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卫星数据与GIS技术的北京地区粗糙度长度估算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勇洪 房小怡 栾庆祖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5-1638,共14页
基于卫星数据与GIS技术,利用形态学模型,建立了以植被类型、冠层叶面积指数和植被高度为主要输入参数的植被粗糙度长度Z0估算模型和以建筑物覆盖率和建筑物高度为主要输入参数的城市Z0估算模型;并以北京地区为例,分别利用2012年MODIS(... 基于卫星数据与GIS技术,利用形态学模型,建立了以植被类型、冠层叶面积指数和植被高度为主要输入参数的植被粗糙度长度Z0估算模型和以建筑物覆盖率和建筑物高度为主要输入参数的城市Z0估算模型;并以北京地区为例,分别利用2012年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卫星资料和2005年GLAS(地球科学激光测高系统)卫星资料估算得到1 km空间分辨率北京主要植被地区Z0,利用2009年1∶2000北京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和GIS技术估算得到北京城市地区100 m空间分辨率的Z0,并利用植被相关研究结果与北京城市地区大气所铁塔(高325 m)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主要植被地区Z0为0~1.3 m,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山区森林的Z0一般为0.6~1.3 m,冬季高于夏季;平原农田的Z0一般为0~0.4 m,夏季高于冬季。北京城市地区Z0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一般为0.1~8.0 m,显示北京城市下垫面的高度非均匀特征;其中Z0值在1.0 m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北京四环区域内及四环外大型居民社区、经济开发区和郊区县城中心,在二环区域内存在一个Z0低值区,大部分Z0在0.5 m以下;大气所铁塔周围Z0值为4.0~9.0 m,与采用气象学方法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比较和验证分析显示本文Z0估算方法较为合理可信,表明在区域范围内,遥感和GIS技术是未来估算区域尺度复杂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遥感和GIS 区域尺度 形态学模型 粗糙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用量对42CrMo钢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的影响试验
2
作者 梁军华 李春寒 王春焱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通过42CrMo钢表面粗糙度车削试验得到刀尖圆弧半径r_ε与切削用量的改变对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与R_a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r_ε对表面粗糙度R_a的影响显著,r_ε对Rmr(c)的影响显著,切削用量的改变对Rmr(c)的影响不同,影响程... 通过42CrMo钢表面粗糙度车削试验得到刀尖圆弧半径r_ε与切削用量的改变对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与R_a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r_ε对表面粗糙度R_a的影响显著,r_ε对Rmr(c)的影响显著,切削用量的改变对Rmr(c)的影响不同,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切削速度v_c、背吃刀量a_p和进给量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 42CrMo 切削用量 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粗糙度非均匀性对模式湍流通量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斌 徐祥德 +1 位作者 丁裕国 施晓晖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0-348,共9页
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地表参量的不均匀性对网格区地表湍流通量的计算有重要影响。近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次网格粗糙度长度的变差系数、网格平均粗糙度及参考高度的选取是影响网格湍流通量计算的主要因素,其中次网格粗糙度长度... 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地表参量的不均匀性对网格区地表湍流通量的计算有重要影响。近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次网格粗糙度长度的变差系数、网格平均粗糙度及参考高度的选取是影响网格湍流通量计算的主要因素,其中次网格粗糙度长度的变差系数对计算偏差起主要决定作用。实际计算表明,某些特定地区(如植被气候过渡带)粗糙度的地表非均匀性引起的计算相对误差可达40%以上,选取特定的参考高度能改善高网格湍流通量计算的效果。非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由地表粗糙度不均匀性所致的平均风速、位温梯度以及近地层大气稳定度的次网格分布都对网格湍流通量(感热通量)计算产生影响,比较而言,相对误差大小对大气稳定度的次网格分布最为敏感。所以,在目前的数值模式中有必要进一步对湍流通量计算过程中由于地表不均匀性产生的计算偏差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不均匀性 次网格尺度 网格湍流通量 粗糙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刀具车削TC4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试验研究
4
