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质沙雷氏菌PS-1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中肠结构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晓峰 向亚林 +2 位作者 凌冰 许小霞 张茂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3-538,共6页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PS-1菌株是从罹病黄曲条跳甲幼虫体内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它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有显著的胃毒作用。为了明确PS-1菌株的杀虫机理,本文测定了甜菜夜蛾幼虫取食了含PS-1菌株的人工饲料后中肠...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PS-1菌株是从罹病黄曲条跳甲幼虫体内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它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有显著的胃毒作用。为了明确PS-1菌株的杀虫机理,本文测定了甜菜夜蛾幼虫取食了含PS-1菌株的人工饲料后中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采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甜菜夜蛾幼虫感染PS-1菌株后中肠肠壁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感染了PS-1菌株后,中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比活力显著降低。对感染了PS-1菌株的甜菜夜蛾幼虫中肠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中肠整个围食膜被破坏消失;细胞明显伸长,变形;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脱落。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中肠细胞的微绒毛脱落,内质网消失,细胞质空泡化。推测,粘质沙雷氏菌PS-1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机制之一与消化酶活性抑制和中肠组织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粘质沙雷氏菌ps-1 胃毒作用 酶活性抑制 组织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EC-011的全基因分析与产酶条件优化
2
作者 盛新和 张智 +6 位作者 姬帅 王蒙爱 张晓彤 孙家佳 郑莹 刘建生 章圣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28,共12页
为更好地解决秸秆木质纤维素资源浪费问题以及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种资源提供生物信息基础和理论依据。该研究通过刚果红染色,以酶活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分离出一株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EC-011,并对... 为更好地解决秸秆木质纤维素资源浪费问题以及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种资源提供生物信息基础和理论依据。该研究通过刚果红染色,以酶活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分离出一株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EC-011,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产酶条件优化。其基因组为4158647 bp的环状闭合DNA,在COG、GO、KEGG、CAZY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3398、2573、2279和147个功能基因,antiSMASH和分泌系统分析揭示了可能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的多样化分泌机制。经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温度35℃,接种量2%,初始pH值6.5,培养时间70 h,优化后滤纸酶活性达到2.19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约1.61倍。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EC-011具有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的遗传基础,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和能量利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 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酶 全基因分析 产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建云 曹溪 +2 位作者 纪春艳 赵晓峰 张茂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1-507,共7页
甜菜夜蛾是我国严重为害蔬菜的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粘质沙雷氏菌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及其试验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用菌株PS-1菌悬液与人工饲料混配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48 h,对其幼虫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蛹和成虫有明显... 甜菜夜蛾是我国严重为害蔬菜的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粘质沙雷氏菌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及其试验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用菌株PS-1菌悬液与人工饲料混配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48 h,对其幼虫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蛹和成虫有明显的后致死作用.在2×10^1~2×10^8 cfu/g的浓度范围内,有明显的浓度效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甜菜夜蛾幼虫的死亡率明显提高,蛹的存活率明显降低,成虫产卵量明显减少,其试验种群的增长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4.4%~100%.用浓度为1×10^3、1×10^5和1×10^7 cfu/mL的PS-1菌悬液分别配制成10%蜂蜜水饲喂甜菜夜蛾成虫2d,各浓度处理组成虫的寿命分别比对照缩短了5.70、5.91和7.16d,产卵量也明显减少.用浓度为1×10^9cfu/mL的PS-1菌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到人工饲料中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48 h,幼虫8d累积死亡率达70.0%,显著高于对照.用组建生命表的方法评价了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的全面作用,该菌株对甜菜夜蛾试验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其抑制了甜菜夜蛾幼虫和成虫的存活率以及成虫的生殖力.