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塑性高粘流体垂直管内流动沸腾CHF
1
作者 刘均洪 叶林 +2 位作者 柳和生 任建勋 丁海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8-72,共5页
以CMC水溶液为介质,对高粘幂律流体进行了垂直管内流动沸腾超临界热流的研究。测定了31组临界热流数据,建立了临界热流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为17.7%。
关键词 临界热流 流动沸腾 粘流体 垂直管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变物性流体垂直管内流动传热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均洪 顾培韵 +2 位作者 潘勤敏 孙建中 潘祖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6-372,共7页
对高粘变物性流体管内传热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高粘流体传热时径向温差很大,采用较小的加热管径可以有效地减小径向温差.
关键词 粘流体 传热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内高粘假塑性流体流动沸腾传热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均洪 叶林 +1 位作者 任建勋 柳和生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2-45,共4页
用高粘流体进行了垂直管内流动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建立了流动沸腾传热给热系数关联式。
关键词 传热 粘流体 垂直管 流动沸腾传热 塑性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流体的界面滑移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平 雒建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5-752,共8页
首先指出经典润滑理论中的边界无滑移条件已不再适用于具有极限剪应力的粘塑性流体润滑.而后,通过确定最大剪应力位置和加入剪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界面滑移后的润滑方程.在联立求解不同区域的润滑方程基础上,对界面滑移的开始位置... 首先指出经典润滑理论中的边界无滑移条件已不再适用于具有极限剪应力的粘塑性流体润滑.而后,通过确定最大剪应力位置和加入剪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界面滑移后的润滑方程.在联立求解不同区域的润滑方程基础上,对界面滑移的开始位置及扩展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不同膜厚比下滑移对润滑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流体 界面滑移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时变流体在砂砾层中的渗透扩散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焕校 唐良智 +1 位作者 周立祥 李振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60-64,69,共6页
针对Maag公式做了进一步改进,采用颗粒有效粒径和浆液粘滞度来表示压力流量和扩散半径之间的关系,对方程进行数值积分代替现有的平均粘度值和初始粘度值,使得理论上对压力的计算更加精确。
关键词 砂砾层 注浆 渗透系数 时变流体 压力 流量 扩散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粘弹流体平板收缩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阮春蕾 欧阳洁 +1 位作者 赵智峰 刘德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157,162,共5页
基于线性PTT本构模型对非等温粘弹流体4∶1平板收缩流进行了模拟,其中分子松弛时间、聚合物黏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通过WLF公式描述。控制方程采用同位网格有限体积法求解,速度-压力以及速度-应力间的耦合采用动量插值技术处理。文中给出... 基于线性PTT本构模型对非等温粘弹流体4∶1平板收缩流进行了模拟,其中分子松弛时间、聚合物黏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通过WLF公式描述。控制方程采用同位网格有限体积法求解,速度-压力以及速度-应力间的耦合采用动量插值技术处理。文中给出了不同We数下粘弹流体等温和非等温情况下流场和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温度对流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考察了Pe数、We数以及能量方程中参数k对温度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 非等温 PTT本构模型 WLF公式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流体在分层介质中的流动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邰英楼 高雷阜 章梦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0-551,共2页
分析了地下流体矿藏在开采过程中渗流流动复杂性机理,介绍了粘塑性流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均匀介质和分层均匀介质中渗流流动规律,并定性研究了粘塑流体在非均匀介质中的流动特性。
关键词 塑性流体 孔隙介质 渗流流动规律 分层介质 地下液体矿藏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流体在旋转圆盘上的流动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椿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21-427,共7页
