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1
作者 潘晓媛 朱鑫宇 +2 位作者 张孝平 王飞 董正邦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男,47岁。头皮和躯干红色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既往确诊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和丘脓疱疹,部分消退,消退...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男,47岁。头皮和躯干红色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既往确诊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和丘脓疱疹,部分消退,消退处可见暗褐色色素沉着;背部散在分布多量米粒至花生米大暗红色毛囊性丘疹。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计数<300个/μL;CD4∶CD8比值为0.22。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正常,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灶毛囊皮脂腺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炎 脓疱性 嗜酸性 肠道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多模态超声表现1例
2
作者 张哲元 胡佳 +1 位作者 周晰泠 张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1-632,共2页
1病例简介女,39岁,主诉:右侧耳下区肿物20 d。曾有干燥综合征病史。体格检查:右侧腮腺区(耳下)见一明显隆起肿物,质地中等,活动度一般,界限不清,压痛(+),表面皮肤色泽正常,皮温正常,无眼干、口干等症状。常规超声(图1A)提示:右侧腮腺内... 1病例简介女,39岁,主诉:右侧耳下区肿物20 d。曾有干燥综合征病史。体格检查:右侧腮腺区(耳下)见一明显隆起肿物,质地中等,活动度一般,界限不清,压痛(+),表面皮肤色泽正常,皮温正常,无眼干、口干等症状。常规超声(图1A)提示:右侧腮腺内部见大小约3.0 cm×2.8 cm×2.4 cm低回声团,与周边正常组织分界欠清,内可见网格样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稍丰富,为动脉频谱。剪切波弹性成像(图1B)提示:肿块内部的剪切波速度中位值及弹性模量中位值均明显高于周边正常腮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B-细胞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 超声检查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Ig重链类别转换与MMR蛋白、微卫星表型的关系
3
作者 王红霞 陈军 +4 位作者 李静 卢国丰 韩秀华 杨荣 江亚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Ig重链类别转换(CSR)与错配修复(MMR)蛋白、微卫星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MALT淋巴瘤40例作为观察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2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Ig重链类别转换(CSR)与错配修复(MMR)蛋白、微卫星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MALT淋巴瘤40例作为观察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两组Ig G、Ig M、Ig D、Ig 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MLH1、MSH2、MSH6、PMS2的表达情况,应用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观察组肿瘤和瘤旁组织的微卫星表型。结果:观察组单种Ig重链阳性表达(模式Ⅰ)、Ig重链全阴性表达(模式Ⅱ)、多种Ig重链阳性表达(模式Ⅲ)比例分别为65%(26/40)、27.5%(11/40)、7.5%(3/40),对照组分别为0(0/20)、5%(1/20)、95%(19/20)。观察组Ig重链表达模式Ⅰ+Ⅱ比例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P<0.01)。观察组有3例(7.5%)检出MMR蛋白部分缺失,其中2例为MSH6缺失,1例为MSH6和PMS2共同缺失;对照组有1例(5%)检出PMS2缺失,两组间MMR蛋白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检出5例微卫星不稳定(MSI),包括1例低频率MSI(MSI-L)和4例高频率MSI(MSI-H),其中2例MSI-H发生MSH6缺失。将MSI-H或MMR蛋白表达缺失计作阳性结果,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MSI-H率为10%(4/40),略高于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的缺失率(7.5%,3/4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重链表达模式Ⅰ、Ⅱ、Ⅲ组间MMR蛋白缺失率分别为0(0/26)、18.2%(2/11)、33.3%(1/3),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卫星表型MSS、MSI-L、MSI-H组间MMR蛋白缺失率分别为2.9%(1/35)、0(0/1)、50%(2/4),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蛋白缺失与Ig重链表达模式、MSI呈正相关(r=0.41,P<0.05;r=0.48,P<0.05),而Ig重链表达模式与MSI无相关性(r=0.02,P>0.05)。结论:Ig重链CSR检测对MALT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有意义。MALT淋巴瘤存在低频率的MMR蛋白缺失和MSI-H表型,这对研究其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 错配修复蛋白 免疫球蛋白 类别转换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3例临床病理特征
4
作者 张力行 韦黎黎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x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BIOMED-2方法进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患者为1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56岁,组织学表现为肿瘤性小B细胞成分少,主要局限在边缘区,单克隆性PCD细胞数量众多,在扩张的滤泡间区弥漫浸润、融合成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D细胞MUM1、CD38和(或)CD138阳性,Kappa或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基因重排结果显示IGH、IGK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罕见,与多种浆细胞众多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时有一定困难,诊断时需要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 浆细胞分化 眼附属器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弧菌感染早期牙鲆鳃黏膜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特征
