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类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红霞 张改生 +1 位作者 张龙雨 牛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8,74,共5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粘类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方法】选取具有高恢复力的恢复系亲本材料rk5451为父本与ms(Kots)-90-110杂交,F1代再与保持系90-110回交,以ms(Kots)-90-110/rk5451//90-110的BC1F1代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粘类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方法】选取具有高恢复力的恢复系亲本材料rk5451为父本与ms(Kots)-90-110杂交,F1代再与保持系90-110回交,以ms(Kots)-90-110/rk5451//90-110的BC1F1代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定位于1B短臂染色体上的18对SSR引物和6B染色体上的47对SSR引物对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结果】初步筛选出Wms273和Wmc406 2对揭示育性恢复基因多态性的引物,用132株BC1F1回交群体对这2对引物进行进一步检测,得出Wmc406与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BS上的恢复基因连锁,遗传距离约为7.6 cM。【结论】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是由1对主效恢复基因和多对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标记Wmc406可直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 恢复基因 SSR分子标记 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