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赖氨酸水平对黄鳝幼鳝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1
作者 梁立文 周磊涛 +8 位作者 周秋白 王自蕊 杨竹青 黄广华 胡运松 陈希环 陈恺文 黄浩 张亚洲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幼鳝对赖氨酸的需求量,配制了6组赖氨酸实测值为2.31%、2.61%、2.91%、3.51%、4.71%和7.1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7.64±0.04)g幼鳝90d。结果表明:(1)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增重率(WGR...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幼鳝对赖氨酸的需求量,配制了6组赖氨酸实测值为2.31%、2.61%、2.91%、3.51%、4.71%和7.1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7.64±0.04)g幼鳝90d。结果表明:(1)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RR)、蛋白质效率(PER)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5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WGR、SGR、PRR、PER,降低了FCR(P<0.05)。3.51%水平显著提高幼鳝肝脏mTOR、S6K1及IGF-1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eIF4E-BP2的相对表达量(P<0.05)。(2)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肌肉粗蛋白质呈先升高后不变趋势,粗脂肪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7.1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肌肉粗蛋白质、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P<0.05),3.5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肌肉粗脂肪含量、EAA/TAA和EAA/NEAA(P<0.05)。(3)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呈升高趋势,7.11%水平显著高于2.31%水平(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GOT)及血氨(Sa)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溶菌酶(LZM)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51%水平Sa显著低于其余水平(P<0.05),2.91%水平GOT显著低于2.31%水平(P<0.05),4.71%水平LZM显著高于2.31%—2.91%水平(P<0.05)。(4)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幼鳝肝胰脏、前肠胰蛋白酶活性及前肠脂肪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91%—3.51%水平显著提高了幼鳝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综上,饲料适宜赖氨酸水平能够提高幼鳝消化能力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通过促进GH/IGF及mTO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机体蛋白质沉积,从而提高幼鳝生长性能。以WGR、SGR、FCR、PRR、PER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的适宜赖氨酸需求量为3.38%—3.55%(占饲料蛋白质6.57%—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消化酶活性 蛋白质代谢 黄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
作者 赖秋爽 黎凌铄 +9 位作者 李姝熠 田维 余青婷 张康林 李德鹏 刘骏 姜菲 彭忠利 吴建平 黄艳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7-1578,共12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期为舍饲牦牛养殖中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期为舍饲牦牛养殖中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置2个蛋白质水平:低(13%)、高(15%)蛋白质水平和3个RPM水平:0、0.05%和0.10%。选取36头体重(225.29 kg±30.59 kg)、体尺接近的4岁健康公牦牛,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单栏单饲,预饲期10 d,试验期60 d。分别在试验第66~69和70天时采集饲料样、粪样和瘤胃液,用于测定牦牛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指标。【结果】(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average daily dry matter intake, ADMI)无显著影响(P>0.05),但相较13%蛋白质组,15%蛋白质组牦牛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ADG)显著提高(P<0.05)且料重比(feed to gain ratio, F/G)显著降低(P<0.05)。RPM水平对牦牛ADMI和F/G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增加ADG的趋势(P=0.051)。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水平对牦牛ADMI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0.058)。(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瘤胃pH和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ological proteins, MC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增加瘤胃氨态氮(NH_(3)^(-)N)含量的趋势(P=0.091)。饲粮RPM水平对瘤胃pH、MCP和NH_(3)^(-)N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水平对牦牛瘤胃NH_(3)^(-)N含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0.092)。与13%蛋白质组相比,15%蛋白质组牦牛瘤胃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瘤胃丁酸(P=0.066)、异丁酸(P=0.073)、戊酸(P=0.053)、异戊酸(P=0.056)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饲粮RPM水平对牦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RPM水平对瘤胃VFA含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13%蛋白质组相比,15%蛋白质组牦牛对粗蛋白质、钙、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饲粮RPM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饲粮RPM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4岁舍饲牦牛15%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0.05%RPM能够改善其瘤胃发酵,提高其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蛋白质水平 过瘤胃蛋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cr-RG:基于ResNet和BiGRU的双分支策略预测非组蛋白质赖氨酸酰化位点