5
作者 绳秀珍 毛美霖 +4 位作者 刘英钦 唐小千 邢婧 迟恒 战文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46,共18页
为了解鱼类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对病原菌感染的抵抗及其免疫应答机制,本文对健康和感染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KEGG、GSEA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共获... 为了解鱼类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对病原菌感染的抵抗及其免疫应答机制,本文对健康和感染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KEGG、GSEA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共获得6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34个上调表达基因和286个下调表达基因。随机选取其中8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富集在自噬和免疫反应激活及调节相关的条目中,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白细胞跨内皮迁移、NOD样受体、JAK-STAT等免疫相关通路被激活,与疾病、细胞黏附相关的通路也显著富集。发现与补体激活和抗菌免疫相关的凝集素基因上调表达,以CD209和MBL为代表的C型凝集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且是互作网络的核心基因。同样作为互作的核心基因,模式识别受体tlr13和nlrc3也显著上调表达。另外,凋亡基因boka、bcl2l15,吞噬相关基因lyg、pla2g4c,黏蛋白基因muc5ac、muc5b、muc19,黏膜防御屏障相关基因cldn3d和esama,以及T、B淋巴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其参与机体抗菌免疫应答。这些结果为深入理解鱼类黏膜免疫系统抗病原菌入侵的应答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抗感染应答 相关淋巴组织 转录组 牙鲆 黏膜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1例
6
作者 杨■ 徐如良 毛国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0-480,共1页
关键词 胃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病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7例并临床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思达 谭获 +3 位作者 黄振倩 郑润辉 覃鹏飞 姜桔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7例肺MALT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CD5,CD10,CD23,CyclinD1,Ki-67等)...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7例肺MALT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CD5,CD10,CD23,CyclinD1,Ki-67等)、诊断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3例、女4例,男女比例:1:1.3。平均年龄58岁。4例患者存在吸烟、肺部反复感染等慢性免疫系统刺激因素。无症状体检发现者2例,余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及不规则发热。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性浸润病变,双肺多发者4例,右肺者3例,胸腔积液5例。所有患者均呈CD19(+),CD20(+)。Ki-67阳性率较低。CD5、CD10、CyclinD1阴性。结论:肺MALT大多数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淋巴上皮性涎腺炎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震 李海 +3 位作者 曾铮 刘冲 范钦和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淋巴上皮性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两者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胸腺MALT淋巴瘤和1例LESA...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淋巴上皮性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两者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胸腺MALT淋巴瘤和1例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胸腺MALT淋巴瘤,其中2例伴Sj9gren综合征;镜下胸腺正常结构损毁,增生的淋巴滤泡间可见肿瘤性淋巴样细胞浸润伴明显的淋巴上皮病变,以中心细胞样和单核样B细胞形态为主。瘤细胞表达CD20、PAX-5和BCL-2,其中1例伴显著浆细胞分化者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3例胸腺MALT淋巴瘤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基因检测均示单克隆性重排。LESA样胸腺增生镜下胸腺分叶状结构大体尚存,可见包含增生滤泡的丰富淋巴细胞浸润,胸腺上皮增生伴显著淋巴上皮病变,未见有单核样B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示增生淋巴组织由B和T细胞混合;Ig基因重排检测示多克隆性增生。结论 LESA样胸腺增生和胸腺MALT淋巴瘤均是胸腺少见的淋巴增生性病变,两者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基因重排技术详细分析两者的鉴别要点,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淋巴组织增生 淋巴上皮性涎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徐天蓉 范钦和 +2 位作者 周青 张智弘 郑肇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2-35,I007,共5页
目的:研究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及其与胃粘膜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胃MALT型淋巴瘤,内镜作幽门螺杆菌(HP)培养或尿素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 目的:研究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及其与胃粘膜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胃MALT型淋巴瘤,内镜作幽门螺杆菌(HP)培养或尿素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31例胃MALT型淋巴瘤中低度恶性27例,高度恶性4例。细胞类型以CCL型最常见。免疫表型以IgM为主,缺乏IgD。31例中28例有HP感染(占90.52%)。结论:①低恶MALT型淋巴瘤常见到淋巴上皮病变,滤泡性克隆化和反应性滤泡,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②高恶MALT型淋巴瘤伴有低恶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 粘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相关性淋巴样组织研究概况 被引量:27
