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粮菜间作不同带向温光效应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孙守如
孔德政
马长生
刘秋原
朱瑞琪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河南省林业学校
-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3-255,共3页
-
基金
河南黄淮海农业开发资助
-
文摘
对麦、棉、瓜、菜间作不同带向的温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西带向内光照强度、10cm 地温、光照时数及收益均明显优于南北带向,其中东西带向比南北带向的予留带内,光强度增加356 % ,10 cm 地温增加041 ℃,光照时数增加6h ,收益增加7 61535 元·hm
-
关键词
粮菜间作
带向
温光效应
效益
粮食作物
蔬菜
-
Keywords
interplanting
band direction
temperature and light effect
economic benefit
-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粮菜间作、套种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晓霞
李瑞国
高念
倪倩
-
机构
山东兖州市蔬菜服务中心
兖州市农业局农技站
-
出处
《蔬菜》
2005年第11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间作套种模式
高效种植模式
粮菜间作
一年三熟
农业经济效益
种植业结构调整
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产量
试验研究
-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粮菜间作效益高
- 3
-
-
作者
吴玉新
-
机构
乐亭县种子公司
-
出处
《河北农业》
1995年第6期13-13,共1页
-
文摘
头茬地膜覆盖甘蓝,收甘蓝后栽种芹菜,同时在垄沟内套种玉米。具体做法是:一、种植规格种植前精细整地,亩底施粗肥4000公斤,结合打高垄,亩施复合肥30公斤,钾肥20公斤,垄顶宽50厘米,高10厘米,第一。
-
关键词
具体做法
早熟甘蓝
地膜覆盖
复合肥
芹菜
套种玉米
定植
效益高
玉米品种
粮菜间作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地膜大蒜(马铃薯)与粮菜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 4
-
-
作者
张玉祥
汪勇
王耀东
-
机构
成县农技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成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海拔750~2 377 m,南北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1.70℃,年日照时数1 625.50 h,年均降雨量620.80 mm,无霜期200 d,四季分明,冷暖适度。全县耕地面积2.75万hm2,蔬菜播种面积0.82万hm2,其中地膜大蒜、冬播马铃薯播种面积0.44万hm2。近年来,地膜大蒜、
-
关键词
地膜大蒜
马铃薯
高效栽培
粮菜间作
技术
播种面积
年平均温度
湿润气候
-
分类号
S633.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菌粮菜间套种植体系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5
-
-
作者
李宪文
程爱华
蔡德华
刘勤红
李德福
-
机构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73-276,共4页
-
文摘
试验研究了菌粮菜间套种植体系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粮菜间套种植体系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钾含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小麦—玉米地,但较菜园地及春闲地高得多,木耳在田间生长期间,菌块附近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成倍增加。
-
关键词
土壤有效养分
粮菜间作
-
Keywords
Edible fungi
Grain
Vegetable
the intensive culture
soil nutrients
-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三节约”收入多
- 6
-
-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1年第2期40-40,共1页
-
文摘
河南省内黄县农民发展节约型农业,从"节地、节水、节肥"做起,使种地效益成倍增加,亩产纯收入由10年前的7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3015元。
节地——该县逐步推广小麦棉花套种、小麦玉米套种、小麦蔬菜套种、粮林间作、林果粮菜间作等多元化的集约种植模式,全县106万亩耕地复种指数达1:2.4。
-
关键词
收入
玉米套种
粮菜间作
节约型农业
种植模式
复种指数
内黄县
河南省
-
分类号
S643.3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