3
作者 程航 段燕北 魏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赖氨酸酰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这种修饰在细胞功能、基因转录以及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赖氨酸酰化还涉及生命体多个生物学过程,其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因此,研究赖氨酸酰化位点的预测对于疾病的诊... 赖氨酸酰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这种修饰在细胞功能、基因转录以及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赖氨酸酰化还涉及生命体多个生物学过程,其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因此,研究赖氨酸酰化位点的预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生物医学实验可以高精度地检测赖氨酸酰化位点,但其成本高且耗时较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计算方法,以替代传统的生物医学实验技术。本研究开发了一个深度学习方法的预测模型iKcr-RG,该模型采用了双分支策略,同时使用ResNet和BiGRU来提取原始序列编码中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信息。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我们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特征融合方法。经过这些优化,本研究在非平衡数据中展现出了更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在独立数据集的结果中,特异性(Sp)、灵敏性(Sn)、准确性(Acc)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分别为0.8109、0.7902、0.7940和0.4978。iKcr-RG模型在预测赖氨酸酰化位点优于现有方法,这项研究为深度学习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酰化位点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赖氨酸巴豆酰化的全蛋白质组学分析
4
作者 姚新转 陶乃邦 +1 位作者 田兴玉 吕立堂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8,共11页
赖氨酸巴豆酰化(Kcr)是一种新型的翻译后修饰(PTM),关于Kcr及其在杜仲生物学和代谢中的参与信息有限。杜仲不仅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也是天然的优质橡胶资源。采用LC-MS/MS结合基于免疫的纯化方法进行巴豆酰化组分析,推测巴豆酰化对杜仲生... 赖氨酸巴豆酰化(Kcr)是一种新型的翻译后修饰(PTM),关于Kcr及其在杜仲生物学和代谢中的参与信息有限。杜仲不仅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也是天然的优质橡胶资源。采用LC-MS/MS结合基于免疫的纯化方法进行巴豆酰化组分析,推测巴豆酰化对杜仲生长发育和生理的潜在调控作用。结果检测到1721个巴豆酰化蛋白的3645个巴豆酰化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巴豆酰化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671种蛋白质,占39%)、细胞质(544种蛋白质,占32%)和细胞核(209种蛋白质,占12%)中,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包括光合作用、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等。研究表明,巴豆酰化在杜仲的生理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植物的巴豆酰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巴豆酰化(Kcr)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粗蛋白质、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志岩 方桂友 +4 位作者 陈婉如 李忠荣 刘景 叶鼎承 缪伏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27-231,共5页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17.47%、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2~5组为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水平为15.46%和13.49%与可消化...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17.47%、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2~5组为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水平为15.46%和13.49%与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80%和0.85%。试验期50d。结果:(1)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5.46%、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猪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尿氮、粪氮排出量显著降低。(2)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3.49%、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产性能无影响,尿氮、粪氮及总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影响猪的生长。结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保持0.80%不变,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无影响,氮排泄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水平 可消化水平 生长性能 尿氮 粪氮 生长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日龄爱拔益加×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适宜水平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司倩倩 毕慧娟 +2 位作者 张庭荣 王述柏 曹顶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2-40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爱拔益加(AA)×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适宜水平。