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水提物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赵嘉 孟然 +6 位作者 杨文娇 冯薇 李名雪 陈志颖 王秀萍 毛立娟 陈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3-1019,共1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水提物(DWE)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SCC)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奶牛饲粮中适宜的蒲公英水提物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20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产奶期荷斯...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水提物(DWE)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SCC)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奶牛饲粮中适宜的蒲公英水提物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20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产奶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原则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牛。对照组(DZ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DWE_(50)组)和70 g/(头·d)(DWE70组)的蒲公英水提物。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正试期内,牛舍日平均温湿度指数(THI)>72,表明试验奶牛均处于热应激状态。2)与DZ组相比,DWE_(50)组、DWE70组的第14、21、28天时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DWE_(50)组的第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DWE70组的第7、14、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14、21、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3)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_(50)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活性及T-AOC显著升高(P<0.05),DWE_(50)组、DWE70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_(50)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著升高(P<0.05)。5)与DZ组相比,DWE_(50)组、DWE70组的乳中SCC均呈下降趋势,DWE70组的乳中SCC下降较为迅速,且第28天乳中SCC更低。6)在门水平上,各组粪便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各组粪便相对丰度最大菌属均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结果显示,DWE70组较其他组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更多,主要为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梭状芽孢杆菌目(Clostridiales)、厚壁菌门等。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水提物可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降低乳中SCC,增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正向调节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水提物 产奶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体细胞数 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高岩 殷术鑫 +4 位作者 王璐 张帅 席俊程 刘玉琴 曲永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7-243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某规模化奶牛场体高和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新生母犊牛1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头),分别饲喂巴氏杀菌乳和酸化乳,试验期90 d,其中哺乳期60 d...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某规模化奶牛场体高和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新生母犊牛1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头),分别饲喂巴氏杀菌乳和酸化乳,试验期90 d,其中哺乳期60 d。每日记录粪便评分,并计算腹泻率。分别在试验第50和90天时,采集每个处理5头犊牛直肠末端粪样约20 g,根据处理和取样时间分为4组[PB组(巴氏杀菌乳处理第50天样品)、PP组(巴氏杀菌乳处理第90天样品)、AB组(酸化乳处理第50天样品)、AP组(酸化乳处理第90天样品)],进行16S rDNA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1)哺乳期内不同日龄阶段,饲喂酸化乳犊牛的粪便评分及腹泻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饲喂巴氏杀菌乳犊牛(P<0.05或P<0.01)。2)共获得可用于后续分析的Tags序列1227017条。按组别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分析,饲喂酸化乳犊牛粪便中特有OTU数均低于饲喂巴氏杀菌乳犊牛。3)4组样本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4)LEfSe分析结果显示,AB组较其他3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物种有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拟杆菌属(Bacte roides)、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瘤胃梭菌属_9(Ruminiclostridium_9)、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毛螺旋菌科UCG 004属(Lachnospiraceae_UCG 004)、毛螺旋菌科UCG 010属(Lachnospiraceae_UCG 010)、芽孢杆菌纲(Bacill)、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其中影响最大的为Bacteroidaceae和Bacteroides。综上所述,饲喂酸化乳可降低犊牛腹泻率,改善粪便评分,并可对犊牛肠道菌群平衡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酸化乳 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藏羊牦牛粪便微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繁萍 魏聪聪 +2 位作者 李茹 骆寅梅 张瑞强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14-17,46,共5页
为了解青海祁连有机牧场放牧藏羊和牦牛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动物间差异,本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采集的藏羊和牦牛粪便样本的物种DNA信息,经过NR数据库注释和以种水平为主的数据比较分析,获得了两种粪便中的细菌、古菌、真... 为了解青海祁连有机牧场放牧藏羊和牦牛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动物间差异,本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采集的藏羊和牦牛粪便样本的物种DNA信息,经过NR数据库注释和以种水平为主的数据比较分析,获得了两种粪便中的细菌、古菌、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的目标数据。结果显示,藏羊粪便中有效序列数17 343 250条,在NR库中共注释物种数10 786种。牦牛有效物种序列数19 108 126条,共注释物种数8 774种。其中藏羊粪便中的细菌、古菌和病毒种数多于牦牛,而牦牛粪便中的真菌种数多于藏羊。两种动物粪便中细菌与古菌的最优势分类在门、纲、目、科和属上完全一致,仅在种水平不同。藏羊粪便中真核微生物最优势种是EMILIANIA_HUXLEYI,而牦牛粪便中真核微生物最优势种是Trichuris_trichiura,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这可能提示被采样牦牛群中存在这种寄生虫致病的风险。病毒方面只能确认分类到目水平,两种动物粪便中的病毒分类差异在属和种,但均为噬菌体,只是不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藏羊 牦牛 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