10
作者 佘锐萍 高齐瑜 王彩虹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4期29-33,共5页
系统论述了肠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结构及其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功能作用 ,同时 ,概述了肠相关淋巴组织在消化道感染中的可能作用 ,并指出从黏膜免疫的角度来研究畜禽消化道疾病的病原体与消化道粘膜感染的关系是揭示这类疾病发生机理的一... 系统论述了肠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结构及其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功能作用 ,同时 ,概述了肠相关淋巴组织在消化道感染中的可能作用 ,并指出从黏膜免疫的角度来研究畜禽消化道疾病的病原体与消化道粘膜感染的关系是揭示这类疾病发生机理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它将为策划新的防制战略以控制畜禽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和消化道感染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淋巴组织 肠道黏膜免疫 消化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鳃淋巴样组织内免疫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云 姜国良 +1 位作者 姜明 张士璀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72-876,共5页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鲆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鲆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 ,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 :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 ,血窦内主要...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鲆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鲆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 ,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 :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 ,血窦内主要分布着红细胞 ;免疫区位于鳃小片基部 ,血窦腔中分布着各种免疫相关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酸性粒细胞。此外 ,还观察到了泌氯细胞和粘液细胞。研究结果证明 ,牙鲆的鳃在局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PING 淋巴组织 免疫相关细胞 电镜技术 超微结构 血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倩 赖钦声 +1 位作者 崔全才 周炜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本院口腔颌面外科5年来收治的4例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临床分期分别为ⅢA期(1例)和ⅠE期(3... 目的 通过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本院口腔颌面外科5年来收治的4例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临床分期分别为ⅢA期(1例)和ⅠE期(3例),分别给予单纯切除涎腺原发灶、切除涎腺原发灶并术后局部放疗、单纯联合化疗(CHOP方案)及切除涎腺原发灶并术后局部放疗和联合化疗(CHOP方案)。所有病例病情得到完全缓解。结论 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多为无痛性过程,发展缓慢,长期局限。多种治疗均可完全缓解病情,达到无瘤生存状态,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涎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例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朝阳 金政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手术治疗 病理诊断 X-ray钡餐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国辉 汪鸿志 纪小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7,共3页
对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经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和消化性溃疡 (PU)共 86例病人的活检胃粘膜进行Warthin Starry银染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以确定有否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 对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经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和消化性溃疡 (PU)共 86例病人的活检胃粘膜进行Warthin Starry银染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以确定有否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T、B淋巴细胞的增生以及淋巴滤泡形成。结果表明 ,在Hp感染病人中 (5 9例 ,6 8 6 % ) ,有淋巴滤泡者占 35 6 % (2 1/ 5 9) ,发现 6例淋巴上皮病变。而无Hp感染的病人均无淋巴滤泡。Hp感染的有无和感染程度与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和慢性活动性胃炎呈显著相关 (P <0 0 1)。结果提示 ,Hp感染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临床上有必要对存在胃淋巴滤泡 /MALT的病人进行Hp根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螺杆菌感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与肠道黏膜免疫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为 周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720-3722,共3页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是指肠道相关的淋巴样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根据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可将GALT分类为两大部分.即有结构的组织黏膜滤泡和广泛地分布于黏膜固有层中的弥漫...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是指肠道相关的淋巴样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根据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可将GALT分类为两大部分.即有结构的组织黏膜滤泡和广泛地分布于黏膜固有层中的弥漫淋巴组织。黏膜滤泡是免疫应答的传人淋巴区.又称诱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免疫系统 淋巴组织 肠道 黏膜固有层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GALT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定宝 杨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4-246,共3页