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70、12.12、12.54 M 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00%、20.00%、21.00%;蛋氨...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爱拔益加(AA)×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适宜水平。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70、12.12、12.54 M 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00%、20.00%、21.00%;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45%、0.50%、0.55%;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00%、1.10%、1.20%。选取1日龄AA×罗曼肉杂鸡86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试验期21 d。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等方法检测不同营养水平饲粮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显著高于20.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0.50%蛋氨酸水平组显著高于0.55%蛋氨酸水平组(P<0.05),1.20%赖氨酸水平组显著高于1.10%赖氨酸水平组(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21日龄试验鸡活体总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2.12 MJ/kg代谢能水平组显著高于12.54 MJ/kg代谢能水平组(P<0.05);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试验鸡活体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50%和0.55%蛋氨酸水平组显著高于0.45%蛋氨酸水平组(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21日龄试验鸡活体能量沉积率有显著影响(P<0.05),11.70和12.12 MJ/kg代谢能水平组显著高于12.54 MJ/kg代谢能水平组(P<0.05),21.00%粗蛋白质水平组显著高于20.00%和19.00%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10%赖氨酸水平组的试验鸡活体赖氨酸沉积率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4)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血清葡萄糖、尿酸、尿素氮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1.0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葡萄糖水平最高,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1.1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尿酸水平最高,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1.2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最高,显著高于1.10%赖氨酸水平组(P<0.05)。5)由回归分析得出1~21日龄AA×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适宜水平的计算公式分别为ME=45.33W^(0.75)+183.84△W,CP=19.77 W^(0.75)+626.47△W,Met=1.44 W^(0.75)+10.31△W,Lys=3.01 W^(0.75)+21.28△W(M E为代谢能,W^(0.75)为代谢体重,△W为平均日增重,CP为粗蛋白质,Met为蛋氨酸,Lys为赖氨酸),根据公式计算得出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1.90 MJ/kg、21.08%、0.51%和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杂鸡 代谢能 蛋白质 营养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颗粒饲料对生长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显华 徐顺 +1 位作者 张翠艳 张宝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07-1412,共6页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粗蛋白质(CP)和赖氨酸(Lys)水平颗粒饲料对生长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仔貉进行3[CP:18%(P1)、21%(P2)和24%(P3)]×3[Lys:1.6%(L1)、1.8%(L2)和2.0%(L3)]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共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粗蛋白质(CP)和赖氨酸(Lys)水平颗粒饲料对生长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仔貉进行3[CP:18%(P1)、21%(P2)和24%(P3)]×3[Lys:1.6%(L1)、1.8%(L2)和2.0%(L3)]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共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貉。试验期14周。结果表明:在第8周和第12周时,P3水平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P1水平(P<0.05)。在第14周时,P3水平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P2水平(P<0.05),极显著高于P1水平(P<0.01)。P3水平的总增重显著高于P2水平(P<0.05),极显著高于P1水平(P<0.01)。第12周和第14周时,P2、P3水平的平均体长显著大于P1水平(P<0.05),且P2、P3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Lys水平在整个试验期内对平均体重、总增重、平均体长、总增体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以体重为主要衡量指标,生长期乌苏里貉颗粒饲料中CP水平为24%最理想;以体长为主要衡量指标,CP水平达到21%~24%较理想;Lys水平达到1.6%即可满足生长期乌苏里貉的Lys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蛋白质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饲粮补加过瘤胃赖氨酸对多浪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明根 朱振宇 +5 位作者 杨成 俄广旭 邓沭洋 王继姝 卢冬 郭雪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6-1768,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多浪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氮代谢的影响。