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粪便代谢组学研究热敏灸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园 章海凤 +9 位作者 李绍家 陈瑾喻 周艳苹 喻文 罗宇喆 李琳慧 臧振中 陈蓉 邱云 付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7-1643,共7页
目的采用粪便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将模型组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艾灸组,同时设空白组。分别按各被试因素进行干预14 d后,根据终温变化统计,将艾灸组兔分为热敏灸组(>1... 目的采用粪便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将模型组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艾灸组,同时设空白组。分别按各被试因素进行干预14 d后,根据终温变化统计,将艾灸组兔分为热敏灸组(>1℃)和非热敏艾灸组(≤1℃)。应用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LC-MS检测粪便代谢物变化,多元统计分析鉴别差异代谢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经HE染色,模型组软骨组织较空白组改变发生显著病理学变化。造模后,模型组IL-1β、IL-6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01),IL-10下降显著(P<0.001)。治疗后,相比模型组,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IL-1β、IL-6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IL-10含量均上调显著(P<0.001),而热敏灸组IL-1β、IL-6下降趋势更好。经分析,确定10个生物标志物和11条代谢通路与KOA密切相关,如类固醇降解、卵巢类固醇生成、视黄醇代谢等,其中以类固醇降解最为显著。结论热敏灸改善KOA炎症反应,发挥抗KOA作用可能与调控类固醇降解、卵巢类固醇生成、视黄醇代谢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膝骨性关节炎 粪便代谢组 类固醇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的粪便代谢组学研究
2
作者 张厦 袁斌 陈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3-639,共7页
目的从粪便代谢角度探寻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的证候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例脾阳虚证的迁延性泄泻患儿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的粪便样本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对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2组代谢物的差... 目的从粪便代谢角度探寻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的证候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例脾阳虚证的迁延性泄泻患儿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的粪便样本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对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2组代谢物的差异。结果与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25种,在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患儿的粪便中下调的有9种代谢物,分别为L-谷氨酰胺、L-谷氨酸、4-羟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鸟氨酸、L-异亮氨酸、丁二酸、β-丙氨酸、富马酸,在泄泻脾阳虚证患儿的粪便中上调的有16种代谢物,包括丝氨酸、核糖酸、α-亚麻酸、苯甲酸、果糖、L-丙氨酸、焦谷氨酸、丙酮酸、次黄嘌呤、癸酸、L-天门冬氨酸等代谢物,涉及相关通路有7条,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结论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神经调节代谢发生紊乱,能量代谢发生异常,机体无氧酵解有所增强,相关差异代谢物的发现可能对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均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代谢组 迁延性泄泻 儿童 脾阳虚证 中医证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粪便代谢组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节 吕梦 +4 位作者 王雅泽 赵迪 赵思俊 李顺勇 秦雪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8-668,共1页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变化,并评价逍遥散的改善作用,探讨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UMS造模程序建立抑郁模型,采用1H-NMR技术结合多...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变化,并评价逍遥散的改善作用,探讨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UMS造模程序建立抑郁模型,采用1H-NMR技术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研究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物谱的变化、鉴定相关代谢标志物并构建代谢通路。结果共筛选10种与抑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粪便中天冬酰胺、天冬氨酸、乳酸和丙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而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和脯氨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能显著升高大鼠粪便中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和脯氨酸的水平,能显著降低天冬酰胺、乳酸和丙酸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CUMS造模后6条代谢通路发生显著变化,包括①氨基酰tRNA生物合成,②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④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⑤苯丙氨酸代谢以及⑥丙酮酸代谢。逍遥散显著回调②,③,⑤和⑥代谢通路。结论逍遥散可通过调控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和肠道微生物代谢等途径综合发挥抗抑郁作用,为全面、深入揭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抑郁症 粪便代谢组 CUMS抑郁模型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粪便代谢组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梁丽喆 胡镜清 李国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52-2662,共11页
