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莒县招贤~宿迁晓店段)变形产物中的微观粘滑与蠕滑标志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大全 汤有标 +3 位作者 李杰 刘加灿 高玉峰 鲍斯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莒县招贤~宿迁晓店段断裂变形产物进行定向采集、原态固结,对其进行显微观测,结合宏观和实验岩石学资料分析,归纳出反映该活动断裂段运动特性的微观粘滑与蠕滑标志,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断裂带 微破裂 粘滞滑动 蠕滑模式 郯庐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粘滑摩擦增温的理论分析及其对TL,ESR测龄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力刚 黄培华 +2 位作者 傅容珊 黄建华 徐耀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采用断层位错模式,考虑了具有一定宽度的断层在其粘滑过程中,断层摩擦应力和滑动速度随粘滑过程的变化情况,由此计算了粘滑所产生的摩擦增温,并将结果与不考虑摩擦应力变化、不考虑滑动速度变化或忽略断层宽度时的情况作了比较。结果表... 采用断层位错模式,考虑了具有一定宽度的断层在其粘滑过程中,断层摩擦应力和滑动速度随粘滑过程的变化情况,由此计算了粘滑所产生的摩擦增温,并将结果与不考虑摩擦应力变化、不考虑滑动速度变化或忽略断层宽度时的情况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断层滑动时,摩擦应力和滑动速度随时间的改变及断层的宽度将对断层摩擦增温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岩石中孔隙和孔隙流体的存在,摩擦应力在断层粘滑过程中有较大变化。取断层滑动速度为Brune 震源时间函数形式,考虑摩擦应力的变化及一定的断层宽度,计算得到的摩擦增温值较以往的计算结果偏小。这个结论对测定断层活动年代的热释光(TL)和电子自旋共振(ESR) 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滑动 热释光法 ESR测龄 摩擦增温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