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7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统计测度与时空演化
1
作者 何颖 张愉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8-278,共11页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下江苏省创新发展实践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加快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基于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以产品优质、产出高效等5个维度为一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下江苏省创新发展实践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加快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基于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以产品优质、产出高效等5个维度为一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基于G2修正熵权法对2012—2021年的市域面板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特点。通过莫兰指数计算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空间自相关性,得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随后通过局域G指数检验局部地区在2020年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使用锡尔系数分析得出近10年13个地级市之间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差距在缓慢减小。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析出各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等级。最后得出结论:(1)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周期性变化;(2)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集聚趋势减弱;(3)各地市组内(区域内)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大,组间(区域内)差异差距小。因此,应完善产业链,充分发挥产品价值链,引领创新精神,加大资源共享力度。走出具有江苏特色的产业兴旺、储备充足、物流发达、应急有力的“新粮道”,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江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基于G2修正熵权 莫兰指数 统计测度 时空演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增效益: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5
2
作者 高鸣 杨新宇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共10页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粮食产业链和价值链等视角,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深入剖析了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优化路径。分析发现:第一,党...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粮食产业链和价值链等视角,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深入剖析了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优化路径。分析发现: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技术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较好进展,但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潜能未得到充分释放,存在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受限、粮食产业结构短板突出等问题。第二,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影响粮食生产方式、粮食产业链和价值链等路径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对标农业强国建设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粮食领域的数字技术创新要基于粮食产业特征、粮食产业短板,结合育种、加工技术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进一步推动粮食稳产增产,实现农业增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粮食产业 质量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粮食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余艳锋 袁婷婷 +1 位作者 余永琦 孙明珠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当前,江西粮食产业发展形势向好: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基本保持平稳,水稻种业创新能力强,“三熟制”种植模式逐步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稳产保供政策利好等。但同时必须看到,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约束加大粮... 当前,江西粮食产业发展形势向好: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基本保持平稳,水稻种业创新能力强,“三熟制”种植模式逐步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稳产保供政策利好等。但同时必须看到,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约束加大粮食保供压力、种粮效益偏低影响产粮内生动力、技术创新滞后制约产粮效率提升、粮食全产业链偏弱导致综合效益不高、配套支持不足制约产业规模扩大等难题。推进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江西农业强省战略的有效抓手。为推进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激发市场要素活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强配套支持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业 水稻 质量发展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测评
4
作者 郭程程 崔茂森 《农业工程》 2025年第6期166-172,共7页
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基于新发展理念,兼顾国家粮食安全与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来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从生产保障、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和效益共享5个维度构建粮食产业... 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基于新发展理念,兼顾国家粮食安全与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来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从生产保障、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和效益共享5个维度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评估2015—2021年山东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结果表明,这7年山东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山东省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成效显著;从具体指标看,仍存在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足、抵抗外部冲击能力弱等许多制约山东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业 质量发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其驱动因素辨析
5
作者 方伟 田璞玉 王佳友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文章从“保产、高效、减量、增收”四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驱动因素,基于2016—2020年我国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个粮食...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文章从“保产、高效、减量、增收”四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驱动因素,基于2016—2020年我国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个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数据,探讨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主产区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平衡区次之,主销区最低,三者在研究期内均有提高;各功能区的“保产”维度指数变化不一、“高效”维度指数均呈“N”字型上升、“减量”维度指数均逐年提高、“增收”维度指数均波动下滑。进一步研究表明,主产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均水资源量、人均GDP、财政支农;主销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受灾率、农地流转率、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平衡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区域常住人口、农地流转率、环境规制综合指数。三个功能区的驱动因素存在一定异质性,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都属于“双因子增强型”,作用最高的是农地流转率与财政支农的交互项。因此,提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推动多目标协同,依托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促进多赢局面,以期实现“保产、高效、减量、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质量发展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6
作者 高江涛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122-127,134,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粮食产业建设具有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要素依赖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粮食产业建设具有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要素依赖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通过深入剖析江西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探讨新质生产力对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绿色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旨在助力江西粮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7
作者 申雨婷 时遥遥 +1 位作者 赵轩 李鹤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基于粮食产业发展的上升趋势找出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不同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综合收益。【方法】结合粮食产业链,建立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模型对全国及各省区市粮食产量进行预测... 【目的】基于粮食产业发展的上升趋势找出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不同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综合收益。【方法】结合粮食产业链,建立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模型对全国及各省区市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在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框架下,利用基于成分数据的ESM模型对2017—2022年的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F检验结果表明,显著性P值为0.01(小于0.05),所以存在显著性差异,拒绝回归系数为0的原假设;变量x_(3)、x_(2)、x_(1)的VIF值大于10,说明存在共线性关系;粮食产业增加值占比拥有较大的载荷,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标准化载荷系数也高达0.987;调整后的R^(2)为0.998,说明两个指标测度的水平相对较高。【结论】我国在农业发展上尚有不足且第一产业对GDP增量的影响最小,对价值创造和绿色转型两方面指标进行测度,进一步考察各子系统,发现粮食产业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省份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不平衡的现象,未来还需加强对各地区间粮食及粮食制品流通的安全监督管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 粮食产业 线性回归模型 E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政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博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科技赋能有待加强、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等问题。“十五五”时期,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路径包括:坚持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打造高端...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科技赋能有待加强、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等问题。“十五五”时期,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路径包括:坚持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打造高端文化产品;坚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坚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多元化文化消费场景;坚持人才引育为本,夯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实施新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支持,筑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加大税收优惠,促进文化企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金融服务,拓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融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文化产业 文化企业 质量发展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与优化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解学芳 贺雪玲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5,共11页
