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满德 程国强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
深入实施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战略是兼顾减轻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和保障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创新举措。粮食流通涉及环节多、主体多,损失浪费规模巨大,具有极大的节约减损潜力,是推进粮食全链条节... 深入实施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战略是兼顾减轻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和保障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创新举措。粮食流通涉及环节多、主体多,损失浪费规模巨大,具有极大的节约减损潜力,是推进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的重点领域。现阶段,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供给不足和普通农户不愿购买产后服务并存,未经处理的粮食易损耗;粮食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通成为常态,因四散化流通比重低、“北粮南运”多式联运的反复装卸增加了物流损耗;农户储粮、私营企业储粮损耗大,但伴随政策性收储减少,大量粮食将流向私营企业和社会仓容;粮食超期储存、陈化处置、经济价值下降等隐性损失浪费巨大且易被忽视,以及粮食收储质量标准与加工消费要求脱节造成非必要的损耗浪费。为此,要因地制宜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系统支持产区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仓储布局优化和设施改善,改革创新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机制,适时调整粮食政策性收储标准,持续推进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高质量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 粮食流通 粮食物流 粮食收储制度 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