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边界层急流在粤东暴雨中心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芳丽
姜帅
+4 位作者
李明华
曾丹丹
马泽义
李娇娇
甘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302,共13页
基于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汕尾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全球再分析资料CSFR,分析了2013年8月和2018年8月发生在粤东暴雨中心的破纪录极端强降水过程,阐明边界层急流的作用。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分别为长时间缓慢移动的1311...
基于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汕尾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全球再分析资料CSFR,分析了2013年8月和2018年8月发生在粤东暴雨中心的破纪录极端强降水过程,阐明边界层急流的作用。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分别为长时间缓慢移动的1311号台风尤特残余环流和季风低压外围环流,当粤东暴雨中心处于台风环流东南侧和季风低压东侧时,边界层急流在该区域辐合抬升,形成的中尺度能量锋利于强降水的触发;(2)边界层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源源不断的水汽条件,同时配合特殊地形的摩擦、阻挡等作用,在粤东暴雨中心内形成了明显的水汽通量辐合;(3)持续性强降水发展期间,大气层结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与对流层低空暖湿平流的不断输送密切相关。两次过程中不同点主要表现为边界层急流强度和风向不同,由此带来的气流辐合方式和强降水范围有明显的差异,季风低压影响过程中边界层急流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急流
极端强降水
粤东暴雨中心
惠东高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前兆性信号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明华
李超
+5 位作者
陈芳丽
郑群峰
陈潜
张超
赵春阳
周佐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125,共13页
研究了1967~2018年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降水异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并对降水异常的前兆性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年际变率增强,2005年以后降水偏多年异常增多。降水异常...
研究了1967~2018年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降水异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并对降水异常的前兆性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年际变率增强,2005年以后降水偏多年异常增多。降水异常年的环流特征差异显著,偏多年对流层中上层高空急流增强,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西脊点偏西,东亚大槽偏深,江南地区偏南风减弱,有利于粤东辐合增强;偏少年高空急流减弱位置偏北,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小,大陆高压增强,底层我国东部地区偏南风一致减弱,不利于粤东辐合。降水偏多(偏少)年的前兆性信号主要表现为极地海冰偏少(偏多)以及赤道东太平洋暖(冷)海温异常。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空急流以及东亚大槽和前期极地海冰异常有关,而副热带高压和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降水
高空急流
副热带高压
极地海冰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粤东暴雨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惠东高潭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明华
陈芳丽
+4 位作者
李娇娇
姜帅
甘泉
刘建龙
曾丹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625,共10页
基于ECMWF的ERA-Interim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和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广东惠东高潭1979年、2013年和2018年的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造成高潭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系统有台风本体环流、登陆后的台风残...
基于ECMWF的ERA-Interim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和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广东惠东高潭1979年、2013年和2018年的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造成高潭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系统有台风本体环流、登陆后的台风残余环流、季风低压外围环流等,其中2018年季风低压影响过程降水量最大;不同过程对流层低层强迫暖湿气流辐合抬升方式不同,分别为冷暖气流相互作用、西南季风和偏南季风地交汇、季风涌、边界层急流等;各过程中伴随的低空西南气流和偏南气流的风速大小差异明显,2013年台风残余环流影响时低空西南(偏南)风风速最大。相同点有:影响天气系统移动缓慢,并长时间维持,为极端强降水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西南(偏南)季风、边界层急流或西南气流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为极端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低空暖湿气流的输送使得暴雨区大气层结不稳定状态长时间维持,利于持续性强降水的发展。研究结论可为今后高潭及其附近地区极端强降水的预报和决策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影响天气系统
对比分析
粤东暴雨中心
惠东高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界层急流在粤东暴雨中心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芳丽
姜帅
李明华
曾丹丹
马泽义
李娇娇
甘泉
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气象局
广东省惠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深圳市气象局(台)
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302,共13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1515010814)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091)