本文对两种情况导出了描述粘塑性流体在旋转圆盘上流动的基本方程。分别用摄动方法和数值方法得到了方程的解。这就有可能去计算薄膜的厚度分布。经计算发现有两种类型的厚度分布。对于粘度和屈服应力都与径向坐标r无关的粘塑性流体,... 本文对两种情况导出了描述粘塑性流体在旋转圆盘上流动的基本方程。分别用摄动方法和数值方法得到了方程的解。这就有可能去计算薄膜的厚度分布。经计算发现有两种类型的厚度分布。对于粘度和屈服应力都与径向坐标r无关的粘塑性流体,厚度h随r的增加而减小。对于粘度和屈服应力都是时间和r的函数的Bingham流体,厚度h随r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流动 塑性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ans-Johnson流变模型粘塑性流体弹流润滑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剑平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推导了基于Evans-Johnson流变模型的雷诺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基于理想粘塑性流变模型的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Evans-Johnson流变模型和基于理想粘塑性流变模型所得到的油膜压力分布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基... 推导了基于Evans-Johnson流变模型的雷诺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基于理想粘塑性流变模型的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Evans-Johnson流变模型和基于理想粘塑性流变模型所得到的油膜压力分布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基于二者的油膜厚度却有很大的不同;在大滑滚比的工况下,由前者所得的中心膜厚度比由后者所得的中心膜厚度低,表明在考虑润滑剂粘塑性的弹流润滑研究中,选用合适的润滑剂流变模型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ns-Johnson流变模型 塑性流体 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化粘弹流体流的自适应亏量校正算法研究(英文)
10
作者 张运章 魏红波 侯延仁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7-940,共14页
本文研究粘弹性非牛顿流体的数值计算问题.粘弹性非牛顿流体是介于流体和固体之间的,具有复杂本构关系的物质.由于该问题极其复杂,它的数值模拟非常困难.本文将预估校正方法和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了线性化粘弹流体流.理论上得... 本文研究粘弹性非牛顿流体的数值计算问题.粘弹性非牛顿流体是介于流体和固体之间的,具有复杂本构关系的物质.由于该问题极其复杂,它的数值模拟非常困难.本文将预估校正方法和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了线性化粘弹流体流.理论上得到了自适应预估校正方法的可依赖后验误差估计.最后给出一些数值试验验证了自适应预估校正方法对于线性化粘弹流体流的有效性.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更复杂的粘弹性非牛顿流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化流体 有限元方法 自适应预估校正算法 后验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塑性流体田菁凝胶本构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健 江体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石油开采过程中常用的田菁凝胶压裂液为体系,导出了一个描述粘弹塑性流体流变性质的积分型本构方程.通过稳态测粘流实验得到了方程的参数,并利用本构方程分析了小振幅振荡流和挤出胀大流.实验表明,方程计算值能够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相吻... 以石油开采过程中常用的田菁凝胶压裂液为体系,导出了一个描述粘弹塑性流体流变性质的积分型本构方程.通过稳态测粘流实验得到了方程的参数,并利用本构方程分析了小振幅振荡流和挤出胀大流.实验表明,方程计算值能够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同时,利用此本构方程对黄原胶、瓜胶的流变性质进行的分析表明,该方程也适用于这两种凝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凝胶 压裂液 弹塑性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致流变流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恒超 沈家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1-55,共5页
综述电场致流变流体在制备、机理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流变性 电致流变流体 电致粘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2(CH_2)_2NH(CH_2)_3Si(OEt)_3/SiO_2ER流体的流变特性
13
作者 黄恒超 沈家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研究用二氧化硅负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2NH(CH2)3Si(OEt)3]作为分散颗粒制备的电流变(ER)流体的流变行为。结果发现,流体具有宾汉流体的特点。以硅油为分散介质,含... 研究用二氧化硅负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2NH(CH2)3Si(OEt)3]作为分散颗粒制备的电流变(ER)流体的流变行为。结果发现,流体具有宾汉流体的特点。以硅油为分散介质,含20%(W/V)分散颗粒的流体,不添加任何活化剂,在剪切速率(r)为8.066s-1时,电场强度(E)从0升至1.50kV/mm,表观粘度(ηa)从0.35Pa·s增大到26.5Pa·s。r提高,ηa降低。改变电场强度、分散颗核含量、分散介质种类和添加极性分子,可以改变流体的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但不能改变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流体 电致粘流体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粘性耗散的动态黏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永洪 孙晓辉 瞿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170,174,共4页
基于剪切功率的耗散机理,提出了一种计算振动剪切流场中聚合物熔体动态黏度的粘性耗散法,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运用粘性耗散法,计算了简单振动剪切流场中Maxwell流体的动态黏度,得到了与传统方法相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基于剪切功率的耗散机理,提出了一种计算振动剪切流场中聚合物熔体动态黏度的粘性耗散法,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运用粘性耗散法,计算了简单振动剪切流场中Maxwell流体的动态黏度,得到了与传统方法相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讨论振动叠加流场中Maxwell流体的动态黏度,分析了粘性耗散法的应用局限性。最后,通过动态流变实验,发现粘性耗散法对于小振幅范围的振动剪切流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耗散 动态黏度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流动的间断有限元模拟
