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方法对天山马鹿喀拉乌成山种群数量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璨林 日沙来提.吐尔地 +2 位作者 艾斯卡尔.买买提 阿米拉.阿布来提 马合木提.哈力克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7-491,共5页
为了获得天山马鹿Cervuselaphus songaricus喀拉乌成山种群数量,并评估不同种群数量统计方法之间的差异。2010~2012年利用样线法、粪堆计数法以及非损伤性标记重捕法对喀拉乌成山的天山马鹿种群数量进行研究,发现样线法估计的种群数量... 为了获得天山马鹿Cervuselaphus songaricus喀拉乌成山种群数量,并评估不同种群数量统计方法之间的差异。2010~2012年利用样线法、粪堆计数法以及非损伤性标记重捕法对喀拉乌成山的天山马鹿种群数量进行研究,发现样线法估计的种群数量最低,仅为1.316~1.656头/km2;而非损伤性标记重捕法获得的种群数量最高,为2.075~3.11头/km2;粪堆计数法获得的数据居中,为1.422~2.844头/km2,说明不同的方法之间很难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样带 粪堆计数法 粪便DNA 种群数量 非损伤性标记重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魏辅文 王维 +1 位作者 杨光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1995年第2期66-67,共2页
本文利用分层抽样粪堆计数法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4种不同生境中林麝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内林麝密度最高,为2.26只/km ̄2,常绿落阔混交林为1.11只/km ̄2,针阔混交林为0.26只/km ̄2... 本文利用分层抽样粪堆计数法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4种不同生境中林麝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内林麝密度最高,为2.26只/km ̄2,常绿落阔混交林为1.11只/km ̄2,针阔混交林为0.26只/km ̄2,针叶林中无林麝分布。保护区内林麝密度较低与人为干扰破坏严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种群密度 粪堆计数法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种群资源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先木西努.莫合德 夏米西丁.阿不都热依木 +2 位作者 塔吉古丽.吐热甫 宁礼群 马合木提.哈力克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7-292,共6页
2013-2014年,在艾比湖自然保护区进行鹅喉羚资源调查时,运用粪堆计数法,对该保护区的马鹿种群资源也进行了的调查,此次调查共设置3 600个样方,发现马鹿粪便123堆。经分析显示,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种群数量约有3到28只个... 2013-2014年,在艾比湖自然保护区进行鹅喉羚资源调查时,运用粪堆计数法,对该保护区的马鹿种群资源也进行了的调查,此次调查共设置3 600个样方,发现马鹿粪便123堆。经分析显示,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种群数量约有3到28只个体。马鹿艾比湖种群数量显示夏季少,冬季多。所以保护区要加以对马鹿艾比湖种群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马鹿 种群资源 粪堆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鹿种群密度及分布调查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刚 李艳红 +4 位作者 张晋东 黎大勇 杨志松 胡杰 施小刚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8-592,共5页
了解珍稀动物种群的密度及其分布是开展保护的重要基础。2015年7—8月,采用样带内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皮条河-耿达河流域的水鹿Rusa unicolor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监测资料,对保护区水鹿... 了解珍稀动物种群的密度及其分布是开展保护的重要基础。2015年7—8月,采用样带内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皮条河-耿达河流域的水鹿Rusa unicolor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监测资料,对保护区水鹿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水鹿在区内广泛分布,分布海拔为1 354~3 841 m,其中95%的痕迹点分布在海拔1 600~3 599 m;调查区域内水鹿总平均密度为(0.25±0.16)只/km^2;从皮条河上游往下至耿达河流域,水鹿的密度呈明显的递减趋势,水鹿活动痕迹点距居民点距离与其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这表明居民点对水鹿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鹿 粪堆现存量计数 种群密度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