数智技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正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生产主体革新化、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对象数字化、生产方式系统化、生产要素多元化的特征,并基于A... 数智技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正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生产主体革新化、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对象数字化、生产方式系统化、生产要素多元化的特征,并基于AIGC技术、虚实融合技术、Web 3.0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形成数字文化产业创新范式,即实现了数字文化产业AIGC生产新方式、虚实融合业态新模式、共创共建共治新生态的协同。与此同时,数字文化产业创新范式也面临着一系列全新挑战,如AIGC技术的算法模型适配问题、创造性瓶颈和内容品控问题,以及新业态国际发展通道不成熟、创意产品文化内涵缺失,行业生态数智化治理滞后于数字化实践等难题。基于此,亟须建立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机制,即完善以AIGC为主导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创新的内容生产机制,健全“全球—区域”协同的数字文化新业态跃迁机制以及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精准善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文化产业 质量发展 创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泽 刘姿娴 任阳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7,共11页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的数字化浪潮之中,数字经济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及影响。...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的数字化浪潮之中,数字经济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及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东强西弱、局部跃升的地理分布特征;(2)数字经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3)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经济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研发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4)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越高,数字经济发挥的赋能作用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能源汽车产业 质量发展 技术效率 资源配置 研发创新 发展指数 赋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石家庄模式探索
11
作者 朱时雨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50-51,共2页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安全稳定,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中央一号文件...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安全稳定,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中央一号文件也再次强调了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粮食生产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强力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决心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 新时代 石家庄模式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克印 王璇 王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7,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牵引效应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体育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结构效应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形成新优势,通过乘数效应提升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提出创新路径:培育发展动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体育企业积极主动性;释放人才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劳动者技能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名望 慈芳慧 王志远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在作用机制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有助于体育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③针对异质性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较低、经营环境较好的区域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更加显著。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对于塑造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索瑞霞 白杨雨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6,共6页
论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10—2021年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能... 论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10—2021年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后,其效率值有所上升;(2)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整体较高且呈波动性变化;(3)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开放发展水平和共享发展水平对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在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步方面还未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产业 质量发展 三阶段DEA 西部地区 效率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元吉 谢杰 +2 位作者 叶涛 马棕林 左长振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条件驱动下的“线性发展”,而是呈现“殊途同归”为特点“多重并发”的复合式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表征出非对称性,体现为“高质量”和“非高质量”两种组态。其中,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双核型”与“多维型”两类组态路径。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以新提质”;政策拉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夯实体育产业根基;消费推动,创新体育消费新模式,搭建体育消费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TOE框架 组态路径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良君 冯晓露 董国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及地方政策的系统梳理,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协同四个维度分析其政策创新路径,构建政策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量化评估政策效果,发现体旅文商融合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践,从激发基层主动创新、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优化政策工具设计、强化技术创新赋能等方面提出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旅文商融合 政策创新 体育产业 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机理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天梅 杨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时代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系统性整合并高效利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构筑起...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时代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系统性整合并高效利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构筑起档案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引擎、动力源泉与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种路径:以优质文化资源为根基,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多维业态融合为驱动,着力打造兼具文化传承力、数字表现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档案文化产业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产业 新质生产力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良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国家政策和大湾区规划的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体育产业正围绕着“产业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厘清大湾区产业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 在国家政策和大湾区规划的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体育产业正围绕着“产业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厘清大湾区产业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资源整合、要素渗透、市场叠加、业态耦合与规制创新,促进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优化、产业能级提升、市场空间拓展、业态融合创新与保障体系完善,进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产业融合层次较浅、区域联动发展乏力、体制机制保障不够、人才结构性短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等方面。据此,提出了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强调需求驱动,明确产业融合方向;深化数字技术和人才赋能,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与流动;培育龙头企业,增强产业融合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融合 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 需求驱动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水利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闻笛 陈佳川 魏杨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文创产业能够有效发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的蝴蝶效应,对促进水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新时代水文化建设与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总结新形势下水利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 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文创产业能够有效发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的蝴蝶效应,对促进水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新时代水文化建设与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总结新形势下水利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提出推动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厚植于新时代水利工作、充分展示中国形象,具体路径应包括发掘水文化内涵、完善产业链、打造文创品牌等,并从把握“七个着力”、鼓励水利传统宣传出版单位开展文创业务、引入社会资本、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培养人才队伍、打造亮点案例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水利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水利文创产业 水文化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锋 时佳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但从要素、企业、产业三个维度看,当前文化产业仍面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待提升、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缓慢和文化产业结构失衡与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为解决...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但从要素、企业、产业三个维度看,当前文化产业仍面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待提升、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缓慢和文化产业结构失衡与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为解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依据经济增长理论、组织变革理论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技—创新—绿色”为驱动力,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由此,提出发展科技引领要素协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创新思维引导企业组织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健康低碳产业等战略路径,以实现美好生活、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赋能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化产业 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