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粮食制度理论视角理解全球粮食危机:一项新的研究议程 被引量:6
1
作者 苏瑞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3,78,共6页
日益高涨的全球粮食价格引发广泛关注,众多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文献多以市场为中心,对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因素关注不够,要全面理解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还需要分析全球粮食市场的市场结构以及塑造这种结构的政治权力因素。粮食制度理论... 日益高涨的全球粮食价格引发广泛关注,众多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文献多以市场为中心,对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因素关注不够,要全面理解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还需要分析全球粮食市场的市场结构以及塑造这种结构的政治权力因素。粮食制度理论通过分析政治权力在国际粮食生产与消费体系形成与变更中的作用,指出世界体系中主导国家的农业部门及以其为中心结成的政治权力联盟塑造了世界粮食制度的基本形态。粮食体系周期的变化源于这种权力周期的变更,而粮食危机便是体系内在权力关系失衡的极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制度 粮食危机 世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满德 程国强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
深入实施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战略是兼顾减轻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和保障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创新举措。粮食流通涉及环节多、主体多,损失浪费规模巨大,具有极大的节约减损潜力,是推进粮食全链条节... 深入实施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战略是兼顾减轻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和保障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创新举措。粮食流通涉及环节多、主体多,损失浪费规模巨大,具有极大的节约减损潜力,是推进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的重点领域。现阶段,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供给不足和普通农户不愿购买产后服务并存,未经处理的粮食易损耗;粮食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通成为常态,因四散化流通比重低、“北粮南运”多式联运的反复装卸增加了物流损耗;农户储粮、私营企业储粮损耗大,但伴随政策性收储减少,大量粮食将流向私营企业和社会仓容;粮食超期储存、陈化处置、经济价值下降等隐性损失浪费巨大且易被忽视,以及粮食收储质量标准与加工消费要求脱节造成非必要的损耗浪费。为此,要因地制宜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系统支持产区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仓储布局优化和设施改善,改革创新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机制,适时调整粮食政策性收储标准,持续推进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高质量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 粮食流通 粮食物流 粮食收储制度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周期解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乙丹 樊志民 王庆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4-1225,1227,共3页
一项经济制度的运行往往遵循着“制度创新→制度均衡→制度僵滞→制度创新”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变迁规律。我国粮食流通制度从自由购销到统购统销、从议购议销到粮食的市场化改革,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周期性的变迁是我国粮食流通制度的... 一项经济制度的运行往往遵循着“制度创新→制度均衡→制度僵滞→制度创新”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变迁规律。我国粮食流通制度从自由购销到统购统销、从议购议销到粮食的市场化改革,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周期性的变迁是我国粮食流通制度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流通制度 制度创新 制度变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备制度应坚持市场化改革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继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20,共4页
粮食储备制度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难点 ,必须打破传统的静态管理储备粮的思路 ,进行市场化改革。按照我们的设计 ,按合同价和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形成政府粮食储备 ,储备粮的储存和保管实行企... 粮食储备制度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难点 ,必须打破传统的静态管理储备粮的思路 ,进行市场化改革。按照我们的设计 ,按合同价和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形成政府粮食储备 ,储备粮的储存和保管实行企业式仓储制度 ,储备粮的轮换、推陈出新等销售行为应在批发市场进行。同时 ,注重制度、法规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流通体制 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粮食仓储制度与粮食安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宾 冯炜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123-124,147,共3页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决定了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粮食问题,提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思想,且形成了浓厚的重储观念,也积累了丰富的粮食储备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梳理古代粮食仓储制度的发...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决定了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粮食问题,提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思想,且形成了浓厚的重储观念,也积累了丰富的粮食储备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梳理古代粮食仓储制度的发展脉络,以期为解决当代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粮食仓储制度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建设
6
作者 胡继连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论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建设胡继连所谓粮食平准储备,即以稳定粮食市场为目的的粮食储备。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本文拟对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 论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建设胡继连所谓粮食平准储备,即以稳定粮食市场为目的的粮食储备。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本文拟对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的建设问题作些分析。一、粮食平准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平准储备 制度建设 中国 粮食储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保费支出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谭洪业 杜志雄 郜亮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3,共10页
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举措,以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制度为先导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一定会引起粮食生产者的响应和行为调整,规模化的家庭农场更是如此。依据这样的假设,基于家庭农场购买保险的事实,利用实证检验方法对粮食收储制... 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举措,以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制度为先导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一定会引起粮食生产者的响应和行为调整,规模化的家庭农场更是如此。依据这样的假设,基于家庭农场购买保险的事实,利用实证检验方法对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价。通过全国家庭农场监测2016年和2017年粮食类家庭农场两期面板数据,建立DID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估计,计量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开展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确实导致了这些地区粮食类家庭农场2017年保费支出的显著增加。这一研究发现再次印证了家庭农场的市场主体特征,据此提出应在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升级创新,以更好适应粮食生产主体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家庭农场 农业保险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储备调节制度 强化粮食安全体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贵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7-21,共5页
完善储备调节制度强化粮食安全体系国家粮食储备局王贵林粮食流通体制要适应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即主要依靠市场形成粮食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 完善储备调节制度强化粮食安全体系国家粮食储备局王贵林粮食流通体制要适应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即主要依靠市场形成粮食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安全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备制度的完善:基于法制视角
9
作者 王和仲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125,共3页
一、粮食储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储备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我国粮食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及加入WTO后,粮食储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已形成中央和地方分级... 一、粮食储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储备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我国粮食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及加入WTO后,粮食储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已形成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体系,这种储备制度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粮食储备在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备制度 法制 粮食安全 中国 粮食市场 粮食代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设想
10
作者 陈明明 毛长根 《商业经济研究》 CSSCI 1991年第6期48-49,共2页
