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品种抗感玉米粗缩病毒与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梁琼 侯明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研究选取对玉米粗缩病毒(MRDV)表现抗病、中感及高感3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品种,分析了三叶期、五叶期室内盆栽及抽穗期田间采取的病叶及健康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旨在研究玉米品种抗感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及感染病毒后的... 研究选取对玉米粗缩病毒(MRDV)表现抗病、中感及高感3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品种,分析了三叶期、五叶期室内盆栽及抽穗期田间采取的病叶及健康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旨在研究玉米品种抗感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及感染病毒后的诱导抗病性机理。结果表明:玉米三叶期、五叶期及抽穗期,感病品种的POD酶活性大于抗病品种,显示玉米叶片内的POD含量与品种的感病性有相关性。发病后,各品种酶活性均上升,抗病品种上升幅度最大,说明防御酶POD的应激表达与品种的抗病性相关;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抽穗期,抗病品种健叶具有一条Rf0 261差异酶带,而感病品种则没有,这一特异蛋白带的组成型表达显示出与品种抗病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品种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之一。发病后,抗病品种及中感品种又新增一条酶带,Rf为0 471;三叶期及五叶期,抗病品种同样都比感病品种多出现一酶带区,进一步证明了在玉米植株体内存在与抗玉米粗缩病毒相关的POD同工酶,这一结果将为抗病育种提供极有价值的生理生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粗缩病毒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毒病在阜新地区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娟 徐秀德 +2 位作者 姜钰 董怀玉 蔡忠杰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38-40,共3页
玉米粗缩病毒病(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的重要病害。2006年,在辽宁省阜新玉米产区首次发现有玉米粗缩病病毒病发生。文中对该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进行了描述,防治该病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玉米粗缩病毒病(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的重要病害。2006年,在辽宁省阜新玉米产区首次发现有玉米粗缩病病毒病发生。文中对该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进行了描述,防治该病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病害的发生、传播规律,重点控制毒源传播,压低虫源数量,使玉米对粗缩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开灰飞虱成虫传毒盛期,调整作物和品种的生产布局,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切断玉米粗缩病毒侵染循环中的链条,控制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MRDV 辽宁阜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粗缩病病毒(MRDV)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辅助选择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常保 宋建成 +3 位作者 姜丽君 杨春英 王启柏 王守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4-568,T004,共6页
本研究以 3个高抗粗缩病的玉米自交系 (P138、齐 319、H2 1)和 3个感病玉米自交系 (478、 10 7、Mo17)以及杂交组合 P138× 4 78为材料 ,寻找与玉米粗缩病 (MRDV)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并对其辅助选择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 本研究以 3个高抗粗缩病的玉米自交系 (P138、齐 319、H2 1)和 3个感病玉米自交系 (478、 10 7、Mo17)以及杂交组合 P138× 4 78为材料 ,寻找与玉米粗缩病 (MRDV)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并对其辅助选择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引物 S37所扩增的多态性片段 S37+ 2 0 0 0 和 S86所扩增的多态性片段 S86 - 1 30 0 与 MRDV抗性基因相连锁 ,S37+ 2 0 0 0 和 S86 - 1 30 0 分别是该基因的正负 RAPD标记带。利用正标记带 S37+ 2 0 0 0 和负标记带 S86 - 1 30 0 对 F2 群体和 F3株系连续进行两个世代的选择 ,选择效果明显。正标记随世代增加抗病率上升 ,F2 、 F3、 F4 群体的抗病株率分别为 87.75 %、91.2 0 %和 94 .79% ;负标记随世代增加抗病率下降 ,F2 、 F3、 F4 群体的抗病株率分别为 87.75 %、 85 .32 %和 75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毒 MRDV RAPD标记 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钱幼亭 孙晓平 +1 位作者 梁影屏 刘国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24,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播种的玉米田、传毒介体灰飞虱虫量和玉米粗缩病病情的调查明确,玉米苗10叶前感病期和传毒灰飞虱发生高峰期不相遇,玉米粗缩病就可减轻发生。调整玉米播种期等农业措施,可以减少玉米粗缩病毒的危害。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灰飞虱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苗洪芹 路银贵 +1 位作者 田兰芝 邸垫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255-255,共1页
The disease caused by Maize rough dwarf fijivirus (MRDV)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s in corn production in North China.Severe dwarfing,distortion of the plants bearing the small malformed ears with few or no... The disease caused by Maize rough dwarf fijivirus (MRDV)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s in corn production in North China.Severe dwarfing,distortion of the plants bearing the small malformed ears with few or no kernels,and enations on the underside of the leaves are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disease.Utilization of the disease-resistant cultivars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way to control the disease.Yet there is no practical criterion reported for screening and evaluating the disease resistance in corn breeding and production.Studies were conducted from 2001 to 2004 with 93 inbred lines and 9 hybrids under the nature infection in the field.To examine the disease severity of the plants practically,a grading standard was set with a scale of 0 to 4:0 for no symptoms;1 for four fifth of healthy plant height;2 for one half of healthy plant height;3 for one third of healthy plant height and 4 for equal and less than one fourth of healthy plant height or dying back at early infection stage.A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the disease resistanc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isease index,in which disease index ranging 0-3.0 standed for higher resistant;3.1-10.0 for resistant;10.1-20.0 for medium resistant;20.1-40.0 for susceptible,40.1 and above for higher susceptible.An artificial inoculation test with vectors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in a screenhouse by applying this criterion confirmed that this criterion was reliable and practical to screen the resistant lines and hybrids in corn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抗病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研究及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毕巍巍 《种业导刊》 2008年第5期34-34,共1页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粗缩病发生比较普遍,重病田病株率高达30%以上,是制约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 玉米病毒 玉米产量 持久性 灰飞虱 生产区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de发生及防治
7