将9只体况相近且安装永久性瘘管的多浪羊羯羊,采用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CK组(饲喂14%蛋白质水平的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多浪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氮代谢的影响。将9只体况相近且安装永久性瘘管的多浪羊羯羊,采用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CK组(饲喂14%蛋白质水平的饲粮)、DP组(饲喂12%蛋白质水平的饲粮)、LP组(饲喂12%蛋白质水平饲粮+14.0 g/d RPLys)。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28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3 d。结果表明:1)各组间的初重及干物质采食量(DMI)无显著差异(P>0.05),LP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CK组和DP组(P<0.01),CK组和DP组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LP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CK组和DP组(P<0.05),CK组和DP组的F/G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间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LP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K组和DP组(P<0.01),CK组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DP组(P<0.01);LP组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K组和DP组(P<0.01),CK组和DP组OM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低蛋白质饲粮补加RPLys对多浪羊瘤胃氨态氮(NH3⁃N)、丁酸(BA)和戊酸(V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DP组和LP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LP组乙酸(AA)和丙酸(PA)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和DP组(P<0.01),CK组和DP组AA和P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K组乙酸/丙酸极显著高于LP组(P<0.01);LP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和DP组(P<0.01),CK组和DP组TV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各组间多浪羊进食氮、尿氮、粪氮、总排出氮、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学价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CK组相比,DP组与LP组的粪氮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且DP组与LP组的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学价值分别提高了6.55%、14.09%和2.58%、11.06%。综上所述,低蛋白质饲粮补加14.0 g/d RPLys能够提高多浪羊的ADG以及CP和OM表观消化率,促进MCP的合成效率,增加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并提高氮利用率和生物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饲粮 过瘤胃 表观消化率 瘤胃发酵参数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伟玉 常枨 +7 位作者 张倩倩 赵亚芳 王海宏 初芹 张剑 晏志勋 宋志刚 耿爱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85-159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简称油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油鸡混合雏13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占1/2)。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简称油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油鸡混合雏13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占1/2)。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8%、19%,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1.00%、1.15%,分别统计0~3周龄、4~6周龄和0~6周龄生长性能,6周龄末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4~6周龄油鸡周平均采食量及周平均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周平均采食量(251.85 g)与周平均体增重(85.52 g)最大;饲粮赖氨酸水平对4~6周龄油鸡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赖氨酸水平为1.00%时料重比最低(2.95)。0~6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油鸡周平均采食量有影响显著(P<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增加周平均采食量逐渐增加,且在粗蛋白质水平为19%时达到最大值(184.58 g);赖氨酸水平对周平均体增重与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1.00%和1.15%赖氨酸组的周平均体增重均显著高于0.85%赖氨酸组(P<0.05),且料重比显著低于0.85%赖氨酸组(P<0.05);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互作对周平均体增重影响显著(P<0.05),在粗蛋白质水平为19%、赖氨酸水平为1.15%时周平均体增重最高(70.15 g)。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19%粗蛋白质组的尿酸含量(357.41μmol/L)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赖氨酸水平对血清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15%赖氨酸组血清白蛋白含量(20.09 g/L)显著高于0.85%和1.00%赖氨酸组(P<0.05)。