在 2 0 0 1年 WHO分类中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MALToma)被划分为 MALT结外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 ,本文作者就其病因。
关键词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影像表现二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云枢 陈学强 +1 位作者 罗庆华 徐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0期722-722,共1页
关键词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影像表现 诊断 病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学聚 周令 +1 位作者 张园 刘玉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7-689,共3页
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EBV)感染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LP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种痘水疱病(HV)样皮疹、合并多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疾病。本病极为罕见,与EBV感染密切相关,预后较典型HV差,易与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HVLL)混淆... 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EBV)感染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LP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种痘水疱病(HV)样皮疹、合并多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疾病。本病极为罕见,与EBV感染密切相关,预后较典型HV差,易与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HVLL)混淆。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因四肢、臀部反复皮疹5年,加重伴发热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水疱病皮肤T细胞淋巴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EB病毒感染 儿童 反复皮疹 系统性疾病 EBV感染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
19
作者 姜帅 董志军 +4 位作者 董微莉 刘俊茹 张子平 黑砚 杨新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眼5例)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泪腺组织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泪腺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边缘区B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和浆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偶见大细胞分布其中,可见肿瘤细胞侵入淋巴滤泡和上皮内,破坏正常结构,形成滤泡定植和淋巴上皮病变。实验组BCL10和MALT1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t=3.237,P=0.003)。结论泪腺MALT淋巴瘤出现了弥漫分布的边缘区B细胞和形态多样的肿瘤细胞、获得性淋巴滤泡及大细胞散在分布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BCL10和MALT1表达上调导致的细胞凋亡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病理形态学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BCL10 MAL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艾滋病急性期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NK细胞表型及功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芳新 王卫 +6 位作者 刘克剑 丛喆 赵长城 熊竞 苏爱华 鞠斌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7-42,共6页
目的研究猴艾滋病毒感染急性期恒河猴肠道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MALTs)NK细胞亚群和功能变化。方法 SIV静脉感染恒河猴后,定期进行动物感染指标测定,并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取肠组织,分离派氏淋巴结单个核细... 目的研究猴艾滋病毒感染急性期恒河猴肠道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MALTs)NK细胞亚群和功能变化。方法 SIV静脉感染恒河猴后,定期进行动物感染指标测定,并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取肠组织,分离派氏淋巴结单个核细胞(peyer's patch mononuclear cells,PPMC)和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amina propria mononuclear cells,LPMC),进行T细胞和NK细胞表面抗体染色,流式分析。结果 SIV感染急性期MALTs CD56CD16+NK细胞亚群比例增幅明显,同时细胞毒性功能增强;CD56-CD16-NK细胞亚群数量减少,功能无明显变化;CD56+CD16+和CD56+CD16-NK细胞数量比例略有增加趋势,但免疫调节功能显著降低。结论SIV感染急性期恒河猴肠道MALTs中NK细胞脱颗粒作用增强,表型功能呈现出较强可塑性。该研究对探索艾滋病粘膜免疫机理、抗病毒治疗及药物研发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感染 恒河猴 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NK细胞 脱颗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