15
作者 郭虹平 欧阳洁 +1 位作者 杨广辉 周文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62,共11页
针对传统有限元法求解Oldroyd-B本构方程时需加入稳定化方案的缺点,本文基于非结构网格给出了统一间断有限元求解框架.该框架包含采用IPDG(interior penalty discontinuous Galerkin)求解质量方程和动量方程,与采用RKDG(RungeKutta disc... 针对传统有限元法求解Oldroyd-B本构方程时需加入稳定化方案的缺点,本文基于非结构网格给出了统一间断有限元求解框架.该框架包含采用IPDG(interior penalty discontinuous Galerkin)求解质量方程和动量方程,与采用RKDG(RungeKutta discontinuous Galerkin)求解本构方程这两个核心.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求解Oldroyd-B本构方程时无需加入稳定化方案,实施比有限元法简便,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有效地模拟包含应力奇异点的复杂粘弹流动问题,进而揭示非牛顿粘弹流动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有限元 非结构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压缩对高体份SiC_p/Al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莉 王小俐 +1 位作者 崔岩 任学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7,共6页
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出结构/热控一体化的高体份(~55%)SiCp/Al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高于基体熔点)压缩实验。利用XRD和SEM观察分析了高温压缩参数对复合材料相组成及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压缩后高体份SiCp/A... 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出结构/热控一体化的高体份(~55%)SiCp/Al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高于基体熔点)压缩实验。利用XRD和SEM观察分析了高温压缩参数对复合材料相组成及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压缩后高体份SiCp/Al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仍为Al,SiC及少量Si和Mg2Si,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高体份SiCp/Al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变形后,基体仍保持连续,颗粒在压力作用下会翻转、部分颗粒会破碎,颗粒尺寸及分布均匀性等组织特性受高温变形参数控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SiC颗粒的尺寸一致性、圆整度及分布均匀性有所提高;高体份SiCp/Al能复合材料在基体熔点以上的材料状态可视为粘流体,并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使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后组织特性呈现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高温压缩 粘流体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液体垂直向下流动沸腾流型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均洪 叶林 柳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采用透明导电玻璃管,进行了流动沸腾流型实验研究。观察到一种新的流型:闪蒸沸腾。建立了流型判别式。
关键词 流动沸腾 流型 两相流 流体 粘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液体垂直向下流动沸腾传热
18
作者 刘均洪 叶林 柳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用大电流直接通电加热不锈钢管,进行了高粘流体流动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建立了流动沸腾传热给热系数关联式。
关键词 流动沸腾 传热 粘流体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液体垂直向下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实验
19
作者 叶林 刘均洪 +1 位作者 柳和生 严以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用高粘幂律流体进行了垂直向下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实验研究,建立了临界热流关联式。
关键词 临界热流 流动沸腾 粘流体 热流
全文增补中
带有内外组合桨的搅拌设备内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会 潘家祯 +2 位作者 崔宁 孔令超 杨燕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利用滑移网格法计算了以一定转速比反向旋转的内外组合桨搅拌的搅拌设备内的流场,工作介质分别选取98%甘油和1.5%(wt)CMC水溶液。通过对单桨与内外组合桨产生的流场进行对比,研究了搅拌设备内不同高度处速度、速度变化率、表观粘度及剪... 利用滑移网格法计算了以一定转速比反向旋转的内外组合桨搅拌的搅拌设备内的流场,工作介质分别选取98%甘油和1.5%(wt)CMC水溶液。通过对单桨与内外组合桨产生的流场进行对比,研究了搅拌设备内不同高度处速度、速度变化率、表观粘度及剪切速率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采用内外组合桨,介质为中粘牛顿流体时,在罐内主体区远离罐壁区域径向速度受到一定削弱,但在某些局部区域被增强,而对于假塑性流体径向速度总体上得到增强。采用内外组合桨可以加强轴向循环,改善搅拌设备近壁区的流动状况,且对假塑性流体流动状况的改善要优于中粘牛顿流体,另外还可以显著地提高搅拌设备内的剪切速率,同时使剪切速率的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组合桨 搅拌设备 数值研究 牛顿流体 假塑性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