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的高层厚砂型成型工艺研究
1
作者 刘于青 罗凯 +4 位作者 何玉玉 王勇 陈卫东 剡秀秀 曹继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5-128,共4页
粘结剂喷射砂型3D打印技术具有使用材料种类广泛、无需支撑等优点,在汽车工业、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砂型3D打印的分层厚度主要在0.2~0.5 mm,这导致在打印大尺寸铸型时存在打印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工作主... 粘结剂喷射砂型3D打印技术具有使用材料种类广泛、无需支撑等优点,在汽车工业、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砂型3D打印的分层厚度主要在0.2~0.5 mm,这导致在打印大尺寸铸型时存在打印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工作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开展高层厚砂型打印研究,研究了不同分层厚度对砂型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控制粘结剂与固化剂含量保证了高分层厚度下的砂型性能。研究表明,当分层厚度大于0.8 mm时,砂型表面质量和精度不满足大尺寸铸型铸造要求。当分层厚度从0.5 mm增加到0.8 mm时,砂型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达到铸型要求,但抗压强度从12.05 MPa下降到5.04 MPa,不满足铸型清砂铸造要求。在分层厚度为0.8 mm的情况下,将粘结剂、固化剂含量分别提高到2.12%(占砂的质量分数,下同)和0.2%,最终打印的砂型外形结构完整,强度达到7.36 MPa,密度为1.40 g/cm^(3),符合砂型浇注要求。该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3D打印铸型打印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为大尺寸铸件的快速生产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喷射3d打印 铸造砂型 高层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喷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与精度协同优化研究
2
作者 杨阔 王里 李之建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41-2751,共11页
粘结剂喷射3D打印具有精度高、无需支撑等特点,为建筑领域智能建造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粘结剂喷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与精度难以协同的问题,本文基于磷酸镁水泥基胶凝材料体系,研究镁磷比(M/P,摩尔比)、水灰比(W/C)及层厚对试件抗压... 粘结剂喷射3D打印具有精度高、无需支撑等特点,为建筑领域智能建造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粘结剂喷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与精度难以协同的问题,本文基于磷酸镁水泥基胶凝材料体系,研究镁磷比(M/P,摩尔比)、水灰比(W/C)及层厚对试件抗压强度、层理、打印精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的尺寸误差随M/P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W/C的增大而增大。随层厚的增加,试件的层理现象愈加明显。随M/P增大,最高强度对应的W/C降低。增大M/P,试件内部结构变得更致密,试件的抗压强度增大。试件尺寸精度及抗压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铺粉轮移动方向尺寸误差最大,沿层叠方向加载时,试件的抗压强度最高。实现了强度与精度的协同优化,确定材料最优M/P为6、W/C为0.14、层厚为100μm,材料的最优尺寸误差为试件设计尺寸的2.65%,抗压强度为39.1 MPa。该3D打印材料在古建筑表皮修复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推动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 抗压强度 打印精度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粘结剂喷射3D打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宁宁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98-503,共6页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成形,应用前景广阔。镁合金具有质轻、比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好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富开发和应用潜力的“绿色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产品、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由...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成形,应用前景广阔。镁合金具有质轻、比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好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富开发和应用潜力的“绿色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产品、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镁活性高、气化温度低、易氧化和爆炸,增加了镁合金增材制造的难度。而粘结剂喷射技术成形和烧结独立,很适合镁合金增材制造。本文阐述了镁合金粘结剂喷射成形技术并对粘结剂喷射镁合金性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粘结剂喷射成形 镁合金 超固相液相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技术的蕾丝3D打印面料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燕婷 孟家光 +1 位作者 薛涛 刘晓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丰富3D打印面料的花型,增加目前市面上蕾丝面料的外观、风格及品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最佳打印参数为:分层厚度0.20 mm,打印速度90 mm/s,打印温度220℃。以柔性PLA为材料,采用FDM技术,在最佳打印参数下,对3ds ... 为了丰富3D打印面料的花型,增加目前市面上蕾丝面料的外观、风格及品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最佳打印参数为:分层厚度0.20 mm,打印速度90 mm/s,打印温度220℃。以柔性PLA为材料,采用FDM技术,在最佳打印参数下,对3ds Max软件中模拟的模型进行打印,开发出一款具有科技感和时尚感的蕾丝3D打印面料。对蕾丝3D打印面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横向拉伸强力为74 N,纵向拉伸强力为158 N;顶破强力为204 N;横向抗弯长度为30 mm,纵向抗弯长度为32 mm;透气率为3143 L/(m^(2)·s);透湿量为8251 g/[m^(2)·(24 h)]。该研究为3D打印面料的成形精度提升及蕾丝面料的花型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蕾丝 3d打印 FdM技术 面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工艺对粘结剂喷射3D打印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剡秀秀 王勇 +6 位作者 严生辉 罗凯 刘于青 何玉玉 张芸芸 李天才 曹继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3-478,共6页
