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化过程粘性耗散功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晋湘 刘联胜 +2 位作者 杨华 傅茂林 王海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建立了一个液滴雾化破碎模型 ,并利用它对雾化过程中克服液体的粘滞性和表面张力所需要的功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从理论上得到了粘性耗散功和克服表面张力的功在雾化总能量中占有的比例。
关键词 粘性耗散 表面张力 雾化过程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聚合熔体粘性耗散尺度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斌 王敏杰 +1 位作者 于同敏 赵丹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针对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流动粘性耗散变化规律,基于流体能量方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随着通道特征尺寸的减小,粘性耗散项在能量方程中所占比例在增加,表明粘性耗散作用在增强。选用当量直径分别为1000μm、500μm、350μm的矩形截面和圆形截... 针对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流动粘性耗散变化规律,基于流体能量方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随着通道特征尺寸的减小,粘性耗散项在能量方程中所占比例在增加,表明粘性耗散作用在增强。选用当量直径分别为1000μm、500μm、350μm的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毛细管口模,以高密度聚乙烯进行不同温度与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性耗散实验,计算了单位长度粘性耗散温升。结果表明,随着通道特征尺寸的减小,单位长度粘性耗散温升在增加。当剪切速率从低向高变化时,特征尺寸较小的毛细管口模单位长度温升增加较快。因此,随着通道特征尺寸的减小,粘性剪切摩擦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耗散 微通道 聚合物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内部流动粘性耗散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布文峰 刘志刚 赵耀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3,共4页
为深入了解微管内部流动及换热机理,对液体在微管内部流动引起的粘性耗散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以蒸馏水为工质,流过内径为25μm及50μm微光滑石英管,采用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红外热成像测量液体粘性耗散导致的... 为深入了解微管内部流动及换热机理,对液体在微管内部流动引起的粘性耗散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以蒸馏水为工质,流过内径为25μm及50μm微光滑石英管,采用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红外热成像测量液体粘性耗散导致的微管壁面的温度场变化,获得精确的微管外壁温度分布.同时利用SIMPLEC计算方法对其内部流动耗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微管内部流动雷诺数Re和流体温升的关系.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表明忽略粘性耗散的影响会最终影响微管摩擦系数和Re数的表观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 微尺度传热粘性耗散 红外热像仪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注塑充模流动中的粘性耗散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同敏 贝海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4-168,共5页
微注塑成型中的粘性耗散效应引起的熔体充模流动行为变化,直接影响微塑件的成型质量。应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与微尺度口模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等组成的测量装置,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体以不同剪切速率和口模入口温度,流... 微注塑成型中的粘性耗散效应引起的熔体充模流动行为变化,直接影响微塑件的成型质量。应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与微尺度口模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等组成的测量装置,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体以不同剪切速率和口模入口温度,流经直径350μm和500μm而长径比不同口模时的粘性耗散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通道中的熔体粘性耗散效应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明显增强,随通道直径的减小和入口熔体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但通道直径一定时,长径比的增大也会导致粘性耗散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塑成型 充模流动 粘性耗散 出口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强迫对流传热中粘性耗散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军 杜建华 王补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79-982,共4页
分析了多孔介质强迫流动传热中粘性耗散的特点,建立了考虑粘性耗散作用的平行平板间多孔介质强迫流动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考察了雷诺数Re、修正的埃克特数Ec′、板间距与颗粒直径比Rh以及不同截面位置x/h处的影响.... 分析了多孔介质强迫流动传热中粘性耗散的特点,建立了考虑粘性耗散作用的平行平板间多孔介质强迫流动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考察了雷诺数Re、修正的埃克特数Ec′、板间距与颗粒直径比Rh以及不同截面位置x/h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中粘性耗散的作用远大于不填充多孔介质时的粘性耗散的作用,并随着Re、Ec′、Rh及x/h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多孔介质 粘性耗散 强迫对流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粘性耗散的动态黏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永洪 孙晓辉 瞿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170,174,共4页