广东省气象局科研项目(GRMC2017M29)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汕尾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全球再分析资料CSFR,分析了2013年8月和2018年8月发生在粤东暴雨中心的破纪录极端强降水过程,阐明边界层急流的作用。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分别为长时间缓慢移动的1311号台风尤特残余环流和季风低压外围环流,当粤东暴雨中心处于台风环流东南侧和季风低压东侧时,边界层急流在该区域辐合抬升,形成的中尺度能量锋利于强降水的触发;(2)边界层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源源不断的水汽条件,同时配合特殊地形的摩擦、阻挡等作用,在粤东暴雨中心内形成了明显的水汽通量辐合;(3)持续性强降水发展期间,大气层结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与对流层低空暖湿平流的不断输送密切相关。两次过程中不同点主要表现为边界层急流强度和风向不同,由此带来的气流辐合方式和强降水范围有明显的差异,季风低压影响过程中边界层急流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边界层急流
极端强降水
粤东暴雨中心
惠东高潭
Keywords
boundary layer jet
extreme severe rainfall
rainstorm center in eastern region of Guangdong
Gaotan of Huidong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前兆性信号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明华
李超
陈芳丽
郑群峰
陈潜
张超
赵春阳
周佐欢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台)
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
惠州市气象局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125,共1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20208016,2016A020223016,2019A1515010814)
国家自然基金(91544102,41405047)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091)。
文摘
研究了1967~2018年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降水异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并对降水异常的前兆性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年际变率增强,2005年以后降水偏多年异常增多。降水异常年的环流特征差异显著,偏多年对流层中上层高空急流增强,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西脊点偏西,东亚大槽偏深,江南地区偏南风减弱,有利于粤东辐合增强;偏少年高空急流减弱位置偏北,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小,大陆高压增强,底层我国东部地区偏南风一致减弱,不利于粤东辐合。降水偏多(偏少)年的前兆性信号主要表现为极地海冰偏少(偏多)以及赤道东太平洋暖(冷)海温异常。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空急流以及东亚大槽和前期极地海冰异常有关,而副热带高压和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有关。
关键词
前汛期降水
高空急流
副热带高压
极地海冰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粤东暴雨中心
Keywords
precipitation in early rainy seaso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ubtropical high
ice concentration in polar area
SST over eastern Pacific
rainstorm center of eastern Guangdong
分类号
P44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东高潭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明华
陈芳丽
李娇娇
姜帅
甘泉
刘建龙
曾丹丹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
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
惠州市气象局
惠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625,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010814)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CMAYBY2020-091)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ECMWF的ERA-Interim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和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广东惠东高潭1979年、2013年和2018年的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造成高潭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系统有台风本体环流、登陆后的台风残余环流、季风低压外围环流等,其中2018年季风低压影响过程降水量最大;不同过程对流层低层强迫暖湿气流辐合抬升方式不同,分别为冷暖气流相互作用、西南季风和偏南季风地交汇、季风涌、边界层急流等;各过程中伴随的低空西南气流和偏南气流的风速大小差异明显,2013年台风残余环流影响时低空西南(偏南)风风速最大。相同点有:影响天气系统移动缓慢,并长时间维持,为极端强降水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西南(偏南)季风、边界层急流或西南气流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为极端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低空暖湿气流的输送使得暴雨区大气层结不稳定状态长时间维持,利于持续性强降水的发展。研究结论可为今后高潭及其附近地区极端强降水的预报和决策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影响天气系统
对比分析
粤东暴雨中心
惠东高潭
Keywords
extremely heavy precipitation
weather systems
comparative analysis
heavy rain centers in 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Gaotan,Huidong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边界层急流在粤东暴雨中心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陈芳丽
姜帅
李明华
曾丹丹
马泽义
李娇娇
甘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前兆性信号分析
李明华
李超
陈芳丽
郑群峰
陈潜
张超
赵春阳
周佐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惠东高潭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成因对比分析
李明华
陈芳丽
李娇娇
姜帅
甘泉
刘建龙
曾丹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