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粘附机理的研究Ⅰ.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粗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詹玲 刘天佳 +3 位作者 岳松龄 张静仪 肖晓蓉 吉庆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3-75,T004,共4页
用冷乙醇沉淀法从变形链球菌培养上清液或用0.5mol/L磷酸盐缓冲液、6mol/L脲和2%SDS溶液从变形链球菌细胞表面分别粗提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细菌粘附抑制实验比较4种粘结素粗提物的... 用冷乙醇沉淀法从变形链球菌培养上清液或用0.5mol/L磷酸盐缓冲液、6mol/L脲和2%SDS溶液从变形链球菌细胞表面分别粗提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细菌粘附抑制实验比较4种粘结素粗提物的种类及粘附活性。结果表明4种粘结素粗提物蛋白组成相似,且4种粗提物均有较强的粘附抑制活性,而从培养上清液中提取变形链球菌粘结素对蛋白生物活性损伤小,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粘结素 粗提方法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粘附机理的研究Ⅱ.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的筛选和分离纯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詹玲 傅明德 +1 位作者 刘天佳 岳松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6-79,T004,共5页
通过DEAE-SephadexA25层析和SepharoseCL-6B层析纯化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地方株WD9463A表面蛋白,用细菌粘附抑制实验筛选变形链球菌粘结素,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 通过DEAE-SephadexA25层析和SepharoseCL-6B层析纯化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地方株WD9463A表面蛋白,用细菌粘附抑制实验筛选变形链球菌粘结素,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双向扩散实验、葡糖基转移酶(GTF)酶活性测定和氨基酸组分分析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表面蛋白P1,分子量约117kD和127kD的非GTF蛋白及两种GTF酶组分可有效竞争抑制变形链球菌粘附,而另一GTF组分则可促进细菌对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粘结素 分离 纯化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放线菌对牙面粘附机理的研究──Ⅱ.与牙面粘附有关的粘性放线菌粘结素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丽娟 刘天佳 岳松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0-323,共4页
本实验通过采用粘性放线菌不同菌株(包括培养上清液蛋白)对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的粘附实验及抗菌毛Ⅰ,Ⅱ的IgG的粘附抑制实验来判断粘性放线菌粘结素存在部位,并确定不同菌毛在粘附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粘性放线菌的粘结素主... 本实验通过采用粘性放线菌不同菌株(包括培养上清液蛋白)对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的粘附实验及抗菌毛Ⅰ,Ⅱ的IgG的粘附抑制实验来判断粘性放线菌粘结素存在部位,并确定不同菌毛在粘附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粘性放线菌的粘结素主要位于菌毛上,并进一步证实两种菌毛共同参与粘性放线菌对牙面的粘附;2.上清蛋白中不含粘结素成份,可能含有有利于细菌凝集的成份;3.粘性放线菌地方株与参考株的菌毛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为预防粘性放线菌地方株的粘附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放线菌 粘结素 牙面粘附机理 口腔细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放线菌与龋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丽娟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粘性放线菌是牙面早期定居细菌之一,它对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现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对粘性放线菌的分类鉴定,粘性放线菌的粘附及与粘附有关唾液蛋白、产酸等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粘性放线菌 牙面粘附 粘结素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