作者 梁军华 朱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3-7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评价指标的作用和概念,对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钛合金TC4时,切削用量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的影响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改变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影响不同,进给量... 本文介绍了粗糙度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评价指标的作用和概念,对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钛合金TC4时,切削用量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的影响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改变对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影响不同,进给量f影响程度较大、切削速度v_c次之、背吃刀量a_p较小;刀尖圆弧半径r_ε对Rmr(c)的影响显著;R_a随进给量f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 TC4 切削用量 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轮廓的支承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规划的热环境与风环境评估研究与应用——以济南中心城为例 被引量:39
5
作者 刘勇洪 张硕 +3 位作者 程鹏飞 陈鹏 魏来 房小怡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92-1903,共12页
在城市尺度规划中如何定量评估规划方案对热环境与通风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技术难题。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建立了一套面向城市规划的热环境与通风环境评估指标和技术方法,其中热环境可采用遥感估算的地表热岛强度(SUHI)、热岛比例指数(UHPI... 在城市尺度规划中如何定量评估规划方案对热环境与通风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技术难题。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建立了一套面向城市规划的热环境与通风环境评估指标和技术方法,其中热环境可采用遥感估算的地表热岛强度(SUHI)、热岛比例指数(UHPI)以及生态冷源等级进行评估;通风环境评估则包括背景风环境和地表通风潜力两方面,前者可通过气象观测统计或数值模拟得到,后者可根据下垫面动力粗糙度长度(RL)和天空开阔度(SVF)进行估算。基于城市形态学模型,RL可以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进行估算,SVF可由高分辨率数字建筑高程模型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进行通风潜力等级划分,并采用通风潜力指数(VPI)定量评估一个地区的总体通风状况。应用上述指标和方法,利用2015年济南6月12日Landsat 8卫星资料、2013年1∶2 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和2020年城市规划资料,对济南中心城区规划前后热环境与风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基于生态冷源、热岛强度、地表通风潜力和背景风初步开展了济南中心城通风廊道规划应用,同时给出了相关规划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文章建立的热环境与风环境评估指标和技术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城市规划前后变化评估中;(2)热岛强度、地表通风潜力的高低与城市分区功能定位和土地利用类型有直接关系,规划后(2020年)热岛比例指数(UHPI)从0.31增加到0.38(均为"较轻"等级),通风潜力指数(VPI)从0.89("好"等级)降至0.74("较好"等级);(3)初步构建的3条一级廊道和10条二级廊道规划方案,将有利于缓解济南中心城区热岛效应和增强城市空气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地表热岛强度 生态冷源 粗糙度长度 天空开阔度 地表通风潜力 通风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天气条件下海气动量交换参数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中阔 梁建茵 +7 位作者 万齐林 齐义泉 廖菲 周明煜 刘春霞 黄健 黄辉军 毛伟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9-904,共6页
利用近岸海上气象平台对登陆台风"黑格比"近海层风廓线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近海层大气的湍流动量通量交换参数,以期认识高风速情况下的海气动量交换特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海面上方10 m处风速U10≤24 m/s时,摩擦速度(U*)随风速... 利用近岸海上气象平台对登陆台风"黑格比"近海层风廓线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近海层大气的湍流动量通量交换参数,以期认识高风速情况下的海气动量交换特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海面上方10 m处风速U10≤24 m/s时,摩擦速度(U*)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U10〉24 m/s时,U*呈饱和趋势。海面粗糙度长度(Z0)、拖曳系数(Cd)在低风速(U10≤6 m/s)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在U10处于6~24 m/s之间时,Z0、Cd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U10〉24 m/s时,Z0、Cd达到极值后开始减弱。Z0、Cd极值出现在U10为24~28 m/s之间。并对高风速时拖曳系数衰减现象的对应机制进行了讨论。另外,还探讨了台风期间的阵风因子(G(t,T))等参数的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气象学 强风海气动量交换 拖曳系数 粗糙度长度 阵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期间近海面层大气湍流结构和通量输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闫俊岳 姚华栋 +2 位作者 李江龙 王强 杨志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447-458,共12页
