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泻犊牛粪便菌群及粪便代谢物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清梅 崔省委 +3 位作者 郭仕辉 余永涛 梁泰宇 李欢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92-4105,共14页
【目的】揭示腹泻犊牛粪便菌群和粪便代谢物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粪便评分和临床症状,本研究将30日龄内哺乳犊牛分为健康组(CK)和腹泻组(D),应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CK和D组犊牛粪便菌群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目的】揭示腹泻犊牛粪便菌群和粪便代谢物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粪便评分和临床症状,本研究将30日龄内哺乳犊牛分为健康组(CK)和腹泻组(D),应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CK和D组犊牛粪便菌群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犊牛粪便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粪便菌群和粪便差异代谢物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K组相比,D组犊牛粪便菌群OTU数量和Chao1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Shannon和Simpson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D组粪便中梭杆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以及埃希-志贺属、梭杆菌属、梭菌属等9个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广古菌门,以及粪杆菌属、罕见小球菌属、厄氏菌属、双歧杆菌属等11个菌属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梭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属、埃希-志贺菌属、死亡梭杆菌、大肠埃希菌是腹泻犊牛粪便生物标志物。从CK和D组犊牛粪便中共筛选到5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PC(16∶1(9Z)/16∶1(9Z))富集到甘油磷脂代谢途径,与梭杆菌属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柯林斯菌属、巨型球菌属、厄氏菌属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P<0.01)。脱硫生物素富集到生物素代谢途径,与梭杆菌属显著负相关(P<0.05),与罕见小球菌属、巨型球菌属、罗尔斯通菌属显著正相关(P<0.05)。二氢生物蝶呤和二氢新蝶呤三磷酸富集到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与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P<0.01;P<0.05),与罕见小球菌属、巨型球菌属、厄氏菌属、双歧杆菌属、普雷沃菌属、柯林斯菌属、粪杆菌属、副拟杆菌属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结论】腹泻犊牛粪便菌群丰富度、多样性、物种组成及粪便代谢物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犊牛肠道甘油磷脂代谢、生物素和叶酸生物合成受到影响,肠道菌群的紊乱和粪便代谢物的显著变化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犊牛 犊牛腹泻 粪便菌群 粪便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补喂发酵豆粕对伊犁马驹粪便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钟浩杰 姚新奎 +4 位作者 罗鹏辉 孟军 姚岳扬 王川坤 任万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00-2807,共8页
【目的】研究补喂发酵豆粕对伊犁马驹粪便代谢物的影响,分析发酵豆粕在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中的应用效果,为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以及消化系统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5匹体况相近、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12月龄伊犁马驹,随机分... 【目的】研究补喂发酵豆粕对伊犁马驹粪便代谢物的影响,分析发酵豆粕在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中的应用效果,为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以及消化系统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5匹体况相近、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12月龄伊犁马驹,随机分为3组,每组5匹马。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分别在干草和普通精饲料的基础上添加5%的普通豆粕、2.5%普通豆粕+2.5%发酵豆粕和5%的发酵豆粕。预饲7 d,试验期为56 d。【结果】共筛选出9种显著性差异代谢物,试验组甜菜碱、果糖基甘氨酸、甘露醇和烟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富集到烟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以及ABC转运蛋白等通路。【结论】补喂发酵豆粕能够调节伊犁马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代谢,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炎、缓解应激、调节渗透压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驹 发酵豆粕 粪便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鼠李糖乳杆菌LV108对大鼠粪便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雅婷 薛梅 +7 位作者 张龙飞 席文博 郭聪聪 瞿恒贤 张臣臣 关成冉 顾瑞霞 陈大卫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1,24,共9页
利用鼠李糖乳杆菌LV108干预由环磷酰胺建立的免疫低下模型大鼠,研究其对免疫低下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探究其对大鼠粪便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建立的免疫低下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 利用鼠李糖乳杆菌LV108干预由环磷酰胺建立的免疫低下模型大鼠,研究其对免疫低下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探究其对大鼠粪便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建立的免疫低下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及溶血素的水平以及吞噬指数和廓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显著降低(P<0.05);鼠李糖乳杆菌LV108的干预显著提高了免疫低下大鼠血清中TNF-α、总IgG及溶血素的水平和廓清指数(P<0.05),并显著促进了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环磷酰胺显著降低了大鼠粪便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并显著提高了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P<0.05),粪便中的丙氨酸、异亮氨酸、丁酸、琥珀酸、肌酸、β-葡萄糖和α-葡萄糖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鼠李糖乳杆菌LV108的干预使得大鼠粪便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并显著降低了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P<0.05);同时,增加了大鼠粪便中丙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N-乙酰糖蛋白和β-葡萄糖的含量。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鼠李糖乳杆菌LV108能够改善大鼠肠道中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及氨基酸和糖类等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LV108 免疫调节 粪便菌群 粪便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肠化浊方调节肠道代谢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4