作者 王旭芳 赵全桂 +3 位作者 曹金田 王选民 李金荣 张松敏 《四川农业科技》 2005年第7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防治 玉米粗缩病毒 毁灭性病害 玉米生产 病毒 抽穗期 苗期 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症状和综合防治方法
8
作者 黄金华 王蕊 霍建中 《种子科技》 2012年第10期46-47,共2页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及症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对减轻病害发生非常重要,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综合防治方法 症状 病害发生 玉米病毒 发病规律 生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9
作者 高宏伟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方法 症状 玉米病毒 呼肠弧病毒 双链RNA 球形病毒 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军 郭风英 +2 位作者 陈举林 李平海 李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3X期15-15,共1页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地块发病率可达50%以上,已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地块发病率可达50%以上,已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 玉米病毒 玉米产量 持久性 灰飞虱 生产区 发病率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少杰 高会杰 +2 位作者 李琳 宁国安 王峰 《种业导刊》 2009年第5期37-37,共1页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市近年来玉米生产区的主要病害,重病田病株率高达30%以上,是制约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 诊断 玉米病毒 双链RNA 球形病毒 玉米产量 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夏玉米粗缩病流行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孟彦 孟凡玉 +1 位作者 韩同进 刘堃 《种业导刊》 2008年第7期29-29,31,共2页
玉米是黄淮流域主要的夏粮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玉米的连作与重茬,其病虫害日趋严重。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携带并持久性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玉米病毒病。蒜茬玉米面积的逐年... 玉米是黄淮流域主要的夏粮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玉米的连作与重茬,其病虫害日趋严重。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携带并持久性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玉米病毒病。蒜茬玉米面积的逐年扩大加上常年连作重茬是其流行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原因 黄淮海 防治 连作重茬 玉米病毒 黄淮流域 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民典 张军来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9期22-22,共1页
研究总结了玉米粗缩病毒病的危害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毒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玉米播期对玉米粗缩病控制作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志宽 钱爱林 +1 位作者 姜海洲 梅爱中 《江西植保》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通过罩笼接虫和自然开放式状态下试验 ,对不同播期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玉米敏感叶龄为可见叶 9叶以下 ,展开叶为 6叶以下。研究证实 ,将田间灰飞虱转移迁入高峰期与玉米敏感叶龄期错开 ,可以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病 ,春玉... 通过罩笼接虫和自然开放式状态下试验 ,对不同播期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玉米敏感叶龄为可见叶 9叶以下 ,展开叶为 6叶以下。研究证实 ,将田间灰飞虱转移迁入高峰期与玉米敏感叶龄期错开 ,可以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病 ,春玉米播期 4月 10~ 15日 ,夏玉米在 6月 10~ 15日 ,能显著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毒 灰飞虱 播种期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探讨
15
作者 刘洋 董卫明 +2 位作者 黄士尧 姜利荣 李维维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83-83,共1页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携带并持久性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玉米病毒病,感染MRDV的玉米植株早期上部叶片叶脉两侧呈现透明的点线状斑点,叶片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携带并持久性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玉米病毒病,感染MRDV的玉米植株早期上部叶片叶脉两侧呈现透明的点线状斑点,叶片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严重矮化,后期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该病主要是灰飞虱自夏熟作物成熟阶段从麦田迁移至玉米田群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发生原因分析 防治技术 上部叶片 玉米植株 玉米病毒 成熟阶段 夏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志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年第1期24-24,共1页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 玉米病毒 病害 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雪球 陆永良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97-98,共2页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主要借灰飞虱传播危害。近年来,本镇随奶牛业发展,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粗缩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害已发展成为本镇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 玉米生产 种植面积 上升趋势 病毒 灰飞虱 奶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艳平 《中国种业》 2009年第S1期114-115,共2页
莘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约占秋收作物的65%。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暖冬气候的影响,玉米粗缩病连年偏重发生,逐渐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最大病害,对我县玉米生产构成较大威胁。同时很多农民朋友常把粗缩病看作种子质量问... 莘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约占秋收作物的65%。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暖冬气候的影响,玉米粗缩病连年偏重发生,逐渐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最大病害,对我县玉米生产构成较大威胁。同时很多农民朋友常把粗缩病看作种子质量问题而投诉,给种子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成了农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发生与防治 灰飞虱 夏玉米 粗缩病毒 发病 玉米田 传毒 预测预报 玉米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忠臣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7期39-39,共1页
玉米醋缩病60年代曾在我国江南一些地区流行,以后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近年在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并有向东北蔓延的趋势。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 玉米醋缩病60年代曾在我国江南一些地区流行,以后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近年在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并有向东北蔓延的趋势。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方法 毁灭性病害 感病品种 耕作制度 产量损失 玉米生产 玉米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宫金艳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3期18-19,共2页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泊头市常年种植玉米面积50万亩,玉米粗缩病发生普遍,近年来,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明显上升趋势。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群众一般称为“枪杆”、“小老...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泊头市常年种植玉米面积50万亩,玉米粗缩病发生普遍,近年来,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明显上升趋势。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群众一般称为“枪杆”、“小老苗”、“侏儒症”。该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禾本科杂草,以玉米最易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毒 发生与防治 危害程度 发生面积 双链RNA 禾本科杂草 禾本科作物 上升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