1998年5月14日至6月22日,在西沙永兴岛近海铁塔上进行了-次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观测期包括了西南季风爆发前、爆发、爆发后风速加强等几个阶段。这次试验获得该年西南季风爆发的天气特征以及由涡度相关法,廓线法计算的动... 1998年5月14日至6月22日,在西沙永兴岛近海铁塔上进行了-次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观测期包括了西南季风爆发前、爆发、爆发后风速加强等几个阶段。这次试验获得该年西南季风爆发的天气特征以及由涡度相关法,廓线法计算的动量、感热、潜热通量及湍流强度等一些统计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湍流强度σu、σv、σw与平均风速之比为0.096、0.066、0.045;在近中性条件下(z/L≈0),各相似函数基本为常数,σu/u≈3,σv/u≈2,σw/u≈1.25;在稳定条件下u、v、w三方向σ/u 近似相等;在稳定与不稳定条件下σt/J随稳定度参数z/L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符号相反。摩擦速度u随风速的变化接近于关系式u=0029U10+ 0006( U10为10 m高度 30 min平均风速),空气动力粗糙度长度z0变化在0.01~0.35 mm之间。观测期动量通量变化在0.05~0.30 N/m2之间,季风爆发期明显增大;曳力系数CD平均为 1.12×10-3,它随平均风速变化可以表示为关系式103CD=0.003U210+0020U10+0.836或103CD= 0.056U10+0.732。感热通量由海洋输向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 南海季风爆发 观测研究 湍流结构 大气 近海 输送 面层 湍流强度 潜热通量 平均风速 稳定条件 涡度相关法 稳定度参数 粗糙度长度 爆发后 观测试验 天气特征 分析结果 中性条件 相似函数 变化趋势 摩擦速度 35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的非迭代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煜斌 高志球 +3 位作者 袁仁民 苗世光 张兵 胡艳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0-770,共11页
基于Hgstrm(1996)和Beljaars et al.(1991)的研究工作,沿用Louis et al.(1982)和Launiainen(1995)的思路,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发了一种采用非迭代方法的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该方案直接用整体理查森数、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 基于Hgstrm(1996)和Beljaars et al.(1991)的研究工作,沿用Louis et al.(1982)和Launiainen(1995)的思路,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发了一种采用非迭代方法的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该方案直接用整体理查森数、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和热力学粗糙度长度对稳定度参数进行参数化,从而避免了通过循环迭代计算Monin-Obukhov长度。该方案不仅有效地节省了CPU计算时间,而且其计算结果与迭代方案(BHH方案)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通量参数化 非迭代 稳定度参数 整体理查森数 回归分析 粗糙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通风潜力研究技术方法与应用——以北京和广州中心城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勇洪 徐永明 +1 位作者 张方敏 程宸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40,共9页
城市地表通风潜力是城市通风评估和通风廊道规划的前提条件,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来表征。文章面向城市区域尺度,基于城市形态学模型构建了通风潜力系数(VPC)指标,对城市通风潜力的强弱进行评估。随后,分别以北京和广州中心城为例,... 城市地表通风潜力是城市通风评估和通风廊道规划的前提条件,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来表征。文章面向城市区域尺度,基于城市形态学模型构建了通风潜力系数(VPC)指标,对城市通风潜力的强弱进行评估。随后,分别以北京和广州中心城为例,应用1∶2 000基础地理信息和Landsat8卫星资料,开展了2015年VPC估算及通风潜力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PC可有效反映城市地表通风潜力大小,其与天空开阔度呈负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模型R^2为0.459 1,与建筑高度、容积率、迎风截面积密度和粗糙度长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模型R^2分别为0.717 9、0.784 2、0.796 2和0.842 4;北京和广州中心城地表通风潜力最差的区域分别为三环—二环区域和越秀区,广州中心城的总体地表通风潜力明显好于北京中心城,这是由于广州具有更大面积的利于通风的林地、绿地和水体等冷源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潜力系数 建筑形态 天空开阔度 迎风截面积密度 粗糙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近地层湍流温湿特征及总体输送系数 被引量:6
10