这些结果为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和粘质沙雷氏菌PS-1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ps-1 甜菜夜蛾 致病力 种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肺源肠外致病型大肠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混合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毒力因子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徐海军 张磊 +4 位作者 爨淑楠 张娅菲 贾哲 张圣尧 王书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了确定1例成年山羊突然急性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用病史调查、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明确细菌性病原,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余未发病山羊进行给药预防;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进行系统进化... 为了确定1例成年山羊突然急性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用病史调查、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明确细菌性病原,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余未发病山羊进行给药预防;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进行系统进化群分析和毒力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死亡山羊剖检可见部分结肠肠段严重出血,心内膜有散在出血斑,瘤胃黏膜局部充血;从肺组织中分离获得大肠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小鼠的致死率为90%,粘质沙雷氏菌对小鼠无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和丁胺卡那敏感,粘质沙雷氏菌对恩诺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磷霉素中度敏感;使用头孢噻呋钠和恩诺沙星注射液对其余未发病山羊进行预防性注射给药后,未再出现发病死亡。系统进化群分析显示,分离获得的大肠杆菌属于A群;毒力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携带2种毒力标记基因(afa和iutA),因此属于肠外致病型大肠杆菌,该菌还携带其他毒力因子基因(ompA、ompT、traT、iss、iroN、iucD、fimH和gafD);本试验结果可为山羊大肠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大肠杆 粘质沙雷 毒力因子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用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允中 史鹤龄 +10 位作者 钱浩 黄雯霞 洪专 张忻平 徐农 张力 刘冬耕 佟仲生 李淑芬 张力建 郑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发生率分别为 81.0 %和 5 2 .2 %。少数患者出现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个别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S311)是一种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粘质沙雷 临床试验 Ⅱ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8
6
作者 牛洪涛 李陆逸 +1 位作者 刘宝生 郭慧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16-2520,共5页
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的温度效应,采用饲毒法测定了该菌在不同使用温度和培养温度下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22~31℃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呈正温度系数... 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的温度效应,采用饲毒法测定了该菌在不同使用温度和培养温度下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22~31℃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呈正温度系数,但在31~34℃,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下降,呈负温度系数。对于22~34℃的培养温度,28℃培养的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最高。因此,在一定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菌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与温度先呈正相关,到达最佳致病力温度后再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致病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S-JS1与5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及该菌对灰飞虱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洪涛 肖李俊杰 +3 位作者 王娜 刘宝生 于天丛 郭慧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S-JS1与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以及SJS1对灰飞虱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灰飞虱3龄若虫为对象,采用喷雾法比较了SJS1与5种杀虫剂(螺虫乙酯、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和毒死蜱)单用,以... 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S-JS1与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以及SJS1对灰飞虱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灰飞虱3龄若虫为对象,采用喷雾法比较了SJS1与5种杀虫剂(螺虫乙酯、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和毒死蜱)单用,以及菌、药混用对灰飞虱的杀虫活性,测定了灰飞虱取食经S-JS1处理的水稻后,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JS1分别与不同浓度杀虫剂混用,均可提高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致死率。其中,109 cfu/m L的S-JS1与1.25 mg/L的噻虫嗪混用处理3 d,或与25 mg/L的螺虫乙酯混用处理5 d,灰飞虱的死亡率分别为65.58%和76.27%,均显著高于同浓度杀虫剂单用的处理(噻虫嗪单用时致死率为44.24%,螺虫乙酯为49.22%),表现为增效作用(χ~2〉3.84,实测死亡率–预期死亡率〉0);其他各混用处理均为相加作用(χ~2〈3.84)。灰飞虱取食经粘质沙雷氏菌处理的水稻苗后12和24 h,其Car E活性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STs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OD和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JS1可能降低了灰飞虱对杀虫剂的抵抗力。本研究可为探索昆虫病原细菌与杀虫剂间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为灰飞虱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 杀虫剂 蚍虫啉 灰飞虱 联合作用 解毒酶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鳄源粘质沙雷氏菌XCYZE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8
