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粪便菌群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汪孟娟 徐海燕 +4 位作者 辛国芹 赵影 董佩佩 汪祥燕 谷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29,35,共4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饲料粗蛋白质消化率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配种时间和体重接近、胎次在4~5胎、健康状况良好的待配种莱芜黑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饲料粗蛋白质消化率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配种时间和体重接近、胎次在4~5胎、健康状况良好的待配种莱芜黑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9.09%和12.49%(P〉0.05);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分别提高了10.92%和11.03%(P〉0.05);返情率、弱仔率和死胎率分别降低了49.96%、40.85%和38.92%。(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妊娠40 d母猪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分别提高了82.37%和86.17%(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30 d和90 d时,分别提高了2.80%和2.79%。(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且差异显著(P〈0.05),在试验30 d和90 d时,大肠杆菌分别下降了4.10%和5.06%,乳酸杆菌分别提高了6.35%和10.95%。综上所述,添加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提高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改善母猪肠道环境,提高饲料蛋白质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繁殖性能 粪便菌群 粗蛋白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碎粒度对蛋雏鸡生长性能、抗体水平及粗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孟艳莉 李勇 +4 位作者 张甦寅 白修云 郑红松 刘旭明 袁正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5,28,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碎粒度小麦对蛋雏鸡生长性能、抗体水平及粗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海兰褐雏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小麦...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碎粒度小麦对蛋雏鸡生长性能、抗体水平及粗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海兰褐雏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小麦过2、4、6 mm筛的小麦型日粮(小麦使用比例为70%,并添加木聚糖酶)。各处理组除小麦外的其他主要原料粉碎后过4 mm筛。试验期为6周。结果显示:(1)各处理组雏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Ⅲ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各处理组新城疫、禽流感H5-4及禽流感H9的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使用不同粉碎粒度(2、4、6 mm)的小麦并同时添加木聚糖酶时,对4~9周蛋雏鸡生长性能及抗体水平无不良影响,但小麦粉碎粒度为4 mm时,粗蛋白质消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度 蛋雏鸡 生长性能 抗体水平 蛋白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合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燕磊 吕尊周 +8 位作者 王鹏 王建民 王正国 安沙 李鑫 吕明斌 董学超 张前防 周桂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研究添加不同复合蛋白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592只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饲养密度12只/m^2。处理1组为对照组,不使用酶制剂,日... 为研究添加不同复合蛋白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592只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饲养密度12只/m^2。处理1组为对照组,不使用酶制剂,日粮蛋白水平相对于营养标准降低了1.5%,处理2~6组在处理1组的基础上添加5种酶制剂,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肉鸡13~24日龄,添加不同蛋白酶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改善肉鸡料重比的趋势(P<0.10),其中T2组效果较佳,料重比改善0.017;其余阶段及全期,不同处理的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之间肉鸡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翅重率、腹脂率、肌胃率、腺胃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低蛋白日粮的基础上添加蛋白酶均可提高肉鸡日粮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能量利用率以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其中AME分别提高19、33、8、61、51 kcal/kg,能量利用率分别提高1.2%、1.3%、0.5%、2.2%、1.8%,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添加不同外源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降低肉鸡粪便氮排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蛋白 生长性能 蛋白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种来源蛋白酶配合作用效果的体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志勇 冀小龙 +1 位作者 姜建阳 宋春阳 《养猪》 2013年第3期14-16,共3页
试验选取9种不同菌种来源的蛋白酶,编号为A_1、A_2、A_3、B_1、B_2、B_3、C_1、C_2、C_3,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法来评定不同蛋白酶对饲料的作用效果,从中筛选出3种效果最好的蛋白酶进行两两组合试验,每种组合设定5种配合比例,... 试验选取9种不同菌种来源的蛋白酶,编号为A_1、A_2、A_3、B_1、B_2、B_3、C_1、C_2、C_3,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法来评定不同蛋白酶对饲料的作用效果,从中筛选出3种效果最好的蛋白酶进行两两组合试验,每种组合设定5种配合比例,依次为0:100、25:75、50:50、75:25、100:0,每个比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个样本,每种组合设定1个不添加蛋白酶的对照组。再以最优酶组合作为D酶与第3种酶进行同样既定比例的两两组合试验,最终筛选出3种酶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A_1酶、A_2酶、B_1酶最佳配合比例为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蛋白消化 干物质消化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对银狐饲料消化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王忠艳 马建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研究半胱胺对银狐饲料消化能力的影响,选用2月龄左右、健康银黑仔狐共106只(53♂+53♀)。随机分96只(48♂+48♀)为试验组,10只(5♂+5♀)为对照组。采用复因子试验设计中的析因试验设计,为二因子有重复的试验设计,一个因... 为研究半胱胺对银狐饲料消化能力的影响,选用2月龄左右、健康银黑仔狐共106只(53♂+53♀)。随机分96只(48♂+48♀)为试验组,10只(5♂+5♀)为对照组。采用复因子试验设计中的析因试验设计,为二因子有重复的试验设计,一个因子为半胱胺的不同添加剂量,另一个因子为半胱胺的不同添加间隔时间,在每间隔3、5、7和9d分别按每千克体重添加40、70和100mg的半胱胺。分别测定了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消除不同间隔时间对消化试验的影响,正式试验进行12d(从2004年8月18日~29日),结果发现每间隔5d按70mg/kg体重浓度添加1次半胱胺效果最好,它可使银狐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19%(P〈0.01)和15.97%(P〈0.01);试验组银狐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低,其中70mg/kg体重5d组可比对照组银狐干物质采食量降低4.6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 银黑狐 蛋白质表观消化 干物质表观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处理的芝麻粕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段明房 钱坤 +5 位作者 李吕木 许发芝 丁小玲 杨小婷 周芬 蒋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9,共5页
选用5头健康、体重35 kg左右,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杂交阉公猪(杜×长×大),采用有重复5×5拉丁方设计,测定经不同方法处理的4种芝麻粕(发酵芝麻粕+赖氨酸(FSML),酶解芝麻粕(ESM),发酵芝麻粕(FSM)和普... 选用5头健康、体重35 kg左右,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杂交阉公猪(杜×长×大),采用有重复5×5拉丁方设计,测定经不同方法处理的4种芝麻粕(发酵芝麻粕+赖氨酸(FSML),酶解芝麻粕(ESM),发酵芝麻粕(FSM)和普通芝麻粕(SM))饲喂生长猪的消化能、代谢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及真消化率、磷消化率和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及真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显著影响芝麻粕能量、磷和粗蛋白的利用率,并且改善了部分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及真消化率。FSM和FSML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粗蛋白真消化率和磷消化率均显著高于SM和ESM(P<0.05)。相对于ESM,FSM和FSML的消化能均提高了6.29%,代谢能均提高了7.85%(P<0.05)。FSML的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相对于SM分别提高了4.42个百分点、9.30个百分点、7.28个百分点和4.12个百分点(P<0.05);FSM和FSML的苯丙氨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均显著高于SM和ESM(P<0.05);但SM的丙氨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较FSM提高了3.74个百分点(P<0.05)。FSM的脯氨酸回肠末端真消化率相对于ESM和SM分别提高了9.06个百分点和9.86个百分点(P<0.05)。结果显示,芝麻粕发酵后可以提高芝麻粕能量、粗蛋白、磷和部分氨基酸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粕 消化 粗蛋白消化率 消化 代谢能 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