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NSS观测的泸定M_(W)6.7地震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岩 陈飞 +1 位作者 王阅兵 李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104,1130,共5页
以2022年泸定M_(W)6.7地震为例,通过计算两个连续GNSS测站间的相对位移提升震后变形信号的信噪比,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介质模型模拟此次地震造成的粘弹性松弛效应。结果表明,当下地壳稳态粘滞系数在1019 Pa·s量级时可以较好地解... 以2022年泸定M_(W)6.7地震为例,通过计算两个连续GNSS测站间的相对位移提升震后变形信号的信噪比,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介质模型模拟此次地震造成的粘弹性松弛效应。结果表明,当下地壳稳态粘滞系数在1019 Pa·s量级时可以较好地解释震后变形,该结果与前人得到的青藏高原下地壳粘滞系数较为接近,略大于根据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变形得到的川西高原下地壳稳态粘滞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松弛效应 GNSS观测 震后变形 泸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对地壳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付誉超 刁法启 +2 位作者 朱亚戈 陈飞 熊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通过构建粘弹变形模型,对东昆仑断裂带附近近百年来发生的6个M≥7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效应对区域地壳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离逝时间较短的1997年玛尼7.5级地震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造成的震后松弛效... 通过构建粘弹变形模型,对东昆仑断裂带附近近百年来发生的6个M≥7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效应对区域地壳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离逝时间较短的1997年玛尼7.5级地震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造成的震后松弛效应对现今地壳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在2次地震发生10~20 a后(2010~2020年)仍能造成最大约7.6 mm/a的地壳变形,跨断层变形速率最大约8.4 mm/a;2)2021年玛多7.4级地震震后粘弹效应在未来10 a内(2021~2030年)预计能造成最大约3.9 mm/a的地壳变形,2025~2030年跨断层变形速率可达2.6 mm/a。模拟结果表明,强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对长期地壳变形和相关断层参数反演的影响不容忽视;3)考虑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采用跨断层GPS速度剖面反演的东昆仑断裂中段的滑移速率与地质学研究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若不考虑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则会明显高估30%的断层滑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 东昆仑断裂 强震 地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