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治未病”理论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景怡 文凤 孟庆翔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3...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护理。从入院当日开始,干预为期6个月,比较2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 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60%,干预组为4.65%,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76.74%,干预组为93.02%,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及6个月后,干预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总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高于同组入院时(P均<0.05);2组的血清NO水平均高于入院当日,而血清ET-1和TXB2水平均低于入院当日(P均<0.05),且干预组的血清NO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血清ET-1和TXB2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护理可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治未病理论 血管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血管成形术对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雄俊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支架血管成形术在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的病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取栓术,研究... 目的探讨支架血管成形术在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的病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取栓术,研究组采用支架血管成形术,两组均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血管成形术能够有效促进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血管再通,保护其神经功能免受损伤,利于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颅内大动脉硬化性闭塞 支架血管成形术 神经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邹燕 金立伟 李佩哲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50例在其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职能等多项生活质量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介素-5、白介素-6、白介素-8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替罗非班治疗后,可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齐共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比对组和实验组,各32例。比对组开展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比对组基础上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比对组和实验组,各32例。比对组开展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比对组基础上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在院时间、死亡率、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比对组在院时间(9.82±0.32)d;死亡6例,死亡率为18.75%;实验组在院时间(6.25±0.31)d;死亡1例,死亡率为3.13%;实验组在院时间短于比对组,死亡率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心理状态评分为(68.72±5.32)分、生理机能评分为(72.43±6.3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0.32±4.03)分、精神面貌评分为(70.93±4.23)分;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为(90.52±6.72)分、生理机能评分为(91.42±6.8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91.53±6.78)分、精神面貌评分为(92.53±6.80)分;实验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面貌评分均明显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值得肯定,既可缩短患者在院时间,保证治疗安全性,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疾病死亡率,符合临床需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指标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尹俊虎 宋素银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指标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相关。方法回顾性选取230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周口永善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病例组,另取200例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指标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相关。方法回顾性选取230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周口永善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病例组,另取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并将其纳入健康组,两组均行CCTA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CCTA定量参数及左心功能指标,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CTA定量参数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重建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管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平均室壁应力、LVMI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与平均室壁应力、LVMI呈正相关(r=0.287、0.268、0.238、0.268;0.257、0.393、0.393、0.301,P<0.05);斑块数、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与LVEF呈负相关(r=-0.244、-0.314、-0.376、-0.271,P<0.05);重建指数与平均室壁应力呈负相关(r=-2.148,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357,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见CCTA定量参数异常、左心功能下降,且CCTA定量参数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经CCTA以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老年 冠状动脉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临床筛查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美花 范利 +2 位作者 盖鲁粤 安宁豫 王节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7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renalarterystenosis,ARAS)临床提示线索的诊断预测意义。方法根据ARAS的临床提示线索前瞻性筛查阳性患者。以肾动脉造影(PRA)、肾动脉核磁共振成像(MRA)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或螺旋CT肾动...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renalarterystenosis,ARAS)临床提示线索的诊断预测意义。方法根据ARAS的临床提示线索前瞻性筛查阳性患者。以肾动脉造影(PRA)、肾动脉核磁共振成像(MRA)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或螺旋CT肾动脉成像(CTA)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54.83%临床提示线索阳性患者经金标准确诊ARAS。(2)具有诊断预测意义的临床提示线索是加速性高血压、不明原因低血钾、腹部连续性血管杂音(P<0.05),提示线索双肾大小不对称接近于有统计学意义(P=0.0518),有关缺血性肾损害的各项临床提示线索未达统计学意义,心脏紊乱综合征的提示线索未有结论。结论临床提示线索可筛查54.83%的ARAS患者;已知的临床提示线索的诊断意义不一,其各项内容和临床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前瞻性 临床筛查 多普勒超声诊断 初步 artery ARAS 核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肾损害 阳性患者 renal 肾动脉造影 诊断金标准 紊乱综合征 螺旋CT 不明原因 血管杂音 诊断意义 临床意义 统计学 线索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况 被引量:3
7
