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粪便微生物系移植通过影响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大鼠实验性结肠炎(英文)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瑶
李卓
+2 位作者
杨超
李艳东
杨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7-924,共8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虽未明确,但目前认为,肠道细菌和肠黏膜免疫功能紊乱与IBD的发病密切相关。将40只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粪便微生物系移植组(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和柳氮磺...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虽未明确,但目前认为,肠道细菌和肠黏膜免疫功能紊乱与IBD的发病密切相关。将40只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粪便微生物系移植组(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和柳氮磺胺吡啶组,后3组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灌肠造模,造模2 d后分别用粪便悬液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 w。末次给药后禁食1 d,对大鼠粪便进行菌群成分分析,股动脉取血,对K+、Na+、血清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C-反应蛋白(CRP)、IL-1β、IL-10、IL-12和IL-17水平进行检测,取结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通过TNBS灌肠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与模型组比较,FMT组的K+和ALB明显升高(P<0.05),WBC、N%和CRP明显降低(P<0.05),IL-1β和IL-17明显降低(P<0.05),IL-10和IL-10/IL-12含量升高(P<0.05)。FMT能显著改善TNBS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而抑制脆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上述结果证明,FMT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其机制与其影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微生物系移植
炎症性肠炎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柳氮磺胺吡啶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粪便微生物区系移植给药途径对早产猪肠道定植和宿主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朱珊珊(译)
王文策(校)
《广东饲料》
2021年第3期51-51,共1页
这项试验研究了早产后不同给药途径对粪便微生物区系移植(FMT)的肠道定植模式和宿主反应。在两个单独的实验中,剖腹产的早产猪被联合口服+直肠,或单独使用直肠供体粪便,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比较。5天后,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序列测...
这项试验研究了早产后不同给药途径对粪便微生物区系移植(FMT)的肠道定植模式和宿主反应。在两个单独的实验中,剖腹产的早产猪被联合口服+直肠,或单独使用直肠供体粪便,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比较。5天后,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序列测定胃和结肠细菌组成,并测定有机酸代谢产物。此外,还评估了肠道病理、粘膜细菌粘附和杯状细胞密度。FMT在不影响总细菌载荷的情况下增加了结肠中的迫使厌氧的相对丰度,拟杆菌在供体粪便中丰度较低的情况下定植在受者体内,而高度丰富的普氏菌和瘤胃球菌则没有。此外,FMT改变了碳水化合物代谢,从乳酸生成丙酸,从而增加结肠pH值,同时FMT还保存了杯状细胞黏液储存,降低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只有直肠FMT增加了胃-结肠pH梯度和对粘膜细菌黏附的抵抗力,相反,口服+直肠FMT增加了细菌黏附、内脏定植和总死亡率。我们的结果揭示了早产仔猪口服FMT和直肠FMT在胃肠道细菌定植模式以及宿主耐受性方面的差异。此外,FMT还显示出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微生物
区
系
移植
早产猪
肠道
移植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粪便微生物系移植通过影响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大鼠实验性结肠炎(英文)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瑶
李卓
杨超
李艳东
杨彪
机构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7-924,共8页
文摘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虽未明确,但目前认为,肠道细菌和肠黏膜免疫功能紊乱与IBD的发病密切相关。将40只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粪便微生物系移植组(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和柳氮磺胺吡啶组,后3组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灌肠造模,造模2 d后分别用粪便悬液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 w。末次给药后禁食1 d,对大鼠粪便进行菌群成分分析,股动脉取血,对K+、Na+、血清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C-反应蛋白(CRP)、IL-1β、IL-10、IL-12和IL-17水平进行检测,取结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通过TNBS灌肠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与模型组比较,FMT组的K+和ALB明显升高(P<0.05),WBC、N%和CRP明显降低(P<0.05),IL-1β和IL-17明显降低(P<0.05),IL-10和IL-10/IL-12含量升高(P<0.05)。FMT能显著改善TNBS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而抑制脆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上述结果证明,FMT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其机制与其影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肠道菌群有关。
关键词
粪便微生物系移植
炎症性肠炎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柳氮磺胺吡啶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Keywords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olorectal colitis
2
4
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salicylazosulfapyridin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gut microbiota
分类号
Q95-33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粪便微生物区系移植给药途径对早产猪肠道定植和宿主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朱珊珊(译)
王文策(校)
机构
不详
出处
《广东饲料》
2021年第3期51-51,共1页
文摘
这项试验研究了早产后不同给药途径对粪便微生物区系移植(FMT)的肠道定植模式和宿主反应。在两个单独的实验中,剖腹产的早产猪被联合口服+直肠,或单独使用直肠供体粪便,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比较。5天后,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序列测定胃和结肠细菌组成,并测定有机酸代谢产物。此外,还评估了肠道病理、粘膜细菌粘附和杯状细胞密度。FMT在不影响总细菌载荷的情况下增加了结肠中的迫使厌氧的相对丰度,拟杆菌在供体粪便中丰度较低的情况下定植在受者体内,而高度丰富的普氏菌和瘤胃球菌则没有。此外,FMT改变了碳水化合物代谢,从乳酸生成丙酸,从而增加结肠pH值,同时FMT还保存了杯状细胞黏液储存,降低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只有直肠FMT增加了胃-结肠pH梯度和对粘膜细菌黏附的抵抗力,相反,口服+直肠FMT增加了细菌黏附、内脏定植和总死亡率。我们的结果揭示了早产仔猪口服FMT和直肠FMT在胃肠道细菌定植模式以及宿主耐受性方面的差异。此外,FMT还显示出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潜力。
关键词
粪便
微生物
区
系
移植
早产猪
肠道
移植
宿主
分类号
S852.6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粪便微生物系移植通过影响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大鼠实验性结肠炎(英文)
王瑶
李卓
杨超
李艳东
杨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粪便微生物区系移植给药途径对早产猪肠道定植和宿主反应的影响
朱珊珊(译)
王文策(校)
《广东饲料》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