粘结剂喷射3D打印(Binder jet 3D printing,BJP)作为一种增材制造技术,由于能够以高效率和低成本获得复杂结构材料而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然而,实现高致密、高强度金属材料是BJP的一个难题。通过热重分析、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 粘结剂喷射3D打印(Binder jet 3D printing,BJP)作为一种增材制造技术,由于能够以高效率和低成本获得复杂结构材料而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然而,实现高致密、高强度金属材料是BJP的一个难题。通过热重分析、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致密度和体积收缩率计算、拉伸曲线测试等手段,探究了后处理工艺对粘结剂喷射3D打印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脂阶段,当脱脂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120 min时,不同高度的样品脱脂率均保持在4.5%~5.0%之间。在烧结阶段,晶粒尺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1350℃下烧结,其平均晶粒尺寸为47.27μm。当烧结温度升高到1400℃时,晶粒尺寸增大到51.26μm,且随着烧结保温时间从1 h延长到3 h,晶粒尺寸增大到69.78μm。相应地,316L不锈钢烧结后的致密度从92.20%提高到98.39%,但烧结时间的延长并未提高样品的致密度,这归因于烧结气氛氩气在316L不锈钢中不溶解,当它被困在孔隙中时,压力的增加限制了致密化过程。烧结温度越高,样品强度越高,当样品在1400℃下烧结1 h时,其力学性能最好,此时抗拉强度为536.85 MPa,延伸率为73.74%,继续延长保温时间会由于晶粒尺寸增大以及第二相的增加而使得力学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粘结剂喷射3d打印 脱脂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6
作者 童强 肖帅磊 +2 位作者 姜宇 董秀萍 庞桂兵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1,共7页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食品3D打印技术和激光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包括激光参数(如波长、功率、脉冲等)和工艺优势。同时,指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激光照射下的食品安全、应用局限等问题。最后,对激光技术和食品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3d打印 增材制造 激光技术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粒石墨粉粘结剂喷射3D打印成型工艺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于青 何玉玉 +6 位作者 马龙 王勇 罗凯 张芸芸 剡秀秀 李天才 曹继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81-84,共4页
石墨材料在核工业和铸造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部分增材制造技术效率低、成本高,导致其产业化进展缓慢。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适合多种材料的复杂结构制造,但石墨材料密度低,粉末流动性差,成型强度低,相比其他陶瓷材料更难打印。... 石墨材料在核工业和铸造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部分增材制造技术效率低、成本高,导致其产业化进展缓慢。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适合多种材料的复杂结构制造,但石墨材料密度低,粉末流动性差,成型强度低,相比其他陶瓷材料更难打印。本工作通过对石墨粉末进行改性造粒以满足粘结剂喷射3D打印对粉体流动性的要求,实现了复杂石墨生坯的3D打印成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性石墨粉末打印的石墨生坯外形结构完整,石墨生坯的抗弯强度最高可达0.65 MPa。所打印石墨坯体的表面质量较好,力学性能基本满足微细石墨结构件后续工艺要求。该技术可实现高性能、高附加值、定制化石墨的有效制造,进一步拓宽复杂石墨结构件应用范围,有利于推动石墨3D打印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喷射 3d打印技术 饱和度 粉末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微型化、智能化环境分析仪器研制中的应用
8
作者 冯锦聪 王丁一 +1 位作者 李莹莹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9-1777,共9页
为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高通量操作及智能数据处理需求,微型化与智能化已成为环境分析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研发模式面临周期长、成本高、定制化难等问题,3D打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环境分析... 为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高通量操作及智能数据处理需求,微型化与智能化已成为环境分析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研发模式面临周期长、成本高、定制化难等问题,3D打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环境分析仪器革新提供了新途径。3D打印可大幅缩短“设计-加工-优化”周期,降低成本,能够实现个性化设计及复杂微结构的精准制造,为环境分析仪器的微型化及智能化奠定硬件基础。此外,3D打印集成其他数字化技术有望推动检测网络构建与云端协同分析。该文总结了3D打印在个性化环境分析仪器研制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以期为今后微型化、智能化环境分析仪器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析仪器研制 3d打印 微型化 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慧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3D打印技术日益流行,尤其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在畜牧兽医手术中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中的优势。论... 3D打印技术日益流行,尤其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在畜牧兽医手术中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中的优势。论文详细阐述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收集、模型设计、验证测试及用户反馈。最后,结合临床应用案例,探讨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经济性、可持续性以及对动物福利的影响。通过对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的讨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畜牧兽医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兽医 手术工具 设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部件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涛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83-185,189,共4页