作者 谢阳 安冬青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6期179-182,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胸痹""心痛"等范畴,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辨证论治以益气活血为基础,中药方剂或中成药联合西药临床疗效显著,复方丹参滴丸最为显著。单纯西药抗血小板、抗凝、溶栓、调脂及血管紧张素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胸痹""心痛"等范畴,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辨证论治以益气活血为基础,中药方剂或中成药联合西药临床疗效显著,复方丹参滴丸最为显著。单纯西药抗血小板、抗凝、溶栓、调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亦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未来应深入研究中药作用机理,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寻求循证医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胸痹 心痛 益气活血 复方丹参滴丸 抗血小板 抗凝 溶栓 调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32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李淑珍 单鸿伟 +4 位作者 刘志平 朱宪明 王坚 李育敏 李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14-616,共3页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共3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4例,合并主动脉...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共3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4例,合并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术。结果除1例(3%)患者术后3个月死亡,1例(3%)患者支架远端出现假性动脉瘤二次行支架植入术外,其余患者术后1、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均行CTA复查,效果好。结论对于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单发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早期采取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效果佳;伴发主动脉内壁间血肿的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应控制血压、心率,治疗2周,复查CTA血肿吸收后,再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硬化性溃疡 腔内修复术 血管腔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50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小霞 李婷 +1 位作者 李怀宇 刘慧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871-1874,共4页
目的探究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肝肾阴虚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肝肾阴虚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疗效。结果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TG、TC、LDL-C及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physiological Function,PF)、社会职能(social function,SF)、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精力(vitality, VT)、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的PF、RP、BP、GH、VT、RE、SF、MH评分、HDL-C及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肝肾阴虚证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血脂代谢,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肝肾阴虚证 血脂 血管内皮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主血脉”理论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秀红 高莹 +1 位作者 樊佳新 李洪侠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的现有患病人数3.30亿,其中冠心病1.139万,且患病率和病死率处于上升趋势[1],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防治对居民健康意义重大。中医将冠心病归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 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的现有患病人数3.30亿,其中冠心病1.139万,且患病率和病死率处于上升趋势[1],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防治对居民健康意义重大。中医将冠心病归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病理机制特点为本虚标实、心脉痹阻,其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故发作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迅速疏通痹阻的血脉以缓解急危病情,但这种处理存在部分心肌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活跃等残留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主血脉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真心痛 治疗思路 心脉痹阻 本虚标实 胸痹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8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菊 聂凡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 116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 116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内服。通过观察心肌功能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监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 91.3%较对照组的有效率 75. 9%明显升高( P <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心肌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肌耗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室功能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 IMT 厚度、斑块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5)。结论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功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 阿托伐他汀钙片 心肌功能 颈动脉硬化斑块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二级预防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晓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4期241-242,共2页
1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正临床阶段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二级预防 疾病危险因素 血管事件 一级预防 群体发病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辛普利辅助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晓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8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辅助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CHD-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HD-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52.50%),女57例(47.50%),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辅助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CHD-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HD-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52.50%),女57例(47.50%),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0)给予普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福辛普利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辅助治疗老年CHD-HF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增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福辛普利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9期24-25,共2页