总体上,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影响0~6周龄雏鸡采食量,赖氨酸水平影响体增重和料重比,粗蛋白质与赖氨酸水平互作对体增重影响显著。推荐北京油鸡育雏期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赖氨酸水平为1.15%即可满足其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北京油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6日龄爱拔益加×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适宜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初欢欢 毕慧娟 +2 位作者 宋玉芹 司倩倩 王述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81-339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22-56日龄爱拔益加(AA)×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的适宜水平。选用健康22日龄AA×罗曼肉杂鸡648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采用4因素3水平正... 本试验旨在研究22-56日龄爱拔益加(AA)×罗曼肉杂鸡饲粮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的适宜水平。选用健康22日龄AA×罗曼肉杂鸡648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饲粮ME水平分别为12.12、12.54和12.96 M J/kg;CP水平分别为18%、19%和20%;M et水平分别为0.40%、0.45%和0.50%;Lys水平分别为0.90%、1.00%和1.10%,共9种试验饲粮。主要测定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试验鸡生长性能、体成分、养分沉积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34 d。结果表明:1)12.96 M J/kg M E处理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12.12 M J/kg M E处理(P〈0.05);20%CP处理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高于19%和18%CP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0.05);0.50%M et处理的ADFI和F/G显著低于0.40%M et处理(P〈0.05);1.00%Lys处理的ADG显著高于0.90%Lys处理(P〈0.05)。2)饲粮M E水平对各体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18%CP处理的体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0%CP处理(P〈0.05);0.45%M et处理的体Lys含量显著高于0.50%Met处理(P〈0.05);1.10%Lys处理的体Lys含量极显著高于0.90%Lys处理(P〈0.01),显著高于1.00%Lys处理(P〈0.05)。3)12.96 MJ/kg ME处理的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12.12 MJ/kg ME处理(P〈0.05);18%CP处理的体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19%CP处理(P〈0.05);0.40%和0.45%Met处理的体Met沉积率极显著高于0.50%Met处理(P〈0.01)。4)饲粮ME、CP、Met和Lys水平对AA×罗曼肉杂鸡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6日龄AA×罗曼肉杂鸡饲粮ME、CP、Met和Lys适宜水平分别为12.81 MJ/kg、18.11%、0.46%和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罗曼肉杂鸡 代谢能 蛋白质 适宜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确定生长育肥猪饲粮粗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
11
作者 邵彩梅 《养猪》 2005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生长育肥猪 饲粮配方 母猪 蛋白质 饲料消耗量 优质饲料 养猪业 养猪效益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天庆 齐仁立 +6 位作者 陈志华 龙定彪 王敬 邱小宇 罗敏 刘作华 王琪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21-433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体况和胎次相近的荣昌母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饲粮净能(NE)水平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体况和胎次相近的荣昌母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饲粮净能(NE)水平分别为9.48、10.21和10.94 MJ/kg,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水平分别为0.65%、0.75%和0.85%。试验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断奶结束,共28 d。结果表明:1)饲粮净能水平对母猪发情间隔和背膘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10.21和10.94 MJ/kg净能组母猪发情间隔和背膘损失显著低于9.48 MJ/kg净能组(P<0.05)。饲粮净能水平为10.21 MJ/kg、SID Lys水平为0.85%时,仔猪平均日增重、仔猪断奶存活率和母猪泌乳量最高,母猪发情间隔和背膘损失最小。2)饲粮净能和SID Lys水平对母猪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TP含量显著高于9.48 MJ/kg净能组(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ALB含量显著高于9.48和10.21 MJ/kg净能组(P<0.05),0.85%SID Lys组血清TP和ALB含量显著高于0.65%和0.75%SID Lys组(P<0.05)。3)饲粮NE和SID Lys水平对母猪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IGF-Ⅰ含量显著高于9.48和10.21 MJ/kg净能组(P<0.05),0.85%SID Lys组血清IGF-Ⅰ含量显著高于0.65%和0.75%SID Lys组(P<0.05)。4)饲粮净能水平对母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T-AOC和IgM含量显著高于9.48和10.21 MJ/kg净能组(P<0.05),10.21 MJ/kg净能组血清IgA和IgG含量显著高于9.48 MJ/kg净能组(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母猪血清T-AOC有影响显著(P<0.05),0.85%SID Lys组血清T-AOC显著高于0.65%和0.75%SID Ly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荣昌母猪哺乳期饲粮净能和SID Lys适宜水平分别为10.21 MJ/kg和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母猪 能量 繁殖性能 激素水平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蛋白酶与赖氨酸C端内切酶不同顺序酶切对蛋白质组样本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锐东 汪敏 +5 位作者 王璐璐 张铭雅 高媛 谭敏佳 郭方 翟琳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8-1626,共9页
