 市场粮价 粮食形势 卖粮 执行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0
作者 农业银行绵阳市中区办 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联合调查组 《西南金融》 1988年第6期33-34,36,共3页
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以支持其稳步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分述如下: 一、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产费用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投入产出率下降,实际收入减少。据对绵阳市中区永兴... 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以支持其稳步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分述如下: 一、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产费用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投入产出率下降,实际收入减少。据对绵阳市中区永兴、刘家两区20户农民种植水稻、小麦的收入支出调查,1987年与1986年相比,水稻因产量增加、价格变动每亩收入增加11.55元,增长6.46%,但生产费用每亩支出增加34.12元,增长27.09%,收支增长相抵,每亩多支出22.5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商品率 粮食单产 生活消费 风险观念 油菜面积 农副产品价格 农业生产 农田水利设施 粮食收购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11
作者 宁允祯 《商业时代》 CSSCI 1993年第6期23-24,共2页
当前粮食产销中,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有钱就有粮论”。这种观点认为种粮食效益低,现在发展市场经济,应该什么赚钱多就种什么,有了钱就会有粮食。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放松了粮食生产,乱批乱占耕地;有的地... 当前粮食产销中,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有钱就有粮论”。这种观点认为种粮食效益低,现在发展市场经济,应该什么赚钱多就种什么,有了钱就会有粮食。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放松了粮食生产,乱批乱占耕地;有的地方原有粮田被非粮食作物大量挤占,有的甚至发展到弃田抛荒。应该看到,我国是有11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销 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 乱占耕地 粮食工作 目标价格 粮食补贴 粮食储备 粮食流通 粮食商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施粮食“百县千亿”工程的建议
12
作者 何木生 《商业时代》 CSSCI 1993年第12期47-48,共2页
粮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达到既能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稳定经济,稳定社会,又能保护粮产区种粮的积极性和分散产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自主性,建议国家选择一、二百个平均每年提供商品粮5—10亿斤以上的产粮大县(市),采... 粮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达到既能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稳定经济,稳定社会,又能保护粮产区种粮的积极性和分散产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自主性,建议国家选择一、二百个平均每年提供商品粮5—10亿斤以上的产粮大县(市),采取必要优惠政策,使之真正建成稳产高产的商品粮基地。即用一、二百个县(市)保证国家掌握1000亿斤定购商品粮的“百县千亿”工程。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粮基地 产粮大县 种植业结构 粮食生产 粮食储备 优惠政策 社会经济发展 粮食商品率 粮食经营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洞庭湖区商品粮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周永和 《作物研究》 1984年第4期4-5,共2页
洞庭湖区的粮食生产主要以稻谷为主,1983年,湖区三县一市(南县、沅江县、益阳县、益阳市,以下同)稻谷总产265,603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97.11%。粮食总产虽比解放初增加3.7倍,但商品率不高、不稳。湖区商品粮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 洞庭湖区的粮食生产主要以稻谷为主,1983年,湖区三县一市(南县、沅江县、益阳县、益阳市,以下同)稻谷总产265,603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97.11%。粮食总产虽比解放初增加3.7倍,但商品率不高、不稳。湖区商品粮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由于产量不高不稳,不能稳定地提供较多的商品粮。解放后35年中,与上年比较,减产的年份有12年,增产的22年中,有7年属恢复性增产。解放初期湖区三县一市粮食总产只有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粮食商品率 粮食总产量 农产品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产首超八百亿斤的背后--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纪事
14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期1-2,共2页
农业是吉林省的最大优势,是全省振兴发展的根基。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和“黄金玉米带”,坐拥享誉世界的黑土带核心区,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肩负着维护国家... 农业是吉林省的最大优势,是全省振兴发展的根基。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和“黄金玉米带”,坐拥享誉世界的黑土带核心区,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2021年,吉林省粮食生产获特大丰收,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达到807.84亿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粮生产基地 粮食商品率 粮食总产量 黄金玉米带 调出量 国家粮食安全 振兴发展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沃野绘“丰”景——透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吉林路径
15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2期1-2,共2页
春耕是农业生产的开端。入春以来,从长白山下到洮儿河畔,松辽沃野上农人们抢天时、夺地力,打好春耕主动仗,孕育“大国粮仓”丰收新希望。作为中国“粮食版图”上的“优等生”,吉林地处世界黑土带核心区、“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 春耕是农业生产的开端。入春以来,从长白山下到洮儿河畔,松辽沃野上农人们抢天时、夺地力,打好春耕主动仗,孕育“大国粮仓”丰收新希望。作为中国“粮食版图”上的“优等生”,吉林地处世界黑土带核心区、“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粮食总产位居全国第四,粮食商品率超过90%、调出率超过50%。在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吉林承担全国1/5任务,增产100亿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商品率 黄金玉米带 洮儿河 粮食总产 核心区 主动仗 长白山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研究