基于剪切功率的耗散机理,提出了一种计算振动剪切流场中聚合物熔体动态黏度的粘性耗散法,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运用粘性耗散法,计算了简单振动剪切流场中Maxwell流体的动态黏度,得到了与传统方法相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基于剪切功率的耗散机理,提出了一种计算振动剪切流场中聚合物熔体动态黏度的粘性耗散法,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运用粘性耗散法,计算了简单振动剪切流场中Maxwell流体的动态黏度,得到了与传统方法相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讨论振动叠加流场中Maxwell流体的动态黏度,分析了粘性耗散法的应用局限性。最后,通过动态流变实验,发现粘性耗散法对于小振幅范围的振动剪切流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耗散 动态黏度 粘弹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耗散对重力波波包共振相互作用的影响
7
作者 易帆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数值方法考察了粘性耗散对重力波波包共振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性耗散不仅衰减相互作用波的能量,而且强烈地影响波包之间局地能量的传递,使波包的形状发生进一步的改变.粘性耗散减缓相互作用过程的发展,阻止高波数的次... 采用数值方法考察了粘性耗散对重力波波包共振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性耗散不仅衰减相互作用波的能量,而且强烈地影响波包之间局地能量的传递,使波包的形状发生进一步的改变.粘性耗散减缓相互作用过程的发展,阻止高波数的次级波与主波进行相互作用.在低热层高度上,耗散过程占支配地位,三波能量演变的特征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大尺度主波通过与小尺度次级波的相互作用,更快地实现对大气的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波 共振相互作用 粘性耗散 波包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耗散对微管内部液体温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建坤 孙立 +1 位作者 梁世强 刘志刚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7,62,共6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内径分别为19.6μm和44.2/μm石英管,实验研究了粘性耗散对微管内部流动的影响。采用微区热成像技术,使用红外成像仪加特种放大镜头测量了微管内部由于粘性耗散导致的温升△T,同时测量到相应的压降与流量...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内径分别为19.6μm和44.2/μm石英管,实验研究了粘性耗散对微管内部流动的影响。采用微区热成像技术,使用红外成像仪加特种放大镜头测量了微管内部由于粘性耗散导致的温升△T,同时测量到相应的压降与流量,从而获得摩擦因子f、△T及雷诺数胁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低如数下,f的值与Hagen—Poiseuille理论预测值几乎一致;随着Re数的增大,工质与微管为壁面之间高的速度梯度引起粘性耗散导致工质温升,进而使得/的实验值增加。f的实验值与Hagen—Poiseuille理论预测的最大偏差达到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 粘性耗散 红外成像仪 摩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在粘性耗散和Newton传热组合影响下的Sakiadis流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O·D·梅金德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42-1450,共9页
就两类以水为基本流体的Newton纳米流体:内含金属颗粒铜(Cu),或者非金属颗粒二氧化钛(TiO2),研究粘性耗散和Newton传热对移动平板边界层流动的组合影响.利用相似变换,将偏微分的控制方程转换为常微分方程组,并用Runge-Kutta-Fehlberg法... 就两类以水为基本流体的Newton纳米流体:内含金属颗粒铜(Cu),或者非金属颗粒二氧化钛(TiO2),研究粘性耗散和Newton传热对移动平板边界层流动的组合影响.利用相似变换,将偏微分的控制方程转换为常微分方程组,并用Runge-Kutta-Fehlberg法和打靶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由此得到结论,随着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和Newton传热的增加,移动平板表面的热交换率也增加,但是,随着Brinkmann数的增加,移动平板表面的热交换率反而减小.此外,纳米工作流体Cu-水的移动平板表面热交换率,高于纳米工作流体TiO2-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kiadis流动 纳米流体 粘性耗散 Newton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对流过半无限垂直多孔板的粘性耗散非定常磁流体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J.A.饶 S.施崴阿赫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8-1010,共13页
分析了化学反应,对流过半无限竖直多孔板的、粘性耗散的、非定常的磁流体流动的影响.利用随时间变化的相似参数,将运动、能量、溶质的控制方程变换为常微分方程,并用有限单元法数值地求解所得到的常微分方程.用图形给出了不同参数对速... 分析了化学反应,对流过半无限竖直多孔板的、粘性耗散的、非定常的磁流体流动的影响.利用随时间变化的相似参数,将运动、能量、溶质的控制方程变换为常微分方程,并用有限单元法数值地求解所得到的常微分方程.用图形给出了不同参数对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的影响,用表格给出了不同物理参数值时,表面摩擦力、Nusselt数和Sherwood数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MHD) 化学反应 多孔介质 粘性耗散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量壁多孔饱和圆管中粘性耗散对热发展强迫对流的影响
11
