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语训练对卒中后粤语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1
作者 李敏 王璇 +4 位作者 李胜活 潘翠环 陈艳 张朝霞 谢晓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粤语拼音方案的发音标准配合构音器官运动功能训练,对卒中后粤语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前瞻性地将符合入组标准,母语为粤语的脑梗死后所致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者58例,按纳入顺序的单双号,分为粤语训练组(29例)和普通... 目的探讨应用粤语拼音方案的发音标准配合构音器官运动功能训练,对卒中后粤语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前瞻性地将符合入组标准,母语为粤语的脑梗死后所致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者58例,按纳入顺序的单双号,分为粤语训练组(29例)和普通话训练组(29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以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定功能障碍的程度。两组患者均接受构音器官运动功能训练及构音训练。粤语训练组的构音训练方案根据粤语拼音方案进行评估,普通话训练组的构音训练方案使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构音障碍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后4周,粤语训练组和普通话训练组患者构音正常的例数各占37.9%(11/29)和17.2%(5/29),轻、中、重、极重度构音障碍各占37.9%(11/29)和27.6%(8/29)、13.8%(4/29)和34.5%(10/29)、7.0%(2/29)和13.8%(4/29)、3.4%(1/29)和7.0%(2/29)。两组治疗后构音障碍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②粤语训练组和普通话训练组构音障碍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5,P=0.000;χ2=6.33,P=0.012)。③粤语训练组和普通话训练组经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9.7%(26/29)和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28)。结论粤语训练组采用的治疗方案能更有效地促进卒中后粤语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构音困难 语言疗法 粤语拼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