作者 岳平 张强 +3 位作者 赵文 王胜 史晋森 王若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9,共9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夏季晴天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SACOL站近地层湍流温、湿统计特征,确定了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粗糙度长度,讨论了总体输送系数随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层结不稳...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夏季晴天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SACOL站近地层湍流温、湿统计特征,确定了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粗糙度长度,讨论了总体输送系数随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无量纲温度和比湿脉动方差与稳定度Z/L之间均满足-1/3次规律;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温湿脉动方差总体趋势是随大气稳定度增加而减小。水汽通量全天大于零,最大值为0.063 g·m-2·s-1,地表日平均蒸发量为1.9 mm。中性条件下,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为6.6×10-3m,热力学粗糙度为1.85×10-5m。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CD平均值为4.4×10-3,CH平均值为3.9×10-3;中性条件下,CD和CH平均值分别为4.2×10-3和2.8×10-3;层结稳定条件下,CD平均值为3.1×10-3,CH平均值为2.1×10-3,表明总体输送系数随稳定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湍流特征 粗糙度长度 总体输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特大城市的风环境容量指标和区划初探——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吴鹏 房小怡 +4 位作者 刘勇洪 贺健 程宸 党冰 邢佩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6-533,共8页
利用气象观测、高分辨率城市地理信息和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将气象类指标与城市类指标相结合,开展了北京地区风环境容量指标和区划的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风速和大气混合层厚度两个指标在空间上均呈北部和东部地区高、中心城区和西... 利用气象观测、高分辨率城市地理信息和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将气象类指标与城市类指标相结合,开展了北京地区风环境容量指标和区划的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风速和大气混合层厚度两个指标在空间上均呈北部和东部地区高、中心城区和西南地区低的特征;中心城核心区和卫星城的地表粗糙度长度较高,二环内老城区建筑多为平房,地表粗糙度长度小于二环外其他中心城区,形成较明显的空心环状结构;在中心城区外的植被地区,北部和西部山区粗糙度长度明显高于平原区;加权综合水平风速、大气混合层厚度和地表粗糙度长度3个指标,计算不同等级风环境容量指数阈值,在空间上西南地区的房山、门头沟、海淀、石景山、丰台以及中心城区的东城和西城等地风环境容量指数较低,其中二环至四环范围是风环境容量指数最低区域,这与北京经济、金融和商业中心空间分布一致;延庆、怀柔、密云的北部以及通州的绝大部分地区为风环境容量指数高值区,其他平原区多为中等风环境容量指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环境容量 混合层厚度 粗糙度长度 指标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条件下的典型干旱区陆面特征模拟验证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胜 张强 卫国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3-390,共8页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敦煌双墩子戈壁站取得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陆面模式中反照率、相似性函数及地表粗糙度(动量粗糙度,标量粗糙度)3个方面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然后对一次典型降水过程的陆...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敦煌双墩子戈壁站取得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陆面模式中反照率、相似性函数及地表粗糙度(动量粗糙度,标量粗糙度)3个方面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然后对一次典型降水过程的陆面特征及近地层的风、温、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式能对降水条件下的干旱区陆面特征进行较好的模拟,其中对辐射、地表温度的模拟相当好,而对能量的模拟虽然还有要改进的地方,但总体结果令人满意;另外改进后的模式对近地层的温度和湿度的模拟也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陆面过程 降水过程 反照率 粗糙度长度 可利用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气热通量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连新 管长龙 黄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6,共9页