作者 K·霍曼 A·鲍尔夏海 +2 位作者 A·伊吉拉里  吴承平(译) 张禄坤(校)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54,共8页
基于Brinkman流动模型,研究了等通量壁多孔饱和圆管中粘性耗散对强迫对流的影响.在热发展区域,进行了数值研究;在充分发展区域,进行了摄动分析并求得温度分布的表达式和Nusselt数.在发展区域,利用数值解得到的充分发展Nusselt数与渐近... 基于Brinkman流动模型,研究了等通量壁多孔饱和圆管中粘性耗散对强迫对流的影响.在热发展区域,进行了数值研究;在充分发展区域,进行了摄动分析并求得温度分布的表达式和Nusselt数.在发展区域,利用数值解得到的充分发展Nusselt数与渐近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对流 粘性耗散 Brinkman模型 Darcy数 NUSSELT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耗散和热源对含尘流体在不稳定伸展面上流动及其传热的影响
12
作者 B·J·吉瑞斯哈 G·S·鲁帕 +2 位作者 C·S·巴格瓦蒂 张晓庆(译) 张禄坤(校)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3-956,共14页
研究含尘流体在不稳定伸展面上,作水动力学边界层流动及其热交换问题.研究中计及摩擦生热(粘性耗散)和内部发热或吸热的影响.应用适当的相似变换,将控制流动和热交换的基本方程组,变成一组非线性的常微分方程.利用Runge-Kutta-Fehlberg... 研究含尘流体在不稳定伸展面上,作水动力学边界层流动及其热交换问题.研究中计及摩擦生热(粘性耗散)和内部发热或吸热的影响.应用适当的相似变换,将控制流动和热交换的基本方程组,变成一组非线性的常微分方程.利用Runge-Kutta-Fehlberg-45格式对变换后的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按发热进程分两种不同情况分析:VWT(变壁面温度)和VHF(变热通量).物理参数,如像磁场参数、流(体)-固(体微粒)的相互作用参数、不稳定参数、Prandtl数、Eckert数、含尘微粒的数量密度以及热源/汇参数,分别绘出这些物理参数变化时的速度和温度分布曲线;同时,列表和讨论了对壁面温度梯度函数和壁面温度函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交换 边界层流动 伸缩界面 含尘流体 粘性耗散 不均匀热源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平行板间多孔介质通道中的分层耗散流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K.霍曼 M.哥济-邦德培 吴承平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1-546,共6页
 利用Darcy模型,研究了平行板间充填饱和多孔介质的通道中,在热量入口处传热的粘性耗散效应· 讨论了等温边界情况· 求得热量入口处局部温度和体积计算平均温度随Nusselt数的分布· 给出了独立于Brimkman数的经充分发...  利用Darcy模型,研究了平行板间充填饱和多孔介质的通道中,在热量入口处传热的粘性耗散效应· 讨论了等温边界情况· 求得热量入口处局部温度和体积计算平均温度随Nusselt数的分布· 给出了独立于Brimkman数的经充分发展的Nusselt数应为6· 并观察到,若忽略粘性耗散影响,将导致熟知的内流现象,此时Nusselt数等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NUSSELT数 强迫对流 多孔介质 粘性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杆波动方程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被引量:1
14
作者 劳立明 赵玉刚 +1 位作者 魏兴乔 周华 《石油机械》 2016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精确估计抽油杆波动方程中的粘性阻尼系数,提出基于等摩擦功原理的等效粘性阻尼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管杆同心环空牛顿流体层流的运动方程,结合抽油杆上、下冲程的边界条件,求解了上、下冲程不同的环空流场分布及对应的粘性... 为精确估计抽油杆波动方程中的粘性阻尼系数,提出基于等摩擦功原理的等效粘性阻尼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管杆同心环空牛顿流体层流的运动方程,结合抽油杆上、下冲程的边界条件,求解了上、下冲程不同的环空流场分布及对应的粘性能耗。根据VALEEV和REPIN的流体与接箍摩擦力公式,推导了上、下冲程的接箍局部阻力损失。由1个周期内波动方程粘性阻尼项所做功等于抽油杆和接箍的能耗,得到了等效粘性阻尼系数。计算算例中,张琪阻尼公式计算值比提出的等效阻尼系数小15.0%,接箍阻尼能耗占总阻尼能耗的19.0%。研究结果为更准确预测抽油杆粘性阻尼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杆 波动方程 阻尼系数 粘性耗散 等摩擦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和换热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司广树 姜培学 李勐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4-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内部的传热和流动过程及其研究方法 ,给出单相流体大多孔介质内部传热的数理模型 ,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流速、孔隙率、固体颗粒的直径大小及固体骨架和流体的导热系数之比等因素对多孔介... 本文介绍了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内部的传热和流动过程及其研究方法 ,给出单相流体大多孔介质内部传热的数理模型 ,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流速、孔隙率、固体颗粒的直径大小及固体骨架和流体的导热系数之比等因素对多孔介质内部传热和流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流体 多孔介质 流动阻力 换热过程 热弥 粘性耗散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μm微管内部阻力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刚 张荣光 +1 位作者 梁世强 贺建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分别以蒸馏水、四氯化碳为工质,流过内径19.6!m光滑石英管,分别采用"单管法"和"双管法"测量微管进出口压力、温度和流量,实验得到了雷诺数(Re数)在9.6~530之间的微管内部流动阻力,并与经典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实验... 分别以蒸馏水、四氯化碳为工质,流过内径19.6!m光滑石英管,分别采用"单管法"和"双管法"测量微管进出口压力、温度和流量,实验得到了雷诺数(Re数)在9.6~530之间的微管内部流动阻力,并与经典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粘性耗散效应降低了摩擦系数,降低了约13.7%;进出口压力降、入口效应与双电层效应(electrical double layer,EDL效应)则增加微管内部摩擦系数,在Re数相同时,其中,进出口压力降与入口效应大约增加了16.12%摩擦系数,EDL效应增加了约6.84%摩擦系数。忽略3种微尺度效应,19.6!m管流动摩擦系数与Hagen Poiseuille理论值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石英管 摩擦系数 粘性耗散 入口效应 双电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湍流传质损机理分析
