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波在粘弹介质中的传播及地形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元清 胡天跃 郭自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2-449,533,共8页
本文应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几种不规则地形及典型地质构造对粘弹波传播的影响.在SH 波和 P 波垂直入射的条件下,计算了各模型中地震波与地表的位移和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分布,同时讨论了它们在工程地震中的可能应用.
关键词 地震波 粘弹介质 地形效应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粘弹介质中完全波场正演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毕玉英 杨宝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51-362,共12页
本文绘出一种实现二维粘滞介质完全波场模型计算的方法。该方法的独到之处在于把传播时间分解成了水平时间分量和垂直时间分量两部分,在线源入射的基础上,无需繁杂的射线追踪,只考虑入射角随偏移距的变化情况便可获得包括反射纵波、... 本文绘出一种实现二维粘滞介质完全波场模型计算的方法。该方法的独到之处在于把传播时间分解成了水平时间分量和垂直时间分量两部分,在线源入射的基础上,无需繁杂的射线追踪,只考虑入射角随偏移距的变化情况便可获得包括反射纵波、转换波、多次波、折射波及面波等在内的多种波场的时间一空间道集的正演模拟记录,而且还能灵活地模拟井间和VSP地震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介质 波场递推法 地震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介质中高斯束二维理论地震记录的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盛岩 张中杰 +1 位作者 何樵登 徐中信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本文对无限空间二维变化粘弹介质中的高斯束及有关过界面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利用高斯束法既可不用定点射线追踪,还可保证处处规则,较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标准射线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适于处理各种复杂地质情况。并对理论地震... 本文对无限空间二维变化粘弹介质中的高斯束及有关过界面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利用高斯束法既可不用定点射线追踪,还可保证处处规则,较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标准射线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适于处理各种复杂地质情况。并对理论地震记录的合成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束 粘弹介质 射线追踪 合成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状饱和介质的粘弹特性表征与地震波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波 董良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9,共8页
将描述斑状饱和介质的储层参数简化为高、低频极限模量和特征频率3个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说明了利用标准线性体(Standard Linear Solid,简称SLS)模型可以定量表征斑状饱和介质的粘弹特征,包括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特性,进而为研究斑... 将描述斑状饱和介质的储层参数简化为高、低频极限模量和特征频率3个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说明了利用标准线性体(Standard Linear Solid,简称SLS)模型可以定量表征斑状饱和介质的粘弹特征,包括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特性,进而为研究斑状饱和介质中地震波场特征与储层参数的定量关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SLS模型,数值模拟了地震波在斑状饱和介质中的传播,分析了斑状饱和介质中孔隙度及含气饱和度的变化对地震波传播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SLS模型模拟的地震记录可以准确提取斑状饱和介质中的地震波衰减和频散特征。②对一个特定储层,在相同孔隙度条件下,某个特定含气饱和度附近,地震波振幅和相位变化最大;在相同含气饱和度条件下,孔隙度越高,地震波波形变化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状饱和介质 粘弹介质 标准线性体(SLS) 数值模拟 频散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的粘弹声波方程数值模拟及波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汪勇 段焱文 +2 位作者 王婷 桂志先 高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72,共11页
地层的粘弹性对地震波产生的吸收和衰减规律非常复杂,所以研究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对地震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籍此探讨了几种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的原理和过程。... 地层的粘弹性对地震波产生的吸收和衰减规律非常复杂,所以研究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对地震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籍此探讨了几种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的原理和过程。通过与一维粘弹声波方程解析解的对比,认为改进的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INAD)的精度、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更具优势,并将其首次应用于二维粘弹声波方程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声波振幅、频率、频带宽度随品质因子及传播距离的衰减规律,粘弹介质中的地震波不仅因波前扩散导致振幅衰减,还因吸收作用导致振幅和频率同时衰减,利用其衰减特征可以指导含油气储层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介质 近似解析离散方法 数值模拟 品质因子 吸收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频域吸收衰减补偿方法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财 刘洋 +3 位作者 王典 杨宝俊 高振山 李永章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针对地震信号的吸收衰减补偿问题,在重新建立吸收系数和Q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反Q补 偿的分时窗频域吸收衰减补偿方法。首先,逐道抽取地震信号,从浅层到深层选取不同长度的时窗进行傅里叶 变换;然后从非均匀粘弹介质波动方程出... 针对地震信号的吸收衰减补偿问题,在重新建立吸收系数和Q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反Q补 偿的分时窗频域吸收衰减补偿方法。首先,逐道抽取地震信号,从浅层到深层选取不同长度的时窗进行傅里叶 变换;然后从非均匀粘弹介质波动方程出发,导出更加准确的吸收系数与Q值的关系,并应用于频域吸收衰减补 偿中;最后将处理得到的频谱反傅里叶变换回时间域重构地震信号。将该方法应用于松辽盆地某地区的叠前和 叠后地震资料的吸收衰减补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衰减 补偿方法 频域 傅里叶变换 地震信号 地震资料 补偿问题 波动方程 粘弹介质 吸收系数 松辽盆地 方法应用 系数和 非均匀 时间域 分辨率 信噪比 Q值 时窗 叠后 叠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后短期和长期形变模拟-以1960年智利Mw9.5地震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邵志刚 傅容珊 +1 位作者 薛霆虓 查显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5,共11页
