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虫源性质分析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齐国君
王政
蓝日青
吕利华
-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3,共7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900903051)
-
文摘
采用田间系统赶蛾、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10-2011年韶关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及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并结合1961-1976年、2000-2011年曲江地区稻纵卷叶螟高峰日和高峰日蛾量,分析了不同年份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消长的差异性。1)韶关地区稻纵卷叶螟一年可发生6个世代,早稻发蛾高峰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晚稻发蛾高峰期集中在8月底至9月上旬;2)明确了韶关地区稻纵卷叶螟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3)在1961-1976年和2000-2011年两个时间段之间,曲江地区稻纵卷叶螟早稻和晚稻田间蛾量高峰日差异不显著,但2000年以来早稻田间高峰日平均蛾量却显著高于20世纪60-70年代;4)2000-2011年,曲江地区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的最高峰在早稻期间的出现频率高于晚稻,早稻和晚稻的主害代分别为第3代和第6代,但个别年份第2代、第7代稻纵卷叶螟也会暴发成灾。可见,2003年全国稻纵卷叶螟大暴发以来,前期迁入蛾量的成倍增加直接导致了粤北地区早稻稻纵卷叶螟连年大发生,而秋季回迁虫源则受北方稻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防治因素的干扰,与前期迁入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关键词
粤北稻区
稻纵卷叶螟
发生
虫源性质
高峰日
-
Keywords
rice growing region of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
occurenc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peak day
-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