17
作者 陈清林 王松平 +1 位作者 尹清华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0-45,共6页
根据常温下充分发展湍流传递方程组 ,研究了壁面常质量流管内湍流传质损的机理 ,计算了由于粘性耗散、径向和轴向传质不可逆性引起的损率随流体的性质、雷诺数、边界条件数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 .对单位长度总损率的计算表明 ,... 根据常温下充分发展湍流传递方程组 ,研究了壁面常质量流管内湍流传质损的机理 ,计算了由于粘性耗散、径向和轴向传质不可逆性引起的损率随流体的性质、雷诺数、边界条件数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 .对单位长度总损率的计算表明 ,对给定的流体 ,单位长度总损率是传质单元几何参数、边界条件和雷诺数的多元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传质 Yong损机理 质量传递 YONG损失 Yong损率 粘性耗散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超高速旋转盘腔流动与换热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熙 刘剑宇 全永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148,共11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带周向环罩的微型超高速旋转盘腔的流动与换热规律,盘腔的半径为4mm,转速为2×10^(5)~1×10^(6)r/min。结果表明:超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并没有给微型旋转盘腔带来与常规盘腔不同的流动结构,但是超强...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带周向环罩的微型超高速旋转盘腔的流动与换热规律,盘腔的半径为4mm,转速为2×10^(5)~1×10^(6)r/min。结果表明:超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并没有给微型旋转盘腔带来与常规盘腔不同的流动结构,但是超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引起的粘性耗散效应导致旋转盘高半径处发生换热恶化现象,周向环罩的存在则进一步加剧了该现象。在高旋转雷诺数和低转盘过余温度工况下,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引起的粘性耗散效应更加显著,而周向环罩的影响相对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旋转盘腔 流动与换热 离心力 离心浮升力 粘性耗散 换热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经有热源多孔平板并伴有化学反应的传热传质混合对流MHD流动 被引量:4
19
作者 J·祖额科 S·阿么德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0-1171,共12页
对流经无限竖直多孔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导电流体,稳定的传热传质混合对流MHD流动问题,给出了精确解和数值解.假定均匀磁场横向作用于流动方向,考虑了感应磁场及其能量的粘性和磁性损耗.多孔平板有恒定的吸入速度并均匀地混入流动速度.... 对流经无限竖直多孔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导电流体,稳定的传热传质混合对流MHD流动问题,给出了精确解和数值解.假定均匀磁场横向作用于流动方向,考虑了感应磁场及其能量的粘性和磁性损耗.多孔平板有恒定的吸入速度并均匀地混入流动速度.用摄动技术和数值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得到了平板上速度场、温度场、感应磁场、表面摩擦力和传热率的分析表达式.相关参数取不同数值时,用图形表示出问题的数值结果.讨论了从平板到流体的Hartmann数、化学反应参数、磁场的Prandtl数,以及包括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和感应磁场等其它参数的影响.可以发现,热源/汇或Eckert数的增大,极大地提高了流体的速度值.x-方向的感应磁场随着Hartmann数、磁场的Prandtl数、热源/汇和粘性耗散的增大而增大.但是,研究表明,随着破坏性化学反应(K>0)的增大,流动速度、流体温度和感应磁场将减小.对色谱分析系统和材料加工的磁场控制,该研究在热离子反应堆模型、电磁感应、磁流体动力学传输现象中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 摄动技术 网络模拟法 混合对流 Eckert数 感应磁场 粘性耗散 热源/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板透空堤的消浪特性及流场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桂劲松 夏曦 赵玄烈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6-1413,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文基于CFD方法采用OpenFOAM中DUTFOAM模型对倾斜板透空堤的水动力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波浪经过倾斜板时的透射、反射和能量耗散特性,并给出了倾斜板端部的流场分布。研究结果表... 为了解决传统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文基于CFD方法采用OpenFOAM中DUTFOAM模型对倾斜板透空堤的水动力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波浪经过倾斜板时的透射、反射和能量耗散特性,并给出了倾斜板端部的流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垂直挡板,倾斜板具有较小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较大的耗散系数;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倾斜板底端处产生较大的旋涡,由此导致倾斜板的耗散系数增大,这有利于提升板状防波堤的消浪性能,优化了传统的透空式防波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板 透射系数 反射系数 粘性耗散 流场 涡旋 OPENFOAM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