采用3D打印技术提升复杂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设计水平和质量,突破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对于推动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分析了机械零部件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基... 采用3D打印技术提升复杂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设计水平和质量,突破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对于推动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分析了机械零部件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部件设计与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D打印技术显著缩短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周期,提高了零部件强度,减轻了重量,优化了复杂形状的制造流程,实现了多零件整合,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机械零部件 设计优化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矿砂在砂型3D打印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孙冠琳 李天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9-343,共5页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砂型3D打印技术在复杂铸件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铬矿砂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硬度、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良好的透气性,成为砂型3D打印中的理想材料。本文综述了砂型3D打印技术的原理、打印工艺...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砂型3D打印技术在复杂铸件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铬矿砂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硬度、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良好的透气性,成为砂型3D打印中的理想材料。本文综述了砂型3D打印技术的原理、打印工艺流程及铬矿砂在铸造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铬矿砂在砂型3D打印技术中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发现采用砂型3D打印技术在铸造周期、成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铸件合格率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铸造方法,还能显著减少铸造缺陷,提升生产效率。对铬矿砂在砂型3D打印技术中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矿砂 砂型3d打印 铸造技术 砂型性能 铸件质量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介入窑制玻璃工艺的运用
12
作者 张翼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3D打印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分支。该技术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且在...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3D打印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分支。该技术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且在工艺美术行业也展现出无尽的创意与可能性。3D打印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也为工艺美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制玻璃工艺 3d打印技术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研发3D打印核部件和燃料新型检测技术
13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39,共1页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爱达荷国家实验室近日联合开发了名为西摩格(Simurgh)的创新算法,可大幅提升3D打印核反应堆部件和核燃料的检测效率。该算法结合物理模拟与神经网络技术,能够重建更精确的图像,将X射线扫描次数大幅减少,扫描时间...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爱达荷国家实验室近日联合开发了名为西摩格(Simurgh)的创新算法,可大幅提升3D打印核反应堆部件和核燃料的检测效率。该算法结合物理模拟与神经网络技术,能够重建更精确的图像,将X射线扫描次数大幅减少,扫描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5%,同时将缺陷检测精度提高4倍,有效降低操作员的辐射照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神经网络技术 扫描时间 新型检测技术 辐射照射 缺陷检测 X射线扫描 联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IO模式在中职3D打印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崇宁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121-123,共3页
随着工程领域技术的不断变革,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在企业环境下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要进一步提高。采用CDIO模式进行课程教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文章以3D打印技术课程为例,将CDIO模式应用于课堂,提高学生对3... 随着工程领域技术的不断变革,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在企业环境下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要进一步提高。采用CDIO模式进行课程教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文章以3D打印技术课程为例,将CDIO模式应用于课堂,提高学生对3D打印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提升知识水平、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合作能力等,为培养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基础。文章还简要介绍了CDIO模式下中职3D打印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CdIO模式 中职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握裹力
15
作者 崔宏志 曹乐乐 +1 位作者 曹香鹏 巫烁理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6,共7页
为解决直接插入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中的空隙问题,提出了原位涂层技术.分别使用自密实砂浆与超细灌浆水泥作为原位涂层材料,制备了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研究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拉拔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水泥基材料对钢筋进... 为解决直接插入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中的空隙问题,提出了原位涂层技术.分别使用自密实砂浆与超细灌浆水泥作为原位涂层材料,制备了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研究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拉拔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水泥基材料对钢筋进行原位涂层,可以得到密实的钢筋-混凝土界面,与直接插入技术相比,拉拔强度得到了最大345.0%的提升;钢筋拉拔曲线符合常规的四段式.