COARE模型是国际上常用的计算海气热通量的算法,其风速适用范围可达20m/s,但未包含飞沫等高风速下的影响因子,将其直接扩展到20m/s以上风速的海况存在不合理性。本文提出了适合各种风速条件下的包含飞沫影响的海面动力粗糙度长度参数化... COARE模型是国际上常用的计算海气热通量的算法,其风速适用范围可达20m/s,但未包含飞沫等高风速下的影响因子,将其直接扩展到20m/s以上风速的海况存在不合理性。本文提出了适合各种风速条件下的包含飞沫影响的海面动力粗糙度长度参数化方案,并利用该方案改进了COARE 3.0模型。利用南海浮标的观测数据,根据改进的COARE 3.0模型计算了海气热通量,分析了飞沫对海气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m/s风速范围内,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主要由海气温差和海气湿差决定,与波龄的相关性很小,飞沫对热通量无显著影响。当风速大于20m/s,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海气温差和海气湿差的相关性减小,与波龄的相关性增加,潜热通量与波龄呈现负相关。考虑飞沫的效应后,总热通量明显增加,飞沫所增加的感热通量平均可占界面感热通量的38.89%,飞沫所增加的潜热通量平均占界面潜热通量的3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E模型 飞沫 动力粗糙度长度 热通量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ε模型的实际地形风场CFD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远 陆志良 郭同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7-1042,共6页
针对风场的数值模拟,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并修正其模型常数,改进入口边界条件的设置,并自定义基于粗糙度长度的z_0类型壁面函数,保证近地面网格的高分辨率。首先以平板地形为计算模型探索和验证以上方法,然后以实际地形Askervein小山... 针对风场的数值模拟,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并修正其模型常数,改进入口边界条件的设置,并自定义基于粗糙度长度的z_0类型壁面函数,保证近地面网格的高分辨率。首先以平板地形为计算模型探索和验证以上方法,然后以实际地形Askervein小山为算例进一步验证其应用到工程领域的可行性,即可作为非线性求解器运用在风电场设计的定向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 CFD k-ε模型 粗糙度长度 实际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改进区域尺度的显热通量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小宁 赵英时 冯晓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积指数计算各像元的动力传输粗糙度长度,以改进显热通量算法;并结合植被/土壤组分温度分别计算基于亚像元的植被/土壤的显热通量。由... 以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积指数计算各像元的动力传输粗糙度长度,以改进显热通量算法;并结合植被/土壤组分温度分别计算基于亚像元的植被/土壤的显热通量。由敏感性分析和模型验证表明,改进的显热通量算法能够提高区域尺度的能量平衡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热通量 叶面积指数 动力传输粗糙度长度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下垫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肯巴提.波拉提 李煜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0-576,共7页
采用北京325 m铁塔2008—2012年的单层超声观测资料,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和前人提出的最小误差分析方法,计算了铁塔周边下垫面的零平面位移高度和动力粗糙度长度。结果表明,由于铁塔位于北京市... 采用北京325 m铁塔2008—2012年的单层超声观测资料,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和前人提出的最小误差分析方法,计算了铁塔周边下垫面的零平面位移高度和动力粗糙度长度。结果表明,由于铁塔位于北京市区,其周边下垫面呈现极其复杂的非均匀性,所以对应铁塔周边不同的扇区,零平面位移高度和动力粗糙度长度各有不同。平均而言,在2008—2012年间,铁塔周边下垫面的零平面位移高度为34.4 m,动力粗糙度长度为1.16 m。此外,综合前人的计算结果发现,铁塔周边的零平面位移高度和动力粗糙度长度在2001年之前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而在2001年以后并未增长,这一现象与铁塔周边的城市化进程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宁一奥布霍夫相似理论 城市下塾面 零平面位移高度 动力粗糙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实测数据对台风LEO和SOULIK期间的飞沫热通量研究
17
作者 艾德强 林都 李海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2-523,共12页
本文应用高风速条件下海面动力粗糙度长度,拓展了COARE3.0块体通量算法,考虑高风速下,海洋飞沫对热通量的贡献。利用GSSTF3(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 Version 3)遥感产品、GSSTF_NCEP(National Centers Enviro... 本文应用高风速条件下海面动力粗糙度长度,拓展了COARE3.0块体通量算法,考虑高风速下,海洋飞沫对热通量的贡献。利用GSSTF3(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 Version 3)遥感产品、GSSTF_NCEP(National Centers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和浮标KEO实测数据,探讨了中国南海台风LEO和西北太平洋台风SOULIK期间湍流热通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相比很小;台风的轨迹与潜热通量的分布密切相关且在台风轨迹的东偏北区域潜热通量数值大;在热带低压之前,原潜热通量与改进后潜热通量的差值即飞沫热通量很小,随着台风等级的增加,飞沫热通量也增加。当台风LEO达到最高即台风级别时原潜热通量达到300W/m2,飞沫热通量与原通量的比值高达12%,而台风SOULIK达到强台风级别时原潜热通量达到1000W/m2,飞沫热通量与原通量的比值达到20%,显著高于台风LEO,飞沫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动力粗糙度长度 海洋飞沫 COARE 3.0 热通量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下垫面Z_(0)的估算及其改进影响评估
