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粮棉产量升降不等 油料价格稳中有降
- 1
-
-
作者
刘华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1999年第20期16-16,共1页
-
文摘
综合各地消息:受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1999年作物种植结构有较明显的调整,粮食总播种面积变化不大,但单产略增。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单产稳定略增。
-
关键词
粮棉产量
播种面积
作物种植结构
小麦
市场价格
种植面积
单产
大豆
1999年
油料市场
-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头甲村粮棉生产“六统一”
- 2
-
-
作者
赵凤昆
-
机构
响水县委农工部
-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1997年第8期34-35,共2页
-
文摘
江苏省响水县南河乡头甲村2308口人,3000亩耕地。大包干以后,粮棉生产出现:一家一户自由种植,布局难落实;品种混杂,病虫难防治;水利设施闲置,投入难增加;机械不便作业,科学种田水平徘徊,增产受限制等问题。1990年该村经过试点示范,粮棉生产实行以统一连片种植和五项统一服务为内容的"六统一",收到了显著效果。一是解决了粮棉生产中的几大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增加了农业投入,提高了粮棉产量和经济效益。1995年全村1800亩小麦、1000亩玉米、900亩水稻合计产量174万公斤,比1990年增产40%,亩平均经济效益由不足200元提高到500多元,增长1.5倍以上。三是改变了干部作风,改善了干群关系。
-
关键词
粮棉生产
连片种植
经济效益
小麦
水稻
农业投入
粮棉产量
干部作风
产业化进程
干群关系
-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提高农民素质 依靠科学致富——新绛县南燕村的调查
- 3
-
-
作者
王志良
-
机构
新绛县政府
-
出处
《经济问题》
1988年第10期47-50,共4页
-
文摘
新绛县南燕村从提高素质入手,创办农民技术学校,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民,使农业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真正形成了生产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农民素质的新格局,从而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粮棉产量成倍增长,人均收入翻了两翻。
-
关键词
农民素质
农业科学技术
粮棉产量
直接生产力
南燕
知识形态
生产力转化
物质形态
技术学校
格局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几个问题
- 4
-
-
作者
宋前龙
-
机构
江苏省国营弶港农场
-
出处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5-37,共3页
-
文摘
一、扎扎实实抓好农业基础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场年年大办农业,年年粮棉产量上不去,年年亏损。以1978年为例:全场可耕地近5万亩,真正种植作物的仅有2.1万亩,近3万亩返盐抛荒,农场亏本58.98万元。作为国营农场不仅没有向国家上交商品粮,而且每年吃国家返销粮300万斤。
-
关键词
国营农场
传统农业
粮棉产量
农业生产
种植作物
商品粮
返盐
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机械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对农机技术推广的再认识
- 5
-
-
作者
赵其斌
葛文信
-
机构
河北邯郸市农机所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1998年第5期12-12,共1页
-
文摘
一、农机技术推广是实现粮棉增产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有着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棉产量,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无非有两条: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粮食产量。前者因客观原因...
-
关键词
农机技术推广
农业机械化
农机推广人员
科技兴农
推广应用
农业现代化
农机化
粮棉产量
农村经济
再认
-
分类号
S2
[农业科学—农业工程]
-
-
题名探索“科教兴村”之路
- 6
-
-
作者
荒原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96年第5期9-9,共1页
-
文摘
探索“科教兴村”之路荒原为了深入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于意见》的精神,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中国农学会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于1995年1...
-
关键词
“科教兴村”
农民人均纯收入
经济开发项目
中国农学会
中西部地区
科学技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低限值
粮棉产量
家庭联产承包制
-
分类号
S-01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