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由于这项工作正处于开创阶段,笔者联系基层粮食工作实际,就如何完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谈一些粗浅设想。一、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实施的作用1.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我国目前的粮食... 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由于这项工作正处于开创阶段,笔者联系基层粮食工作实际,就如何完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谈一些粗浅设想。一、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实施的作用1.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生产不稳定,加之耕地的逐年减少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社会粮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 政策 粮食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的探讨
11
作者 周慧敏 《黑龙江粮油科技》 2001年第2期65-65,67,共2页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应当进一步改革粮食风险基金筹措办法,加强对粮食风险 基金的动态管理和专户管理,建立健全县(市)粮食风险基金,严格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范 围。
关键词 粮食储备 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基金筹措 使用 改革 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粮食价格波动的结构性成因分析
12
作者 苏瑞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85-96,共12页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但塑造市场结构的主导权力限制着供求关系并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把握住塑造粮食市场结构主导权力的特征及其目的,就能判断出全球粮食价格趋势的基本走向。全球粮食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主体...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但塑造市场结构的主导权力限制着供求关系并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把握住塑造粮食市场结构主导权力的特征及其目的,就能判断出全球粮食价格趋势的基本走向。全球粮食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主体可以凭借对国内市场结构的塑造并通过国家权力将这种市场结构推广到世界市场中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主导权力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基本走向,因而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高位震荡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制度 市场供求 私营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及定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杭生 顾焕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并探讨了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的变化及定价机制。我国从 1990年开始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 90年代初 ,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水平高于市场价 ,以后逐步向定购价回归。本文的特点是运用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目前粮食保护价... 本文系统地阐述并探讨了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的变化及定价机制。我国从 1990年开始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 90年代初 ,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水平高于市场价 ,以后逐步向定购价回归。本文的特点是运用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目前粮食保护价的定价原则和机制。我国制定的粮食收购保护价 ,按照能够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并使农民可以得到适当收益的原则确定。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定购价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保护价以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当市场粮价高于收购保护价时 ,定购价参照市场粮价确定 ;当市场粮价低于保护价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 定价机制 粮食流通 粮食定购制度 粮食收购保护制度 粮食议购制度 粮食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取向及改革思路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利英 肖开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44,共6页
农业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点集中在粮食生产领域。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市场机制扭曲、补贴空间变小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国... 农业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点集中在粮食生产领域。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市场机制扭曲、补贴空间变小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国应逐步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各自的功能优势,建立以粮食目标价格为核心、以国家收储和种粮直接补贴为配套手段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粮食目标价格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旨在熨平粮价波动的市场风险;保留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水平,以均衡城乡居民收入;重新定位政府粮食收储功能,确保口粮安全。为避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的市场大幅波动,并为粮食目标价格实施创造条件,粮食补贴政策改革需要积极稳妥地采取"两步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 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改革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与改革探讨——对河北省粮食直补试点县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陈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试点县 河北省 个案分析 改革探讨 评价 粮食补贴制度 农民收入 政策设计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益与粮食价格政策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喻志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发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大幅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家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而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发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大幅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家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而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实际上,无论是粮食安全,还是农民增收都与粮食价格密切相关。本文试从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制度的关系着手,在分析粮食价格制度对前两者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完善合理的粮食价格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统购统销 粮食价格“双轨制” 粮食价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美、欧经验,健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洁香 邢孝兵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中国 美国 欧盟 经验借鉴 保护价制度 补贴政策 粮食政策 立法 粮食储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静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3,共2页
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政策建议,即加大粮食结构调整力度、转换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和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等。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 政策取向 国有粮食企业 经营机制 粮食储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海燕 高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244-246,共3页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策略:一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强化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间的缓冲机制;二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协同粮食产能与粮食消费的关系;三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策略:一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强化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间的缓冲机制;二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协同粮食产能与粮食消费的关系;三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粮食目标价格改革,创新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长效机制 粮食储备制度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目标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机制
20
作者 林霖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77,共3页
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讲,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中维系和润滑市场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自行控制装置,是社会经济机体的微循环系统。市场机制是基础性的调节,它是政府调控的出发点,政府调... 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讲,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中维系和润滑市场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自行控制装置,是社会经济机体的微循环系统。市场机制是基础性的调节,它是政府调控的出发点,政府调控是一种高层次的调节,所要解决的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市场 国家粮食储备 粮食风险 经济手段 粮食储备制度 国家宏观调控 粮食价格 粮食进出口 保护价格 储备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