0232236 冠心病病人在医院中开始的降脂治疗:时间就是现在/Fonarow G C∥Cir-culation.-2001,103(23).-2768/2770医科图023223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无症状的十几岁儿童和年轻成人中高度普遍存在: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 医科 冠状动脉病 冠状动脉硬化 降脂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硬化性 血管内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1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8期53-54,共2页
9928291 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出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Chen Y X∥日病理会志.-1997,86(1).-206 冀医情9928292 用于评价心肌缺血和有活力的心肌的应激超声心动图/Senior R∥Heart.-1997,78(suppl 1).-12~18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冠状动脉硬化 缺血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化学研究 心肌缺血 免疫组织 友谊 冠心病 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非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
16
作者 初国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冠状动脉非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患者进行CTA检查,发现肌桥11例;恶性冠状动脉变异8例;动脉炎7例;冠状动脉动脉瘘5例;冠状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2例。结果 CTA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非粥样硬化病...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冠状动脉非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患者进行CTA检查,发现肌桥11例;恶性冠状动脉变异8例;动脉炎7例;冠状动脉动脉瘘5例;冠状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2例。结果 CTA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非粥样硬化病变的部位、形态、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 CTA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活、安全的检查方法,对寻找病灶、指导手术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可靠的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变异 硬化性 CT血管造影 疾病 冠状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CTA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紫燕 曾敏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81-84,共4页
脂肪因子来源于脂肪细胞和脂肪间质细胞的分泌,主要表达在白色脂肪组织,与细胞因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根据来源不同,脂肪因子可分为由腹部、四肢等处脂肪分泌的外周脂肪因子以及心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分别通... 脂肪因子来源于脂肪细胞和脂肪间质细胞的分泌,主要表达在白色脂肪组织,与细胞因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根据来源不同,脂肪因子可分为由腹部、四肢等处脂肪分泌的外周脂肪因子以及心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分别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根据发挥的作用不同,脂肪因子可分为促炎及抗炎两类脂肪因子。瘦素、内脂素、趋化素等促炎脂肪因子及网膜素1、脂联素、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等抗炎脂肪因子广泛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深入了解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或可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因子 冠状动脉硬化 炎症反应 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胺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曹晓青 李香 +1 位作者 张小娟 苏红燕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8-91,共4页
肾胺酶(renalase)是一种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胺氧化酶,主要由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在心脏、肝脏、胰腺、骨骼肌和生殖系统中广泛表达。renalase能够降解血液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可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肾胺酶(renalase)是一种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胺氧化酶,主要由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在心脏、肝脏、胰腺、骨骼肌和生殖系统中广泛表达。renalase能够降解血液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可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鉴于心血管疾病与肾脏疾病在内分泌调节机制中的联系,renalase是十分有潜力的心血管疾病药物靶点,其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胺酶 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冠心病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伟 刘星 +2 位作者 李广平 刘彤 赵志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8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未合并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症状性冠心病患者初发心房颤动(AF)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无AF病史的症状性冠心病病例,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终点事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未合并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症状性冠心病患者初发心房颤动(AF)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无AF病史的症状性冠心病病例,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终点事件为AF发生。结果共完成随访611例,平均随访时间(2.42±0.78)a,新发AF患者29例(发生率4.74%),其中ACEI组276例、5例发生AF,对照组335例、24例发生AF,两者比较P=0.001。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入院时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心房直径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ACEI和钙拮抗剂是AF发生的保护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CEI是冠心病患者初发AF的保护因素,左心房直径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EI对症状性冠心病患者具有预防新发A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斌 梅举 +2 位作者 张宝仁 黄盛东 顾俊彦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aF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主动脉内皮细胞。将浓度为 5ng/ml,10ng/ml,2 0ng/ml的aFGF分别加入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Ⅰ~Ⅲ组 ) ,不加aFGF的组作为对照...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aF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主动脉内皮细胞。将浓度为 5ng/ml,10ng/ml,2 0ng/ml的aFGF分别加入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Ⅰ~Ⅲ组 ) ,不加aFGF的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 2 4h、48h和 72h应用MTT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从大鼠主动脉成功地获取了内皮细胞。 3天内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 :培养 2 4h ,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无统计学差异 ;48h和 72h时 ,Ⅱ、Ⅲ组与对照组以及与Ⅰ组两两比较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 ;各时间段内 ,Ⅰ组与对照组 ,Ⅲ组与Ⅱ组比较 ,细胞数改变未见差异 (P >0 .0 5 )。结论 一定浓度的aFGF有非常明显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 ,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促血管形成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