作者 朱鹏 周永康 +11 位作者 姜纪 李佳佳 易平四 章松 张雪松 周奎厚 王应超 石涵 陈洪超 卜孝林 王雅婷 徐前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查明一例源于安徽省扬子鳄管理中心的幼鳄死因。方法从幼鳄脑部组织坏死灶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柠... 目的查明一例源于安徽省扬子鳄管理中心的幼鳄死因。方法从幼鳄脑部组织坏死灶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柠檬酸盐和硫化氢等中均呈阳性;PCR扩增其16S rDNA基因,其大小约1500 bp,经遗传进化树分析,与已报道的粘质沙雷氏菌GRD1株在同一分支;其致病性试验可导致实验鼠在36 h内全部死亡,出现严重肺出血、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腹水现象等。结论从扬子鳄脑内分离的病原是粘质沙雷氏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多种抗菌药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本试验为野生动物或者人类感染粘质沙雷氏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粘质沙雷 鉴定 致病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NJZT-1产灵菌红素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赵银娟 杨韵 吴小芹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134,共5页
灵菌红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红色素的总称,主要由粘质沙雷氏菌产生,通常都有3个吡咯环组成的甲氧基吡咯骨架结构。灵菌红素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抗菌性、抗疟疾等多种生物学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无机盐... 灵菌红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红色素的总称,主要由粘质沙雷氏菌产生,通常都有3个吡咯环组成的甲氧基吡咯骨架结构。灵菌红素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抗菌性、抗疟疾等多种生物学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无机盐、表面活性剂、初始p H、培养温度等因素对粘质沙雷氏菌生长量及灵菌红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最佳产灵菌红素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p H 7.0,培养基中碳源为淀粉,氮源为乙酸铵,无机盐为Fe Cl3,表面活性剂为二甲亚砜(DMSO),在此条件下粘质沙雷氏菌产灵菌红素条件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素 粘质沙雷 培养基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BRC-CXG2对松材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全基因组分析
10
作者 朱宇锟 胡昕然 +3 位作者 纪国茜 刘云飞 吴松青 张飞萍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验证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BRC-CXG2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杀线活性,挖掘有效的杀线代谢产物,明确菌株生防机制,利用生物学测定验证粘质沙雷氏菌BRC-CXG2菌株杀线活性,基于Nanopore测序平台对菌株进行全... 为验证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BRC-CXG2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杀线活性,挖掘有效的杀线代谢产物,明确菌株生防机制,利用生物学测定验证粘质沙雷氏菌BRC-CXG2菌株杀线活性,基于Nanopore测序平台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预测和功能注释,并通过生测检验从粘质沙雷氏菌BRC-CXG2菌株分离出的灵菌红素对松材线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BRC-CXG2对松材线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处理48 h的杀线LC_(50)为4.36×10^(4)CFU/mL。全基因组长5462607 bp,GC含量为59.36%,预测编码基因5087个,长4767972 bp。基于Nr数据库共注释基因5062个,其中包含灵菌红素、几丁质酶等杀线代谢物的相关基因。灵菌红素同样具有良好的杀线活性,处理48 h的杀线LC_(50)为20.17 mg/L。该结果可为该菌株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粘质沙雷 微生物基因组 红素 杀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分离自蛹虫草小麦培养基的粘质沙雷氏菌的鉴定及初步研究
11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4期58-62,共5页
从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中筛选出1株产红色素的菌株,划线分离、纯化后命名为CD1,对其进行了16S r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将其接种于正常的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上,接种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早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子实体湿质量、干质量、几丁... 从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中筛选出1株产红色素的菌株,划线分离、纯化后命名为CD1,对其进行了16S r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将其接种于正常的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上,接种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早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子实体湿质量、干质量、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接种小麦培养基后可以显著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小麦培养基 序列分析 子实体 生理生化指标 粘质沙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PL-06磷脂酶A1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泌表达及其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环 薛正莲 +3 位作者 王洲 张爽 苏燕南 胡艳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93-197,202,共6页
