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土地整治对中国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
被引量:25
- 1
-
-
作者
谢向向
汪晗
张安录
杨蒙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移民工作局
-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101
71373095)
+1 种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09)
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16PY078)
-
文摘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为制定合理高效的土地整治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稳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H-P滤波法实证分析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性及增长趋势,然后基于C-D生产函数,分别建立趋势产量和波动强度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均对粮食长期趋势产生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对主产区粮食长期趋势影响显著为负,对非主产区却有正向影响。(2)土地整治面积和单位面积投资额均降低了全国及主产区粮食产量的波动程度,土地整治规模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4162和-2.2215;单位土地整治面积投资额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589和-1.3509。(3)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对全国和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波动强度影响为正,影响系数分别为0.8018和1.3931。可能是通过土地整治新增的耕地质量较低,产出不高,导致了粮食产量波动。土地整治投入在非主产区均表现为不显著。研究结论:应继续推进尤其是主产区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强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合理使用整治资金,注重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将土地整治投入和管理机制与农业生产系统运行机制、自然因素等有效结合,并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以保障粮食增产稳产和区域协调发展。
-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粮食产出稳定性
趋势产量
波动强度
面板回归模型
中国
-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grain production stability
growth trend of grain production
volatility
panel regression model
China
-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