16
作者 郑宇 《工业技术经济》 1988年第Z1期71-72,共2页
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其经济率先发展提供了方便条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形成了“东富两贫”的状况。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开发沿海,使局部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的战略思想更进一步地得到了体... 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其经济率先发展提供了方便条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形成了“东富两贫”的状况。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开发沿海,使局部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的战略思想更进一步地得到了体现。宏观上调整,以利于形成由西向东走向的初级产品,中级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加工。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并非是割绝的,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是可以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互为基础的。为加入世界市场的竞争,以沿海为龙头,以内地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重点 沿海地区 生产力布局 战略思想 横向经济联合 农业生产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农业专业化 粮食商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吉林省“七五”科技发展计划几个问题的探讨
17
作者 赵汉章 吴星 周凤佩 《工业技术经济》 1986年第5期6-14,28,共10页
一、关于优势与现状的分析我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西卧松辽平原,东倚长白山,是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力量比较强、经济发展具有中等水平的资源——加工混合型经济省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优势有: 1.有比较丰富的农、林、牧、水、土特产资... 一、关于优势与现状的分析我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西卧松辽平原,东倚长白山,是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力量比较强、经济发展具有中等水平的资源——加工混合型经济省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优势有: 1.有比较丰富的农、林、牧、水、土特产资源,可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和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全省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98.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比全国人均占有耕地数多1亩。还有几百万亩适于开垦的可耕地。“六五”期间全省年平均粮食产量达到1,225万吨,粮食商品率达50%以上。特别是中部地区素以盛产粮食著称国内外,玉米、大豆的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发展计划 人均占有耕地 粮食商品率 经济发展 粮食产量 森林面积 科技发展基金 医药工业 科技成果 “星火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锡乡镇企业同自然经济的分离
18
作者 王荣森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89年第Z1期88-90,共3页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分析法国小农时写道:“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
关键词 苏南模式 路易·波拿巴 资金周转 农业现代化 积累资金 固定资产原值 “苏南模式” 城市经济 粮食商品率 乡村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产区农贷的重点投向
19
作者 刘资荣 周文彪 周亮 《武汉金融》 1984年第5期37-38,共2页
农村金融部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扶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特别是在产粮区,农金部门更应为发展粮食生产贡献力量。本文就扶持粮食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商品率谈一点浅见。要充分认识粮食专业户在发展粮食生产... 农村金融部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扶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特别是在产粮区,农金部门更应为发展粮食生产贡献力量。本文就扶持粮食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商品率谈一点浅见。要充分认识粮食专业户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专业户 粮食商品率 产粮区 农业发展 农村金融 粮食单产 增产潜力 重点户 三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20
作者 杜少先 《农业经济》 1984年第6期12-15,共4页
吉林省农业经过30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与建国初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就目前整个农村来看,还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由单纯抓粮食向多种经营... 吉林省农业经过30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与建国初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就目前整个农村来看,还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由单纯抓粮食向多种经营转化;由自然生态的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由靠行政管理方式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组织生产的方式转化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转变时期,到本世纪末,全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粮食总产量达到350-400亿斤,农业总产值提高到180亿元,粮食商品率达到55%以上。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标,农业战略思想应当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农业 粮食总产量 粮食商品率 半自给经济 农业发展 转变时期 战略目标 农业转化 农业生产 行政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