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深度高效的蛋白质酶解是确保蛋白质被充分酶解,提升蛋白质鉴定深度(包括鉴定蛋白质数目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覆盖率等)的关键。胰蛋白酶(trypsin)由于其能够特异性酶解精氨酸和赖氨酸羧基端,是基于质谱技... 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深度高效的蛋白质酶解是确保蛋白质被充分酶解,提升蛋白质鉴定深度(包括鉴定蛋白质数目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覆盖率等)的关键。胰蛋白酶(trypsin)由于其能够特异性酶解精氨酸和赖氨酸羧基端,是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酶。然而,研究发现,胰蛋白酶对于赖氨酸残基的切割存在一定的遗漏酶切效率。因此,在实际蛋白质组学样本制备中,会采用胰蛋白酶和赖氨酸C端内切酶(LysC)联合使用的方式,确保赖氨酸残基的充分酶切。我们的研究发现,常用的LysC-Trypsin串联酶切的方式,会因首先加入的LysC对后续加入的胰蛋白酶进行切割,从而影响了胰蛋白酶对蛋白质样本的酶切效果。因此,本研究进行了LysC和胰蛋白酶串联酶切顺序的调整,即首先进行胰蛋白酶酶切,再加入LysC酶进行切割。本文全面比较了Trypsin-Trypsin(T-T)、LysC-Trypsin(L-T)和Trypsin-LysC(T-L)3种不同的顺序酶切方法对蛋白质样本制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rypsin-LysC顺序酶切方法在不增加实验成本的条件下,不仅获得最低的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遗漏酶切位点数目,而且酶解后得到的肽段氨基酸序列长度适中,使得Trypsin-LysC酶切后肽段样本更有利于反相色谱吸附和分离,以及串联质谱检测,从而最终显著提升样本中蛋白质的检测深度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覆盖率。本文工作为蛋白质样本的溶液内顺序酶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C端内切酶 蛋白 溶液内消化 顺序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华 陈代文 +6 位作者 何军 罗玉衡 毛湘冰 虞洁 郑萍 罗钧秋 余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19-452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氮排放的影响。试验1:选取健康、初始体重[(78.19±6.69)kg]相近的“杜×长×大”肥育猪108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氮排放的影响。试验1:选取健康、初始体重[(78.19±6.69)kg]相近的“杜×长×大”肥育猪108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组1为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组,即12.5%粗蛋白质(CP)+0.73%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Lys);组2、3、4、5和6为低蛋白质水平饲粮(10.5%CP)不同SID-Lys组,SID-Lys水平分别为0.58%、0.66%、0.73%、0.80%和0.88%。试验期28 d。试验2:选取初始体重为(90.56±3.28)kg的“杜×长×大”肥育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3组分别饲喂试验1中组1、4和5的饲粮,试验期共7 d,其中预试期3 d,氮平衡试验期4 d。结果表明:1)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肥育猪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肥育猪背最长肌的红度值(P<0.05)。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肥育猪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P<0.05)。3)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肥育猪的粪氮排放、尿氮排放和总氮排放(P<0.05)。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肥育猪粪氮排放、尿氮排放和总氮排放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且可改善肉色,降低总氮排放;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赖氨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氮排放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水平饲粮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氮排放 肥育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裸大麦粗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及其饲养效益初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拾方坚 郭孝 +1 位作者 田玉山 杜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5-67,共3页
通过对不同棱型及种植地区的40个中国裸大麦(Hordeum vulgare var.nada)品种籽实粗蛋白质、赖氨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裸大麦粗蛋白质含量比皮大麦高10.7%,比玉米高55.8%;赖氮酸含量比玉米高68.0%;另外,多棱品种及在北方干旱区种... 通过对不同棱型及种植地区的40个中国裸大麦(Hordeum vulgare var.nada)品种籽实粗蛋白质、赖氨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裸大麦粗蛋白质含量比皮大麦高10.7%,比玉米高55.8%;赖氮酸含量比玉米高68.0%;另外,多棱品种及在北方干旱区种植的品种有相对较高的粗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裸大麦饲喂试验表明,选用裸大麦作主料的配合饲料饲喂长白猪与普通饲料相比,具有提高瘦肉率及改善肉质的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蛋白质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适宜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侯永清 于明 +2 位作者 周毓平 计成 梁敦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8-44,共7页