作者 崔媛 胡静怡 +4 位作者 朱磊 李亚楠 徐锋 童依姮 沈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472,共17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清肠化浊方(QCHZF)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粪便代谢物的影响,探究QCHZF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UC模型小鼠,给予QCHZ...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清肠化浊方(QCHZF)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粪便代谢物的影响,探究QCHZF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UC模型小鼠,给予QCHZF治疗。实验过程中,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和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和阿利辛蓝染色(Alcian blue,AB)观察小鼠结肠组织损伤情况,q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炎症因子IL-6、IL-18和IL-1β和肠屏障因子ZO-1和Muc2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肠屏障因子Muc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代谢物变化,并用Metabo Analyst 5.0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QCHZF可明显缓解UC小鼠的结肠炎症状,增加UC小鼠体质量,降低DAI评分,逆转结肠缩短,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结肠组织结构紊乱,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修复肠屏障,调控58种代谢物,影响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维生素B6代谢、色氨酸代谢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结论QCHZF可改善UC小鼠结肠炎症状,修复UC小鼠肠屏障,影响UC小鼠粪便代谢物和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化浊方 溃疡性结肠炎 肠屏障 粪便代谢物 炎症因子 ZO-1 MUC2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对高糖高脂饮食小鼠肝脏与胰腺糖代谢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与机制
5
作者 韩礼光 梁婉霞 +3 位作者 王雯硕 肖杰 HO Chi-Tang 吕慕雯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12-223,共12页
研究辣椒素(capsaicin,CAP)对高糖高脂饮食(high-fructose and high-fat diet,HFFD)喂养小鼠肝脏与胰腺葡萄糖代谢的昼夜节律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AP缓解了HFFD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并增加了肝脏的糖原含量。CAP恢复了肝脏和和胰腺中... 研究辣椒素(capsaicin,CAP)对高糖高脂饮食(high-fructose and high-fat diet,HFFD)喂养小鼠肝脏与胰腺葡萄糖代谢的昼夜节律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AP缓解了HFFD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并增加了肝脏的糖原含量。CAP恢复了肝脏和和胰腺中生物钟基因和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节律性表达,改善了HFFD小鼠的胰腺功能障碍,并重编程了其粪便代谢物。这些发现表明CAP可能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改善葡萄糖代谢的昼夜节律,同时为预防代谢紊乱和昼夜节律失调提供了更有效的饮食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葡萄糖代谢 胰岛素抵抗 粪便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DM患者运动响应与肠道菌群代谢:关系探究与机制推断 被引量:4
6
作者 田浩冬 黄丽 +6 位作者 刘昊为 刘诗琪 张壬 向秋 张好 王培松 彭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8,共15页
目的对比有无运动响应的T2DM患者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粪代谢物特征,探究患者运动响应与肠道菌群代谢间的关系,推断其影响机制。方法随机招募16名T2DM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进行为期6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提前3周收集受试者HOM... 目的对比有无运动响应的T2DM患者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粪代谢物特征,探究患者运动响应与肠道菌群代谢间的关系,推断其影响机制。方法随机招募16名T2DM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进行为期6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提前3周收集受试者HOMA-IR数据并计算典型误差,基于此将受试者分为运动响应组(R组,n=9)与运动不响应组(NR组,n=7),对比2组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特征与粪代谢差异。结果①干预后R组α多样性出现升高,显著高于NR组。②R组菌群关系更复杂、稳定,其关系网络特征在干预后进一步增强。③2组优势菌群差异显著,R组主要包含克里斯滕森菌、青春双歧杆菌等,NR组主要包含韦荣氏球菌、大芬戈尔德菌等;组内的显著差异仅在R组中出现,主要包含瘤胃球菌、芽孢杆菌等。④R组优势菌群的关联代谢物主要包含花生四烯酸、正缬氨酸等;NR组优势菌群的关联代谢物主要包含L-谷氨酸、2-乙基乙酸等。结论T2DM患者的运动响应与其肠道微生态联系密切。运动响应者肠道微生态更为稳定,包含更多与糖脂代谢、胰岛素代谢、肠道炎症改善正相关的优势菌群,这些菌群的丰度变化可能是运动响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运动响应 肠道菌群 粪便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Extracted from Defatted Soybean Meal on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during in Vitro Fermentation Process 被引量:1
7
作者 SU Tingting YANG Xiyuan +6 位作者 YU Qiaoru WU Mengna XU Lei WANG Hui MU Xindi YAO Di WANG Changyuan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4-179,共16页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digestion and fermentation properties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SBOS)extracted from defatted soybean meal,the changes in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mass were analyzed.Subseq...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digestion and fermentation properties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SBOS)extracted from defatted soybean meal,the changes in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mass were analyzed.Subsequently,the effect of SBOS o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metabolites was studied by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and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based on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Results showed that SBOS was not easily enzymolyzed during simulated digestion and could reach the large intestine through the digestive system.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molecular mass of SBOS after in vitro fermentation indicated its utilization by the gut microbiota,which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lactic acid,thereby reducing the pH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Moreover,the core community was found to consist of Blautia,Lactobacillaceae,and Pediococcus.SBOS up-regulated beneficial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such as myo-inositol,lactose,and glucose,which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galactose,amino sugar,and nucleotide sugar metabolism.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metabolites of SBOS,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BOS as an ingredient for function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simulated digestion fecal fermentation gut microbiota METABOLI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