克隆粘质沙雷氏菌PL-06磷脂酶A1基因pla A,与载体p ET-22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ET-22b(+)-pla A,并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构建得到重组菌AP22,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后将培养基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 克隆粘质沙雷氏菌PL-06磷脂酶A1基因pla A,与载体p ET-22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ET-22b(+)-pla A,并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构建得到重组菌AP22,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后将培养基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大量存在于发酵液中,分子质量约35 ku,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以磷脂酶A1酶活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摇瓶培养最佳条件为:氨苄青霉素终浓度30μg/m L,IPTG加量0.25 mmol/L,温度为34℃,OD600值为0.3,诱导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重组胞外磷脂酶A1酶活可高达8.6 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1 粘质沙雷 分泌表达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G1利用玉米浆干粉和磷酸氢二铵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英利 张燎原 +4 位作者 孙建安 魏东芝 周文瑜 沈亚领 朱家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34-38,共5页
研究了几种工业氮源对粘质沙雷氏菌G1发酵生产2,3-丁二醇的影响,在确定玉米浆干粉为氮源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响应面法(RSM)实验对玉米浆干粉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培养基(g·L-1)为... 研究了几种工业氮源对粘质沙雷氏菌G1发酵生产2,3-丁二醇的影响,在确定玉米浆干粉为氮源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响应面法(RSM)实验对玉米浆干粉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培养基(g·L-1)为:蔗糖90,玉米浆干粉20.32,(NH4)2HPO47.21,NaAc 4,柠檬酸钠14,MgSO40.5,Fe-SO40.02,MnSO40.01。并以此优化培养基进行了摇瓶和分批补料发酵,结果表明,摇瓶发酵中,90g·L-1的蔗糖最终被转化成43.06g·L-1的2,3-丁二醇;分批补料发酵中,2,3-丁二醇浓度为128.28g·L-1,产率为2.67g·L-1·h-1,转化率为0.48g·g-1蔗糖。以玉米浆干粉和(NH4)2HPO4为氮源,2,3-丁二醇浓度较高,培养基的成本大幅降低,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G1 玉米浆干粉 磷酸氢二铵 2 3-丁二醇 响应面法 成本 分批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武汉株PLA_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磊 童骁 +2 位作者 宋建华 孙松柏 陈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11,共5页
通过鸟枪法构建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CW W 90 3菌株的基因组文库。使用LB 卵黄平板 ,从中筛选出 1条含磷酯酶基因的 3 0 10bp的EcoRⅠ片段。通过测序及亚克隆分析 ,发现 1个编码磷酯酶的基因phlA ,长度为 96 3bp ,编码 1个... 通过鸟枪法构建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CW W 90 3菌株的基因组文库。使用LB 卵黄平板 ,从中筛选出 1条含磷酯酶基因的 3 0 10bp的EcoRⅠ片段。通过测序及亚克隆分析 ,发现 1个编码磷酯酶的基因phlA ,长度为 96 3bp ,编码 1个由 32 0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33ku的磷酯酶PHL。PHL的氨基酸序列与多种细菌产生的磷酯酶A1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在 phlA下游发现 1个 75 6bp的ORF phlB ,编码 1条 2 5 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分子量为 2 7ku ,将其命名为PHLS ,此基因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武汉株 磷酯酶A1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小平 陈依玲 张仁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宿主菌,从河水中分离噬菌体,在体外和蚊虫肠道验证其裂解能力。方法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宿主菌,在深圳周边河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单、双层平板筛选单一的烈性噬菌体;利用噬斑形成实验验证噬菌体的裂解谱;通过饲喂实验... 目的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宿主菌,从河水中分离噬菌体,在体外和蚊虫肠道验证其裂解能力。方法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宿主菌,在深圳周边河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单、双层平板筛选单一的烈性噬菌体;利用噬斑形成实验验证噬菌体的裂解谱;通过饲喂实验验证噬菌体在埃及伊蚊肠道内的裂解作用。结果从深圳河流污水中成功分离得到一株针对粘质沙雷氏菌的烈性噬菌体SHENZHEN01,该噬菌体噬斑直径1 mm左右(培养10 h),边界清楚;对粘质沙雷氏菌Sm01、Baz01具有明显的裂解能力,对其他粘质沙雷氏菌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无裂解作用;对饲喂埃及伊蚊的粘质沙雷氏菌Sm01仍保持明显的裂解能力。结论该噬菌体裂解作用具有特异性,而且在蚊虫肠道内仍能保持活性,具有可以用来治疗粘质沙雷氏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 裂解 埃及伊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子武 张显 +2 位作者 徐美娟 夏海锋 饶志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8-1024,共7页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为灵菌红素。