18
作者 田春艳 崔寅平 +3 位作者 申冲 陈修治 沈傲 樊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69-3982,共14页
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数据和多种观测资料,基于形态学-遥感反演的方法,估算我国主要植被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Z_(0)),将其应用于区域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中改进模式默认Z_(0)值,并结合全国气象和污染物观测数据进行改进效果评估... 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数据和多种观测资料,基于形态学-遥感反演的方法,估算我国主要植被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Z_(0)),将其应用于区域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中改进模式默认Z_(0)值,并结合全国气象和污染物观测数据进行改进效果评估,探究Z_(0)改进对模式气象场和化学场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Z_(0)高值主要位于森林类下垫面,可超过1m;农田、草地类下垫面Z_(0)值较小,低于0.5m,其余植被下垫面的Z_(0)值基本介于两者之间.(2)Z_(0)改进后,10m风速(WS10)和地表温度(TSK)的改进效果较好,而2m温度(T2)和相对湿度(RH)的改进效果不明显;从空间分布和不同下垫面结果来看,Z_(0)对TSK主要是增温作用,对WS10是减小作用;就改进比(各要素改进后的模拟值与改进前的模拟值之差比上改进前的模拟值,下同)而言,Z_(0)改进对WS10的影响大于TSK.从对污染物浓度效果评估看,Z_(0)对PM_(2.5)和PM_(10)模拟改进效果较好,对其它污染物(SO_(2)、NO_(2)、O_(3))的改进效果不明显.(3)对比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效果评估可知,Z_(0)改进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大于污染物浓度,其主要是通过影响气象场来间接影响污染物浓度.总的来看,Z_(0)改进影响最大的是气象场的10m风速,考虑其原因在于改进后的Z_(0)普遍高于改进前模式默认Z_(0)值,而Z_(0)是表征地表粗糙度的变量,由于地表粗糙度的增加,增强了对气流的阻碍作用,使得近地层风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 植被下垫面 数值模拟 WRF-Chem模式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of rough surfaces with given roughness parameters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炜 唐进元 +1 位作者 何艳飞 朱才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Modeling of rough surfaces with given roughness parameters is studied,where surfaces with Gaussian height distribution and exponential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 are concerned.A large number of micro topography sa... Modeling of rough surfaces with given roughness parameters is studied,where surfaces with Gaussian height distribution and exponential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 are concerned.A large number of micro topography samples are randomly generated first using the rough surface simulation method with FFT.Then roughness parameters of the simulated roughness profile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parameter definitio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is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high-pass filtering with different cut-off lengths on the relationship are analyzed.Subsequently,computing formulae of roughness parameters based o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length are constructed with mathematical regression method.The constructed formulae are tested with measured data of actual topographies,and the influences of auto-correlation variations at different lag lengths on the change of roughness parameter are discussed.The constructed computing formulae provide an approach to active modeling of rough surfaces with given roughness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topography rough surface ROUGHNESS active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