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支撑变形时安装非线性粘滞消能器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波 黄晓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数值模拟,揭示了线性和非线性粘滞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幅值与所在层的层间位移幅值之间的关系,总结提出了考虑支撑变形时安装非线性粘滞消能器结构的实用抗震设计步骤。上述研究结果拓展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 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数值模拟,揭示了线性和非线性粘滞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幅值与所在层的层间位移幅值之间的关系,总结提出了考虑支撑变形时安装非线性粘滞消能器结构的实用抗震设计步骤。上述研究结果拓展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粘滞消能器部分的设计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数值模拟 粘滞消能器 抗震设计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局部粘滞消能支撑的框架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波 蒋小青 +1 位作者 林少书 钟秀葵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3-229,共7页
提出了具有位移放大效应的局部粘滞消能支撑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开展了设置该类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反复加载试验,初步考察了节点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对比试验与常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装该类支撑后节... 提出了具有位移放大效应的局部粘滞消能支撑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开展了设置该类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反复加载试验,初步考察了节点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对比试验与常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装该类支撑后节点的耗能能力明显提高,梁端位移幅值较大时提高幅度可达200%以上,大大改善了节点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放大 粘滞消能器 支撑 节点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建设大厦消能减震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陆伟东 刘伟庆 陈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6,共5页
宿迁市建设大厦,21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按Ⅷ度(0.3g)进行抗震设防;由于建筑部分楼层层间位移超过《规范》要求,因此在部分楼层增设消能支撑,通过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比来降低结构的位移反应。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框架-... 宿迁市建设大厦,21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按Ⅷ度(0.3g)进行抗震设防;由于建筑部分楼层层间位移超过《规范》要求,因此在部分楼层增设消能支撑,通过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比来降低结构的位移反应。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框架-抗震墙结构中增设消能支撑,可以较为经济地控制结构薄弱层的位移,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储备。本文可为高烈度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支撑 框架-抗震墙结构 粘滞消能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教育大厦消能减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曙光 刘伟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63-68,共6页
对地处地震高烈度区的宿迁市教育大厦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采用消能减震支撑框架结构体系代替传统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进行了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消能装置的数量及布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消能减震支撑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 对地处地震高烈度区的宿迁市教育大厦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采用消能减震支撑框架结构体系代替传统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进行了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消能装置的数量及布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消能减震支撑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更高的安全储备,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为高烈度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支撑 框架 结构设计 粘滞消能器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医疗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应用研究
5
作者 孙锐 张佳琳 于东杰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5-798,共14页
医疗类建筑是抗震救灾的重要场地,如何保证医疗建筑在发生地震时实现“大震不倒”甚至“功能不中断”,成为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对于位于发震断层附近的医疗类建筑,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采用粘滞阻尼器作为一种消能减震的手段,将减震结... 医疗类建筑是抗震救灾的重要场地,如何保证医疗建筑在发生地震时实现“大震不倒”甚至“功能不中断”,成为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对于位于发震断层附近的医疗类建筑,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采用粘滞阻尼器作为一种消能减震的手段,将减震结构与非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遇地震工况下,粘滞消能器发生轴向拉压变形开始耗能,能够提供3%的附加阻尼比,主体结构地震力减小,结构构件尺寸较非减震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医疗建筑的使用要求;罕遇地震工况下,设置粘滞消能器的结构X与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214和1/230,结构塑性铰分布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准则,整体结构基本满足“大震下功能不中断”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震断层 医疗建筑 粘滞消能器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