以1960年5月智利瓦尔迪维亚(Valdivia)MW9.5地震为例分析震后不同时期的形变,实现了以Burgers体为粘弹介质模型来模拟震后粘弹松弛效应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粘弹介质模型可以模拟地震引起的瞬时同震弹性响应及震后粘弹松弛的... 以1960年5月智利瓦尔迪维亚(Valdivia)MW9.5地震为例分析震后不同时期的形变,实现了以Burgers体为粘弹介质模型来模拟震后粘弹松弛效应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粘弹介质模型可以模拟地震引起的瞬时同震弹性响应及震后粘弹松弛的短期和长期响应.由1960智利MW9.5地震震后模拟的应变率显示以Burgers体为粘弹介质模型可以解决Maxwell体在模拟震后短期和长期形变不协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地震 震后形变 Burgers体 粘弹介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药柱的超声特征扫描成像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陆铭慧 王海芳 陈以方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的声传播特性。介绍了超声特征扫描成像方法的原理、扫描系统的设计。采用研制的低频组合探头,提高了声波在粘弹介质中的穿透能力。试验表明,设计的超声特征扫描系统可采用幅度成像、深度成像成功检测药柱的缺陷。
关键词 固体药柱 粘弹介质 超声检测 特征扫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加速的二维地震波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占刚 苑春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1,15,共4页
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二维地震弹性/粘弹性波场要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为此利用GPU并行处理特点和绘制管道,将计算区域划分为内部区域和PML边界处理区域,整个计算过程由顶点编程和片段编程处理,采用FBO技术实现差分迭代结果的纹... 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二维地震弹性/粘弹性波场要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为此利用GPU并行处理特点和绘制管道,将计算区域划分为内部区域和PML边界处理区域,整个计算过程由顶点编程和片段编程处理,采用FBO技术实现差分迭代结果的纹理转换。实验结果表明,与CPU实现相比,GPU方法提高了模拟效率,并且随着网格规模的增加,其效率不断提升,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高效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 图形处理器 粘弹介质 波场传播 二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 flow and variable properties of viscoelastic fluid past a stretching surface embedded in a porous medium with heat generation 被引量:2
10
作者 Ahmed M.Megahe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991-999,共9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oretically and computationally the non-Newtonian boundary laye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for a viscoelastic fluid over a stretching continuous sheet embedded in a porous medium with variable fluid... This study examines theoretically and computationally the non-Newtonian boundary laye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for a viscoelastic fluid over a stretching continuous sheet embedded in a porous medium with variable fluid properties, slip velocity, and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The flow in boundary layer is considered to be generated solely by the stretching of the sheet adjacent to porous medium with boundary wall slip condition. Highly nonlinear momentum and thermal boundary layer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re reduced to set of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appropriate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ing ODEs are successfully solved numerically with the help of shooting method. Graphical results are shown for non-dimensional velocities and temperature. The effects of heat generation/absorption parameter, the porous parameter, the viscoelastic parameter, velocity slip parameter, variabl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 Prandtl number on the flow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are presented. Moreover, the local skin-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Nusselt number are presented.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results is made with the earlier published results under limiting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elastic fluid variable fluid properties slip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