这证明使用水泥基材料的原位涂层技术可以实际应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加筋工艺中,并有效提升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为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创新方法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原位涂层 自密实砂浆 超细灌浆水泥 加筋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常规CT检查患者44例(常规组)、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检查患者43例(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和联合组的病变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45%(42/44)、100%(4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01,P值=0.157)。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降低(P<0.05),切缘宽度增加(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常规组的31.82%(P<0.05)。结论:使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包括准确定位病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CT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肉发色剂微胶囊化亚铁血红素肽的制备及在3D打印中的应用
17
作者 夏春月 刘慧雯 +3 位作者 邱铖铖 吴本刚 孙冲 王道营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6-789,共14页
植物基人造肉作为新型模拟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然而由于缺乏动物源血红素,无法呈现动物肉的颜色,因此肉色模拟是人造肉技术发展的一个难点。为获得与动物肉相同色泽和质地的植物基人造肉,本研究从血红素蛋白质发色机制出发,优... 植物基人造肉作为新型模拟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然而由于缺乏动物源血红素,无法呈现动物肉的颜色,因此肉色模拟是人造肉技术发展的一个难点。为获得与动物肉相同色泽和质地的植物基人造肉,本研究从血红素蛋白质发色机制出发,优化了酶解提取亚铁血红素肽的方法,制备结构稳定、色泽良好的微胶囊化亚铁血红素肽,并作为人造肉发色剂添加到植物蛋白质基础材料中,采用3D打印技术改善了人造肉的质地、口感,并获得了满意的肉色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安全、高效的人造肉发色剂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还实现了鸡血的高价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肉发色剂 亚铁血红素肽 微胶囊化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4J36合金研究进展及红外应用前景
18
作者 方志浩 高依然 +3 位作者 田亚 王冠 付志凯 张磊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0-846,共7页
4J36因瓦合金由于低热胀系数而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元器件封接、航空航天、精密测量、海洋运输等领域。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工艺走进4J26因瓦合金构件制备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3D打印4J36因瓦合金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 4J36因瓦合金由于低热胀系数而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元器件封接、航空航天、精密测量、海洋运输等领域。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工艺走进4J26因瓦合金构件制备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3D打印4J36因瓦合金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SLM成型技术是制备4J36因瓦合金的主流3D打印技术,其成型的材料与传统制造工艺成型的材料相近的热胀系数从0℃~100℃可达到1.8×10-6/K,材料的致密度可达到99.5%以上,极限抗拉强度可达到450 MPa以上,报道的打印的孔隙率达到0.4%,需要进一步降低,总体而言3D打印因瓦合金构件已逐步具备工程应用的可能。同时结合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零部件特点,指出3D打印4J36因瓦合金构件在红外应用存在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4J36因瓦合金 研究进展 红外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3D打印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广明 艾明理 +3 位作者 宋道森 段培开 黄杰 兰红波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6,共11页
压电陶瓷因具有压电性、介电性、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声传感器、声换能器、超声马达等领域。随着电子器件向着小型化、便携式发展,市场对小型且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压电陶瓷的需求逐渐增大。采用传统技术制造的压电陶瓷虽能表... 压电陶瓷因具有压电性、介电性、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声传感器、声换能器、超声马达等领域。随着电子器件向着小型化、便携式发展,市场对小型且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压电陶瓷的需求逐渐增大。采用传统技术制造的压电陶瓷虽能表现出良好的压电性能,但对于复杂结构的制造仍然存在挑战。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根据三维模型数据并采用材料逐层累加的方式直接制造出实体零件的先进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无需模具,可根据器件的形状设计并通过3D数字化模型直接制造实体零件,实现了零件“自由制造”,解决了许多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问题,并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本文综述了当前增材制造技术在压电陶瓷制造中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压电陶瓷在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增材制造压电陶瓷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增材制造 3d打印 制造技术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建筑底层荷载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大旺 杨欢 李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6-97,共12页
3D打印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一项新工艺,具有无模板,建造效率高的特点,与传统混凝土不同,由于逐层堆积的建造方式,底层混凝土已成为3D打印建筑的主要受力部位,因此提高底层结构的承载力也成为了提高3D打印建筑可建造性和结构稳定性... 3D打印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一项新工艺,具有无模板,建造效率高的特点,与传统混凝土不同,由于逐层堆积的建造方式,底层混凝土已成为3D打印建筑的主要受力部位,因此提高底层结构的承载力也成为了提高3D打印建筑可建造性和结构稳定性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对比了传统的施工工艺与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不同;概括了底层混凝土因上层混凝土重力而产生的正应力、剪切应力以及描述两者关系的受力模型;并分析了底层混凝土因受力的非均质化而产生的变形,所导致的打印结构失效;并提出了三种优化底层荷载的方法: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进行打印、提高混凝土的静态屈服应力和选择合理的打印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技术 底层荷载 受力模型 变形 结构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