本试验采用玉米—豆粕—鱼粉型日粮,研究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小肠粘膜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5±3日龄断奶仔猪72头,按2×3因子水平试验设计,即两个蛋白质水平(18%,20%)和三个赖氨酸... 本试验采用玉米—豆粕—鱼粉型日粮,研究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小肠粘膜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5±3日龄断奶仔猪72头,按2×3因子水平试验设计,即两个蛋白质水平(18%,20%)和三个赖氨酸水平(1.0%,1.3%,1.6%),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试验期为28天。于试验第11天,每个重复选取一头仔猪,屠宰后取小肠组织样品,测定小肠各段的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仔猪断奶后的营养水平应分阶段供给:断奶早期,即仔猪日龄为25~35天、体重为6.78~8.92kg时,宜采用较高营养水平,即粗蛋白20%和赖氨酸1.3%;断奶后期,即仔猪日龄为36~53天、体重为8.98~17.52kg时,可采用较低营养水平,即粗蛋白18%和赖氨酸1.0%;高蛋白水平导致小肠绒毛缩短及隐窝加深(P<0.05),有提高仔猪腹泻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 仔猪 蛋白质 小肠粘膜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志岩 刘景 +4 位作者 方桂友 李忠荣 陈碗如 叶鼎承 冯玉兰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44.0±2.0)kg的杜长大三元阉公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为0.8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44.0±2.0)kg的杜长大三元阉公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为0.80%),2组~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蛋白质水平为15.46%和13.49%与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80%和0.85%。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蛋白质为15.46%和13.49%、可消化赖氨酸为0.80%时,猪的生产性能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它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日粮蛋白质为13.49%、可消化赖氨酸为0.85%时,猪的增重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相同蛋白质不同赖氨酸水平对日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生产性能 消化率 生长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雉鸡蛋白质沉积和羽毛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志琼 张克英 左绍群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86-90,共5页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探讨饲粮赖氨酸 (Lys)和蛋氨酸 (Met)水平对雉鸡蛋白质沉积和羽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Lys和Met水平均极显著影响 8周龄雉鸡胴体、羽毛、总体蛋白沉积量及饲粮蛋白质净利用率 ,呈二次曲线变化...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探讨饲粮赖氨酸 (Lys)和蛋氨酸 (Met)水平对雉鸡蛋白质沉积和羽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Lys和Met水平均极显著影响 8周龄雉鸡胴体、羽毛、总体蛋白沉积量及饲粮蛋白质净利用率 ,呈二次曲线变化 ;0~ 8周最大羽毛蛋白质沉积需要的适宜Lys( 1 2 84% )和Met( 0 5 11% )水平高于最大胴体蛋白沉积 ( 1 178%和 0 411% )和蛋白质净利用率 ( 1 175 %和 0 432 % )需要的适宜Lys和Met水平 ;0~ 8周1 2 6 0 %Lys和 0 6 34 %Met ,9~ 16周 0 75 1%Lys和 0 410 %Met时 ,羽毛生长最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蛋白质净沉积 蛋白质净利用率 羽毛覆盖 饲粮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天增 王凤来 +2 位作者 李德发 张彩云 王全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18,21,共3页
关键词 日粮 蛋白质 妊娠母猪 繁殖性能 体重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生长前期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婷 侯水生 +3 位作者 谢明 黄苇 喻俊英 赵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4-300,共7页
本试验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能量蛋白质水平(10.91 MJ/kg和18%,12.12 MJ/kg和20%)和5个赖氨酸水平(0.65°%,0.80%,0.95%,1.10%和1.25°%)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560只7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 本试验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能量蛋白质水平(10.91 MJ/kg和18%,12.12 MJ/kg和20%)和5个赖氨酸水平(0.65°%,0.80%,0.95%,1.10%和1.25°%)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560只7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鸭。每组饲喂1种试验日粮,试验期为7~21日龄。结果表明:与低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相比,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显著降低北京鸭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赖氨酸日摄入量(P<0.05);但此2种能量蛋白质水平日粮的料重比、蛋白质和能量的日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北京鸭日增重、料重比和赖氨酸日摄入量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采用折线模型估测2种能量蛋白质水平下7~21日龄北京鸭获得最大料重比时赖氨酸的需要量,在高、低能量蛋白质水平条件下,赖氨酸需要量占日粮百分比分别为0.90%、0.80%;占蛋白质百分比分别为4.50%、4.44%。由此得出,当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发生改变时,应采用适当的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配制日粮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需要量 能量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