目的通过粪便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白兔,雄性,每组10只,随机分为4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空白组给予8周正常饮食;模型组和两个给药组以... 目的通过粪便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白兔,雄性,每组10只,随机分为4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空白组给予8周正常饮食;模型组和两个给药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用球囊法手术损伤实验兔的右侧颈总动脉;两个给药组在术后,分别每日1次灌胃给予通阳化浊方和四妙勇安汤至第8周。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抽取3只家兔,采集粪便后,用LC-MS技术进行粪便代谢组学检测,运用PCA与OPLS-DA分析法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相较于模型组,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组分别存在59和48个差异化合物,通阳化浊方组涉及20条代谢通路,5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视黄醇代谢、苯丙氨酸代谢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四妙勇安汤组涉及15条代谢通路,4条主要代谢通路包括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亚油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过程中,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粪便代谢组学方面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相应的代谢通路,可能会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 粪便代谢组 通阳化浊方 四妙勇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TOF-MS代谢组学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大鼠粪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杜海洋 杨光勇 +3 位作者 张庚鑫 田维毅 涂小华 何光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56-3364,共9页
目的通过GC-TOF-MS代谢组学探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对SD大鼠粪便代谢组的影响,进而为黄连解毒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5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抗生素组和空白组,每组9只... 目的通过GC-TOF-MS代谢组学探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对SD大鼠粪便代谢组的影响,进而为黄连解毒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5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抗生素组和空白组,每组9只。中药干预组不同剂量黄连解毒汤灌胃,1mL/次,2次/天,连续给药21天;抗生素组,1 mL/次,2次/天;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1 mL/次,2次/天,连续给药21天;末次给药后,禁食禁水12 h,处死并收集大鼠粪便。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检测各组大鼠粪便,运用多元分析OPLS以及单变量统计学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平台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对于粪便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小分子,高剂量组的黄连解毒汤影响的主要有:核糖、硫酸、棕榈酸、花生酸、茜素等;中剂量组的黄连解毒汤影响的主要有:乌头酸、胆固醇、乳酸、棕榈油酸、茜素等;低剂量组的黄连解毒汤影响的主要有:硫酸、棉子糖;氨苄西林钠影响的主要有:蛋氨酸1、麦角固醇、正亮氨酸1、棕榈酸、硫酸、乳酸等;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和氨苄西林钠都能够影响到半乳糖代谢及硫代谢通路。结论黄连解毒汤可改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物小分子,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对粪便代谢的影响不同,其中中剂量的影响最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粪便代谢组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双向调节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益肾祛风方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肠道病理及微生态改变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甄晓敏 王培伟 +2 位作者 崔金刚 陈瑜 张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86-4698,共13页
目的探讨清肝益肾祛风方(Qinggan Yishen Qufeng formula,QY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相关肠道病理改变、肠道菌群及粪便代谢物失调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Ve... 目的探讨清肝益肾祛风方(Qinggan Yishen Qufeng formula,QY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相关肠道病理改变、肠道菌群及粪便代谢物失调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Vehicle组)及清肝益肾祛风方组(QYQ组)。Sham组皮下植入含生理盐水的渗透泵,Vehicle组及QYQ组皮下植入含Ang Ⅱ(490 ng/kg/min)的渗透泵。QYQ组自造模后第1日起给予QYQ灌胃,Sham组及Vehicle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8天;分别于造模前1天及造模后第7、14、28天(±2天)采用tail-cuff法测量小鼠血压,以评价QYQ降压效果;实验结束时收集小鼠粪便、远端回肠及近端结肠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及Masson’s三色染色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及纤维化改变,采用16s rDNA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粪便代谢组进行分析,以评价QYQ对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肠道病理改变、肠道菌群及粪便代谢物失调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Vehicle组比较,QYQ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小鼠收缩压升高(P <0.05),显著抑制其远端回肠及近端结肠病理改变的发生(P <0.05);QYQ显著纠正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相关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下降,部分纠正其β多样性改变,并对多种菌群的丰度异常具有抑制作用;QYQ可纠正部分粪便代谢物失调(P <0.05)。结论 QYQ能够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小鼠高血压,同时对Ang Ⅱ高血压小鼠肠道病理改变、肠道菌群及粪便代谢物失调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肠道病理 肠道菌群 粪便代谢组 清肝益肾祛风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