对Serratiamarcecens JNB5-1产灵菌红素做初步发酵研究,在蔗糖2 g/dL,牛肉膏1.5 g/dL,CaCl21 g/dL,脯氨酸0.75 g/dL,MgSO4.7H2O 0.02 g/dL,FeSO4.7H2O 0.006 g/dL的培养基中发酵72 h后,其发酵产量可达4.13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Serratia marcescens) 红素 筛选鉴定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郝林华 陈靠山 +1 位作者 牛德庆 张玉凤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3,共8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山东东营海岸湿地盐碱滩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海洋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100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确定粘质沙雷氏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山东东营海岸湿地盐碱滩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海洋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100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确定粘质沙雷氏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硫酸铵5g/L,麸皮50g/L,柠檬酸三钠1.0g/L,K2HPO4·3H2O0.3g/L,FeSO4·7H2O 0.05g/L,MgSO4·7H2O 0.5g/L,PH7.2~7.7。发酵最适温度为30℃。通过测定粘质沙雷氏菌在发酵罐中培养的生长曲线,确定发酵时间以28~30h为宜,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约为50×10^8个/mL。将所筛选到的粘质沙雷氏菌应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表明是一株高活性的生物防治拮抗菌。此研究结果为高效率、低成本和工业化生产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海洋菌种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海岸湿地盐碱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 海岸湿地盐碱土 生物防治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摇瓶发酵产灵菌红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丹峰 杨培周 +1 位作者 操丽丽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9-124,共6页
为提高灵菌红素产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一级大豆油、蛋白胨、Na Cl和K2HPO4的添加量分别为4 m L/100 g、1.5%、0.15%和0.1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 为提高灵菌红素产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一级大豆油、蛋白胨、Na Cl和K2HPO4的添加量分别为4 m L/100 g、1.5%、0.15%和0.1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1%、装液量70 m L/250 m L三角瓶、振荡培养转速200 r/min,发酵36 h后,灵菌红素的产量最大,为2.98 g/L。粘质沙雷氏菌的胞外脂肪酶活力为15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 红素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hiC)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魏巍 贺淹才 +1 位作者 方柏山 刘爱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448,共5页
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TCC14041)中克隆出几丁质酶基因(ChiC),将回收纯化的PCR产物与载体pMD18-T连接,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Ch iC,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E.coliDH5α中进行克隆,经BamHI和NheI双酶切验证、核酸序列... 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TCC14041)中克隆出几丁质酶基因(ChiC),将回收纯化的PCR产物与载体pMD18-T连接,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Ch iC,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E.coliDH5α中进行克隆,经BamHI和NheI双酶切验证、核酸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pMD-Ch iC含有几丁质酶C基因(ChiC)。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推测该粘质沙雷氏菌Chi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480个氨基酸组成。预测该蛋白的等电点为5.63,分子量约为52kD。针对粘质沙雷氏菌中的几个几丁质酶基因做了进化树,进而验证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几丁质酶(ChiC)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中的分类;同时对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ChiC)蛋白的高级结构作出了预测,得到其编码的属于18家族的蛋白质高级结构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ChiC基因 粘质沙雷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源粘质沙雷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移斌 艾晓辉 +3 位作者 曹海鹏 杨先乐 姚嘉赟 沈锦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对患病中华鳖(Trionyn sinensi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患病中华鳖肝、肾、脾及腹水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HD01为本... 对患病中华鳖(Trionyn sinensi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患病中华鳖肝、肾、脾及腹水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HD01为本次引发中华鳖病害的病原菌,其对中华鳖的LD50为4.48×106CFU/g。HD01株理化特性与粘质沙雷氏菌一致,16S rRNA序列与粘质沙雷氏菌同源性为99%,综合判定分离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HD01株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及苯唑西林等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拉定、新霉素等7种抗生素耐药。分离菌株HD01是中华鳖病原菌,养殖时可选用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及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Serratia marcescens) 中华鳖(Trionyn sinensis) 鉴定 人工感染 药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